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913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其用于在例如压密盘(所谓的CD)和数字化视频光盘(所谓的DVD)等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中记录信号,或者将所记录的信号再生。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光盘装置,有的光盘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装置的前侧面板上设置开口部,光盘托盘从该开口部进出。在该光盘装置中,在将光盘载置在从开口部伸出的光盘托盘上后,该光盘与光盘托盘一起被拉入到装置内部的预定位置。
这种光盘装置构成为,在光盘被拉入并收纳在装置内部后,转盘从预定的下降位置上升到预定的上升位置,将光盘载置在该转盘上,并且将光盘夹持并保持在转盘、和配置在与该转盘对置的位置上的被称为夹持器的部件之间。
另外,在该状态下,成为光盘通过该转盘的旋转以预定的转速旋转的结构。
另外,例如在再生动作的情况下,通过记录再生装置将记录在该光盘中的信号再生。即,对应于记录在光盘的预定范围内的信号的循迹位置,使读取信号用的光拾取器在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往复移动,由此来进行预定的信息信号的再生。
作为这样的光盘装置,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盘装置中,作为需要由电动机等产生的驱动力的基本动作,需要有以下的共计四个的动作使光盘托盘在装置的内外往复移动,来将光盘向装置内部或外部搬送的光盘搬送动作;使转盘在预定的下降位置与预定的上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转盘升降动作;驱动转盘旋转以使光盘旋转的光盘旋转动作;以及使光拾取器在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往复移动的拾取器进给动作。
专利文献1的光盘装置构成为,光盘搬送动作、转盘升降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这三个动作通过一台电动机连续进行,包括光盘旋转动作在内的全部动作可通过合计两台电动机进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5771号公报(图5)以上说明的现有的光盘装置是在光盘托盘上载置光盘来使光盘进出的结构,其与光盘直接进出的所谓吸入式结构不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吸入式对应的光盘装置,其中,包括光盘旋转动作在内的全部动作通过两台电动机来实现。
关于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光盘可以相对于该光盘装置自由地收纳和排出,该光盘装置用于相对于所收纳的上述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装置包括转盘,其将所收纳的上述光盘支承为可以旋转;旋转驱动源机构,其对上述转盘进行旋转驱动;转盘升降机构,其使上述转盘在避免与被收纳或排出的上述光盘发生干涉的下降位置、和可以支承所收纳的上述光盘的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光拾取器,其相对于支承在上述转盘上的上述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拾取器驱动机构,其使上述光拾取器在支承于上述转盘的上述光盘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往复移动;兼用驱动源机构,其至少产生相对于上述转盘升降机构和上述拾取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以及光盘搬送机构,其接受来自上述兼用驱动源机构的驱动力并直接收纳和排出上述光盘,上述兼用驱动源机构具有成为旋转驱动力源的兼用电动机;以及第一齿轮组,它们由多个齿轮构成,这多个齿轮通过在与上述转盘的旋转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旋转,来传递上述兼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上述光盘搬送机构具有搬送辊,其配置为旋转轴与上述光盘的光盘出入口的延伸方向平行;和旋转面转换齿轮,其将通过上述第一齿轮组传递的上述兼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上述搬送辊的旋转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光盘搬送机构构成为具有搬送辊和旋转面转换齿轮,并且该旋转面转换齿轮将通过第一齿轮组传递的兼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搬送辊的旋转驱动力,所以用于光盘搬送的驱动机构变得简单,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并且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取下盖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主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横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构成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挡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挡板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光盘没有退回的阶段的横向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光盘退回过程中的横向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光盘已退回的阶段的横向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光盘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伸出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
<A.基本结构>
使用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的基本结构。
图1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光盘装置1时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与光盘的伸出退回方向平行的轴设为Y轴(将光盘的退回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伸出方向设为(-)Y方向),将在光盘的主面上与上述Y轴正交的轴设为X轴(将朝向Y轴(+)方向的右侧设为(+)X方向,将左侧设为(-)X方向),将与光盘的主面正交的轴设为Z轴(将光盘的标签面侧设为(+)Z方向,并将记录面侧设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光盘装置1由主架(main chassis)11、和也可以称为主架11的上盖的盖架(cover chassis)9来构成壳体10,在该壳体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构成为可进出光盘的槽状的光盘出入口SL。
光盘出入口SL通过将设置在主架11上的开口部11h和设置在盖架9上的开口部9h合起来而形成,在开口部9h侧配置有被称为挡板20的光盘的压板。
挡板20的俯视形状构成细长的矩形形状,其采用沿其宽度方向插入在光盘出入口SL中的结构,并且是这样的可动的结构在没有插入光盘的状态下,挡板20的主面处于倾斜的状态,在插入有光盘的状态下、以及在光盘伸出和退回时,挡板20的主面与光盘的主面大致平行。此外,在图1中表示光盘容纳在光盘装置1内、挡板20的主面与光盘的主面大致平行的状态。
此外,在盖架9的上表面,在比中心略微靠近光盘出入口SL的位置上设置有圆筒状的夹持器容纳部9a,在夹持器容纳部9a内可以自由旋转地容纳有被称为夹持器18的光盘保持部件。
该夹持器18支承在比光盘在移动轨迹上的高度位置更靠上侧((+)Z方向侧)的位置上,以避免与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光盘干涉。此外,在夹持器18的内部收纳有磁铁,通过利用该磁铁的磁力使夹持器18和后述的转盘52(图2)相互吸引,来将光盘压接保持在夹持器18与转盘52之间。
并且,在盖架9的上表面的左((-)X方向)端部分配置有被称为臂101和臂102的细长部件。臂101和臂102构成为在各自的一端可以彼此卡合,从而构成为联动地进行动作。
臂101在其大致中央部具有沿臂101的长度方向细长的开口部101a,从盖架9的上表面垂直突出的凸台部9b与该开口部101a卡合,臂101构成为可沿开口部101a的形状移动,并且能以凸台部9b为中心转动。此外,臂101和臂102是用于使配置在盖架9的背面的被称为光盘止挡件201(参照后述的图4)的部件可动的部件。
光盘止挡件201配置成其初始位置位于转盘52的附近,由此,当光盘退回(收纳)到光盘装置1内时,光盘止挡件201与光盘的侧面抵接,光盘止挡件201可以由槽部9g引导着向(+)Y方向移动,该槽部9g在比盖架9的夹持器容纳部9a的靠(+)Y方向的位置沿Y轴的中心线形成。
由于臂102的前端部与光盘止挡件的从槽部9g突出的凸台部201a卡合,所以随着光盘止挡件201沿槽部9g的移动,臂102和臂101联动地动作。此外,当光盘从光盘装置1内伸出(排出)时,光盘止挡件201通过对臂102施力的弹簧103的弹力而被向初始位置压回。
图2表示从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1取下盖架9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没有公开全部的结构,而仅以与驱动机构有关的结构为中心进行了公开。此外,在图2中假想地表示了光盘PD。
如图2所示,在主架11内具有被支承为可以相对于主架11自由摆动的横架51、和沿开口部11h配置的光盘搬送板21。
这里,图3表示主架11的结构,图4表示横架51的结构。
如图3所示,主架11由方形框状体11p和在该方形框状体11p的内部设置的基板部11s构成。基板部11s沿方形框状体11p的内周设置,并由安装各种部件的多个平面部构成。另外,由基板部11s包围的区域成为开口部11r,并成为在该部分配置横架51的结构。
此外,横架51具有俯视时容纳在方形框状体11p内的程度的大小,如图4所示,在光盘的退回方向侧((+)Y方向侧)的端部,以与X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有转动轴51a和51b,通过将转动轴51a和51b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主架11上,横架51能够以由转动轴51a和51b构成的摆动轴P1为中心在主架11内摆动。
如上所述,由于横架51以摆动轴P1为中心摆动,所以将横架51的在光盘伸出方向侧((-)Y方向侧)的端部称为摆动移位侧端部。
<B.各部分的结构>
这里,再次回到图2的说明,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B-1.光盘搬送板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开口部11h的附近与开口部11h平行地配置的光盘搬送板21具有基板部21a,其俯视形状为细长的矩形形状;搬送辊21b,其以沿该基板部21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基板部21a的表面内;以及辅助辊21c,其在搬送辊21b的(+)Y方向侧与搬送辊21b平行地配置。此外,搬送辊21b和辅助辊21c配置为,它们的直径的一半左右容纳于设置在基板部21a上的槽内和开口部内。
搬送辊21b和辅助辊21c配置为它们的旋转轴与X方向平行,载置在这些搬送辊21b和辅助辊21c上的光盘通过它们的旋转而退回到光盘装置1内或从光盘装置1内伸出。
光盘装置1构成为可使用直径不同的两种光盘,在收纳有任一种大小的光盘的情况下,搬送辊21b和辅助辊21c的配置位置部设定为,光盘覆盖搬送辊21b和辅助辊21c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
在搬送辊21b的旋转轴的一端卡合有齿轮22(辊齿轮),齿轮22是用于将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组传递的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施加到搬送辊21b上的齿轮。此外,在基板部21a的背面也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齿轮23,该齿轮23受到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组传递的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此外,辅助辊21c并不独立地旋转,而是在搬送光盘时进行辅助旋转。
<B-2.横架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的前端部附近设有转盘52。该转盘52由具有通过磁力而被拉近的性质的铁等材料形成,且为在与夹持器18(图1)之间夹持光盘的结构。在该状态下,转盘52受到后述的作为旋转驱动源机构的主轴电动机54(图5)的驱动力而与光盘一体地旋转。
此外,在横架51内配置有光拾取器57,该光拾取器57受到兼用电动机62的驱动力而可沿Y轴方向移动。该光拾取器57是用于在光盘中记录信号和/或将记录在光盘中的信号再生的结构。此外,在光拾取器57的(+)X方向侧设有滑动齿条58和齿条部57a,它们将兼用电动机62的驱动力转换成用于使光拾取器57沿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力。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横架51、组装在该横架51中的转盘52和光拾取器57等各部件构成的部分称为横向单元50,并将由除此以外的各部件、即由包含主架11和组装在主架11中的光盘搬送板21等在内的各部件构成的部分称为装载单元。
<B-3.横向单元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4和图5,进一步说明横向单元50的结构。
图4是说明横向单元50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为了方便,省略了主架11和光盘搬送板21的基板部21a等。此外,图5是表示与光盘搬送动作、转盘升降动作和拾取器进给动作相关联的齿轮组的结构的立体图。
横架51是构成横向单元50的基体的构成要素,在其摆动轴P1侧端部的两侧面部突出形成有一对转动轴51a、51b。
在转盘52的下方配置有主轴电动机54,主轴电动机54以其旋转轴指向光盘侧的姿势固定在横架51上。通过使该旋转轴的前端部压入到转盘52的中心孔中,转盘52被可旋转地支承于横架51中的光盘侧,通过主轴电动机54的旋转驱动,转盘52旋转。
光拾取器57设置在转盘52与摆动轴P1侧的端部之间。此外,横架51中的与光拾取器57的可动范围相当的区域为没有干涉物的空间区域。此外,光拾取器57由沿Y轴方向配置的主轴导向部(未图示)引导和支承为可以沿Y轴方向自由移动。
此外,在光拾取器57的一个侧面的外侧设有兼用电动机62。该兼用电动机62用作光盘搬送动作、转盘升降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的驱动源。
另外,在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的端部配置有可沿大致X轴方向移动的触发板69。触发板69的俯视形状为细长的矩形形状,且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部与凸轮滑块30(滑块部件)卡合,另外,在触发板69的另一侧面侧的端缘部,在触发板6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凸轮槽69b。凸轮槽69b形成为可以卡合滑动齿条58的凸台部58a的槽状,且在其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弯曲。滑动齿条58向(-)Y方向移动,凸台部58a插入到凸轮槽69b内并在该凸轮槽69b内移动,由此,该凸台部58a沿与凸轮槽69b的弯曲形状对应的方向被引导。
凸轮滑块30支承在主架11(未图示)的光盘伸出方向((-)Y方向)侧的端部,并且可以沿着与光盘的伸出和退回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往复移动,其整体结构由俯视形状为细长的矩形形状的第一片30p和从第一片30p的一个侧面垂直延伸的第二片30q构成。
另外,从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延伸有齿轮部30d,该齿轮部30d在侧面设有齿条齿轮30a。齿轮部30d的俯视形状构成为细长的矩形形状,其沿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宽度比第一片30p窄,齿条齿轮30a设置在设置有第二片30q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的一部分上。
此外,以从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的、与设置有第二片30q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水平探出的方式,设置有帮助挡板20的开闭的小片部30b。小片部30b构成为沿着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还向齿轮部30d的相反侧延伸。
并且,在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设有贯穿第一片30p的主面的槽部30c。
槽部30c具有大致L字形的俯视形状,其具有沿着第一片30p的长度方向的大致直线状的部分、和朝向设有第二片30q的侧面斜着延伸的部分。另外,在该槽部30c中卡合滑板40。
滑板40以可以大致沿光盘的伸出和退回方向(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支承在主架11(未图示)的(-)X方向侧的端部,其整体结构由俯视形状为细长的矩形形状的第一片40p、和从第一片40p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沿该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片40q构成。另外,从第二片40q的前端部40a的背面垂直地突出的凸台部40t(图9)与槽部30c卡合。因此,与凸轮滑块30沿X轴方向的往复移动联动地,滑板40大致沿Y轴方向地进行往复移动。
并且,在第一片40p上设有贯穿主面且大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部40b。此外,设有槽部40b的部分是第一片40p的侧面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探出的部分,槽部40b形成为略微带弧形的轮廓。
另外,在槽部40b中卡合有突起部101b,该突起部101从在图1中说明过的臂101的背面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与臂101的大致沿Y轴方向的往复移动联动地,滑板40也沿Y轴方向进行动作。
此外,在图4中,表示了设置在光盘搬送板21(图2)上的搬送辊21b、齿轮22和齿轮23,并且还一起表示了第四齿轮68,其可以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主架11(未图示)的侧面内壁上,并与齿轮22和齿轮23卡合;以及第三齿轮67,其可以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主架11(未图示)的内侧底面上,并与齿轮23和第二齿轮66卡合。此外,以下使用图5详细说明各齿轮。
<B-4.齿轮组的结构>
图5表示与光盘搬送动作、转盘升降动作和拾取器进给动作相关联的齿轮组、转盘52以及光拾取器57,省略了横架51以及其它与齿轮组的动作不太相关的结构。
图5中所示的兼用电动机62通过未图示的螺钉固定在横架51上,并且蜗轮63压入在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轴中。该兼用电动机62和蜗轮63安装在横架51上,并且相对于后述的进给齿轮64的旋转平面,以与蜗轮63的升角相当的角度倾斜。
并且,进给齿轮64可旋转地支承在横架51上。进给齿轮64具有作为下侧正齿轮的大齿轮部64a、设置在大齿轮部64a之上的作为正齿轮的中齿轮部64b;以及设置在中齿轮部64b上侧的作为正齿轮的小齿轮部64c。大齿轮部64a与蜗轮63啮合,并且小齿轮部64c与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和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58b啮合。大齿轮部64a虽然由正齿轮构成,但由于其如上述那样以与蜗轮63的升角相当的角度倾斜,所以大齿轮部64a和蜗轮63会正好啮合。
这里,在滑动齿条58上形成有与上述齿条部57a中的齿条齿同样排列并具有同样形状的齿条齿58b,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与齿条部57a和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58b啮合。
此外,该滑动齿条58的长度方向(移动方向)上的齿条齿58b的形成区域长度大于上述齿条部57a中的齿条齿的形成区域长度。该滑动齿条58被作为施力单元的弹簧59相对于齿条部57a沿Y轴方向施力。具体来说,通过该弹簧59的作用力,该滑动齿条58被施力成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形成区域中的光盘内周侧的端部、与齿条部57a的齿条齿形成区域中的光盘内周侧的端部大致一致,并且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形成区域中的光盘外周侧端部、与齿条部57a的齿条齿形成区域中的光盘外周侧端部相比为略微突出的状态。这样,在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状态下,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处于与齿条部57a和滑动齿条58两者啮合的状态。
此外,弹簧59还具有防止滑动齿条58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啮合时产生齿隙的功能。此外,在滑动齿条58中的转盘52侧(光盘的内周侧)的端部突出形成有凸台部58a,该凸台部58a可以与触发板69(图4)的凸轮槽69b卡合。
另外,在横架51的底面上可旋转地支承有第一齿轮65和第二齿轮66,在主架11上可旋转地支承有第三齿轮67和第四齿轮68。
第一齿轮65具有正齿轮部65a,第二齿轮66具有正齿轮部66a,第一齿轮65的正齿轮部65a构成为与进给齿轮64的中齿轮部64b啮合,并且与第二齿轮66的正齿轮部66a啮合。
第三齿轮67具有纵向较长的圆筒状的正齿轮部67a,正齿轮部67a构成为与第二齿轮66的正齿轮部66a啮合,并且与可以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搬送板21的背面上的齿轮23的正齿轮部23b啮合。
这里,齿轮23具有正齿轮部23b和与正齿轮部23b同轴设置的锥形齿轮部23a,齿轮23以正齿轮部23b的平面部与搬送板21的背面对置的方式安装在搬送板21上。
第四齿轮68具有正齿轮部68a、在正齿轮部68a的一个平面部上以与正齿轮部68a同轴的方式设置的圆筒部68c、以及配置在圆筒部68c的前端的锥形齿轮部68b,正齿轮部68a与锥形齿轮部68b同轴。另外,第四齿轮68以正齿轮部68a的平面部与主架11(未图示)的侧面内壁对置的方式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承,齿轮23的锥形齿轮部68b为始终与齿轮23的锥形齿轮部23a啮合的结构。
此外,第四齿轮68的正齿轮部68a构成为始终与齿轮22的正齿轮部22a啮合,该齿轮22与配置在搬送板21上的搬送辊21b的旋转轴的一端卡合。
以上说明的进给齿轮64、第一齿轮65、第二齿轮66、第三齿轮67和第四齿轮68构成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受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给各机构,另外,该动力传递机构和兼用电动机62构成产生对各机构的驱动力的兼用驱动源机构。
通过这多个齿轮64、65、66、67、68的适当组合,将兼用电动机62所产生的旋转减速为所期望的转速,并传递给各齿轮64、65、66、67、68。
此外,虽然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除了通过齿轮64、65、66、67、68之外还通过齿轮22和23,传递给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但从齿轮64到齿轮67构成第一齿轮组,其通过在与转盘52的旋转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在光盘PD收纳在装置1内的状态下,在与光盘PD的主面平行的水平面内)的旋转,来传递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第四齿轮68和齿轮22可以称为第二齿轮组,其通过在垂直面(使水平面倾斜90度而成的面)内的旋转,来将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搬送辊21b。
这样,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通过旋转面不同的两个齿轮组被施加旋转驱动力,齿轮23可称为旋转面转换齿轮,其用于将从兼用电动机62施加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使旋转面的角度变化了90度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具有齿轮23,能够使光盘搬送动作与转盘升降动作及拾取器进给动作通过同一电动机来实现。此外,第四齿轮68可称为将齿轮23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齿轮22的中继齿轮。
此外,虽然如上述由齿轮23的锥形齿轮部23a和第四齿轮68的锥形齿轮部68b进行齿轮的旋转面转换,但锥形齿轮所进行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能够以与正齿轮相同的传递效率来传递旋转驱动力。即,第一齿轮组的旋转驱动力能够高效地传递到搬送辊21b。并且成为这样的配置齿轮23能够防止第四齿轮68从对其进行旋转支承的凸台脱离,并且第四齿轮68能够防止齿轮23从对其进行旋转支承的凸台脱离。因此,不需要附加部件来防止这些齿轮脱离。
这里,由于齿轮23始终与第三齿轮67和第四齿轮68啮合,所以只要兼用电动机62旋转,搬送辊21b始终向某一旋转方向旋转,但是在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状态下,由于光盘不与搬送辊21b干涉,所以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齿轮22和齿轮23附属于搬送板21,如果将搬送板21从主架11卸下,则能够将齿轮22和齿轮23一起从齿轮组卸下,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但在光盘装置1的通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卸下搬送板21。
<B-5.挡板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6和图7对挡板20的结构和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图6是从盖架9的外侧面侧观察从盖架9卸下挡板2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在挡板20安装在盖架9上的状态下从盖架9的内侧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从呈细长矩形的挡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缘部的侧面,设置有相对于该侧面分别垂直地突出的凸台部20a和20b。
此外,如图7所示,凸台部20a和20b可以自由转动地支承于设置在盖架9内侧的卡合部20e和20f,由凸台部20a和20b构成摆动轴P2。
在挡板20的与盖架9的内侧面对置的背面20s上,在靠近长度方向的两个端缘部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弹簧20c和20d。
弹簧20c和20d是用于使挡板20能以摆动轴P2为中心摆动的施力单元,在光盘装置1内没有容纳光盘的状态下,弹簧20c和20d是这样的状态光盘的退回方向侧((+)Y方向侧)的端部距离盖架9的内侧面最远,伸出方向侧((-)Y方向侧)的端部距离盖架9的内侧面最近。该状态称为挡板20的初始位置。
如果在挡板20处于初始位置时将光盘从光盘出入口SL(图1)插入,则光盘的端缘部夹在挡板20与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之间,在搬送辊21b可靠地保持光盘的状态下,光盘被向退回方向推压。
另外,随着光盘退回的进行,挡板20的背面20s成为与盖架9的内侧面大致平行的状态。该状态称为挡板20的动作时位置。挡板20通过移位到动作时位置,而被固定在当光盘旋转时不发生干涉的位置。
随着挡板20接近动作时位置,光盘不再由挡板20保持,但在该阶段,由于光盘在大面积的范围内位于搬送辊21b上,所以光盘能够在不会从搬送辊21b上脱离或从光盘出入口SL脱落的情况下被向退回方向搬送。
这样,用于使挡板20从初始位置移位到动作时位置的部件是图7中所示的设置在挡板20的表面20p上的上推杆20t。上推杆20t设置在挡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缘部中的、设有凸台部20a的一侧的端缘部上,并作为从表面20p向垂直方向突出的杆状部件来构成。当挡板20位于初始位置时,如果对该上推杆20t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施力,则挡板20摆动并移位到动作时位置。另外,图7表示挡板20处于动作时位置的状态。
另外,对上推杆20t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Y方向)施力的部件是使用图4说明过的凸轮滑块30的小片部30b。
即,当利用组装有挡板20的盖架9盖在主架11上时,上推杆20t位于凸轮滑块30的小片部30b的前端附近。此时,上推杆20t和小片部30b处于不接触的状态,挡板20处于初始位置。
凸轮滑块30随着光盘的退回动作而向(-)X方向滑动,小片部30b的前端部随着凸轮滑块30的滑动动作而开始与上推杆20t接触。这里,小片部30b的与上推杆20t对置侧的端缘构成为具有倾斜度,随着凸轮滑块30向(-)X方向滑动,上推杆20t被逐渐向(+)Y方向推压。
另外,当凸轮滑块30的(-)X方向的滑动到达终点时,凸轮滑块30不再向任何方向滑动,上推杆20t保持被小片部30b推压的状态,挡板20固定在动作时位置。
这样,由于使挡板20与凸轮滑块30的动作联动地摆动,所以能够使挡板20与光盘的伸出和退回对应地摆动。
此外,由于通过将上推杆20t上推来使挡板20摆动,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挡板20摆动,结构上也不易产生麻烦,并且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C.装置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1~图6,并使用图8~图10,说明光盘装置1的光盘搬送动作、转盘升降动作和拾取器进给动作。
<C-1.光盘非退回状态下的动作>
图8表示这样的状态光盘没有退回到光盘装置1内,配置有转盘52和光拾取器57等的横架51使摆动移位侧端部以转动轴51a、51b为中心,向使转盘52远离夹持器18(图1)的方向摆动,使横架51相对于主架11倾斜,从而避免之后被拉入到装置1内部的光盘与转盘52发生干涉。
此时,转盘52处于最低的位置,光拾取器57处于最接近转盘52的状态,滑动齿条58的设置在转盘52侧的端部上的凸台部58a(图5)进入到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的最深处,弹簧59也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此外,第三齿轮67的正齿轮部67a从第二齿轮66的正齿轮部66a受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该旋转驱动力经光盘搬送板21的齿轮23(图4)传递给第四齿轮68的锥形齿轮部68b,锥形齿轮部68b的旋转驱动力经正齿轮部68a传递给光盘搬送板21的齿轮22,从而成为光盘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图4)的旋转驱动力。此时,搬送辊21b向将光盘拉入到光盘装置1内的方向旋转。
此外,此时凸轮滑块30位于(+)X方向的终点,凸轮滑块30的齿轮部30d的齿条齿轮30a不与第三齿轮67啮合,第三齿轮67的旋转驱动力对凸轮滑块30的滑动动作没有帮助。另外,在该状态下,第三齿轮67的旋转驱动力仅有助于光盘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图4)的旋转。
另外,由于凸轮滑块30位于(+)X方向的终点,所以从滑板40的第二片40q的前端部40a的背面垂直突出的凸台部40t,位于凸轮滑块30的槽部30c的(-)X方向侧的最端部。
如果搬送辊21b向将光盘拉入到光盘装置1内的方向旋转,并且在挡板20位于初始位置时从开口部SL(图1)插入光盘,则光盘的端缘部被夹在挡板20与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之间,在搬送辊21b保持光盘的状态下,光盘被向退回方向推压。
<C-2.光盘退回后的动作>
图9表示这样过程中的状态光盘向装置1内进行退回移动,在光盘到达转盘52的正上方的位置后,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以转动轴51a、51b为中心向使转盘52接近夹持器18(图1)的方向摆动,转盘52上升。
进一步说明该动作。在光盘移动到转盘52的正上方位置上时,配置在盖架9的背面的光盘止挡件201(图4)由槽部9g(图1)引导着向(+)Y方向移动。此时,臂101与臂102联动地向(-)Y方向滑动,如使用图4说明的那样,由于从臂101的背面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突起部101b与滑板40的槽部40b卡合,所以在臂101向(-)Y方向滑动的同时,滑板40也向(-)Y方向滑动。
当滑板40向(-)Y方向滑动时,滑板40的此前位于凸轮滑块30的槽部30c的(-)X方向侧的最端部的凸台部40t,从图8所示的状态按压槽部30c的俯视形状为大致L字形的弯曲部的斜而,进行将凸轮滑块30向(-)X方向侧拉回的动作。
该拉回的移动距离设定为这样的距离虽然微小,但足以使凸轮滑块30的齿轮部30d的齿条齿轮30a与第三齿轮67啮合,第三齿轮67的旋转驱动力通过齿条齿轮30a转换为直线驱动力,从而使凸轮滑块30向(-)X方向滑动。
这里,如使用图4说明的那样,凸轮滑块30具有从第一片30p的一个侧面垂直延伸的第二片30q,在第二片30q上设有俯视为Z字形的凸轮槽30f,该凸轮槽30f与突出形成在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的端面上的被驱动凸台部51c(图8)卡合,随着凸轮滑块30向(-)X方向的滑动,上述被驱动凸台部51c在上述凸轮槽30f内被引导从而被上推向(+)Z方向,由此,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向使转盘52接近夹持器18(图1)的方向摆动。将该动作称为转盘52的上升动作。
另外,在光盘进行伸出移动时,通过凸轮滑块30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的滑动,横架51以使转盘52远离夹持器18的方式摆动。将该动作称为转盘52的下降动作。
如上所述,被驱动凸台部和凸轮滑块30是使转盘升降的转盘升降机构的主要构成要素。
凸轮滑块30的齿条齿轮30a的配置长度设定为,转盘52移动到可以安装光盘、并且可由光拾取器57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读出动作的(+)Z方向上的位置(预定的高度位置)的长度,在齿条齿轮30a解除与第三齿轮67的啮合后,凸轮滑块30沿X方向的滑动动作停止。
另外,当转盘52上升到预定的高度位置时,通过夹持器18的磁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光盘夹持在转盘52与夹持器18之间。
<C-3.光拾取器的进给动作>
图10表示光盘夹持于转盘52与夹持器18之间,且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读出动作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滑动齿条58的设置在转盘52侧的端部上的凸台部58a不再与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卡合,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啮合,滑动齿条58和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远离触发板69,成为可在Y方向上独立滑动的状态。
即,当蜗轮63通过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时,进给齿轮64的大齿轮部64a通过蜗轮63向与兼用电动机62所产生的旋转对应的方向旋转。通过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图5)与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图5)的啮合,进给齿轮64的旋转作为使光拾取器57沿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力传递给该光拾取器57。这样,对应于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方向,光拾取器57可以沿预定半径方向(Y轴方向)往复移动。另外,此时,通过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与滑动齿条58的啮合,该滑动齿条58当然也沿Y轴向与光拾取器57相同的方向往复移动。
此外,在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时,光盘受到主轴电动机54(图5)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光拾取器57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由此,对光盘上的预定数据区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
例如在再生动作的情况下,光拾取器57移动到在光盘上记录有想要读出的期望的信息信号的预定位置,并将该信息信号再生。另外,光拾取器57沿Y轴方向的往复移动通过包括齿条部57a的拾取器驱动机构来实现。
此外,将转盘52完全上升、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啮合的动作及其逆动作,称为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切换动作。
通过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切换动作,兼用驱动源机构所产生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可以从到达拾取器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为到达转盘升降机构的路径,或者相反地切换,将进行该切换动作的机构称为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切换机构。
此外,上述的逆动作是以下这样的动作。
即,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方向与光盘退回时相反,滑动齿条58的设置在转盘52侧的端部上的凸台部58a到达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的最深部,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解除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c的啮合,滑动齿条58和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卡定在触发板69上,从而成为不能在Y方向上进行滑动动作的状态。
当变成该状态时,凸轮滑块30的齿轮部30d的齿条齿轮30a与第三齿轮67啮合,从而受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与光盘退回的情况相反的旋转),使凸轮滑块30向(+)X方向滑动。
通过凸轮滑块30向(+)X方向的滑动,突出形成在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的端面上的被驱动凸台部51c(图8),在凸轮滑块30的设置在第二片30q上的凸轮槽30f(图4)内被向(-)Z方向引导,从而使横架51的摆动移位侧端部以使转盘52远离夹持器18的方式摆动,由此,转盘52下降。此时,凸轮滑块30的小片部30b与杆20t的卡合解除,所以上推杆20t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且挡板20也返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当转盘52完全下降时,光盘接触在光盘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图4)上。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方向与光盘退回时相反,并且搬送辊21b受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向将光盘从光盘装置1内推出的方向旋转,接触在搬送辊21b(图4)上的光盘被夹持在通过弹簧20c和20d(图6)所产生的作用力而要返回初始位置的挡板20与搬送辊21b之间,搬送辊21b在可靠地保持光盘的状态下将光盘向伸出方向推压。
图11表示光盘PD从光盘装置1内大致完全伸出的状态,光盘PD的位于光盘装置1内的端缘部处于夹持在挡板20与搬送辊21b之间的状态,由此光盘PD处于不会不脱落的状态。
<D.特征性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中,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通过旋转面不同的两个齿轮组被施加旋转驱动力,并将从兼用电动机62施加的旋转驱动力通过旋转面转换齿轮23转换使旋转面的角度变化了90度的旋转驱动力,从而能够使光盘搬送用的搬送辊21b旋转,能够获得使光盘直接进出光盘装置1内的吸入式的光盘装置。此外,作为用于光盘搬送的专用的驱动机构,由于仅使用安装在主架11上的第四齿轮68、附属于搬送板21的搬送辊21b和齿轮22、23即可,所以驱动机构变得简单,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并且结构上也不易产生麻烦,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说明在全部的方面中仅为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设想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光盘(PD)可以相对于该光盘装置自由地收纳和排出,上述光盘装置用于对所收纳的上述光盘(P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上述光盘装置包括转盘(52),其将所收纳的上述光盘(PD)支承为可以旋转;旋转驱动源机构(54),其对上述转盘(52)进行旋转驱动;转盘升降机构,其使上述转盘(52)在避免与被收纳或排出的上述光盘(PD)发生干涉的下降位置、和可以支承所收纳的光盘(PD)的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光拾取器(57),其对支承在上述转盘(52)上的上述光盘(P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拾取器驱动机构,其使上述光拾取器(57)在支承于上述转盘(52)的上述光盘(PD)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往复移动;兼用驱动源机构,其至少对上述转盘升降机构和上述拾取器驱动机构产生驱动力;以及光盘搬送机构,其受到来自上述兼用驱动源机构的驱动力直接收纳和排出上述光盘(PD),上述兼用驱动源机构具有成为旋转驱动力源的兼用电动机(62);以及第一齿轮组(64、65、66、67),它们由多个齿轮构成,这多个齿轮通过在与上述转盘(52)的旋转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旋转,来传递上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上述光盘搬送机构具有搬送辊(21b),其配置为旋转轴与上述光盘(PD)的光盘出入口(SL)的延伸方向平行;和旋转面转换齿轮(23),其将通过上述第一齿轮组传递的上述兼用电动机(62)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上述搬送辊(21b)的旋转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搬送机构具有第二齿轮组(22、68),该第二齿轮组(22、68)由与上述搬送辊(21b)的上述旋转轴的一端卡合的辊齿轮(22)和中继齿轮(68)构成,上述中继齿轮(68)与上述旋转面转换齿轮(23)啮合,从而将上述旋转面转换齿轮(23)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辊齿轮(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面转换齿轮(23)具有正齿轮部(23b)以及与该正齿轮部(23b)同轴设置的锥形齿轮部(23a),上述中继齿轮(68)具有正齿轮部(68a);圆筒部(68c),其在该正齿轮部(68a)的一个平面部上与上述正齿轮部(68a)同轴地设置;以及锥形齿轮部(68b),其配置在该圆筒部(68c)的前端,上述旋转面转换齿轮(23)的上述锥形齿轮部(23a)与上述中继齿轮(68)的上述锥形齿轮部(68b)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辊(21b)配置于设置在板(21)上的槽内,该板(21)沿上述光盘出入口(SL)的延伸方向配置,上述旋转面转换齿轮安装在上述板(21)的与上述光盘(PD)不对置的主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装置还包括主架(11),其成为上述光盘装置的基体;横架(51),其以一端侧的摆动移位侧端部可以相对于上述主架(11)接近和远离地自由移动的方式,将另一端侧的摆动轴侧端部可自由摆动地安装在上述主架(11)上,通过上述摆动移位侧端部的接近上述主架的移动,上述转盘(52)移动到上述上升位置,并且通过上述摆动移位侧端部的远离上述主架(11)的移动,上述转盘(52)移动到上述下降位置;以及光盘压板(20),其俯视形状构成为细长的矩形形状,且沿其宽度方向插入在上述光盘出入口(SL)中,上述转盘升降机构具有被驱动凸台(51c),其设置在上述横架(51)的上述摆动移位侧端部;和滑块部件(30),其以可以沿预定方向自由地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主架上,并具有可与上述被驱动凸台(51c)卡合的凸轮槽(30f),通过上述滑块部件(30)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往复移动,上述被驱动凸台(51c)在上述凸轮槽(30f)内被引导,从而使上述转盘(52)升降,上述光盘压板(20)构成为能够以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通过上述滑块部件(30)与上述光盘压板(20)的一部分的卡合,上述光盘压板(20)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压板(20)具有杆部件(20t),该杆部件(20t)从上述光盘压板(20)的与上述光盘(PD)对置的一侧的主面垂直延伸,并到达与上述滑块部件(30)的配置面大致相同的水平,上述滑块部件(30)通过沿上述预定方向移动而与上述杆部件(20t)卡合,通过由上述滑动部件(30)对上述杆部件(20t)向与上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力,上述光盘压板(20)摆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是对应于吸入式的光盘装置,其中,包括光盘旋转动作在内的全部动作通过两台电动机来实现。另外,在主架(11)内具有被支承为相对于主架(11)可自由摆动的横架(51)、以及沿开口部(11h)配置的光盘搬送板(21)。光盘搬送板(21)具有俯视形状为细长矩形的基板部(21a);和以沿该基板部(21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基板部(21a)的表面内的搬送辊(21b)。搬送辊(21b)以其旋转轴与X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载置在这些搬送辊(21b)上的光盘通过搬送辊(21b)的旋转退回到光盘装置(1)内或者从光盘装置(1)内伸出。
文档编号G11B21/02GK101095191SQ20058004558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深沢昭浩, 森一夫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