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012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有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基板(下面称作主电路基板)和光拾取器之间的通过挠性印刷布线基板来进行连接的光盘装置,尤其涉及防止光拾取器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之间的吸附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盘装置的薄形结构化,在主电路基板和光拾取器之间连接的挠性印刷布线基板和该光拾取器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在光拾取器的移动中,光拾取器的底盖部件的平面部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容易接触。在接触的情况下,有该底盖部件的平面部和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为吸附状态的危险。图7是光拾取器1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之间的吸附的说明图。在薄型的光盘装置中,光拾取器12’的底盖部件12c’的表面和单元结构部的下盖18’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窄到0.7×10-3m左右,这里配置例如厚度为约0.2×10-3m的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
在该状态下,在光拾取器12’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时,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折返部分和光拾取器12’侧的部分也同时进行移动。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位于下盖18’上的部分在该折返部分的移动时,容易移位而从下盖18’的表面鼓起,在鼓起的情况下,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位于下盖18’上的部分的表面接触底盖部件12c’的表面。例如,在底盖部件12c’由为确保光拾取器12’的散热性而由磷青铜(Phosphor Bronze)等构成,且表面光滑的情况下(表面粗度例如没有超过0.5×10-6m的情况下),因该接触,如图7(a)所示,有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与底盖部件12c’彼此为吸附状态的危险。在为该吸附状态的情况下,因光拾取器12’的移动,拉伸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而受到损伤,或使光拾取器12’的移动负载变大。磷青铜等传热性好的金属材料通常在压延过样子的表面光滑的状态下用作构造部件的情况多。光拾取器12’的移动负载的增大如图7(b)所示,容易伤到光拾取器12’与引导部件32’的接合部12b1’,12b2’。在图7(b)中,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和底盖部件12c’吸附时,在吸附区域A的实际中心点P上根据光拾取器12’的移动方向作用了负载力F1或F2,其对接合部12b1’,12b2’作用为臂长R的力矩,可想象非常损耗或损伤与引导部件32’接合的接合部12b1’,12b2’各自的轴承部12d’。
另外,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作为在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技术,有例如在特开2005-38534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在该公报中,作为可防止挠性基板的损伤的光拾取器装置,记载了在光拾取器部的外壳的与挠性基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滑动接触防止部件,可靠保持了光拾取器部的外壳的与挠性基板相对的面和挠性基板的与光拾取器部的外壳相对的面之间的间隔,而使外壳的面不摩擦挠性基板的面的技术。但是,上述公报记载的现有技术仅用于防止由光拾取器移动时的摩擦造成的挠性基板(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损伤,不能得到抑制由光拾取器和挠性基板的吸附引起的光拾取器的移动负载的增大,防止与引导部件的接合部的异常损耗和损伤的效果。另外,需要在光拾取器部的外壳上安装滑动接触防止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作出,使得在光盘装置中,光拾取器在不使部件数增加的简单的结构下,确保散热性,同时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之间不吸附,防止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损伤,同时,抑制该光拾取器的移动负载的增大,防止与引导部件的接合部的异常损耗和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使可靠性提高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
即,本发明中,光盘装置中,在光拾取器的底盖部件等构成该光拾取器的金属部件的、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对向的部分上一体状设置突起部,在该光拾取器与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时,为在该突起部的前端部中接触的结构。另外,构成光拾取器的部件的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对向的表面粗糙度为约0.5×10-6m到约20×10-6m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在光盘装置中,可以防止挠性印刷布线基板和光拾取器的吸附,可以使装置的可靠性提高。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结构例图;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单元结构部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单元结构部中的光拾取器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侧面结构图;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光拾取器的外观图;图5是在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上设置的突起部的说明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图7是本发明的问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平面结构例图,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单元结构部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单元结构部中的光拾取器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侧面结构图,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光拾取器的外观图,图5是在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底盖部件上设置的突起部的说明图。本第一实施例是设置一个突起部的情况。在各个附图中,对同一构成要素施加同一符号。
图1中,1是光盘装置,10是载置光盘(图中未示)而对装置主体进行搬入或搬出的托盘,11是旋转驱动光盘的盘马达,12是边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进行移动,边对该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器,12a是光拾取器12内的物镜,13是覆盖部件,14是装载了盘马达11和光拾取器12与该光拾取器12的移动机构(图中未示)等的单元结构部,15是前面板,20是作为覆盖装置的下面侧(图1中下面侧)的壳体的底座,17是连接光拾取器12和主电路基板(图中未示)之间的挠性印刷布线基板。将单元结构部14结合到托盘10的规定部分,并可相对装置主体,与托盘10一起沿±X方向移动。
另外,在图2的单元结构部14中,30是滑动马达、31是在表面上设置螺丝,并通过由滑动马达30进行旋转驱动而使光拾取器12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的导螺杆部,32、33是引导光拾取器12的移动的引导部件,12b1、12b2是与引导部件32接合的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2e是与引导部件33接合的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8是下盖,19是主电路基板,17a是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光拾取器12侧的部分,17b是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主电路基板19侧的部件(=位于下盖18上的部分),17c是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折返部分,12c是覆盖光拾取器12的底部的底盖部件,12c1是在底盖部件12c的平面上形成的突起部。除此之外与上述图1的情况相同。底盖部件12c为了放出在光拾取器12内的激光二极管(图中未示)中产生的热,使用传热性好,即,热传导率为约50W/(m·K)(约0.12cal/(cm·sec·℃))以上的金属材料,例如磷青铜(热传导率约50W/(m·K)~约80W/(m·K))(0.12cal/(cm·sec·℃)~0.19cal/(cm·sec·℃))等来构成。突起部12c1与底盖部件12c一体状形成,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主电路基板19侧的部分17b的平面对向而突出,光拾取器12在接触挠性印刷部件基板17的相对面,即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主电路基板19侧的部分17b的平面时,在该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进行接触。突起部12c1的尺寸中,距底盖部件12c的平面位置的高度为约0.05×10-3~0.2×10-3m的范围内的值,前端部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约0.5×10-3~40×10-3m的范围内的值。通过为该值,在光拾取器12移动时,在该突起部12c1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平面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可以明确该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不会损伤该平面,且可以在该突起部12c1的周围可靠地形成防止吸附用的空间。通过防止磷青铜等热传导率为约50W/(m·K)(约0.12cal/(cm·sec·℃))以上的传热性好的材料构成的底盖部件12c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平面的吸附,在确保了光拾取器12的散热性的状态下,防止了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损伤,同时,抑制了光拾取器12的移动负载的增大,由此,还防止了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2b1、12b2的轴承的异常损耗等。
图3是图2的单元结构部14内的光拾取器1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侧面结构图。
图3中,12c2是底盖部件12c的平面部,25是主电路基板19中,连接了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连接器,h是突起部12c1的距底盖部件12c的平面部12c2的高度,g1是底盖部件12c的平面部12c2和下盖18之间的距离,g2是底盖部件12c的平面部12c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之间的距离。其他与图2的情况相同。图3中,例如,h是约0.05×10-3~0.2×10-3m的范围内的值,g1为约0.7×10-3m,g2为约0.5×10-3m。在光拾取器12沿±X’方向(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时,所连接的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折返部分17c和比该折返部分17c还靠近光拾取器12侧的部分17a也同时进行移动。通过该移动动作,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主电路基板19侧的部分17b从下盖18的表面鼓起移位,与光拾取器12接触时,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该部分17b与底盖部件12c的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接触,而阻止了与底盖部件12c的平面部12c2的接触。即,在突起部12c1的周围中,在平面部12c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间部,阻止了平面部12c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为吸附状态。在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主电路基板19侧的部分17b中原本相反的情况下,也与产生上述鼓起的情况相同。这样,通过阻止变为吸附状态,光拾取器12可以在抑制了负载的增大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在与引导部件32接合的光拾取器部12的接合部12b1、12b2中防止了轴承的异常损耗和损伤。还防止了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的损伤。
图4是光拾取器12的外观图。
图4中,12d是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2b1、12b2的轴承。底盖部件12c是为覆盖光拾取器12的底部原来设置的部件。突起部12c1在底盖部件12c的平面内的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上,在相当于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部分上通过拉伸加工等与该底盖部件12c按一体状形成。由此,可以不增加部件数且可简单形成突起部12c1。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1中,由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相对光拾取器12的中心线C-C’,配置在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2e附近,所以突起部12c1在底盖部件12c的平面内,在距光拾取器12的接合部12b1、12b2远的一侧进行设置,但是该突起部12c1的位置并不限于此,若是可阻止底盖部件12c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吸附的位置,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上。
图5是底盖部件12c上设置的突起部12c1的说明图。
图5中,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的曲面其曲率半径r是约0.5×10-3~40×10-3m的范围内的值。在光拾取器12的移动时,通过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原来的反转和通过该移动产生的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鼓起等,在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接触光拾取器12时,底盖部件12c的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接触,在该突起部12c1的周围中,在平面部12c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间部50,通过该空间部50,平面部12c2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不变为吸附状态。突起部12c1的前端部以对应于其曲面的曲率半径r的大小的接触面积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表面接触,而抑制了光拾取器12的移动负载的增大。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在光盘装置1中,可以防止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和光拾取器12之间的吸附。可以防止该吸附的结果,在可以防止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损伤的同时,抑制了光拾取器12移动时的负载的增大,尤其对光拾取器12与引导部件32的接合部12b1、12b2,可以防止轴承12d的异常磨损和损伤,可以使装置的可靠性提高。由此,在使用了如磷青铜那样传热性好的材质、表面光滑的材料来作为底盖部件12c的情况下,得到了包含光拾取器12的散热性在内的显著效果。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是用于该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12的结构例图。本实施例的光拾取器12中,是底盖部件12c的突起部12c1由多个突起部构构成的结构的情况。
图6中,12c1a、12c1b、12c1c分别是构成突起部12c1的突起部。该突起部12c1a、12c1b、12c1c分别是距底盖部件12c的平面位置的高度为约0.05×10-3~0.2×10-3m的范围内的值,前端部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约0.5×10-3~40×10-3m的范围内的值。该高度尺寸和该曲率半径在该突起部12c1a、12c1b、12c1c之间可彼此为大致相同的值,或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互不相同。另外,该突起部12c1a、12c1b、12c1c的作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突起部12c1的情况相同。
对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也可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另外,第二实施例中,突起部的数目为3个,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2个以上的多个。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为在光拾取器12的底盖部件12c上设置了突起部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该突起部也可在光拾取器12上,与构成该光拾取器12的主体、放热板、屏蔽板或其他的覆盖部件等为一体状的结构。另外,突起部的前端部的曲面也可以是在所有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的曲面,也可以是根据方向具有不同的曲率的曲面。进一步,该突起部的整体形状在前端部上形成规定的曲面就可以了,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使光拾取器12的底盖部件12c的传热性降低也可的情况下,可使用例如不锈钢材料等的金属材料来作为该底盖部件12c。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为在光拾取器12的底盖部件12c等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相对的部件上设置突起部的结构,但是除此之外,通过构成光拾取器的部件的相对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平面的表面粗度为约0.5×10-6m到约20×10-6m的范围的结构,可以防止光拾取器12的底盖部件12c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之间的吸附,由此,可以防止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损伤,同时,抑制了光拾取器12的移动时的负载的增大,可以防止光拾取器12与引导部件32的接合部12b1、12b2的轴承12d的异常磨损和损伤,可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这时,在使用磷青铜等热传导率为约50W/(m·K)(约0.12cal/(cm·sec·℃))以上的金属材料来作为底盖部件12c等相对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17的部件的情况下,还可确保光拾取器12的良好的散热性。
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之外的方式中进行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所有的方面不过是本发明的仅仅一个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claim)来表示。进一步,属于该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同等范围的变形和改变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在具有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基板和光拾取器之间通过挠性印刷布线基板来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在构成该光拾取器的金属部件的与所述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相对的平面内具有与该金属部件一体状地形成的突起部;结构为,在所述光拾取器与所述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时,由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部与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是覆盖所述光拾取器的底部的覆盖部件,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在该覆盖部件的平面内,与该覆盖部件一体状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其前端部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处于约0.5×10-3m到约40×10-3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其前端部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处于约0.5×10-3m到约40×10-3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高度处于约0.05×10-3m到约0.2×10-3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高度处于约0.05×10-3m到约0.2×10-3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为,高度处于约0.05×10-3m到约0.2×10-3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由热传导率处于约50W/(m·K)到约80W/(m·K)的范围内的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由热传导率处于约50W/(m·K)到约80W/(m·K)的范围内的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由热传导率处于约50W/(m·K)到约80W/(m·K)的范围内的材料构成。
11.一种光盘装置,在具有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基板和光拾取器之间通过挠性印刷布线基板来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中构成该光拾取器的部件的、与所述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相对的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处于约0.5×10-6m到约20×10-6m的范围,结构为,在所述光拾取器与所述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时,由所述部件的所述平面与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中,在光拾取器的底盖部件等构成该光拾取器的部件的、与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相对向的部件上一体状设置突起部,在该光拾取器与该挠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对面接触时,为在该突起部的前端部中进行接触的结构。由此,光拾取器和挠性印刷布线基板不会吸附。
文档编号G11B7/00GK1920972SQ200610072579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深川芳裕, 原田望 申请人: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