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742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DVD包括再现专用介质的DVD-ROM,能够记录数据的记录型DVD(DVD-R、DVD-RAM、DVD-RW)等,得到了广泛的普及。DVD-ROM制造成记录有电影等内容的盘,采用作为著作权保护技术的CSS(Content Scramble System内容扰频系统)。
除了CSS之外,作为在DVD标准中采用的著作权保护技术,还有CPPM(Content Protection for Prerecorded Media预录介质内容保护)以及CPRM(可录制介质内容保护Content Protection for RecordableMedia)等。这样,在DVD等光盘中,采用与记录介质相对应的著作权保护技术。
而且,作为对于信息记录介质的著作权保护技术,有JP-A-2005-182889、JP-A-2002-158978。在JP-A-2005-182889中,介绍了为了进行内容的再现而使用物理索引的方法。
进而,在电子水印的埋入方法和检测方法中,关于埋入强度变化的例子,有JP-A-2002-158978所公开的方法。
在JP-A-2005-182889中所介绍的技术,是关于在ROM盘中的物理索引的技术。但是,在JP-A-2005-182889中,未记载在物理索引的读取失败时的重试处理。在JP-A-2005-182889的图4中,公开了关于物理索引记录的方法,根据盘上所刻的凹区偏离中心线有多大的距离,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水平不同。在偏离中心远的情况下,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容易,但在偏离中心近的情况下,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困难。因此,必须考虑不能检测时实行重试处理,从而能够正确地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从记录介质读出数据并进行再现时的建立时间的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在从记录介质读出信息并进行再现处理的数据再现方法中,包括判别被插入的记录介质的种类的步骤;读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步骤;和输出与从记录介质读出的水印信息相关的信息的步骤,在不能检测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情况下,由上述水印信息的检测是在建立处理中还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切换水印信息读出的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在从记录介质读出信息并进行再现处理的数据再现装置中,具有控制记录介质的旋转的旋转控制电路;读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的光拾取器;进行光拾取器的聚焦、跟踪以及存取控制的伺服控制电路;对由光拾取器读出的信号进行再现处理的再现信号处理电路;和从由光拾取器读出的信号检测水印信息的检测电路,将水印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由上述检测电路检测已记录的水印信息,在不能检测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情况下,由上述水印信息的检测是在建立处理中还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切换水印信息读出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对于用于著作保护权的信息的检测,能够在适当的处理时间进行处理,能够进行对于用户使用方便的良好的数据的再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印信息检测的处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印信息检测中使用的再现装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光盘中记录有信息的区域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水印信息的埋入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Blu-ray盘的记录簇(cluster)的构成例的示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印信息检测的处理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光盘中记录有信息的区域的另一构成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中用于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著作保护权的水印信息进行说明。这里,为了说明,如DVD-ROM盘那样,在盘中预先记录有内容,其记录数据是通过在盘上刻凹区而记录。这里将其称为ROM盘。
图4对JP-A-2005-182889中列举的物理索引加以说明。表示的是通过在盘上刻出的凹区偏离中心线而表示图案A或图案B的记录方法的例子。在本发明中将其称为水印信息。该水印信息因从中心线偏离的程度Δx而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水平不同。在从中心线偏离Δx大的情况下,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容易,但是在从中心线偏离Δx小的情况下,由于判别的阈值小,所以图案A或图案B的检测困难。
这里,该水印信息是为了著作权的管理而使用,对著作权保护的内容进行加密而记录于记录介质,在再现时有为了解除施加于内容的密码的密钥信息的情况下,必须读取用于再现该内容的水印信息。例如,在记录有电影软件的ROM盘中,仅在读出记录的数据中,不能对内容进行正常的再现,用于解除施加于内容的扰频的解钥密是必要的。该解密钥是从ROM盘读取,通过解除施加于内容的扰频,使正常的再现成为可能。

如上所述,在水印信息通过从凹区中心的偏离表示图案A或图案B而被记录时,在偏离Δx小的情况下,会发生水印信息不能检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重试处理而尝试水印信息的再检测。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用于检测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在记录介质插入再现装置时,首先,在ST10中进行记录介质的判别处理。接着在ST11中判别是否为ROM盘。“Y”表示“是”,“N”表示“否”。说明ROM盘中记录有用于著作保护权的扰频数据。而且,通常在判别了介质后实施对应于介质种类的调整处理,但这里将其说明省略。在不是ROM盘的情况下,至此临时结束建立(ST13),接着成为等待命令输入的状态。在ROM盘的状态下,在ST12中实施用于读取水印信息的处理。在ST12中存取记录有水印信息的区域,进行水印信息的读取和检测。这里,如果检测出水印信息,则临时存储检测到的水印信息,水印信息检测完成时建立结束。至建立结束的步骤也被称为装载。
这里,在光盘的情况下,通常是建立的时间越短越好。建立结束后,就移动到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因此,建立的水印信息的检测ST61,即使是不能由第一次的检测而检测出水印信息,也不实行重试,或者是仅做最小限度的重试处理,建立结束。n表示重试的次数,最小限度的重试处理的次数为n次,不实行重试处理的情况下n=0。这里,在水印信息的检测时,在不清楚水印信息是否被记录的情况下,尽管没有输入水印信息,但在重复重试处理时,建立时间会被无意义地延长。当然,为了检测水印信息,在进行规定地址的读出处理时,如果对同一地址所必要的数据的取得和调整处理能够同时进行,也可以并行地实施。
接着,在建立结束后,在ST14中,根据来自再现应用程序的命令,命令内容的再现。接受到再现命令之后,首先,在ST15中确认用于解除内容中所实施的扰频的水印信息的检测是否已完成,如果已完成,则根据所决定的命令的响应,在ST19中传送从水印信息中检测的密钥信息。如果此时水印信息是用于解除内容中所实施的密码的解密钥,则不是原封不动地传送该密钥,而是实施加密的处理,使得中途不读出,转移到应用程序一侧。在建立处理中,如果是在ST15中水印信息的检测未结束,则在ST16中再次尝试水印信息的检测。此时,由于根据有来自应用程序的请求而能够确认水印信息被记录,所以即使是在第一次的水印信息的读取处理中未能检测,也可以多次重复重试,尝试水印信息的检测。ST62中检测再现的次数为m次。如果是通过再检测而在ST17中检测到水印信息,则将解密钥传送到应用程序。在ST17中即使重试也不能读取水印信息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读取,在ST18中将表示不能检测的错误标记返回给应用程序。
这样,通过建立处理中的水印信息的检测与建立后的读出而改变重试处理的次数,由此能够防止建立时间的延长,进行适宜的检测动作。例如,如果是正在建立,作为n=0,不进行重试,如果是在建立后,m≥1,是允许重试。或者是,在建立中由ST61进行n次重试,如果是在建立后,则由ST62进行m次重试(n<m)。这样,通过改变建立中与建立后重试的权重而进行控制,能够缩短建立处理的结束,实行建立后适宜的检测动作。
而且,对于建立处理中的水印信息的检测,在建立后的读出时,通过降低水印信息的检测阈值,虽然检测精度下降,但是能够检测水印信息的概率提高。而且,通过多次重复检测,如果提高了水印信息的检测精度,则可以重复进行重试,或增加重复的次数。而且,由于考虑到由记录介质的缺陷会使读取性能下降,所以如果水印信息是在多个场所记录,则通过建立以后的重试时存取多个地方并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概率。
进而,为了检测水印信息,还可以在重试处理中添加变更再现信号检测的参数。也有变更信号振幅的调整,变更波形均衡化电路的特性、频带通过滤波器的特性、伺服性能等,来提高水印信息检测的概率的情况。

图6是表示在建立处理中不进行水印信息检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ST61是通常进行的建立处理,在该处理中进行各种调整和学习处理,同时,也进行关于盘的信息的读出。在ST62中,检测在ST61中读出的关于盘的信息中有无水印信息,将其结果存储。而且,在建立处理结束后,根据水印信息的有无进行水印信息的检测。通过顺次进行这样的处理,能够缩短建立的时间。而且,即使是在第一次不能检测水印信息而进行重试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预先存在水印信息为前提而进行重试,所以能够重试而直至可确实检测。对于建立后水印信息的读出,可以是在建立结束后实施,也可以是对应于来自应用程序一侧的再现命令而实施。
接着,对用于检测该水印信息的数据再现装置加以说明。图2是表示光盘再现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21是记录介质,这里是ROM盘。使用拾取器22对ROM盘21中记录的内容进行再现。来自拾取器22的信号,由AFE电路进行放大、波形均衡化处理,分别进行计算处理,生成用于再现内容的主信号,用于使拾取器聚焦、跟踪的伺服信号等。主信号发送到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4,实施解调、误差修正、非交叉等信号处理,此时,数据在存储于存储器25的同时进行处理。在轨道偏差检测电路26中检测轨道的偏差量,以此通过水印信息检测电路27进行水印数据的读取。这里例如能够由跟踪误差信号进行检测。拾取器的伺服控制电路31,不仅能够进行上述聚焦和跟踪的控制,而且还能够进行到读取位置的存取处理等的控制。旋转控制电路33控制电动机32,使其以规定的转速旋转盘。在系统控制电路30中,控制整体的动作,如图1所示,从介质判别的处理开始,进行建立结束、向所希望的数据区域的存取指示、重试的控制等。例如,在判别处理中判别了是ROM盘的情况下,存取有水印信息的区域,进行水印信息的检测动作。而且,在重试处理中,移动拾取器存取规定的区域,进行检测动作。
图3是表示光盘的记录区域的构成例。在光盘中,通常是在最内周记录称为读入501的光盘的管理信息,外周作为读出区域504,而且,它们之间的中间的区域作为用户数据区域503,记录主数据。
盘插入时,首先判别盘的种类,调整结束时,进行管理信息的读出。如果在该区域记录有水印信息,则进行控制,使得在读出管理信息的数据的同时,还要读出水印信息,由此能够缩短至建立结束的时间。而且,根据盘的种类,进而还有在内周记录关于被称为BCA(烧录区Burst Cutting Area)502的盘的信息的区域。
接着,对用于识别ROM盘中是否记录有水印信息的方法加以说明。由于对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是否必要是根据内容的所有者的判断,所以不一定要对内容施加扰频而加密。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印信息的读出就没有必要。这样,根据内容的种类,存在记录有水印信息的情况与未记录水印信息的情况。因此,在未记录水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水印检测是无用的处理,考虑到误检测的情况,会产生所不希望的动作。因此,能够识别是否为记录有水印信息的盘是有用的。在前面所述的至建立为止的处理中,判定为ROM盘时,一定要在记录有再现所必要的数据的区域,记录能够识别是否为记录有水印信息的盘的标记,由此就能够不进行无用的处理,而实施适宜的重试处理。
图5是表示Blu-ray盘的数据构成的示意图。Blu-ray盘是被称为最小记录单位为64k字节的簇的数据。簇的构成是LDC(Long DistanceCode长距离编码)、BIS(Burst Indicator Subcode突发指示子码)、以及同步信号,记录的主数据附加有误差检查信号、误差修正符号等,LDC是对于216个数据附加32个误差修正符号而构成。将其表现为里德-所罗门编码的形式,为RS(248、216、33)。LDC是496字节×38字节×4。与此相对,地址信息等数据作为BIS而记录。BIS是496字节×1字节×3。在该区域中,例如通过记录表示是否是在BIS中记录有水印信息的盘的标记,就能够容易地识别是否记录有水印信息。而且,在BIS中记录有无水印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记录单纯表示有无的标记,而是实施记录不能更改的加密或数字认证。

而且同样,由于通过在BCA区域记录是否记录有水印信息,BCA区域的数据能够在建立处理中读出,所以不用存取读出至用户数据区域,就能够识别建立时水印信息的有无。而且,在确认了水印信息的有无之后,通过检测水印信息,在没有水印信息时能够不进行无用重试的检测,而且,如果有水印信息,则能够通过确实进行检测而实行重试,由此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而且,电影等图像内容是否有著作权保护,能够通过判别数据中是否施加有扰频而得到确认。例如,在由MPEG-2方式压缩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必然以特定的周期记载有包含被称为信息包标题的地址信息等的标题信息。通过判定该部分能否周期地检测,就能够判断数据中是否实施了扰频。
接着,对假设不论内容的著作权的有无都埋入有水印信息的情况加以叙述。例如在ROM盘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记录有水印信息,则由在介质判别中判别了是ROM盘,就有必要进行水印信息的检测。在这样的情况下,可知必须记录水印信息,所以在建立中也通过重试检测水印信息。而且,在内容中没有必要著作权保护的情况下,水印信息自身由分配预先决定的特定编码,例如“00”和“FF”等编码,能够识别检测的信息没有著作权保护。
这样,通过实行水印信息的检测处理,能够缩短建立的处理时间。而且,在能够识别记录有水印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确实检测水印信息而达到提高检测率的目的。
而且,对于为了著作权保护的信息的检测,也能够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用户数据区域的构成的另一例,用户数据区域503例如是表示包含有被著作权保护的数据与未被著作权保护的数据的情况,701表示不保护著作权的数据,702表示保护著作权的数据。这里,对各自的区域分为内周侧与外周侧而记录的情况,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可以是将区域分为多个区域,也可以是混合记录。作为记录这样的数据的情况,例如著作权保护的数据是电影的情况下,作为不保护著作权的数据,可以考虑盘的菜单信息,作为附属内容的电影预告图像和宣传信息等。而且,还可以考虑未著作权保护的图像内容与著作权保护的游戏软件混合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仅读出未著作权保护的数据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读出水印信息。因此,如图6所示,在建立处理中,在不进行水印信息的检测,有从应用程序读出的情况下,进行水印信息的检测。
这里,设置有注册了盘上的内容中包含未著作权保护的数据,或者注册了未著作权保护的数据在盘上的何处记录的管理信息,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未著作权保护的数据的再现。而且,在再现除此之外的记录有被著作权保护数据的地址的情况下,如果检测了水印信息,则著作权保护数据的再现也成为可能。当然,也可以是在盘上设置主张册了著作权保护的数据在盘上的何处记录的管理信息。
而且,通过在图3所示的读入501和BCA区域502上记录表示是仅有著作权保护数据的盘,还是仅有未著作权保护数据的盘,还有它们混合存在的标记,能够实施与盘中记录的内容相对应的适宜的建立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再现方法,从记录介质读出信息并进行再现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别被插入的记录介质的种类的步骤;读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步骤;和输出与从记录介质读出的水印信息相关的信息的步骤,在不能检测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情况下,由所述水印信息的检测是在建立处理中还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切换水印信息读出的处理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控制,使得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中,则不进行水印信息读出的重试处理,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则进行重试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控制,使得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中,则将水印信息读出的重试处理限制为n次为止,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则将重试处理限制为m次(n<m)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处理之后的重试处理中,以变更数据再现信号的检测中使用的参数并进行重试的方式进行控制。
5.一种数据再现装置,从记录介质读出信息并进行再现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记录介质的旋转的旋转控制电路;读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的光拾取器;进行光拾取器的聚焦、跟踪以及存取控制的伺服控制电路;对由光拾取器读出的信号进行再现处理的再现信号处理电路;和从由光拾取器读出的信号检测水印信息的检测电路,将水印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由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已记录的水印信息,在不能检测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水印信息的情况下,由所述水印信息的检测是在建立处理中还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切换水印信息读出的处理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控制,使得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中,则不进行水印信息读出的重试处理,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则进行重试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控制,使得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中,则将水印信息读出的重试处理限制为n次为止,如果是在建立处理之后,则将重试处理限制为m次(n<m)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建立处理之后的重试处理中,以变更数据再现信号的检测中使用的参数并进行重试的方式进行控制。
全文摘要
在水印信息的检测处理中,即使是建立中检测失败,也限制重试处理的次数。在能够识别确实记录有水印信息时,改变重试处理的权重,使得能够检测出水印信息。由此,对用于著作权保护信息的检测,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处理。这样,在记录有水印信息的光盘中,能够防止不能检测出水印信息的情况下建立处理时间的延长。
文档编号G11B7/00GK101017692SQ20071000690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9日
发明者川前治, 田泽英二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