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光学系统及包括它的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881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物光学系统及包括它的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物光学系统及包括它的光拾取装置。技术背景以往,作为新的信息记录介质,所提案开发的是一种高记录密度大容量的光盘。光盘中现存有多种规格,根据光盘规格的不同保护层的厚度(也称为衬底厚)、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用来会聚激光光束所使用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NA)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例如为再生某种光盘而专门设计的光拾取装置(光盘装置)中,通常不能够理想地再生其他种类的光盘。于是,关于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光盘进行再生和记录(写入)的所谓互换技术的开发正得到推进。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所公开的是一种使用了下记衍射面的对物光学系统,即该衍射面构成为相对于保护层的厚度互不相同的两种光盘的信息记录面分別会聚不同级数的衍射光。还有,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里所记载的对物光学系统中最理想的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具体来说,公开的是一种对全息图(hologram)进行下记设计的方案,即将全息图设计为用于各种光盘的记录/再生的0级及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在30%以上,并且没有用于光盘的记录/再生的不必要的+2级衍射光及一l级衍射光中的任一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在2%以下。还有,作为其他的互换技术,也提出了使用折射率对波长具有依存性的光学元件,使波长互不相同的激光光束的聚光位置互不相同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7-98431(平7即1995年)[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10-10308(平10即1998年)(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到的是使用折射率对波长具有依存性的光学元件能够对多种光盘进行记录和再生的方法。然而,当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实质上相同时,即使使用诸如折射率对波长具有依存性的光学元件也无法调整激光光束的聚光位置。因此,不能实现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光盘进行记录和再生。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和2中所记载的互换技术在即使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加以应用。然而,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当将全息图设计为用于光盘的记录/再生的0级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在30%以上、并且没有用于光盘的记录/再生的不必要的+2级衍射光和一l级衍射光中的任一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在2%以下时,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的激光光束的光量不足而无法很好地对光盘进行记录(写入)。也就是,在专利文献1和2里所公开的对物光学系统和光拾取装置中存在下记问题,即虽然能够很好地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分別进行再生,但有可能无法很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所研制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物光学系统,该对物光学系统能够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分别进行理想的再生,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其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对物光学系统,是在使激光光束会聚到各自具有信息记录面和覆盖信息记录面的保护层、并且与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等、而保护层的厚度互不相同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从而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以及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中,为了在信息记录面上会聚激光光束而使用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激光光束至少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面,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o级衍射光,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1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1)其中TlQ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m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是用来对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和覆盖第一信息记录面的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以及对具有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面实质上相同的第二信息记录面和覆盖第二信息记录面且层厚与第一保护层不同的第二保护层的第二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出波长与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光源、在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面上分别会聚激光光束的第一对物光学系统、以及对第一或第二信息记录面上的激光光束的反射光束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器,第一对物光学系统具有将从第一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至少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面,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O级衍射光,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1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1)其中Tlo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为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分別进行理想的再生,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其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图1,是表示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对物光学系统IO周围结构的扩大图。图3,是衍射元件11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将衍射元件11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为了实现理想的衍射效率的x和y的可取值范围的图表。图6,是表示为了实现理想的杂散光(straylight)比的x和y的可取值范围的图表。图7,是表示为了实现更为理想的衍射效率同时还为了实现更为理想的杂散光比的x和y的可取值范围的图表。图8,是变形例一中的物镜12a的侧面图。图9,是变形例二所涉及的物镜12b的剖面图。图10,是变形例三中的物镜12c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2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三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3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四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4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符号说明)1、2、3、4光拾取装置10对物光学系统11衍射元件12物镜13镜架15、18衍射面20信息记录介质21保护层22<言息{己录面31光源37a检测光学系统38受光元件40移相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加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对物光学系统IO周围结构的扩大图。图3是将衍射元件11的一部分切掉以后的剩余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将衍射元件11的一部分放大以后的剖面图。本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1,是例如用以在光盘等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22上会聚激光光束从而对信息记录介质20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装置。具体来说,是用以在与信息记录面22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等、而保护层21的厚度互不相同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O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各自的信息记录面22a、22b上会聚激光光束从而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以及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进行再生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保护层21b的厚度比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保护层21a的厚度厚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是特別局限于此构成。还有,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組合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设定为Blu-RayDisc(蓝光光盘,下面筒称为BD。注册商标、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400415nm、保护层21的层厚0.1mm),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设定为HighDefinitionDigitalVersatileDisc(高画质数字激光视盘,下面简称为HD-DVD。注册商标、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400415nm、保护层21的层厚0.6mm)。光拾取装置1,包括在光轴AX上按照下记顺序设置的第一光源31a、准直透镜32a、光束分离器(beamsplitter)33a、上反射镜(mirror)34、对物光学系统IO、检测光学系统37a和受光元件38a。光拾取装置1还包括致动器(actuator)35、控制部36和信号处理部39a。第一光源31a射出波长与信息记录面22a、22b相对应的激光光束L。例如、当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为BD、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为HD-DVD时,能够将从光源31射出的激光光束L的波长设定为408nm左右。还有,第一光源31a能够由例如半导体激光光源构成。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L,被准直透镜32a变换成大致平行的光束。被变换成为大致平行光束的激光光束L,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后,由上反射镜34的上反射面34a导入对物光学系统10。对物光学系统IO是用来会聚激光光束L的光学系统。利用该对物光学系统IO将激光光束L会聚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a、20b各自的信息记录面22a、22b上。在此,在信息记录面22上,根据所记录的信息设置有沿旋转方向排列的多个凹坑(pit)(无图示)。并且,当激光光束L会聚到没有凹坑存在的部分上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几乎所有的反射光束都射入对物光学系统10。另一方面,当激光光束L会聚到存在凹坑的部分上时,在信息记录面22被漫反射。由此,与在没有凹坑存在的部分被反射的情况相比,在信息记录面22上发生漫反射时射入对物光学系统10的反射光束的光量相对减少。信息记录面22上的激光光束L的反射光束,被对物光学系统10再次变换为大致平行的光束。已变换为大致平行的光束的反射光束被上反射镜34的反射面34a反射后导入光束分离器33a。并且,反射光束被设置在光束分离器33a内的反射面反射以后,被检测光学系统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而且,与所会聚的反射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从受光元件38a输入到信号处理部39。也就是,检测在激光光束会聚的部位是否存在凹坑后,与该检测结果相对应的电信号被输入到信号处理部39。这样一来,能够读出在信息记录面22上记录的信息。另一方面,当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记录信息时,与所记录的信息相对应的激光光束L从第一光源31a中射出。并且,与进行再生时相同,所射出的激光光束L会聚到信息记录面22上,仅在被照射了例如光量强度在规定以上的激光光束L的位置使信息记录面22的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凹坑从而能够对信息进行记录。下面,关于在本实施例一中向信息记录面22上会聚激光光束L的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对物光学系统10包括例如树脂制的衍射元件11、例如两透镜面相对于光轴AX呈近似旋转对称非球面的物镜12、用来对衍射元件11及物镜12进行固定的镜架13。还有,镜架13连接在驱动镜架13的致动器35上。致动器35连接在控制致动器35的控制部36上。由镜架13固定的衍射元件11及物镜12作为一体被上迷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沿聚焦方向以及/或者跟踪方向加以驱动。如图3所示,衍射元件11是平行的平板状的元件。在衍射元件11一侧的表面lla的一部分形成有从平面图来看近似圓形的衍射面15。该衍射面15的直径设定为小于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的激光光束L的直径。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的激光光束L,被衍射元件11的衍射面15分离成至少包含0级衍射光(0级的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l级的衍射光)的多种衍射级数的衍射光。在此,所谓O级衍射光是指没有被衍射的光。因此,当激光光束被进行了0级衍射时,实质上和没有设置衍射元件11时相同的激光光束L从衍射元件11中射出。由此,来自衍射面15的出射光与来自比衍射面15更靠外侧的部分的出射光同样射入物镜12。也就是,射入衍射元件11的平行光束按照原有状态从衍射元件11中射出。在此,物镜12被设计成当该平行光束射入时的NA(开口数)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NA(BD时为0.85)—致。并且,物镜12被设计成当该平行光束射入时具有使平行光束(O级衍射光)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的光焦度(power)。因此,O级衍射光成为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号光,能够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另一方面,相对于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而言1级衍射光成为信号光。也就是,在衍射元件11的衍射面15产生的1级衍射光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具体来说,因为如上所述衍射面15的直径被设定为小于激光光束L的直径,所以直径比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的射入物镜12的光束直径小的光束射入物镜12。并且,设计成当该直径较小的光束射入时物镜12的NA与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NA(HD-DVD时为0.65)—致。而且,物镜12被设计成当该直径较小的光束射入时,光束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另外,当向信息记录面22记录信息时,与对记录在信息记录面22上的信息进行再生时相比需要更大的光量。因此,向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记录信息时作为信号光所使用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最好特别大。当然,用于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再生的1级衍射光也最好较大,这样一来,实现杂音更少的更为理想的再生将成为可能。然而,即使如上所述将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各自的衍射效率设定得十分高时,当相较信号光的光量较多地产生了信号光以外的衍射光时,也就是产生了很多杂散光时,也将导致无法很好地对各信息记录介质20进行记录/再生。例如,在衍射面15#10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0级衍射了的衍射光(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号光)、和在衍射面15被+1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一l级衍射了的衍射光在受光元件38a上的相同位置处成像。还有,在衍射面15被—1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1+1级衍射了的衍射光也在受光元件38a上的相同位置处成像。另一方面,在衍射面15被+1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1级衍射了的衍射光(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号光)、和在衍射面15被0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2级衍射了的衍射光在受光元件38a上的相同位置处成像。还有,在衍射面15被+2级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被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0级衍射了的衍射光也在受光元件38a上的相同位置处成像。也就是,当从第一光源31a到受光元件38a之间的衍射级数的总和相同时,则在受光元件38a上的相同位置处成像。还有,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在衍射面15被m级(m为整数)衍射并在信息记录面22^皮反射后再次在衍射面15被n级(n为整数)衍射了的衍射光称为"(m、n)衍射光"。因此,即使在大幅度提高了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的情况下,当+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以及/或者一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高时,杂散光相对于0级衍射光的比(下面称为"0级杂散光比")将变大,致使不能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也就是,为了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以及很好地将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中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有必要将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设定得非常高,也有必要将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设定得很高、并且降低0级杂散光比和1级杂散光比。此时,在本实施例一中,作为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号光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被设定得比较高。而且,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被设定为大于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也就是,对物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no〉"ni......(1)其中i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ii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由此,能够相对降低作为杂散光的(l、一l)衍射光和(一l、l)衍射光的光量与作为信号光的(O、O)衍射光的光量的比率。也就是,能够降低0级杂散光比。因此,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进行理想的信息记录/再生将成为可能。还有,从进一步降低0级杂散光比的观点出发,对物光学系统10更为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一b),最好是满足(l一a)。no""!......(l—b)rio》"i......(卜a)其中T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在本说明书中"Ti(^^nr表示的是"o比ni大很多,比2倍还要大得多,在例如3倍以上。还有,从降低(+l、一l)衍射光和(一l、+1)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进一步减小0级杂散光比的观点出发,对物光学系统10在满足上记条件表达式(l)、更为理想的(l一b)、最为理想的(l一a)的同时,更好的是还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一c),进一步理想的是满足(l一e),最好的是满足(l一d)。Tlo、隱i......(l一c)rio〉2r|_i......(l—e)Tlo》Tl"......(l一d)其中T)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一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在本说明书中"rj(^〉ri.r表示的是Ti()比r^大很多,比2倍还要大得多,在例如3倍以上。具体来说,对物光学系统10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及(4)。更为理想的是满足(3—a)、(3—b)以及满足(4一a)。"0>60%......(3)"0〉65%......(3—a)Ti0〉67%......(3—b)Tl,腦......(4)ili〉12%......(4—a)其中n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m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如上所述,虽然增大0级杂散光比的主要原因是(+l、一l)衍射光及(一l、+1)衍射光,但是即使是除此之外的衍射光,衍射级数的总和为0的衍射光也都成为使0级杂散光比增大的原因。例如,(+2、一2)衍射光和(一2、+2)衍射光也成为使0级杂散光比增大的原因。从此观点来看,对物光学系统10更为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进一步理想的是满足(2—b)、特别理想的是满足(2—a)。rio〉ilm......(2)rio》Tim......(2—b)Tlo》"m......(2—a)其中T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im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m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m是除0以外的整数)。再者,在本说明书中"Tlo:^nm,,表示的是Tlo比rim大很多,比2倍还要大得多,在例如3倍以上。还有,为了能够对记录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上的信息进行理想的再生,还有必要同样降低杂散光相对于1级衍射光的比(下面称为"l级杂散光比")。增大1级杂散光比的主要原因是(O、2)衍射光及(2、O)衍射光。然而,从实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理想的信息记录/再生的观点出发在本实施例一中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被设定得十分高。因此,(0、2)衍射光及(2、O)衍射光的光量变得比较大。所以,理想的是将2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设定得特别低。具体来说理想的是2级的衍射效率不满1%,特別理想的是不满0.5%。还有,l级杂散光比,也因为(O、2)衍射光及(2、O)衍射光以外的衍射级数总和为2的衍射光而下降。因此,对物光学系统IO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c)、更为理想的是满足(2—d)、特别理想的是满足(2—e)。Tl0、〉Tlm......(2—C)Tlo〉2Tl,2Tlm......(2—d)Tlo^ni》刀m......(2—e)其中r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u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m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m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m是除0、1以外的整数)。特別是从降低0级杂散光比的观点来看,对物光学系统10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5)更为理想的是满足(5—a)。再者,以下条件表达式(5)及(5—a)表示的是(+l、一l)衍射光及(一l、+1)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的总和与(0、O)衍射光的总衍射效率之比的理想值范围。2x(tu><ti-i)/0i。2)<0.15......(5)2x(ti^)/(ti02)〈0.10......(5—a)其中T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i-i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一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特别是从降低1级杂散光比的观点来看,对物光学系统10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6)更为理想的是满足(6—a)。再者,以下条件表达式(6)及(6—a)表示的是(0、2)衍射光及(2、0)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的总和与(+1、+1)衍射光的总衍射效率之比的理想值范围。2x(t!。x"2)/(V;K0.15......(6)2x(Ti。x化)/(T^)〈0.10......(6-a)其中Tio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12为在衍射面15从激光光束L中分离出来的2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理想的是衍射面15构成为相对于该1级衍射光的光焦度为正值或者负值、即不为0,且0级衍射光的聚光位置和1级衍射光的聚光位置互不相同。这样一来,能够消除由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保护层21a的层厚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保护层21b的层厚差所产生的球面象差。再者,通过将衍射面15相对于1级衍射光的光焦度设定为正值,从而当由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L的波长因环境温度等原因发生了变化时能够进行理想的色差补正。另一方面,通过将衍射面15相对于1级衍射光的光焦度设定为负值,从而能够增长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再生时的动作距离(笫二信息记录介质20b和物镜12之间的距离)。衍射面15相对于0级衍射光的光焦度也是正负值均可。通过将衍射面15相对于O级衍射光的光焦度设定为正值,从而当由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L的波长因环境温度等原因发生了变化时能够进行理想的色差补正。另一方面,通过将衍射面15相对于0级衍射光的光焦度设定为负值,从而能够增长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再生时的动作距离(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和物镜12之间的距离)。还有,为了在各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22上会聚激光光束,物镜12及衍射元件11与镜架13—起被致动器35驱动。下面,关于衍射元件11的衍射面15的具体形状在参照图3及图4的同时加以详细^兑明。如上所述,为了提高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相对降低0级衍射光以外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如图4所示,衍射面15最好是由具有顶点16c的角度(顶角)为钝角(理想的是在150。以上)的近似三角形剖面的环带状的多个凸部(relief)16呈同心圆状周期性排列而成。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近似三角形"包括两个侧面的一面或者两面为曲线(例如、抛物线)状的三角形(包括半圓形)、顶部为倒角(chamfering)或者圓角(Rchamfering)的三角形。例如,在专利文献1、2等中所使用的衍射面是由具有顶角为例如不满100。的较小顶角的近似三角形剖面的凸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因此,衍射面的加工比较困难。还有,为了通过切削来形成顶部形状精度高的凸部,则相对于凸部的周期而言必须相对减小切削所使用的刀具的尺寸,其结果是加工时间变长、同时加工所需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一中,如上所述衍射面15是由顶角非常大的凸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因此,衍射面的加工较为容易。还有,即使相对增大切削所使用的刀具的尺寸,也能够实现顶部的高形状精度。由此,能够缩短衍射面15的加工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加工费用。所以,衍射元件11的制作变得容易并且制作成本相对降低。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低成本的对物光学系统IO、乃至光拾取装置l。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一,能够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以及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实质上相等的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进行再生,同时能够实现制造容易且制造成本低的光拾取装置1。再者,通过分別使顶点位置、和相对于激光光束L的凸部16的高度即用算式具体表示为h/{i/(n—1)K由于y^/{X/(n—l)},在下文中则将h/(X7(n—l))表示为"y")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进行调节。在此,所谓顶点位置,是当衍射面15具有负的光焦度时,在衍射面15的包含光轴AX的剖面中,从凸部16离光轴AX最近的部位开始至凸部16的顶点16c的距离[(x/100)xp]与凸部16的间距(周期)p(参照图4,图4是衍射面15具有负的光焦度时的示意图)的比率,另一方面,当衍射面15具有正的光焦度时,在衍射面15的包含光轴AX的剖面中,从凸部16离光轴AX最远的部位开始至凸部16的顶点的距离与凸部16的间距的比率(%)(下面,有时用"x"来表示顶点位置。)。还有,h为凸部l6的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人为激光光束L的波长,n为与激光光束L的波长相对应的衍射元件11的折射率。下面的表1是表示顶点位置及y与1级衍射光及0级衍射光各自的衍射效率之间相亙关系的图表。(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从上面的表1可以看出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能够通过改变顶点位置x及y来进行调整。还有,从上面的表l也可以看出,通过构成为在555顶点位置(x)5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9),在60^顶点位置(x)56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IO),在65S顶点位置(x)^77时满足条件表达式(ll),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衍射效率的条件表达式(3—a)及(4)的衍射面1<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formula>也就是,通过在图5所示的区城Ri内进行取值,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衍射效率的条件表达式(3—a)及(4)的衍射面15。还有,在图5中叉号(x)代表没有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3—a)及(4)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表达式的点。白点(o)及黑点O)代表同时满足上迷条件表达式(3—a)及(4)的点。更加详细地来说,黑点0)代表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b)及(4一a)的点。还有,从上面的表1可以看出通过构成为在55^顶点位置(x)^58时满足条件表达式(9—a),在58^顶点位置(x)^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0—a),在60^顶点位置(x)^77时满足条件表达式(ll一a),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衍射效率的条件表达式(3—b)及(4一a)的衍射面15。"0>67%......(3—b)"i〉120/0......(4—a)0.29^0.34......(9—a)一0.005x+0.58^0.34......(10—a)0.28^0.34......(11—a)也就是,通过在图5所示的区域R2内进行取值,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衍射效率的条件表达式(3—a)及(4)的衍射面15。如上所述,因为通过改变顶点位置x及y能够对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进行调整,所以通过改变顶点位置x和y,从而也能够对0级杂散光比和1级杂散光比进行调整。下面的表2是表示顶点位置x及y与1级杂散光比及O级杂散光比之间相亙关系的图表。(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从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通过构成为在58S顶点位置(x)^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3),在6(^顶点位置(x)^6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4),在65^顶点位置(x)57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5),在70S顶点位置(x)^72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6),在72^顶点位置(x)^7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7),在75^顶点位置(x)^77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8),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杂散光比的条件表达式(5)及(6)的衍射面15。2x(thx"-0/(tio2:K0.15......(5)2x("。xt!2)/(t^:K0.15......(6)0.24^0.035x—1.73......(13)0.24^0.37......(14)(0.03/5)x—0.15$y$0.002x+0.24......(15)0.01x—0.43^0.38......(16)(0.04/3)x—0.67^y^0.38......(17)O.Olx—0.42^0.38......(18)也就是,通过在图6所示的区域R3内进行取值,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杂散光比的条件表达式(5)及(6)的衍射面15。还有,在图6中叉号(x)代表没有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5)及(6)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表达式的点。白点(o)及黑点—)代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5)及(6)的点。更加详细地来说,黑点0)代表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5—a)以及(6—a)的点。还有,从上面的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构成为在58^T贞点位置(x)^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3—a),在6(^顶点位置(x)^6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4—a),在65^r贞点位置(x)^7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5—a),在70^顶点位置(x)^72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6—a),在72^顶点位置(x)^7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7—a),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杂散光比的条件表达式(5_a)及(6—a)的衍射面15。2x(Ti!XT^)/(Ti02)〈0.10......(5—a)2x(rioXil2)/(V)〈0.10......(6—a)0.24^^0.04x_2.07......(13—a)0.24^0.002x+0.21......(14—a)O.Olx—0.41^y^).002x+0.21......(15—a)O.Olx—0.41$y$0.35......(16—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formula>......(17—a)也就是,通过在图6所示的区域R4内进行取值,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杂散光比的条件表达式(5—a)及(6—a)的衍射面15。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通过在图7所示的区域R5内进行取值,从而能够获得满足规定了理想的衍射效率的条件表达式(3—a)及(4)、并且满足规定了理想的杂散光比的条件表达式(5—a)及(6—a)的衍射面15。再者,在下面的表3至表18中表示了顶点位置x及y与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及杂散光比之间更为具体的关系。在表3至表6中,衍射元件11在波长408nm时的折射率为1.626969、衍射元件11在波长670nm时的折射率为1.605945、衍射元件11在波长78Onm时的折射率为1.602489,衍射元件11为玻璃制。在表7至表10中,衍射元件11在波长408nm时的折射率为1.558358、衍射元件11在波长670nm时的折射率为1.539132、衍射元件11在波长78Onm时的折射率为1.536028,衍射元件11为树脂制。在表ll至表14中,衍射元件11在波长408nm时的折射率为1.523913、衍射元件11在波长670nm时的折射率为1.505697、衍射元件11在波长78Onm时的折射率为1.503026,衍射元件11为树脂制。在表15至表18中,衍射元件11在波长408nm时的折射率为1.782785、衍射元件11在波长670nm时的折射率为1.749315、衍射元件11在波长78Onm时的折射率为1.744061,衍射元件11为玻璃制。还有,表3、表7、表ll、表15是顶点位置x为55%时的数据。表4、表8、表12、表16是顶点位置x为60%时的数据。表5、表9、表13、表17是顶点位置x为70%时的数据。表6、表IO、表14、表18是顶点位置x为75%时的数据。还有,在表3至表18中,衍射面15具有负的光焦度。(表3)y顶点的圓度环带间距(iim〉衍射效率杂散光比波长408nm670nm780nm1级(%)0级(%)2级(0/。)1级(0/0)0级(%)-1级(0/0)0级(%)0级(0/。)0.2600.210.179.69.292.594.526.52.95500.210.179.69.292.594.526.52.9,00.210,179.79.192.594.526.62.9.50.29.830.2QPlv画vOO0WT,/2"710500.210.179.69.292.594.526.52.9100.210.079.89.192.694.525.32.950.29.081.98.393.495.230.22.20.2800.211.576.710.491.493.627.74.15500.211.576.710.491.493.627.74.1100.211.576.710.391.493.727.94.050.211.277.510.191.793.927.33.810500.211.576.710.491.493.627.74.1100.211.476.910.391.593.728.34.050.210.179.59.492.594.532.53.00.3000,313.073.611.690.192.729.75.55500.313.073.611.690.192.729.75.5100.313.073.711.690.292.829.85.550.312.674.6H.390.693.029.35.110500.313.073.611.690.192.729.75.5100.312.973.911.590.392.829.45.450.311.277.210.391.693.835.53.90.3200,5R570.512.888.891.831.67.55500.514.570.512.888.891.831.67.5100.514.570.612.888.991.831.17.450.414.071.812.589.492.230.26.810500.514.570.512.888.891.831.67.5100.514.470.812.789.091.930.97.350.412.375.011.390.793.137.55.00.3400.616.067.314.087.590.732.59.95500.616.067.314.087.590.732.59.9100.616.067.414.087.590.832.29.950.515.468.813.7B8.191.231.48.910500.616.067.3RO87.590.732.59.9100.615.967.714.087.790.931.89.750.513.472.712.389.892.539.86.20.3600.817.564.015.386.189.733.713.15500.817.564.015.386.189,733.713.1100.817.564.115.286.189.733.513.050.716.865.8R886.990.331.911.510500.817.564.015.386.189.733.713.1100.817.464.415.286.389.832.912.750.614.470.413.288.891.741.27.70.3801.019.160.616.584.688.534.317.15501.019.160.616,584.688.534.317.1101.019.060.716.484.688.633.916.950,918.262.816,085.689.332.7R710501.019.160.616.584.6肌534.317.1101.018.961.216.484.888.733.416.550.815.468.214.187.991.143.19.3(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表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表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1</column></row><table>(表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2</column></row><table>(表l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表1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column></row><table>(表1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column></row><table>(表1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6</column></row><table>(表1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7</column></row><table>(表16)y顶点的圓度(/im)环带间距(A(m)衍射效率杂散光比波长408nm670nm780nm1级(%)0级(%)2级(0/。)1级(0/0)0级(%)-1级(0/0)0级(0/0)0级(0/0)0.2600.010.579.68.692.794.62.92.85500.010.579.68.692.794.62.92.8100.010.579.68.692.794.62.92.850.010.3肌18.592.894.73.02.710500.010.579.68.692.794.62.92.8100.010.479.78.692.794.72.92.850.09.681.28.193.395.17.02.40.2800.112.076.79.791.593.85.33.95500.112.076.79.791.593.85.33.9100.112.076.79.791.593.85.43.950.111.777.39.591.893.95.63.710500.112.076.79.791.593.85.33.9100.111.976.89.691.693.85.43.950.110.978.89.192.394.49.33.20.3000.113.673.610.890.392.97.25.45500.113.673.610.890.392.97.25.4100.113.573.710.890.392.97.25.450.113.274.410.690.693.17.75.110500.113.673.610.890.392.97.25.4100.113.573.810.790.492.97.35.350.112.276.310.191.493.711,34.20.3200.215.270.5".989.091.99.27.25500.215.270.511.9訓91.99.27.2100.115.270.611.989.192.08.67.250.114.871.411.789.492.29.26.810500.215.270.511.989.091.99.27.2100.115.170.711.889.192.08.77.150.213.573.711.190.492.913.95.50.3400.216.867.313.087.790.910.49.65500.216.867.313.087.790.910.49.6100.216.867.312.987.791.010.59.650.216.368.312.888.291.310.88.910500.216.867.313.087.790.910.49.6100.216.767.512.987.891.010.69.550.214.771.212.189.492.215.87.00.3600.318.564.0RO86.389.911.912.75500.318.564.014.086.389,911.912.7100.318.564.014.086.389.912.012.650.317.965.313.886.990.311.811.610500.318.564.014.086.389.911.912.7100.318.464.314.086.5■11.812.450.316.068.713.088.391.418.38.80.3800.520.260.615.084.888.813.316.65500.520.260.615.084.888.813.316.6100.520.260.715.084.988.813.416.550.419.562.114.985.589.313.415.010500,520.260.615.084.888.813.316.6100.420.061.015.085.088.913.116.15D.517.266.114.087.290.620.111.0(表1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9</column></row><table>(表1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0</column></row><table>在上面的表3至表18中,所谓"顶点16c的R(iiim)"表示的是当凸部16的顶点16c为圆角(Rchamfering)形状时的顶点16c的曲率半径。如表3至表18中所示顶点16c的R不为0时(也就是,顶点16c不为尖角时)与顶点16c的R为0时相比,各衍射级数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如本实施例一所示,当使用了将具有诸如150。以上很大顶角的剖面近似三角形的凸部16周期排列而构成的衍射面15时,相对于顶点16c的圓度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减小。因此,也可以相对增大切削时所使用的刀具的尺寸,从而能够实现制造较容易且由于制造所导致的光学性能偏差小的对物光学系统10乃至光拾取装置1。再者,顶点16c的R也可以在5pm以上。还有,在本实施例一中因为y《h/{A<n—1)}》非常小,所以如上述表3乃至表18所示,比对应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例如,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为BD,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为HD-DVD时,大约为408nm)长的光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变得非常高。所以,光拾取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对具有与下述波长的激光光束相对应的信息记录面22的其他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该激光光束的波长比对应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的激光光束的波长长。具体来说,光拾取装置l,包括射出波长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其他光源、和对从该其他光源射出且在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被反射的反射光束进行检测的其他受光元件,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对物光学系统IO将来自其他光源的激光光束会聚到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此时,理想的是构成为在衍射面15从来自其他光源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高衍射效率的O级衍射光在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例如,可以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设定为BD,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设定为HD-DVD,将其他信息记录介质设定为CompactDisc(压缩光盘,下面筒称为CD。注册商标)以及/或者DigitalVersatileDisc(数字多用途光盘,下面简称为DVD。注册商标)。利用此构成,能够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以及对除此以外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乃至记录。例如,可以实现能够对BD、HD-DVD、CD、DVD进行再生并且能够对BD进行信息记录的光拾取装置1。还有,在此构成中,从能够对其他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理想的记录/再生的观点来看,对物光学系统10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更为理想的是满足(7—a)。还有,理想的是满足条件表达式(8)而不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7)、或者与条件表达式(7)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8)。"y〉85%......(7)y>90%......(7—a)其中Y为在衍射面15从对应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Y〉"o......(8)其中Y为在衍射面15从对应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i己录面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iio为在衍射面15从对应于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22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有,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可以在例如660nm以上680nm以下。还有,也可以在770nm以上8OOnm以下。以上,作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理想的实施例对光拾取装置1进行了说明,而衍射面15是遵循相位函数的,构成衍射面15的多个凸部16的周期也可以不是一定的。例如,衍射面15可以构成为凸部16的周期(间距)随着远离光轴AX而变长。还有,对凸部16为剖面呈近似三角形的示例进行了说明,而如上所述因为衍射面15是遵循相位函数的,所以凸部16的侧面16a和16b的剖面形状有时不是直线状。例如侧面16a和16b的剖面形状有时为曲线状。在本实施例一中,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才将侧面16a、16b的剖面形状设定为直线状。因此,在本发明中侧面16a、16b的剖面并没有被限定为直线状。(变形例一)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对将对物光学系统IO设定为具有衍射元件11和物镜12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对物光学系统10只要是包括衍射面15并且能够会聚激光光束L的话即可,并没有任何限定。在本变形例一中,将对由在一侧的透镜面形成有衍射面15的物镜12a构成对物光学系统10的示例进行说明。还有,在本变形例一的说明中,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并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图8是本变形例一中的物镜12a的侧面图。物镜12a是在一侧的透镜面形成了衍射面15的一体型元件。物镜12a可以是玻璃制也可以是树脂制。当利用该物镜12a构成对物光学系统10时,因为不需要设置衍射元件11,所以能够减轻用致动器35驱动的镜架13的重量。还有,因为能够减少所使用的元件数量,所以組装变得容易,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变形例二)在上述变形例一中,关于衍射面15形成于一侧透镜面的物镜12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物镜并没有被限定为一体形成的结构。图9是本变形例二所涉及的物镜12b的剖面图。如图9所示,物镜12b是由物镜本体17、和形状为按照物镜本体17一侧的面制作的衍射元件18相接合而成的。物镜本体17具有正的光焦度,例如图9所示可以是两透镜面为凸状的所谓两凸透镜。衍射元件18包括衍射面15。物镜本体17及衍射元件18,分别可以是玻璃制的,也可以是树脂制的。从提高激光光束的透过率的观点来看,物镜本体17最好是玻璃制的。从同一观点来看衍射元件18也最好是由玻璃制作而成的,不过从制造筒易性的观点来看最好是树脂制的(例如,热可塑性树脂制、能量硬化树脂制)。在此,所谓能量硬化树脂是指通过向处于软化状态的树脂材料施加所规定的对应能量(例如,热能、光(例如紫外线)能、电子束(EB)能等)来进行不可逆硬化的树脂。作为能量硬化树脂的具体示例,能够列举出热硬化树脂、光硬化树脂(例如、紫外线硬化树脂)、电子束(EB)硬化树脂等。例如,上述变形例一中的物镜12a,能够通过对玻璃压片(glasspreform)进行热压(heatpress)成形(例如、再热(reheat)汽压成形)制得。具体来说,能够通过利用一对成形模具对因加热而变软的玻璃压片进行挤压成形而制得。在此,由于物镜12a—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面15,所以必须将一对成形模具中的一个模具的成形面加工成与衍射面15相对应的形状。另外,因为热压成形是在例如500。C以上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的,所以成形模具的材料,最好是高耐热性且高硬度的材料,例如理想的是用以碳化钨(WC)为主要成分的超硬合金等来进行制作。然而,即使是利用例如金刚石刀具也很难将用该高硬度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成形模具的成形面加工成与精细的衍射面15相对应的形状。也就是,所存在的问题是难于对用来制造物镜12a的成形模具进行制作。还有,为了便于加工成与衍射面15相对应的精细形状,还想到利用比较软的含有镍或铜的合金来制作成形模具的方法。此时,可较为容易地加工成与衍射面15相对应的精细形状。然而,用软材料制作的成形模具的寿命也随之变短。因此,也存在物镜12a的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二的物镜12b中,即使使用玻璃来制作物镜本体17,也因为在物镜本体17上没有形成衍射面15,因而能够用形状比较筒单的成形模具来进行热压成形。并且,如例如2P加工方法(PhotoreplictionProcess)所述,通过在物镜本体17上涂敷处于软化状态的树脂、然后利用成形面的形状与衍射面15的形状相对应的成形模具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制作出接合在物镜本体17上的衍射元件18。此时,与对玻璃进行挤压时相比能够在非常低的温度环境中对树脂进行挤压,并且对成形模具的硬度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能够利用比较软的材料制作成形模具。还有,即使利用比较软的材料制作成形模具时,成形模具的寿命也没有变得很短。所以,利用本变形例二的构成,能够实现成本低且容易制作的物镜12b。再者,如本变形例所示,通过将衍射面15形成于激光光束L的入射面一侧的透镜面上,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正弦条件。其结果是降低轴外彗形象差,能够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也可以将衍射面15形成在激光光束L出射面一侧的透镜面上。因为出射面一侧透镜面的激光光束L的直径比入射面一侧透镜面的激光光束L的直径小,所以能够相对减小衍射面15的直径。还有,通常因为出射面一侧的透镜面的曲率低,所以用2P加工方法进行的加工变得更加容易。还有,也可以将衍射面15形成在物镜本体17和衍射元件18之间的接合面上。利用该构成,能够降低衍射面15的衍射效率对波长的依存性。因此,对于使用波长互不相同的多种激光光束的光拾取装置是特别有效的。还有,在本变形例二中,衍射元件18在光轴AX方向上的厚度最好在物镜本体17在光轴AX方向上的厚度的1/200以下(更为理想的是在1/400以下)。特别是当衍射元件18为树脂制时,最好采用该构成。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物镜12b的光透过率。(变形例三)图IO是本变形例三的物镜12c的剖面图。本变形例三是上述变形例二的另一个变形例。在上述变形例二中,其构成为在透镜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衍射面15,而在本变形例三中,衍射元件18包括在透镜面的中央部分形成的第一衍射面15a、和形成在周围部分且作为基础的相位函数与第一衍射面15a不同的第二衍射面15b。并且,第一衍射面15a具有下记形状,即该形状使相对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激光光束L的0级衍射光在信息记录面22上会聚时的象差减少。另一方面,第二衍射面15b具有下记形状,即该形状使相对于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激光光束L的1级衍射光在信息记录面22上会聚时的象差减少。利用该构成,能够緩解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等引起的激光光束L的波长的变化和配置在光轴AX上的光学元件等的折射率变化等导致的球面象差的变化。也就是,能够提高抗外界干扰的持久性。再者,在上述实施例一中,也可以与本变形例三相同,构成为设置有作为基础的相位函数不同的第一衍射面15a及第二衍射面15b的结构。(实施例二)图U是表示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2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二中,将关于包括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互不相同的两种第一光源31a及31b、且能够对三种以上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的构成示例进行说明。具体来说,是关于能够对包含如BD和HD-DVD那样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等、而保护层21的层厚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a、20b、以及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以及/或者保护层21的层厚与第一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a、20b互不相同的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例如CD、DVD等)的三种以上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的构成示例进行说明。还有,在本实施例二的说明中,用与实施例一共通的参照符号表示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2包括第一光源31a及31b、准直透镜32a及32b、光束分离器33a及33c、二向色棱镜(dichroicprism)33b、移相元件40、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已经说明的衍射元件11、上反射镜34、在本实施例二中构成对物光学系统的物镜12、致动器35、控制部36、准直透镜37a及37b、受光元件38a及38b、以及信号处理部39a及39b。第一光源31a,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说明的那样,射出波长与第一信息^己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相对应的激光光束。在第一光源31a的前方设置有准直透镜32a。利用该准直透镜32a将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变换成平行光束。其后,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及二向色棱镜33b以后,激光光束入射到具有移相图形(phaseshiftpattern)的移相元件40中。该移相元件40的移相图形是以呈同心圆状且移相图形的高低起伏呈阶梯状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并且,在本实施例二中,移相图形的各高低起伏的大小被设定为相对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或者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而言使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按照原有状态透过。也就是,设计为当将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设定为X、移相元件40的材质的折射率设定为n时,移相图形的各高低起伏的大小等于X/(n—1)。透过移相元件40的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射入衍射元件11,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说明的那样,在衍射元件11被分离为至少包括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多种衍射级数的光束。从衍射元件11射出的衍射光被上反射镜34导向物镜12所在的方向。并且,由于物镜12各衍射光被会聚到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上。在此,物镜12被设计成在该物镜12的基准位置使从第一光源31a射出并被衍射元件11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i己录面22a上。还有,在物镜12上连接有与控制部36相连接的致动器35,构成为按照来自控制部36的信号驱动致动器35,从而能够使物镜12在光轴上产生位移进而对物镜12的聚光位置进行调整。并且,信息记录面22的反射光再次透过物镜12等,最后被准直透镜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受光元件38a根据所会聚的反射光束的光量向信号处理部39a输出电信号。这样一来,能够读出记录在信息记录面22a、22b上的信息。另一方面,从射出波长与第一光源31a不同(具体来说波长比从笫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长)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b变换为平行光束。并且,被二向色棱镜33b内的反射面反射,并被导入二向色棱镜33b。然后,再次被二向色棱镜33b内的反射面反射,并被导入移相元件40中。在此,移相元件40的移相图形各高低起伏的大小,相对于从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而言,并没有满足人/(n—l)。因此,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被移相元件40进行了相位调制。衍射元件11构成为对进行了相位调制的激光光束实质上进行0级衍射。由此,进行了相位调制的激光光束被衍射元件11实质上进行了0级衍射。该0级衍射光被物镜12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与信息记录面22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Ob不同)的信息记录面22c上。信息记录面22c的反射光束再次透过物镜12等后,被检测光学系统37b会聚到受光元件38b上。受光元件38b构成为根据所会聚的反射光束的光量向信号处理部39b输出电信号。这样一来,能够读出记录在信息记录面22c上的信息。下面,关于光拾取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关于相对于物镜12设置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情况进行说明。当设置有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第一光源31a被开启(ON),并从第一光源31a射出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第二光源31b仍处于关闭状态。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a变换为平行光束,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及33b后入射到移相元件40中。如上所述,移相元件40被设计成为使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按照原有状态透过的结构。由此,平行光束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衍射元件11如实施例一中所说明的那样将激光光束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在该被分离出来的衍射光中,0级衍射光被上反射镜34反射后,由物镜12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a的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a进行了检测。下面,关于相对于物镜12设置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时也是第一光源31a被开启,并从第一光源31a射出激光光束。并且,与设置有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情况相同,被准直透镜32a变换为平行光束后,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及33b、然后再透过移相元件40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在此,被分离为包含O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的多种衍射级数的衍射光。并且,在设置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时,物镜12的位置被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进行了调整(被进行了聚焦调整),从而使1级衍射光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其结果是1级衍射光被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并且,当对记录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进行再生时,信息记录面22的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a进行了检测。在此,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说明的那样,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设定得比较高,且O级杂散光比被设定得比较低。因此,本实施例二也与上迷实施例一相同,能够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还有,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也被适当地提高,并且1级杂散光比也被设定得比较低。所以,能够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进行理想的再生。下面,关于相对于物镜12设置了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第一光源31a被关闭,从第二光源31b射出激光光束。从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b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被光束分离器33c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再被二向色棱镜33b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后入射到移相元件40中。如上所述,移相元件40的移相图形各高低起伏的大小,相对于从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而言,并没有满足X7(n—l)。因此,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被移相元件40进行了相位调制。被进行了相位调制的激光光束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衍射元件11构成为对进行了该相位调制的激光光束实质上进行o级衍射。在此,通过驱动控制致动器35从而对物镜12的位置进行了调节,使得在该物镜12所在的位置处该0级衍射光被物镜12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因此,0级衍射光被物镜12很好地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c的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b进行了检测。在此,从能够对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进行理想的记录/再生的观点来看,衍射元件11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更为理想的是满足(7者与条件表达式(7)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8)。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信息记录面22c上的聚光效率。所以,能够实现高的S/N比。Y〉85%......(7)Y>90%......(7—a)其中y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c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Y〉"o......(8)其中Y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c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jo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i己录面22a、22b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再者,在本实施例二中,被致动器35所驱动的只有物镜12,而也可以构成为例如与上反射镜34相比将衍射元件11设置在更为靠近物镜12的位置,并用镜架等将物镜12及衍射元件11固定,使它们成为一体被致动器35驱动。还有,也可以与上反射镜34相比将衍射元件11及移相元件40设置在更为靠近物镜12的位置,并用镜架等将物镜12以及衍射元件11和移相元件40固定住。这样一来,能够减少衍射元件11和物镜12之间的轴偏差,并能够降低物镜12沿跟踪方向位移时的象差。还有,也可以在衍射元件11一侧的面(没有形成衍射面的面)上形成与设置在移相元件40中的移相图形相同的移相图形,还可以在衍射元件11上形成下述形状的面,即该面的形状是将衍射面和移相图形相结合而成的。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与上反射镜34相比将该衍射元件11设置在更为靠近物镜12的位置并用镜架等将该衍射元件11和物镜12—起固定住。还有,与实施例一相同,也可以在物镜12—侧的透镜面上形成衍射面15来取代衍射元件11。还有,各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保护层21的厚度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9)或(20)。tl=t2>t3......(19)tl〉t2〉t3......(20)其中,ti为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保护层21a的厚度,t2为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保护层21b的厚度,t3为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保护层21c的厚度。还有,光拾取装置2也可以构成为既能对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进行信息的记录又能对其进行信息的再生,还有,也可以构成为仅能够对其进行再生的结构。根据上述所说明的实施例二的构成,能够进行例如BD的记录/再生、HD-DVD的再生、DVD或CD的记录/再生或者DVD或CD的再生。(实施例三)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3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上述实施例一、二中,仅关于设置了一个物镜的示例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三以及下记实施例四中,将对设置了两个物镜的光拾取装置3进行说明。还有,光拾取装置3也与上述光拾取装置2相同,构成为能够对包含如BD和HD-DVD那样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等、而保护层21的层厚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a、20b、以及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以及/或者保护层21的层厚与第一和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a、20b互不相同的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例如CD、DVD等)的三种以上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还有,在本实施例三的说明中,用与实施例一、二共通的参照符号表示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3也和上述光拾取装置2同样包括射出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光源31a、和射出波长与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光源31b。还有,对应于笫一光源31a,设置有准直透镜32a及37a、光束分离器33a、衍射元件11、受光元件38a、信号处理部39a。对应于第二光源31b,设置有准直透镜32b及37b、光束分离器33c、受光元件38b、信号处理部39b。在本实施例三中,包括用以将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或者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的物镜12c、和用以将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的物镜12d。也就是,构成为还设置有用以将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的专用物镜12d。物镜12c和物镜12d被共通的镜架13固定。在镜架13上,连接有用以驱动镜架13以及物镜12c和物镜12d的致动器35以及控制部36。还有,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被上反射面34a导入物镜12c中。另一方面,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被上反射镜34b导入物镜12d。当相对于本实施例三的光拾取装置3设置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第一光源31a被开启,并从第一光源31a射出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对应的激光光束。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a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透过光朿分离器33a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激光光束在衍射元件11被分离为包含0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的多种衍射光。其中,0级衍射光被上反射镜34a导入物镜12c后,被物镜12c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并且,在对记录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上的信息进行再生时,信息记录面22上的反射光束被准直透镜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后,被受光元件38a进行检测。在设置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时也是第一光源31a被开启,从第一光源31a射出波长与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对应的激光光束。所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a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激光光束在衍射元件11被分离为包含0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的多种衍射光。其中,1级衍射光被上反射镜34a导入物镜12c后,被由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驱动到理想位置的物镜12c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b上的反射光束被准直透镜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后,被受光元件38a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设置了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时,第二光源31b被开启,从第二光源31b射出波长与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对应的激光光束。从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7b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激光光束透过光束分离器33c,被上反射镜34b导入物镜12d后,被物镜12d会聚到信息记录面22c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c上的反射光束被准直透镜37b会聚到受光元件38b上后,被受光元件38b进行了检测o在本实施例三中也是在衍射元件11上从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被设定得比较高,且0级杂散光比被设定得比较低。因此,与上述实施例一、二相同,能够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还有,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也被适当地提高,并且1级杂散光比也被设定得比较低。所以,能够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进行理想的再生。还有,在本实施例三中,设置有用以将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的专用物镜12d。因此,能够更加理想地向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进行聚光。还有,在本实施例三中,物镜12c能够被设计成对波长与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不同的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不进行会聚,而是专门用来将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会聚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22上,所以物镜12c的设计自由度得以提高。还有,根据本实施例三的构成,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在没有经由衍射元件11的情况下被会聚到信息记录面22c上。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激光光束的聚光效率。还有,在图12中,衍射元件11被设置在光束分离器33a和上反射面34a之间,而也可以被设置在上反射面34a和物镜12c之间。还有,也可以将衍射元件11与物镜12c—同固定在镜架13上。根据上述所说明的实施例三的构成,也能够与上述实施例二同样进行例如BD的记录/再生、HD-DVD的再生、DVD或CD的记录/再生或者DVD或CD的再生。(实施例四)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四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4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上述实施例二、三中,关于能够对具有与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对应的信息记录面22的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和具有与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对应的信息记录面22的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进行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这些构成,也可以构成为不仅对上述第--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还可以对具有与波长既不同于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又不同于来自第二光源31b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的激光光束相对应的信息记录面22的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在本实施例四中,将关于在对上述第一至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进行记录/再生的基础上,还能够对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以及/或者保护层21的层厚与上述第一至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互不相同的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进行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4进行说明。还有,在本实施例四的说明中,用与实施例一三共通的参照符号表示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本实施例四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4,包括射出波长与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光源31a、和射出波长与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光源31b、以及射出波长与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对应的激光光束的第三光源31c。当相对于光拾取装置4设置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第一光源31a被开启,其他的第二光源31b及31c被关闭。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a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透过光束分离器33a及二向色棱镜33b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衍射元件11,如实施例一中所说明的那样将来自第一光源31a的激光光束分离为0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在该被分离出来的衍射光中,0级衍射光^皮上反射镜34反射。在被上反射面34a反射的光束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在镜架13上的物镜12c及12d。还有,在镜架13上连接有致动器35以及控制该致动器35的控制部36,构成为能够利用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将物镜12c和12d中的一个物镜插入到光路中,同时物镜12c及12d能够沿聚焦方向以及/或者跟踪方向进4亍位移。当相对于光拾取装置4设置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物镜12c被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设置在光路中。在此,该物镜12c被构成为在物镜12c的基准位置处能够将上述0级衍射光很好地会聚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O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因此,被上反射面34a向物镜12c导入的0级衍射光被物镜12c会聚到信息记录面22a上。并且,当对记录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上的信息进行再生时,信息记录面22a的反射光束,再次透过物镜12c、衍射元件11、二向色棱镜33b,#1光束分离器33c内的反射面反射以后被准直透镜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并且,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a进行了检测。当相对于光拾取装置4设置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时,也与设置了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时相同,只有第一光源31a被开启,从第一光源31a射出的光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还有,设置了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时,物镜12c也被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设置在光路中。并且,为了使在第一光源31a射出的激光光束中由衍射元件11分离出来的1级衍射光被物镜12c很好地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物镜12c的位置被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进行调整。这样一来,1级衍射光被会聚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b的反射光束,再次透过物镜12c、衍射元件11、二向色棱镜33b,被光束分离器33c内的反射面反射以后被准直透镜37a会聚到受光元件38a上,并被受光元件38a进行检测。在此,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说明的那样,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被设定得比较高,且O级杂散光比被设定得比较低。因此,本实施例四也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能够很好地对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还有,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也被适当地提高,并且1级杂散光比也被设定得比较低。所以,能够对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进行理想的再生。下面,关于相对于光拾取装置4设置了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第一光源31a及31c被关闭(OFF),从第二光源31b射出:激光光束。从第二光源31b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b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被光束分离器33c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再被二向色棱镜33b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并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后,由于衍射元件11产生衍射。在此,衍射元件11构成为对进行了该相位调制的激光光束实质上进行0级衍射。由此,从衍射元件11中仅实质上有0级衍射光射出。当设置了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时,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将第三及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用的物镜12d设置在光路中,同时为了使0级衍射光被该物镜12d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从而沿聚焦方向对物镜12d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因此,0级衍射光被物镜12d很好地会聚到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记录面22c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的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c进行了检测。这样一来,通过设置多个物镜12,从而各物镜12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各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22上的象差。还有,从能够对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进行理想的记录/再生的观点来看,衍射元件11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更为理想的是满足(7一a)。还有,理想的是满足条件表达式(8)而不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7)、或者与条件表达式(7)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8)。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信息记录面22c上的聚光效率。所以,能够实现高的S/N比。^〉85%......(7)1〉%%......(7—a)其中?i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c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Yi〉"o......(8)其中Yi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c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io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a、22b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下面,关于相对于光拾取装置4设置了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第一光源31a及31b被关闭,激光光束从第三光源31c中射出。从第三光源31c射出的激光光束被准直透镜32c变换为平行光束。其后,被光束分离器33d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后经由光束分离器33c,被二向色棱镜33b内设置的反射面反射后入射到衍射元件11中。并且,被衍射元件11衍射。在此,衍射元件11构成为对从第三光源31c射出的激光光束实质上进行0级衍射。由此,从衍射元件11中仅实质上有0级衍射光射出。当设置了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时,致动器35及控制部36,将第三及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用的物镜12d设置在光路中,同时为了使0级衍射光被该物镜12d会聚到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的信息记录面22d上从而沿聚焦方向对物镜12d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因此,0级衍射光被物镜12d很好地会聚到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的信息记录面22d上。并且,信息记录面22的反射光束被受光元件38c进行了检测。还有,从能够对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进行理想的记录/再生的观点来看,衍射元件11理想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b),更为理想的是满足(7—c)。还有,理想的是满足条件表达式(8—a)而不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7—b)、或者与条件表达式(7—b)同时满足条件表达式(8—a)。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信息记录面22c上的聚光效率。所以,能够实现高的S/N比。y2>85%......(7—b)y2〉90%......(7—c)其中l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d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Y2〉r(0......(8—a)其中i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d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io为在衍射面15从与信息记录面22a、22b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再者,在本实施例四中,构成为与上反射镜34相比将衍射元件11设置在更为靠近光源的位置处,而也可以将衍射元件11设置在上反射镜34和物镜12c之间。还有,此时也可以将衍射元件11以与物镜12c相对设置的方式固定在镜架13上。这样一来,能够抑制衍射元件11和物镜12c之间的轴偏差。再者,当把物镜12d设置在光路中时,衍射元件ll没有处于光路中,从而能够更加提高设置了第三及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时的光的利用效率。还有,从各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的相互关系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1)。Xl〈X2〈人3......(21)其中,h为从第一光源31a中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A2为从第二光源31b中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入3为从第三光源31c中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还有,各信息记录介质20的保护层21的厚度也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2)。tl<t2=t3<t4......(22)其中,ti为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保护层21a的厚度,t2为第二信息"fc录介质20b的保护层21b的厚度,t3为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保护层21c的厚度,t4为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的保护层21d的厚度。还有,上述实施例中在信息记录面22上聚光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构成为满足下记关系式。NA4<NA3£NA2<NA1其中,NA1为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聚光时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NA2为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聚光时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NA3为在第三信息记录介质20c的信息^己录面22c上聚光时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NA4为在第四信息记录介质20d的信息记录面22d上聚光时的对物光学系统的开口数。根据上述所说明的实施例四的构成,能够进行例如BD的记录/再生、HD-DVD的再生、DVD的记录/再生或者DVD的再生、还有CD的记录/再生或者CD的再生。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没有背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其他各种形式来加以实施。这样一来,上述实施例从各方面来看都仅仅是纯粹的示例,不能做出限定性地说明。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的,不受说明书的任何限制。还有,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同等范围的变形和变更也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所涉及的对物光学系统,对于能够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分别进行理想的再生、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其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的光拾取装置,例如微型计算机等用的光盘再生装置、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是有用的。更为具体地来说,对于能够进行例如BD的记录/再生、同时还能够进行HD-DVD的再生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是有用的。权利要求1.一种对物光学系统,在使激光光束会聚到各自具有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信息记录面的保护层、并且与该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等、而上述保护层的厚度互不相同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从而对上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以及对上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中,用以使上述激光光束会聚到上述信息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激光光束至少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面,在上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上述O级衍射光,在上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上述1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0>Tll......(1)且"G为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l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物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一a),r((^〉"ni......(l一a)且T(()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u为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物光学系统总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Tl0、m......(2)且TlO为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lm为在衍射面从上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m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m是0以外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物光学系统总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a),Tl(^〉"m......(2—a)且Tlo为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lm为在衍射面从上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m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m是0以外的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物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及(4),"0>60%......(3)",10%......(4)且Tlo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ll为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衍射面从上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2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不满1%。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物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5),2x("xr|-)/("02)<0.15......(5)且ri()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i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w为在衍射面从上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一l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面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6),2x(t!oXt]2)/0V:K0.15......(6)且rio为O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ru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j2为在衍射面从上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2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拾取装置,能够对与上迷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以及/或者上述保护层的层厚与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不同的其他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比与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长,在上述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波长与该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O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y〉85%......(7)且y为在衍射面从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比与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长,在上述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波长与该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0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8)且Y为在衍射面从与其他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lo为在衍射面从与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中分离出来的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面由具有顶角为钝角的近似三角形剖面的多个环带状凸部呈同心圓状周期性排列而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迷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上迷衍射面的衍射元件,上述衍射面,在55^x^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9),在60^x^6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IO),在65$x$77时满足条件表达式(l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9)<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10)<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11)且x是当衍射面具有负光焦度时,在衍射面的包含光轴的剖面中,从上述凸部离该光轴最近的部位开始至该凸部的顶点的距离与该凸部的间距的比率,另一方面,当衍射面具有正光焦度时,在衍射面的包含光轴的剖面中,从上述凸部离该光轴最远的部位开始至该凸部的顶点的距离与该凸部的间距的比率,y是由下记算式(12)得出的,<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12)且h为凸部的高度,人为激光光束的波长,n为与激光光束的波长相对应的衍射元件的折射率。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上述衍射面的衍射元件,上述衍射面,在58^^6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3),在60^xS6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l勺,在65£xS70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5),在70$x£72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6),在72SxS75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7),在75SxS77时满足条件表达式(18),0.24^0.035x—1.73......(13)0.24^0.37......(14)(0.03/5)x—0.15^0.002x+0.24......(15)O.Olx—0.43^0.38......(16)(0.04/3)x—0.67^0.38......(17)O急一0.42^0.38......(18)且x是当衍射面具有负光焦度时,在衍射面的包含光轴的剖面中,从上述凸部离该光轴最近的部位开始至该凸部的顶点的距离与该凸部的间距的比率,另一方面,当衍射面具有正光焦度时,在衍射面的包含光轴的剖面中,从上述凸部离该光轴最远的部位开始至该凸部的顶点的距离与该凸部的间距的比率,y是由下记算式(12)得出的,<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12)且h为凸部的高度,人为激光光束的波长,n为与激光光束的波长相对应的衍射元件的折射率。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迷衍射面的衍射元件、和将被上述衍射元件衍射的激光光束会聚到上述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述衍射面、并将上述激光光束会聚到上述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17.—种光拾取装置,用来对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第一信息记录面的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以及对具有所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与上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实质上相同的第二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第二信息记录面且层厚与上述第一保护层不同的第二保护层的第二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射出波长与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第一对物光学系统,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面上分别会聚上述激光光束,以及第一检测器,对上述第一或第二信息记录面上的上述激光光束的反射光束进行检测;上述第一对物光学系统,具有将从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至少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面,在上述第一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上迷O级衍射光,在上述第二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上述l级衍射光,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l),"0>"1......(1),且Tl0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T^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对上述第一对物光学系统射出波长与从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的激光光束,上述第一对物光学系统,在具有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相对应的第三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第三信息记录面的第三保护层的第三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比与上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记录面相对应的激光光束的波长长,上述衍射面实质上不让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衍射。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光源,射出波长与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的激光光束,以及第二对物光学系统,在具有与该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相对应的第三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第三信息记录面的第三保护层的第三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光源,射出波长与从上述第一及第二光源分別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的激光光束,上述第二对物光学系统,在具有与上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相对应的第四信息记录面和覆盖该第四信息记录面的第四保护层的第四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信息记录面上会聚从上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o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物光学系统,该对物光学系统能够对所使用的激光光束的波长实质上相同的多种信息记录介质分别进行理想的再生,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其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对物光学系统(10)包括将激光光束(L)至少分离为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衍射面(15)。对物光学系统(10)构成为在第一信息记录介质(20a)的信息记录面(22a)上会聚0级衍射光,在第二信息记录介质(20b)的信息记录面(22b)上会聚1级衍射光,并满足条件表达式(1),即η<sub>0</sub>>η<sub>1</sub>,其中η<sub>0</sub>为0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sub>1</sub>为1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文档编号G11B7/135GK101122644SQ20071012791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发明者山形道弘,林克彦,田中康弘,金马庆明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