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马达及具有该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880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圈马达及具有该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石兹盘驱动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兹盘驱动单元的音
圏马达(voice coil motor, VCM),其具有一块劈开的永久》兹4失以降低音圏马达 的成本且减少音圈马达线圈上产生的扭曲。
背景技术
磁盘驱动单元是一种利用磁性介质存储数据的信息存储装置,并有一可移 动的磁性读/写头定位在磁性介质上,以选择性地从磁性介质读取或向磁性介质 写入数据。
如图la所示,传统的磁盘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在主轴马达103上的磁盘 101,主轴马达103以恒定速度高速旋转磁盘101。 一承载石兹头的磁头驱动臂组 合(head stack assembly, HSA) 102被驱动而相对于磁盘101运动,从而从磁盘 101读取数据或向》兹盘101写入数据。
音圏马达150通常被用于驱动磁头驱动臂组合102,使磁头定位于磁盘表面 的数据轨道上。-兹头驱动臂组合102安装在驱动臂104的尖端。驱动臂104绕 轴承组合110转动,轴承组合110安装在磁盘驱动单元基才反上临近磁盘101的 外端位置,从而使磁头在与磁盘101平行的平面上且在磁盘101的数据轨道上 方运动。
音圏马达150包括自轴承组合110径向向外设置的线圏151,该线圏151被 包围在音圈马达150的磁回路构成的磁场中。石兹回路包括一个或多个永久磁铁 对和磁性传导板。当预定的驱动电流通过线圈151时,电流和^兹场相互感应, 线圈151和驱动臂104上将产生绕轴承组合110的轴旋转的力或力矩。
如图lb所示,向线圈151输入电流后,音圈马达150和》兹头驱动臂104通 常会受到三种主要的力矩。第一种力矩Mz (由如图所示的力Fr产生),通常被 叫作主力矩,驱动线圈151和驱动臂104绕轴承组合110的Z轴250在X-Y平 面内转动。第二种力矩Mx (由如图所示的力Ft产生),被称为扭转力矩,致使 线圈151和驱动臂104绕轴承组合IIO的X轴254旋转或扭曲。第三种力矩My, 被称为俯仰力矩,致使线圈151和驱动臂104绕轴承组合110的Y轴258旋转 或弯曲。显然,主力矩Mz是驱动线圏151进而驱动磁头在磁盘101上径向运动 的主要手段。换句话说,主力矩Mz是一个期望的力,使驱动臂104和磁头在平 行磁盘101的平面上运动。相反的,扭转力矩Mx和俯仰力矩My都会使驱动臂 104、磁头和线圈151做不平行于磁盘101所在平面的运动。这样,扭转力矩 Mx和俯仰力矩My对磁头维持最佳飞行高度和与磁盘上数据轨道保持平行的能 力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磁盘驱动单元中磁头的读/写操作。
图2显示了一^f兹头驱动臂组合的典型波特曲线(bode curve)。该曲线可以 被视为频域的输出/输入比率。输入是线圈上的电流,而输出是^t头和磁盘间的 横向位移。波特曲线的基线是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如虚线所示。从图中可见, 线圈扭曲模态(4kHz)在波特曲线产生峰值,这主要由扭转力矩Mx导致。这 将对磁头的性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音圈马达的设计中,由扭转力 矩导致的线圏扭曲非常关键,而由俯仰力矩导致的线圈弯曲则比较不重要。
一般而言,磁力线代表磁铁或流过金属线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于永久磁 铁,磁力线通常用从磁铁北极出来进入磁铁南极的虛线表示。磁力线的密度表 示磁铁产生磁场的强度。如果导磁材料,如钢,放在磁通路上,因为钢具有较 高的磁渗透性,磁力线将趋向于穿过钢而不是磁铁周围的空气。
参考图3b、图4b、图7和图10,矩形虚线框代表过渡区域,在该区域中, 磁力线的方向由上至下改变。因而,过渡区域中的^兹力线不垂直于永久磁铁的 表面。这些不垂直的磁力线将带来不期望的力Ft和不期望的扭转力矩Mx。
图3a显示了一个传统的双磁铁音圈马达20。双磁铁音圈马达20包括顶板 21及与顶板21相隔且平行的底板22。两块永久磁铁23、 24分别连接于顶板21 和底板22,这样,在永久磁铁23、 24之间就产生了一个空气间隔。可移动线圈 251位于两块永久磁铁23、 24之间产生的磁场中。每块永久磁铁23、 24均具有
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部分。
图3b-3d用虚线箭头展示了传统的双磁铁音圏马达中的磁力线。参考图3b, 永久磁铁23、 24间的间隔中,磁力线基本上与永久磁铁23、 24的表面垂直。 当预定的驱动电流流过可移动线圏251时,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电流与永久 磁铁23、 24产生的^f兹场相互感应,可移动线圈251上产生用实线箭头表示的驱 动力Fr,因而驱动驱动臂移动。如图3b-3d所示,双》兹铁音圈马达的过渡区域 很小,且产生在线圏251上的将带来不期望的力矩Mx的垂直力Ft可以相互抵 消。换句话说,当预定的驱动电流流过可移动的线圏251时,双磁铁音圏马达 20受到很小的扭转力矩,甚至不受到扭转力矩,如图3e所示。
然而,双磁铁音圈马达的成本过高,因为每个双磁铁音圈马达需要用到两 块永久磁铁。随着永久磁铁价格的升高,磁盘驱动器制造商正努力减少永久磁 铁的材料消耗,以降低音圈马达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一块永久磁铁 的单磁铁音圈马达应运而生。
参考图4a,传统的单磁铁音圈马达30的基本结构与双磁铁音圈马达20的 结构相似,除了单音圈马达30仅用一块磁铁33整个连接于底板32上。永久磁 铁33也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部分。单音圈马达30的工作原理同样也与 传统的双^磁铁音圏马达20相似。当预定的驱动电流流过可移动线圏351,根据 弗莱明左手定则,电流与》兹铁33、顶板31和底板32间形成的^f兹场相互感应, 可移动线圈351上产生用实线箭头表示的驱动力Fr,因而驱动驱动臂移动。
图4b-4d展示了传统的单磁铁音圏马达30中的磁力线。虽然这种音圈马达 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单磁铁音圈马达30的过渡区域比图3b所示的双磁铁音圈 马达20的过渡区域大得多。此外,如图4e所示,产生在线圏351的X轴相对 两侧的垂直力Ft的方向不同。这些相反的垂直力Ft使线圈351上产生较高的扭 转力矩Mx。
参考图11,图中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传统的单磁铁音圈马达受到了较大的 扭转力矩Mx。
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音圈马达可以降低音圈马达的成本且减小音圏马达 中音圏上产生的扭转力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圏马达,该音圏马达利用一 块劈开的永久磁铁降低音圈马达的成本且减小音圈马达中的扭转力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盘驱动单元,该磁盘驱动单元具有利用 一块劈开的永久磁铁的音圈马达,从而降低磁盘驱动单元的成本且减小音圈马 达中的扭转力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所述音圈 马达包括永久磁铁、可沿贴近所述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位于所述音圈 上方的顶板和位于所述音圈下方的底板。所迷顶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 的第 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底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 一板部和第 二板部。所述顶板的第 一板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弧线对称轴的两 侧。所述永久磁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 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板部,左半磁铁部 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
本发明音圈马达的 一个实施例中,该音圈马达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左半磁铁 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一板部的第一导磁板、连接于所述右半磁铁部和所述顶板的 第二板部的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与所述左半磁铁部对称,所述第二导 磁板与所述右半石兹铁部对称。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音圏马达包括永久磁铁、可沿贴近该永久磁铁的弧 线移动的音圈、位于音圈上方的顶板及位于音圈下方的底板。永久磁铁具有沿 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 部和左半磁铁部在音圏马达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顶板和底板。
在本发明音圈马达的另 一 实施例中,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分别有 一部
分互相重叠。较佳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1.5毫米。
本发明音圈马达的再一 实施例中,该音圈马达还包括第 一导磁板和第二导 磁板。第一导磁板位于所述右半磁铁部下方以与所述右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
所述左半磁铁部和所述底板,第二导磁板位于所述左半磁铁部上方以与所述左 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所述右半磁铁部和所述顶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磁盘驱动单元包括 磁头折片组合、与所述磁头折片组合相连的驱动臂、驱动所述驱动臂的音圏马 达、磁盘及用于旋转磁盘的主轴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永久磁铁、与所述驱 动臂相连且可沿贴近所述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位于所述音圏上方的顶 板和位于所迷音圏下方的底板。所述顶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 一板 部和第二板部,所迷底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 一板部和第二板部。 所述顶板的第 一板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弧线对称轴的两侧。所述 永久磁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 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板部,左半磁铁部连接于所 述底板的第二板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磁盘驱动单元包括磁头折片组合、与所述磁头折 片组合相连的驱动臂、驱动所述驱动臂的音圏马达、磁盘及用于旋转磁盘的主 轴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永久磁铁、与所述驱动臂相连且可沿贴近所述永久 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位于所述音圈上方的顶板和位于所述音圏下方的底板。 永久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和左 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在音圈马达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顶板和 底板。
因为本发明的音圈马达只使用了一块永久磁铁,永久磁铁材料的消耗量减 小,从而音圏马达和磁盘驱动单元的成本降低。另外,永久磁铁的两半在音圈 马达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上,所以音圈马达的过渡区域大大地小 于传统的单磁铁音圏马达的过渡区域,且线圈在X轴两侧上产生的垂直力具有 相同的方向。因为垂直力的方向相同,线圈上产生的扭转力矩减小,从而减小 线圈扭曲。
通过以下详细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容 易理解,这些附图通过举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


图la为传统磁盘驱动单元的平面图。
图lb为图la中磁盘驱动单元的驱动臂和一部分音圈马达的部分立体图。
图2为具有该音圈马达磁头驱动臂组合的典型波特曲线图。
图3a为传统双磁铁音圏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图3a所示音圈马达的主视图,并展示了其磁力线。
图3c为图3b所示音圈马达沿线I-I的剖视图。
图3d为图3b所示音圈马达沿线n-II的剖视图。
图3e显示了图3a中音圈马达的线圈上产生的垂直力Ft。
图4a为传统单^H失音圈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4b为图4a所示音圏马达的主视图,并展示了其磁力线。
图4c为图4b所示音圈马达沿线I-I的剖视图。
图4d为图4b所示音圈马达沿线II-II的剖视图。
图4e显示了图4a中音圈马达的线圈上产生的垂直力Ft。
图5为本发明音圈马达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音圈马达下文中被称
为分裂磁铁音圈马达。
图6为图5中音圈马达的永久磁铁的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分裂磁铁音圈马达的主视图,并展示了其磁力线。
图7a为图7所示音圏马达沿线I-I的剖视图。
图7b为图7所示音圏马达沿线II-II的剖视图。
图8显示了图5中音圈马达的线圈上产生的垂直力Ft。
图9为本发明音圈马达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音圈马达下文中被称
为重叠分裂磁铁音圏马达。
图IO为图9中重叠分裂磁铁音圈马达的主视图,并展示了其磁力线。
图11显示了传统双磁铁音圈马达、传统单磁铁音圏马达、本发明的分裂磁
铁音圏马达和本发明重叠分裂磁铁音圈马达的Mx/Mz测试数据。
图12为本发明音圏马达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具有本发明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具有一 块劈开的永久》兹铁以降低音圏马达的成本且减少音圈马达线圏上产生的扭曲。
下面具体的参照附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分裂》兹铁音圈马达40的立 体分解图。音圈马达40包括永久磁铁43、可沿贴近永久磁铁43的弧线移动的 音圈451、位于音圈451上方的顶板41、位于音圈451下方的底板42、第一导 磁板461和第二导磁板462。如图7最佳显示,永久磁铁43、顶板41 、底板42 和导磁板461、 462建立了一个磁回路。音圈451被包围在磁回路的磁场中。当 电流流过音圈451,电》兹场建立起来,与f兹回路的》兹场感应,根据洛仑兹定则, 音圏451受到旋转力Fr。如前所述,音圏451径向安装于一个可旋转的驱动臂 上,所以音圈451在旋转力Fr的作用下沿弧线C-C移动。弧线C-C具有对称轴 0,对称轴0将顶板41分为第一板部411和第二板部412,也就是说,第一板 部411和第二板部412位于弧线C-C的对称轴0的两侧。类似地,对称轴0将 底板42分为第一板部421和第二板部422,也就是说,第一板部421和第二板 部422位于弧线C-C的对称轴0的两侧。而且,顶板41的第一板部411与底板 42的第一板部421在同侧,顶板41的第二板部412与底板42的第二板部422 在同侧,换句话说,顶板41的第一板部411与底板42的第二板部422位于对 称轴0的两侧。如图6最佳显示,永久磁铁43具有沿相反方向极化的两半431、 432。永久磁铁43的这两半431、432被切分为右半磁铁部431和左半磁铁部432。 右半磁铁部431连接于顶板41的第一板部411,而左半磁铁部432连接于底板 42的第二板部422。也就是,右半磁铁部431和左半》兹铁部432在音圈马达的 相对两侧。第一导》兹板461连接于左半磁铁部432和底板42的第一板部421, 而第二导石兹板462连接于右半磁铁部431和顶板41的第二板部412。较佳地, 第一导磁板461与左半磁铁部432对称,第二导磁板462与右半磁铁部431对 称。
可选择地,第一导磁板461和第二导磁板462可以分别直接从顶板41和底 板42上冲模成型或者单独制造然后分别连接到顶板41和底板42上。
图7是分裂磁铁音圈马达40的主视图,图中还展示了其中的磁力线。当预 定的驱动电流流过可移动线圈451,电流与由永久》兹铁43和导》兹顶板41 、导》兹 底板42间形成的磁场相互感应,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实线箭头代表的驱动力 Fr在可移动线圈451产生,因而驱动驱动臂移动。如图7所示,音圏马达40的 过渡区域远小于传统单》兹铁音圈马达30的过渡区域,且过渡区域内的磁通量可 以相互抵消,使得分裂磁铁音圏马达40的过渡区域对其的影响减小。
参考图7a-7b和图8,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音圏马达40的线圏451上产 生的垂直力Ft都具有相同的方向,垂直力Ft的大小和关于X轴的力臂近似相等, 所以基本上没有扭转力矩Mx产生在音圏451上。又因为关于Y轴的力臂不同, 所以存在将会导致线圏451弯曲的俯仰力矩My。幸运地,线圈弯曲在音圈马达 的设计中不是非常重要。
图9展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重叠分裂磁铁音圈马达50。音圏马达50包括 永久磁铁53、可沿贴近该永久磁铁53的弧线移动的音圈551、位于音圈551上 方的顶板51、位于音圏551下方的底板52、第一导磁板561和第二导磁板562。 永久磁铁53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531、 532,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 部531和左半磁铁部532右半磁铁部531和左半磁铁部532在音圏马达的相对 两侧分别连接于顶板51和底板5Z第一导磁板561位于右半磁铁部531下方以 与右半磁铁部531对应且连接于左半磁考失部532和底板52,第二导磁板562位 于左半磁铁部532上方以与左半磁铁部532对应,且连接于右半磁铁部531和 顶板51。
参考图9-10,右半磁铁部531和左半磁铁部532分别有一部分互相重叠。 较佳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1.5毫米。如图IO所示,音圈马达50的过渡区域比 音圈马达40的过渡区域更小,也就是说,产生在线圏551上的不期望的扭转力 矩Mx被进一步减小。
图11显示了传统双磁铁音圈马达、传统单磁铁音圈马达、本发明的分裂磁 铁音圏马达和本发明重叠分裂磁铁音圈马达的Mx/Mz测试数据。这些数据证明 了分裂^兹铁音圏马达中的不期望的力矩Mx减小了 50% (6分贝减小量)。图中 可以看出重叠分裂磁铁音圏马达的力矩Mx只有传统单磁铁音圈马达的力矩Mx 的1/6 (15分贝减小量)。也就是说,本发明音圏马达,尤其是重叠分裂磁铁音 圈马达的性能得到了改进。
图12展示了本发明音圈马达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9和图12,音圈马达 50和音圏马达60的区别在于后者去掉了第一导磁板561和第二导磁板562,进 一步减少了音圈马达的成本。音圈马达60包括顶板61、底板62、分别连接于 顶板61和底板62且在其相对两侧的被切分的两半永久》兹铁631、 632及两半永 久磁铁631、 632之间的音圈651。这种结构同样可以减小音圏马达的过渡区域, 音圏马达60中的扭转力矩相对于传统的单磁铁音圈马达来说也减小了 。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磁盘驱动单元的实施例,磁盘驱动单元可以通过 组装磁盘1101、用于旋转磁盘1101的主轴马达1103、在其顶端承载磁头的磁头 折片组合1102、与磁头折片组合1102连接且可旋转的安装的驱动臂1104和音 圈连接于驱动臂1104的音圈马达40、 50或60来获得。因为磁盘驱动单元的结 构和组装过程为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熟知,所以在此省略关于其结构和组 装的详细描述。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 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包括永久磁铁;可沿贴近所述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位于所述音圈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及位于所述音圈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顶板的第一板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弧线对称轴的两侧;所述永久磁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板部,左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左半磁 铁部和所述底板的第 一板部的第 一导磁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板与所述左 半磁铁部对称。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右半磁 铁部和所述顶板的第二板部的第二导磁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板与所述右 半^f兹铁部对称。
6. —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包括 永久磁铁;可沿贴近所述永久^f兹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 位于所述音圈上方的顶板;及位于所述音圈下方的底板;所述永久》兹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兹铁的两半切分为右 半磁铁部和左半磁4失部,所迷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石兹4失部在音圈马达的相对两侧 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圏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 铁部分别有一部分互相重叠。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圏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的部分宽1.5毫米。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右半磁铁 部下方以与所述右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所述左半磁铁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一 导磁板。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左半磁铁 部上方以与所述左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所述右半磁铁部和所述顶板的第二 导磁板。
11. 一种磁盘驱动单元,包括 磁头折片组合;与所述磁头折片组合相连的驱动臂; 驱动所述驱动臂的音圈马达; 磁盘;及用于旋转磁盘的主轴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永久磁铁;与所述驱动臂相连且可沿贴近所述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 位于所述音圈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一板 部和第二板部;及位于所述音圏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在所述弧线对称轴两侧的第一板 部和第二板部;所述顶板的第 一板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弧线对称轴的两侧; 所述永久磁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板部,左半磁铁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板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 左半磁铁部和所述底板的第 一板部的第 一导磁板。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板与 所述左半^^兹铁部对称。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 右半磁铁部和所述顶板的第二板部的第二导磁板。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兹板与 所述右半磁铁部对称。
16. —种磁盘驱动单元,包括 磁头折片组合;与所述磁头折片组合相连的驱动臂; 驱动所述驱动臂的音圈马达; 磁盘;及用于旋转磁盘的主轴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永久^兹纟失;与所述驱动臂相连且可沿贴近所述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 位于所述音圈上方的顶板;及 位于所述音圏下方的底^1;所述永久》兹4失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所述永久/f兹4失的两半切分为右 半;兹铁部和左半^兹4失部,所述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石兹4失部在音圈马达的相对两侧 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半磁铁部和 左半磁4失部分别有 一部分互相重叠。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的部分宽 1.5毫米。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右 半磁铁部下方以与所述右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所述左半^兹铁部和所述底板 的第一导磁板。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左 半磁铁部上方以与所述左半磁铁部对应,且连接于所述右半^兹铁部和所述顶板 的第二导磁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包括永久磁铁、可沿贴近该永久磁铁的弧线移动的音圈、位于音圈上方的顶板及位于音圈下方的底板。永久磁铁具有沿相反方向磁化的两半,永久磁铁的两半切分为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右半磁铁部和左半磁铁部在音圈马达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顶板和底板。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这种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
文档编号G11B21/02GK101345069SQ20071012787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9日
发明者孔令军, 徐剑峰, 徐衍初, 雷 虞, 强 赵 申请人: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