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072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盘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磁盘阵列结构,尤指一种可通过一壳体、 一连接 座与至少二磁盘的组合设计,使具有方便携带、便于抽取磁盘、快速散热、制 作快速、降低制作成本、可充当鼠标垫与方便切换使用等效果,而适用在各式 磁盘阵列或类似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自有PC以来,硬盘为最常使用的储存装置,但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架构中,跟CPU与RAM比较的下,硬盘的速度是PC中最弱的设备之一。而为了加速计算 机整体的数据流量,增加储存的吞吐量,进阶改进硬盘数据的安全,使得磁盘 阵列的设计因应而生。磁盘阵列简称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其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 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主要针对硬盘在容量与速度上无法跟上CPU与内存的 发展所提出改善的方法。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 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 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同时,在储存数据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 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且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査 (Parity Check)的观念,使得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发生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 而在数据重构时,可将故障硬盘内的数据在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磁盘阵列是由两个以上的硬盘,仿真一个逻辑硬盘出现在系统中;使用磁 盘阵列控制器以达成其存在,利用不同数组形式,仿真各种层级。而磁盘阵列 (RAID)在一般最常提到与应用的层级分为0、 1、 0+1、 3与5 ;另外还有一些 极少用到的RAID 4与RAID 6。 RAID 0提出以磁盘驱动器数组平行储存数据的 概念,它使用数颗硬盘平行储存一份数据的不同部份, 一般的作法是将待储存 的数据以特定长度的区块为单位加以分割,第一块存放在数组的第一颗磁盘驱 动器,第二块存放在数组的第二颗磁盘驱动器,余依此类推,区块的长度单位可能是一个扇区、磁串(cluster)、磁道、甚至一整个磁柱(cylinder) 。 RAID 1 提出磁盘驱动器映像(disk mirror)概念以保障数据,原始的提案是采用两颗容 量相同的磁盘驱动器储存同一份数据,增加另一颗硬盘储存相同的数据可保障 其中一颗硬盘故障造成数据漏失的风险,Windows NT则允许使用者以相同容量 的硬盘分割建立磁盘驱动器映像,不须受限于整颗硬盘容量的大小,如此可提 高不同容量的硬盘在使用上的弹性,例如,用户可购买较大容量的硬盘,将其 中的某个分割作为某颗硬盘的映像,另一个分割挪做它用。与RAID 0类似, RAID 3也是以磁盘驱动器数组平行储存数据,但不同在前者,RAID 3分散至 各磁盘驱动器的数据单位为位,而非RAID 0的大区块方式,意即,RAID 3将 数据的第一个位存放在数组的第一颗磁盘驱动器,第两个位存放在数组的第二 颗磁盘驱动器,余依此类推,如此同样可提升数据的存取效率,和RAID 0相 较下,由于RAID 3是以位为分散单位,所以每此读写动作都将牵引数组内所 有的磁盘驱动器同时读写。RAID 3也使用数部额外的磁盘驱动器储存错误修正 码(ECC)或同位(parity)检查码,以此提升数据的失误容忍度,每增加一部这样 的磁盘驱动器即表示所述的磁盘驱动器数组可容忍的磁盘驱动器故障机数又增 加一部,错误修正码的目的是当某部数据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时,尚可经过计 算、由其它未故障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中还原出正确的数据内容,可还原的程度 则视错误修正磁盘驱动器个数占全部磁盘驱动器数目的比例而定。按,现有的磁盘阵列结构主要是包括有一壳体、 一电路控制板与复数个磁 盘。所述的壳体内是设置有复数个纵向堆栈排列的磁盘,以供各磁盘连接至电 路控制板上的连接器,进而形成一磁盘阵列。然而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因是采 在壳体内设置复数个纵向堆栈排列的磁盘,故整体结构与硬盘堆栈高度会较高, 且不易散热与携带,另各磁盘如欲抽换时,因是设有相关的抽取盒与握持件, 而成本与髙度上会高出许多,故在实际使用时仍不符使用者携带的所需。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磁盘阵列结构,用以克服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磁盘阵列结 构,其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与所述的壳体相互结合,所述的连接座设有一电 路板、至少两连接器与一后套壳,所述的各连接器是电连接在所述的电路板的 内侧,而所述的后套壳结合在所述的电路板的外侧,且所述的后套壳上设有复 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而所述的复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与所述的电路 板电连接;以及至少两磁盘,各磁盘是对应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各容置空间内,各磁 盘的一端是与所述的连接座的各连接器对应电连接,而各磁盘的另一端设有一 握把,用以抽取所述的磁盘。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壳体、 一连接座与至 少二磁盘的组合设计,而在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使得至 少二磁盘可经由壳体内的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而与壳体另端所结合的 连接座前端的各连接器相互插接,且通过各磁盘的另一端是设有一握把,以供 方便抽取磁盘,使具方便携带与便于抽取的功效,大幅提升整体的实用性与便 利性。通过所述的壳体为铝质材料,而可供快速散热,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通过所述的壳体是采铝挤型制成,而可方便快速制作与降低制作成本,增加整体的实用性与便利性。通过所述的壳体是采薄型平面设计,而使壳体表面可充当鼠标垫使用,增加整体的实用性。通过所述的后套壳上所设置的切换开关,以供切换为磁盘阵列使用或当两 个磁盘使用,而在后套壳上所设置的复数个连接插孔则可供插接U S B插头、 电源插头等,以供方便使用,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盘抽取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O —壳体;101 —容置空间;20 —连接座;21—电路板;22一连接器;23 —后套壳;231 —连接插孔;232 —切换开关;233 —螺孔;234 —螺件;30 —磁盘;31 —握把;40 —前套壳;401 —螺孔;402 —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一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盘阵列结构,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 包括一壳体10,所述的壳体10内是形成有至少二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101;其 中,所述的壳体IO为铝质材料,以供散热,而所述的壳体IO是可采铝挤型制 成者。一连接座20,所述的连接座20是与壳体10相互结合,所述的连接座20是 设有一电路板21、至少两连接器22与一后套壳23,各连接器22是电连接在所 述的电路板21的内侧,而所述的后套壳23是结合在所述的电路板21的外侧, 且所述的后套壳23上是设有复数个连接插孔231 (所述的连接插孔231是可为 U S B插孔、电源插孔等)与切换开关232,而所述的复数个连接插孔231与切 换开关232是与所述的电路板21电连接;其中,所述的连接座20的后套壳23 两侧是设有螺孔233,以供两螺件234锁固连接座20的后套壳23与壳体10者。至少两磁盘30,各磁盘30是对应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0的各容置空间 101内,各磁盘30的一端是与所述的连接座20的各连接器22对应电连接,而 各磁盘30的另一端是设有一握把31,以供方便抽取。其中,所述的壳体10前端是进一步结合有一前套壳40,以供封设各磁盘 30在壳体10内,而所述的前套壳40两侧是设有螺孔401,以供两螺件402锁 固前套壳40与壳体10。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种磁盘阵列结构,请参阅第1一4图,本实用新型的 特点是在于通过一壳体10、 一连接座20与至少两磁盘30的组合设计,而通过 所述的壳体10是采薄型平面设计,而在壳体10内形成有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 置空间101,使得至少两磁盘30可经由壳体10内的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 101,而与壳体10另端所结合的连接座20前端的各连接器22相互插接,且通 过各磁盘30的另一端是设有一握把31,以供方便抽取磁盘30,使具方便携带 与便于抽取的功效者;而通过所述的壳体10为铝质材料,而可供快速散热;另, 通过所述的壳体IO是采铝挤型制成,而可方便快速制作,降低制作成本;又, 通过所述的壳体IO是采薄型平面设计,而使壳体IO表面可充当鼠标垫使用; 再者,通过所述的后套壳23上所设置的切换开关232,以供切换为磁盘阵列使 用或当两个磁盘30使用,而在后套壳23上所设置的复数个连接插孔231则可供插接USB插头、电源插头等,以供方便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携 带、便于抽取磁盘、快速散热、制作快速、降低制作成本、可充当鼠标垫与方 便切换使用等效果,增加整体的实用性与便利性。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 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 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与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 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一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与所述的壳体相互结合,所述的连接座设有一电路板、至少两连接器与一后套壳,所述的各连接器是电连接在所述的电路板的内侧,而所述的后套壳结合在所述的电路板的外侧,且所述的后套壳上设有复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而所述的复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以及至少两磁盘,各磁盘是对应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各容置空间内,各磁盘的一端是与所述的连接座的各连接器对应电连接,而各磁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握把,用以抽取所述的磁盘。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的后 套壳两侧设有螺孔,通过两螺件将连接座的后套壳与壳体锁固。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铝质 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前端还 结合有一前套壳,用以将各磁盘封设在所述壳体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套壳两侧 设有螺孔,通过两螺件将连接座的前套壳与壳体锁固。
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磁盘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壳体是采铝挤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盘阵列结构,包括有一壳体、一连接座与至少二磁盘。所述的壳体内是形成有至少两横向排列的容置空间;所述的连接座是与壳体相互结合,所述的连接座是设有一电路板、至少两连接器与一后套壳,各连接器是电连接在所述的电路板之内侧,而所述的后套壳是结合在所述的电路板的外侧,且所述的后套壳上是设有复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而所述的复数个连接插孔与切换开关系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各磁盘是对应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各容置空间内,各磁盘的一端是与所述的连接座的各连接器对应电连接,而各磁盘的另一端是设有一握把;以供方便携带、便于抽取磁盘、快速散热、制作快速、降低制作成本、可充当鼠标垫与方便切换使用。
文档编号G11B33/12GK201104306SQ20072017764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9日
发明者戴轩鸿, 潘骏豪, 翁茂贺, 萧凤高 申请人:信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