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947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单面双层 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点的不断发展,更多高清晰电影出现,高 清电视(High Definition TV,简称HDTV)必将在全世界普及,由于数字卫星广播中HDTV 的数据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简称DTR)至少为23Mbps,是目前数字视频光盘 (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速率的两倍多,所以如果要储存超过两小时HDTV等级的 高画质影音节目(业界的标准是133分钟),记录光盘的可用容量必须超过20GB以上,因此 人们对光盘存储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蓝光光盘(Blue-ray Disc,缩写为BD)是一种超大容量的光盘存储技术,蓝光光 盘利用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而传统的DVD利用波长为650nm的红色 激光,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的信息更多,因此蓝光技术 极大的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蓝光光盘拥有5倍于现有DVD光盘规格的存储能力,不但可 应用于录制、擦写或播放高清影像,同时也可用于存储容量更巨大的数字内容,因此蓝光存 储技术是下一代光存储技术的主流技术之一。蓝光光盘主要由基片、记录层、反射层和保护 层组成。基片是各功能性结构的载体,也是整体个光盘的物理外壳;记录层即染料层,是供 信息记录的地方;反射层是反射光驱激光光束的区域,借反射的激光光束读取光盘片中的 资料;保护层是用来保护光盘中的反射层及染料层防止信号被破坏。蓝光光盘在结构上彻 底脱离了 DVD光盘结构的“0. 6mm+0. 6mm”设计,采用了全新的“ 1. lmm+0. 1mm”结构,在制造 蓝光光盘时,通常利用注塑机将基片材料成型为1. Imm厚的塑料基片,然后在基片上覆盖 记录层、反射层及保护层,得到完整的蓝光光盘。然而,现有的蓝光光盘生产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注塑过程是高温高能耗的过 程,因此注塑机工作时消耗光盘生产过程中的大量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其次,光盘材料 在注塑过程中要经过二次加温熔化后再成型,使生产出来的基片的双折射率高,影响光盘 质量;再次,目前采用注塑成型的基片都是塑料制品,制造以及回收处理塑料的基片时都会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极大的浪费能源;另外,一些记录有保密信息的光盘需要销毁时, 塑料材质的基片使得销毁难度增大,采用焚烧等手段进行销毁又会污染环境,采用撕毁或 剪裁等手段又由于基片本身具有的韧性和硬度使得销毁难度增大或不彻底。因此,急需一种能耗低且环保、并能提高光盘质量的蓝光光盘生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且环保、并能提高光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 光盘质量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及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工站、第二工站及第三工站,纸质的基片依 次经由所述第一工站、第二工站及第三工站加工形成所述单面双层蓝光光盘,其中,所述第 一工站包括第一旋涂固化机构、第一旋涂机构、第一压膜机构、第一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一溅 镀机构,所述第一旋涂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一压膜机构之间,所述第 一染料涂布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压膜机构与所述第一溅镀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工站包括第二 旋涂固化机构、第二旋涂机构、第二压膜机构、第二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二溅镀机构,所述第 二旋涂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二压膜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染料涂布机构 设于所述第二压膜机构与所述第二溅镀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一溅镀 机构相连;所述第三工站包括第三旋涂固化机构、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检测机构及第三溅镀 机构,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三 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二溅镀机构相连,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三溅镀机构相连,所述第 一溅镀机构用于溅镀全反射层,所述第二溅镀机构用于溅镀半反射层,所述第三溅镀机构 用于溅镀防水层,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光盘的质量。较佳地,所述第一旋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的第 一固化单元,所述第一旋涂碗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一旋涂碗与所述第一固化单元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固化单元与所述第一旋涂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一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一固化单元四 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两第一旋涂碗对称的排布,两第一固化单元对称排布, 两所述第一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一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布局紧 凑,节约生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少等待基片旋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较佳地,所述第一旋涂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旋涂碗,所述第二旋涂碗具有 下料手,两所述第二旋涂碗之间通过具有双臂的机械手连接,两第二旋涂碗可同时交错进 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较佳地,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三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 的第二固化单元,所述第三旋涂碗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三旋涂碗与所述第二固化单元并列 设置,两所述第三旋涂碗与所述第一溅镀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二固化单元与所述第二旋涂 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三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二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 接。两第二旋涂碗对称的排布,两第二固化单元对称排布,两所述第二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二 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布局紧凑,节约生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少 等待基片旋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样较佳地,所述第二旋涂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四旋涂碗,所述第四旋涂碗 具有下料手,两所述第四旋涂碗之间通过具有双臂的机械手连接,两第四旋涂碗可同时交 错进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较佳地,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五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 的第三固化单元,所述第五旋涂碗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五旋涂碗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并列 设置,两所述第五旋涂碗与所述第二溅镀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四旋涂 固化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五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三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 连接。两第三旋涂碗对称的排布,两第三固化单元对称排布,两所述第三旋涂碗及两所述第 三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布局紧凑,节约生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 少等待基片旋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还包括有第四固化单元,所述第四固化单元设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之间并通过所述 三臂机械手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连接。所述第四固化单元对光盘进行进一步的固化,进一 步提高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质量。同样较佳地,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包括第五固化单元及两对称设置的第六旋涂 碗,所述第六旋涂碗具有下料手,两所述第六旋涂碗与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连接,所述第 五固化单元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所述第五固化单元与两所述第六旋涂碗之间通过具有双 臂的机械手连接。两第六旋涂碗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较佳地,所述第三工站还包括有翻转碟片的翻碟机构,所述翻碟机构设于所 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通过增设翻碟机构,使布局更加紧凑、生产环节 连接更加顺畅,提高生产效率。同样较佳地,所述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生产系统还包括有若干暂存转盘,所述暂存 转盘设于各机构之间。利用暂存转盘来连接,使连接简便,大大节省空间,同时节省传递时 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与 依次设在机座上的第一工站、第二工站、第三工站,第一工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旋涂固化 机构、第一旋涂机构、第一压膜机构、第一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一溅镀机构;第二工站包括依 次设置的第二旋涂固化机构、第二旋涂机构、第二压膜机构、第二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二溅镀 机构;所述第三工站包括依次设子的第三旋涂固化机构、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检测机构及第 三溅镀机构,结构紧凑。纸质基板先由第一旋涂固化机构进入该生产系统,由第一旋涂固化 机构在所述基片上旋涂固化形成第一缓冲层,由第一旋涂机构、第一压膜机构、第一染料涂 布机构加工形成第一记录层,由所述第一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全反射层,所述第二旋涂固化 机构形成蓝光光盘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旋涂机构、第二压膜机构、第二染料涂布机构加 工形成第二记录层,由所述第二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半反射层,经由第三旋涂固化机构旋涂 固化覆盖层,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旋涂固化硬保护层,再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光盘质量,最后在 第三溅镀机构溅镀防水层形成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生产 系统所制造的单面双层蓝光光盘不仅具有现有蓝光光盘不透水、刚性高、平坦性好等优点, 由于其采用纸质层作为蓝光光盘的基片,在基片形成时候不必采用注塑机,因此大大节省 了注塑机本身消耗的能量,节约能源,降低了光盘生产的成本;同时,采用纸质材料基片制 成的蓝光光盘,在销毁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易于销毁,回收时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且还可被再利用,达到环保目的,适应低碳排的发展趋势。由于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 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结构紧凑,能在保证蓝光光盘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单面 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三工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 作进一步说明,其中不同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部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 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结构紧凑,所制造的单面双层蓝光光盘不仅能保持具有较好的质 量,且由于其采用纸质层作为蓝光光盘的基片,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可被循环利用,达到 环保的目的。该生产系统省掉了注塑机,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能源,从而降低了光盘生产 的成本。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40及 依次设在机座40上的第一工站10、第二工站20、第三工站30,所述第二工站20设于所述第 一工站10与第三工站30之间,纸质的基片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工站10、第二工站20及第三 工站30加工形成单面双层蓝光光盘。配合参考图2,所述第一工站10包括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第一旋涂机构120、第 一压膜机构130、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及第一溅镀机构150,第一旋涂机构120设于第一 旋涂固化机构110与第一压膜机构130之间,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设于第一压膜机构130 与第一溅镀机构150之间,所述第一溅镀机构150用于溅镀全反射层。具体地,所述第一旋 涂固化机构11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旋涂碗112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化单元116,两第 一旋涂碗112分别具有下料手114、第一旋涂碗112与所述第一固化单元116并列设置,所 述第一固化单元116与所述第一旋涂机构120连接,所述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前方设有 一暂存转盘50及两供碟转盘52,待加工的纸质基片存储于供碟转盘52中,供碟转盘52与 暂存转盘50之间通过单臂机械手60连接。所述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与所述第一旋涂机 构12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两第一旋涂碗112、两第一固化单元116与两暂存转盘50六 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第一机械手61连接,该第一机械手61的三机械臂之间的夹角为60 度。所述第一旋涂机构12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旋涂碗122,两第二旋涂碗122分别具有 下料手124,所述第一旋涂机构120与第一压膜机构13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两第二旋涂 碗122之间通过具有双臂的第二机械手62连接,该第二机械手62的机械臂之间的夹角为 90度。所述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为具有下料手的旋涂碗,所述第一压膜机构130设有转 盘,所述第一溅镀机构150与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所述第一旋涂固 化机构110、第一压膜机构120、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及第一溅镀机构150之间通过具有 三个呈90度夹角的机械臂的第三机械手63实现连接。参考图3,所述第二工站20包括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第二旋涂机构220、第二 压膜机构230、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及第二溅镀机构250,第二旋涂机构220设于所述第 二旋涂固化机构210与第二压膜机构230之间,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设于第二压膜机构 230与第二溅镀机构250之间,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与第一溅镀机构150相连,第二溅镀 机构250用于溅镀半反射层。具体地,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三 旋涂碗212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化单元216,两第三旋涂碗212分别具有下料手214,第 三旋涂碗212与第二固化单元216并列设置,两所述第三旋涂碗212与所述第一溅镀机构 150连接,两所述第二固化单元216与所述第二旋涂机构220连接,与第一溅镀机构150相 连的暂存转盘50与两第三旋涂碗212之间设有另一暂存转盘50并通过单臂机械手60实 现两所述转盘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与所述第二旋涂机构22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两第三旋涂碗212、两第二固化单元216与两暂存转盘50六者之间通过具有 三臂的第四机械手64连接,该第四机械手64的机械臂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第二旋涂 机构22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四旋涂碗222,两第四旋涂碗222分别具有下料手224,所述 第二旋涂机构220与第二压膜机构23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两第四旋涂碗222之间通过 具有双臂的第五机械手65连接,该第五机械手65的机械臂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二 染料涂布机构240为具有下料手的旋涂碗,所述第二压膜机构230设有转盘,所述第二溅镀 机构250与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第二 压膜机构220、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及第二溅镀机构250之间通过具有三个呈90度夹角 的机械臂的第六机械手66实现连接。参考图4,所述第三工站30包括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第四旋涂固化机构320、翻 碟机构330、检测机构340及第三溅镀机构350,第四旋涂固化机构320设于第三旋涂固化 机构310与翻碟机构330之间,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与第二溅镀机构250相连,检测机构 340分别与翻碟机构330及第三溅镀机构350相连,第三溅镀机构350用于溅镀防水层,检 测机构340检测光盘的质量。具体地,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五 旋涂碗312、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化单元316及一第四固化单元318,两第五旋涂碗312分 别具有下料手314,第五旋涂碗312与第三固化单元316并列设置,两第五旋涂碗312与第 二溅镀机构250连接,第四固化单元318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320相连。与第二溅镀 机构250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与两第五旋涂碗312之间设有另一暂存转盘50并通过单臂机 械手60实现两所述转盘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 构32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两第五旋涂碗312、两第三固化单元316、暂存转盘50与第四 固化单元318六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第七机械手67连接,该第七机械手67的机械臂之 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320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六旋涂碗322及第五 固化单元326,所述第五固化单元326设于两第六旋涂碗322与翻碟机构330之间,两所述 第六旋涂碗322分别具有下料手(图未示),两所述第六旋涂碗322与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 构310连接,所述第五固化单元326与所述翻碟机构330连接,所述第五固化单元326与两 第六旋涂碗322之间通过具有双臂的第八机械手68连接,该第八机械手68的机械臂之间 的夹角为90度。所述翻碟机构330设于所述第五固化单元326与检测机构340之间并对 应配设有不合格光盘存储转盘53及合格光盘存储转盘54,所述第三溅镀机构350与检测机 构340之间设有暂存转盘50,所述检测机构340、翻碟机构330、第五固化单元326、不合格 光盘存储转盘53、合格光盘存储转盘54及与第三溅镀机构350相连的暂存转盘50之间通 过具有四个呈呈60度夹角的机械臂的第九机械手69实现连接。所述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生 产系统中包括有若干暂存转盘50,所述暂存转盘50设于各机构之间。利用暂存转盘50来 连接,使连接简便,大大节省空间,同时节省传递时间。使用如上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制造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 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纸质的且厚度为1. 1毫米的基片;(2)将所述基片送入第一旋涂固化机构,在所述基片表面上进行旋涂并固化形成
第一缓冲层;(3)将形成有第一缓冲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旋涂机构,旋涂胶水形成第一胶水层;(4)将旋涂有第一胶水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压膜机构,压膜形成空白的信息坑 道;(5)将压膜形成有空白的信息坑道的基片传送至第一染料涂布机构并旋涂染料形 成第一记录层;(6)将形成有第一记录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全反射层;(7)将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旋涂固化机构,旋涂并固化形成第二缓 冲层;(8)将形成有第二缓冲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旋涂机构,旋涂胶水形成第二胶水 层;(9)将旋涂有第二胶水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压膜机构,压膜形成空白的信息坑 道;(10)将压膜形成有空白的信息坑道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染料涂布机构并旋涂染料 形成第二记录层;(11)将形成有第二记录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半反射层;(12)将溅镀形成有半反射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三旋涂固化机构,旋涂并固化形成覆
盖层;(13)将形成有覆盖层的基片传送至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旋涂胶水并固化形成硬保 护层;(14)将形成有硬保护层的基片传送至检测机构,并将检测合格的光盘与不合格光 盘分类存放;(15)将合格光盘传送至第三溅镀机构,在所述合格光盘形成有硬保护层的基片的 另一面上溅镀防水层形成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具体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在所述纸质基片的表面上提供形成加强层的步骤。 所述步骤(13)与步骤(14)之间还包括通过翻碟机构将旋涂有硬保护层的基片进行翻转的 步骤。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21)将纸质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放置于第一 旋涂碗中;(22)第一旋涂碗的下料手对所述第一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第一缓冲 层;(23)将旋涂有第一缓冲层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一固化单元中 进行固化,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抓取另一纸质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碗中进行旋 涂;(24)将完成固化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一旋涂机构中,同时通过所述 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将在第一旋涂碗内已旋涂形成第一缓冲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 第一固化单元中,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同时抓取又一纸质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碗中进行 旋涂。所述步骤(7)包括如下步骤(71)将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 放置于第三旋涂碗中;(72)第三旋涂碗的下料手对所述第三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 成第二缓冲层;(73)将旋涂有第二缓冲层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二 固化单元中进行固化,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抓取另一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 置于第三旋涂碗中进行旋涂;(74)将完成固化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二 旋涂机构中,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将在第三旋涂碗内已旋涂形成第二缓冲层的 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单元中,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同时抓取又一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三旋涂碗中进行旋涂。所述步骤(12)包括如下子步骤(121)将溅 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122)第五旋涂碗的下 料手对所述第五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覆盖层;(123)将旋涂有覆盖层的基片通 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三固化单元中进行预固化,同时通过所述三臂机械手抓 取另一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进行旋涂;(124)将完成预固化的基片 通过所述具有三臂机械手传送到第四固化单元中,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将在第 五旋涂碗内已旋涂形成覆盖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中,所述具有三臂 的机械手同时抓取又一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进行旋涂。使用如上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制造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 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纸质的且厚度为1. 1毫米的基片;(2)将所述基片送入第一旋涂固化机构,在所述基片表面上进行旋涂并固化形成
第一缓冲层;(3)将形成有第一缓冲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旋涂机构,旋涂胶水形成第一胶水 层;(4)将旋涂有第一胶水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压膜机构压膜信息坑道形成第一记录 层;(5)将形成有第一记录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一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全反射层;(6)将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旋涂固化机构,旋涂并固化形成第二缓 冲层;(7)将形成有第二缓冲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旋涂机构,旋涂胶水形成第二胶水 层;(8)将旋涂有第二胶水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压膜机构压膜信息坑道形成第二记录 层;(9)将形成有第二记录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二溅镀机构,溅镀形成半反射层;(10)将溅镀形成有半反射层的基片传送至第三旋涂固化机构,旋涂并固化形成覆
盖层;(11)将形成有覆盖层的基片传送至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旋涂胶水并固化形成硬保 护层;(12)将形成有硬保护层的基片传送至检测机构,并将检测合格的光盘与不合格光 盘分类存放;(13)将合格光盘传送至第三溅镀机构,在所述合格光盘形成有硬保护层的基片的 另一面上溅镀防水层形成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具体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在所述纸质基片的表面上提供形成加强层的步骤。 所述步骤(11)与步骤(12)之间还包括通过翻碟机构将旋涂有硬保护层的基片进行翻转的步骤。制造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方法中的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21) 将纸质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放置于第一旋涂碗中;(22)第一旋涂碗的下料手对所 述第一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第一缓冲层;(23)将旋涂有第一缓冲层的基片通过元中进行固化,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 抓取另一纸质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碗中进行旋涂;(24)将完成固化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 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一旋涂机构中,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将在第一旋涂碗内 已旋涂形成第一缓冲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一固化单元中,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 手同时抓取又一纸质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碗中进行旋涂。制造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方法中的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子步骤(61) 将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放置于第三旋涂碗中;(62)第三旋涂碗 的下料手对所述第三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第二缓冲层;(63)将旋涂有第二缓冲 层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二固化单元中进行固化,同时通过所述具有 三臂的机械手抓取另一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三旋涂碗中进行旋涂;(64)将完 成固化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二旋涂机构中,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 的机械手将在第三旋涂碗内已旋涂形成第二缓冲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 单元中,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同时抓取又一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三旋涂碗中 进行旋涂。制造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方法中的所述步骤(10)包括如下子步骤 (101)将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102)第五 旋涂碗的下料手对所述第五旋涂碗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覆盖层;(103)将旋涂有覆盖 层的基片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三固化单元中进行预固化,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 臂的机械手抓取另一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进行旋涂;(104)将完成 预固化的基片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传送到第四固化单元中,同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 的机械手将在第五旋涂碗内已旋涂形成覆盖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 中,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同时抓取又一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五旋涂碗中进行 旋涂。以制造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生产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配合参考图1及图2,通过外部购买厚度为1. 1毫米的纸质基 片,所述纸质基片一表面上旋涂有加强层,通过加强层加强所述基片的厚度。纸质基片通过 人工放置到供碟转盘52上,再由单臂机械手60抓取送至位于第一旋涂碗112前方的暂存 转盘50中,第一机械手60抓取暂存转盘50中的基片,旋转并将所述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 碗112中,第一旋涂碗112的下料手114对所述第一旋涂碗112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第 一缓冲层。第一机械手61旋转将旋涂有第一缓冲层的基片传送到第一固化单元116中进 行UV固化,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机械手61抓取另一纸质基片放置于第一旋涂碗112中进行 旋涂,第一机械手61再次旋转,将完成固化的基片传送到与第二旋涂碗122相连的暂存转 盘50中,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机械手61将在第一旋涂碗112内已旋涂形成第一缓冲层的另 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一固化单元116中,所述第一机械手61同时抓取又一纸质基片放 置于第一旋涂碗112中进行旋涂。两第一旋涂碗112对称的排布,两第一固化单元116对 称排布,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和固化,两第一旋涂碗112及两所述第一固化单元116四者之 间通过三臂的第一机械手61连接,布局紧凑,节约生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少等待基片旋 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机械手62从暂存转盘50抓取形成有第一缓冲层的 基片并将其放置于第二旋涂碗122中,下料手124下胶水,在所述基片的第一缓冲层上旋涂形成第一胶水层,两第二旋涂碗122对称设置,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 生产效率。第二机械手62将形成有第一胶水层的基片送至与第一压膜机构130相连的暂存 转盘50上,第一压膜机构130对形成有第一胶水层的基片进行压膜形成空白的信息坑道, 并通过第三机械手63送至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中旋涂染料形成第一记录层,所述第三机 械手63将形成有第一记录层的基片送至与第一溅镀机构150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中等待溅 镀全反射层,第一溅镀机构150抓取与之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上的形成有第一记录层的基片 进行溅镀,在其上形成全反射层。继续参考图2,溅镀形成有全反射层的基片存储在第三旋涂碗212与第一溅镀机 构150之间,第四机械手64抓取暂存转盘50中的基片,旋转并将所述基片放置于第三旋涂 碗212中,第三旋涂碗212的下料手214对所述第三旋涂碗212内的基片旋涂胶水,形成第 二缓冲层。第四机械手64旋转将旋涂有第二缓冲层的基片传送到第二固化单元216中进 行UV固化,同时通过所述第四机械手64抓取另一溅镀形成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三 旋涂碗212中进行旋涂,第四机械手64再次旋转,将完成固化的基片传送到与第四旋涂碗 212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中,同时通过所述第四机械手64将在第三旋涂碗212内已旋涂形 成第二缓冲层的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单元216中,所述第四机械手64同时抓 取又一溅镀有全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三旋涂碗212中进行旋涂。两第三旋涂碗212对称 的排布,两第二固化单元216对称排布,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和固化,两第三旋涂碗212及 两所述第二固化单元216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第四机械手64连接,布局紧凑,节约生 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少等待基片旋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第五机械手65从暂 存转盘50抓取形成有第二缓冲层的基片并将其放置于第四旋涂碗222中,下料手224下胶 水,在所述基片的第二缓冲层上旋涂形成第二胶水层,两第四旋涂碗222对称设置,可同时 交错进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第六机械手66将形成有第二胶水层的基片 送至与第二压膜机构230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上,第二压膜机构230对形成有第二胶水层的 基片进行压膜形成空白的信息坑道,并通过第六机械手66送至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中旋 涂染料形成第二记录层,所述第六机械手66将形成有第二记录层的基片送至与第二溅镀 机构250相连的暂存转盘50中等待溅镀半反射层,第二溅镀机构250抓取与之相连的暂存 转盘50上的形成有第二记录层的基片进行溅镀,在其上形成半反射层。继续参考3,溅镀形成有半反射层的基片存储在第五旋涂碗312与第二溅镀机构 250之间,第七机械手67抓取暂存转盘50中的基片,旋转并将所述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 放置于第五旋涂碗312中,第五旋涂碗312的下料手314对所述第五旋涂碗312内的基片 旋涂胶水,形成覆盖层。第七机械手67旋转将旋涂有覆盖层的基片传送到第三固化单元 316中进行预固化,同时通过所述第七机械手67抓取另一溅镀形成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 于第五旋涂碗312中进行旋涂,第七机械手67再次旋转,将完成预固化的基片传送到第四 固化单元318中,同时通过所述第七机械手67将在第五旋涂碗312内已旋涂形成覆盖层的 另一基片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316中进行预固化,所述第七机械手67同时抓取又 一溅镀有半反射层的基片放置于第五旋涂碗312中进行旋涂覆盖层。两第五旋涂碗312对 称的排布,两第三固化单元316对称排布,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和固化,第四固化单元318、 两第五旋涂碗312及两所述第三固化单元316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第七机械手67连接,布 局紧凑,节约生产系统的空间,同时减少等待基片旋涂及固化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四固化单元318对光盘的覆盖层进行进一步的固化,进一步提高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质 量。第八机械手68从第四固化单元318中抓取形成有覆盖层的基片并将其放置于第六旋 涂碗322中,下料手下胶水,在所述基片的覆盖层上旋涂形成硬保护层,两第六旋涂碗322 对称设置,可同时交错进行旋涂,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第八机械手68将形成有硬 保护层的基片送至第五固化单元326中进行UV固化。第九机械手69从第五固化单元326 中抓取固化形成硬保护层的基片放置翻碟机构330中进行翻转,并将翻转后的基片送至检 测机构340中,检测机构340对已形成有第一缓冲层、第一记录层、全反射层、第二缓冲层、 第二记录层、半反射层、覆盖层及硬保护层的基片进行质量检测,将不合格的光盘通过第九 机械手69放置于不合格光盘存储转盘53中,将合格的光盘送至第三溅镀机构350并通过 所述第三溅镀机构350在所述基片上溅镀防水层形成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最后由所述 第九机械手69将所述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放置于合格产品存储转盘中。利用上述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生产系统制造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工作原理与 制造可录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工作原理类似,不同的是纸质基片在旋涂第一缓冲层后直接 在第一旋涂机构120中旋涂胶水经第一压膜机构130压膜信息坑道形成第一记录层,无需 下染料的步骤。同样的,在旋涂完第二缓冲层后直接在第二旋涂机构220中旋涂胶水经第 二压膜机构230压膜信息坑道形成第二记录层,生产只读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时没有用到第 一染料涂布机构140及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40 与依次设在机座40上的第一工站10、第二工站20、第三工站30,第一工站10包括依次设 置的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第一旋涂机构120、第一压膜机构130、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 及第一溅镀机构150 ;第二工站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10、第二旋涂机构 220、第二压膜机构230、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及第二溅镀机构250 ;所述第三工站30包 括依次设置的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第四旋涂固化机构320、翻碟机构330、检测机构340 及第三溅镀机构350,结构紧凑。纸质基板先由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进入该生产系统,由 第一旋涂固化机构110在所述基片上旋涂固化形成第一缓冲层,由第一旋涂机构120、第一 压膜机构130、第一染料涂布机构140加工形成第一记录层,由所述第一溅镀机构150溅镀 形成全反射层,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220形成蓝光光盘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旋涂机 构220、第二压膜机构230、第二染料涂布机构240加工形成第二记录层,由所述第二溅镀机 构250溅镀形成半反射层,经由第三旋涂固化机构310旋涂固化覆盖层,第四旋涂固化机构 320旋涂并固化形成硬保护层,通过翻碟机构330翻转,再通过检测机构340检测光盘质量, 最后在第三溅镀机构350溅镀防水层形成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本实用新型制造单面双层蓝 光光盘生产系统所制造的单面双层蓝光光盘不仅具有现有蓝光光盘不透水、刚性高、平坦 性好等优点,由于其采用纸质层作为蓝光光盘的基片,在基片形成时候不必采用注塑机,因 此大大节省了注塑机本身消耗的能量,节约能源,降低了光盘生产的成本;同时,采用纸质 材料基片制成的蓝光光盘,在销毁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易于销毁,回收时不会造成对 环境的污染且还可被再利用,达到环保目的,适应低碳排的发展趋势。由于本实用新型制造 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结构紧凑,能在保证蓝光光盘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了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压膜、溅镀等技术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及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工站、第二工站及第三工站,纸质的基片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工站、第二工站及第三工站加工形成所述单面双层蓝光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站包括第一旋涂固化机构、第一旋涂机构、第一压膜机构、第一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一溅镀机构,所述第一旋涂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一压膜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染料涂布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压膜机构与所述第一溅镀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工站包括第二旋涂固化机构、第二旋涂机构、第二压膜机构、第二染料涂布机构及第二溅镀机构,所述第二旋涂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二压膜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染料涂布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压膜机构与所述第二溅镀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一溅镀机构相连;所述第三工站包括第三旋涂固化机构、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检测机构及第三溅镀机构,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第二溅镀机构相连,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三溅镀机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溅镀机构用于溅镀全反射层,所述第二溅镀机构用于溅镀半反射层,所述第三溅镀机构用于溅镀防水层,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光盘的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 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化单元,所述第一旋涂碗 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一旋涂碗与所述第一固化单元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固化单元与所述第 一旋涂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一旋涂碗及两所述第一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 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 涂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旋涂碗,所述第二旋涂碗具有下料手,两所述第二旋涂碗之 间通过具有双臂的机械手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 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三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化单元,所述第三旋涂碗 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三旋涂碗与所述第二固化单元并列设置,两所述第三旋涂碗与所述第 一溅镀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二固化单元与所述第二旋涂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三旋涂碗及两 所述第二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 涂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四旋涂碗,所述第四旋涂碗具有下料手,两所述第四旋涂碗之 间通过具有双臂的机械手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 涂固化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五旋涂碗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化单元,所述第五旋涂碗 具有下料手,所述第五旋涂碗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并列设置,两所述第五旋涂碗与所述第 二溅镀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连接,两所述第五旋涂碗 及两所述第三固化单元四者之间通过具有三臂的机械手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 涂固化机构还包括有第四固化单元,所述第四固化单元设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四 旋涂固化机构之间并通过所述具有三臂的机械手与所述第三固化单元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包括第五固化单元及两对称设置的第六旋涂碗,所述第六旋涂碗具有下料手, 两所述第六旋涂碗与所述第三旋涂固化机构连接,所述第五固化单元与所述检测机构连 接,所述第五固化单元与两所述第六旋涂碗之间通过具有双臂的机械手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 站还包括有翻转碟片的翻碟机构,所述翻碟机构设于所述第四旋涂固化机构与所述检测机 构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 干暂存转盘,所述暂存转盘设于各机构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造单面双层蓝光光盘的生产系统,包括机座与依次设在机座上的第一旋涂固化机构、第一旋涂机构、第一压膜机构、第一染料涂布机构、第一溅镀机构、第二旋涂固化机构、第二旋涂机构、第二压膜机构、第二染料涂布机构、第二溅镀机构、第三旋涂固化机构、第四旋涂固化机构、检测机构及第三溅镀机构,其结构紧凑,所制造的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既能保持较好质量,又由于其采用纸质层作为蓝光光盘的基片,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可被循环利用,达到环保的目的。该生产系统省掉了注塑机,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能源,从而降低了光盘生产的成本。
文档编号G11B7/26GK201629148SQ20102010523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明生, 范继良 申请人: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