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储存装置及其存取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77114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储存装置及其存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别涉及于可携式的储存装置及其存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可携式储存装置是非常实用且便利的数据储存媒介,特别是对于经常需要在不同地点使用数据或档案的使用者而言,可携式储存装置是最常使用的数据存储设备之一。可携式储存装置通常未划分公开或加密的储存区,因此,当储存装置连接到电脑 后,储存在可携式储存装置中的数据可任由使用者或取得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其它人读取或写入,对数据的隐密性和安全性保障可能较不周延。另一部分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则具有一般使用者可擦写的储存区及需要特殊权限才能存取的储存区,分别用以储存公开的数据和受保护的数据,当使用者需要存取受保护的数据时,则需要通过在电脑上安装特殊的应用软件或控制程序控制储存装置,才能够让使用者存取受保护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将储存単元划分为不同的多个储存区并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并且利用多个传输単元以选择性地连接到电脑系统,井根据所连接的传输单元允许使用者存取相对应的储存区,以减少必须在电脑系统上安装特殊软件的不便,増加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控制模块及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包括通用储存区及限制储存区。第一传输单元及第ニ传输单元皆连接于控制模块,井分别用于与电脑系统连接以传输数据。而控制模块更连接于储存单元,并且根据电脑系统的存取指令存取通用储存区或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其中,控制模块侦测电脑系统传输到第一传输单元或第二传输单元的电压,进而判断是第一传输单元或是第二传输单元与电脑系统连接,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而允许电脑系统对通用储存区或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侦测单元,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及该第一传输单元之间,并于接收到该电脑系统的电压时产生第一侦测信号;及第ニ侦测单元,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及该第二传输单元之间,并于接收到该电脑系统的电压时产生第二侦测信号。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控制模块包括运算单元,电连接于该第一侦测单元及该第二侦测单元,该运算単元接收到该第一侦测信号且未接收到该第二侦测信号时,根据该存取指令存取该通用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该运算单元接收到该第二侦测信号且未接收到该第一侦测信号时,根据该存取指令存取该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运算単元接收到该第一侦测信号及该第二侦测信号时,限制对该储存单元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限制储存区包括存取控制程序,用以比对验证数据以判断存取该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的权限;其中,该存取控制程序在该运算単元接收到该第二侦测信号时启动,当该验证数据未通过验证时,该控制模块限制对该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限制储存区包括储存区分配程序,用以分配该通用储存区及该限制储存区在该储存単元所占的容量;其中,该控制模块根据该电脑系统的指令控制该储存区分配程序的执行。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传输单元及该第二传输单元为通用串行总线接ロ的连接端ロ。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第一侦测单元、第二侦测单元、运算单元及储存単元,所述的方法实施例包括接收电脑系统通过第一传输单元或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的电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侦测单元所产生的第二侦测信号,若判断结果为未接收到第二 侦测信号吋,则允许对储存単元的通用储存区进行数据的存取。而当判断出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吋,则进一歩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侦测单元所产生的第一侦测信号。当判断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但未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时,允许对储存单元的限制储存区进行数据的存取,其中,第一侦测单元连接于第一传输单元,而第二侦测单元连接于第二传输单元。当判断结果发现既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又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时,则限制对储存単元的数据进行存取。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允许对该限制储存区进行数据存取的步骤中包括执行存取控制程序以验证存取该限制储存区的数据的权限;及当验证未成功时,禁止该电脑系统对该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根据本发明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执行该存取控制程序的步骤后,还包括当验证成功时,读取储存区分配程序;及执行该储存区分配程序以分配该通用储存区及该限制储存区在该储存单元所占的容量。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及其存取控制方法,通过侦测电压判断与电脑系统连接的至少ー个传输单元,以决定电脑系统在储存单元中所可以存取的储存区是通用储存区或限制储存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可随时连接到任一个运作中的电脑系统使用,不需在电脑系统上安装额外的控制软件即可依照所连接的传输单元而将数据储存在不同储存区。借此除了达到保护重要数据效果外,还兼顾了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提高了可携式储存装置整体的使用效益。


图I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方块图;图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 :本发明提供的另ー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方块图;图4 :本发明提供的储存单元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及图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电脑系统10处理单元12系统传输单元2,2a可携式储存装置20第一传输单元20a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22第二传输单元22a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24控制模块240第一侦测单元242第二侦测单元244运算单元26储存单元260通用储存区
262限制储存区2620存取控制程序2622储存区分配程序28壳体S501-S519 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请參照图1,图I绘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方块图。本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2可连接到电脑系统I,以供电脑系统I存取储存在可携式储存装置2中的数据。可携式储存装置2包括有第一传输单元20、第二传输单元22、控制模块24及储存单元26。控制模块24还包括第一侦测单元240、第二侦测单元242及运算单元244,储存单元26则包括通用(General)储存区260及限制(Restricted)储存区262。第一传输单元20及第ニ传输单元22分别连接于控制模块24的运算单元244,所述的两个传输単元20及22更可分别与电脑系统I的系统传输単元12电性连接以列举(Enumerate)可携式储存装置2到电脑系统1,供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对可携式储存装置2发出读取或写入数据的指令,进而在可携式储存装置2存取数据。控制模块24的第一侦测单元240电性连接于运算単元244及第一传输单元20之间,用以侦测第一传输单元20与电脑系统I的连接状态并传送侦测结果给运算单元244。第二侦测单元242则电性连接于运算単元244及第ニ传输单元22之间,用以侦测第二传输単元22与电脑系统I的连接状态并传送侦测结果给运算单元244。运算单元244更连接于储存単元26,用以根据从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侦测到的不同的侦测结果,判断是否可允许电脑系统I在储存单元26的通用储存区260或限制储存区262进行数据存取。储存单元26的通用储存区260可指储存单元26中存取权限未受到任何限制的地址区段,当电脑系统I欲存取通用储存区260中的数据时,不需验证或筛选存取的身份。相对地,限制储存区262则可指储存单元26中存取权限受到限制的地址区段,当电脑系统I欲存取限制储存区262中的数据时,可能需要对执行存取作业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及过滤。因此,重要或机密的数据可存放在限制储存区262,常用或机密性较低的数据则可存放在通用储存区260。借由将储存単元26划分为不同的储存区并分别管理,运算单元244判断与电脑系统I连接的传输单元为第一传输单元20或第二传输单元22来决定要允许对通用储存区260的数据进行存取、或要允许对限制储存区262的数据进行存取,可兼顾存取便利性及资料的机密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2可为闪存盘(Flash Disk),而第一传输单元20及第ニ传输单元22分别可为通用串行总线接ロ(USB interface)的连接端ロ或分别为火线总线(Firewire Bus或IEEE 1394)等接ロ的连接端ロ。当第一传输单元20或第二传输单元22中任一个经由系统传输单元12连接到电脑系统I时,运作中的电脑系统I可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传输单元20或第二传输单元22输送电压到可携式储存装置2的控制模块24,以供应可携式储存装置2运作所需的电力。电脑系统I亦可通过所连接的第一传输单元20或第二传输单元22与可携式储存装置2相互传输数据。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分别用以侦测电脑系统I所供应的电压是通过第一传输单元20输送到控制模块24,或是由第二传输单元22输送到控制模块24。
运算单元244接收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所侦测的結果,以判断可携式储存装置2是以第一传输单元20与电脑系统I连接,或是以第二传输单元22与电脑系统I连接。运算单元244更根据判断的结果而允许电脑系统I对储存単元26中相对应的储存区进行数据存取,借以控制对储存単元28的不同储存区的读、写权限。更具体地说,当根据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侦测的結果,运算单元244判断出可携式储存装置2是以第一传输单元20与电脑系统I的系统传输単元12连接时,若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对可携式储存装置2发出读取或写入数据的存取指令,并经由系统传输単元12及第一传输单元20将指令传送到运算单元244,运算单元244可在通用储存区260所对应的地址区段中,依照存取指令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通用储存区260所对应的地址中。而当控制模块24根据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侦测的结果,判断可携式储存装置2以第二传输单元22与电脑系统I连接时,若电脑系统I传送存取可携式储存装置2中数据的存取指令到运算单元244,运算单元244则可在限制储存区262所对应的地址中依照指令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限制储存区262所对应的地址当中。例如,当第一侦测单元240接收到电压而改变电位(例如由低电位改变为高电位)时,可判断出是第一传输单元20与系统传输単元12电连接而获得电脑系统I供应的电压,第一侦测单元240并据此产生第一侦测信号(如高电位信号)。而当第二侦测单元242接收到电压而改变电位(例如低电位改变为高电位)吋,则可判断是第二传输单元22连接于电脑系统I并获得电压的供应,并且产生第二侦测信号(如高电位信号)。与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连接的运算单元244可接收侦测単元所产生的第一侦测信号或第ニ侦测信号,以决定要提供电脑系统I对通用储存区260的数据进行存取、或是对限制储存区262的数据进行存取。其中,控制模块24可在韧体中记录通用储存区260及限制储存区262各自的地址区段,以及通用储存区260与第一侦测单元240产生的第一侦测信号的对应关系,还有第二侦测单元242产生的第二侦测信号与限制储存区262的对应关系。〔另一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请參照图2,图2绘示了以闪存盘为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同时參照图3所绘示的本实施例的方块图。图2的可携式储存装置2a系为闪存盘(或称移动硬盘),包括壳体28和设置在壳体28两端的第一传输单元及第ニ传输单元,并在壳体28内设置控制模块24及储存单元26。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输单元及第ニ传输单元可为通用串行总线接ロ的连接端ロ,以下分别称为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储存单元26则可为与非门型闪存(NAND Flash Memory)。參照图3,以通用串行总线接ロ 2. O版本为例,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共享多条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线(D+及D-)及用于供应电源的电压线(Vcc及GND),所述的数据线及电压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运算単元244,以利在连接到电脑系统I的系统传输単元12后,通过电压线供应工作电压给运算单元244,以及利用数据线在电脑系统I与可携式储存装置2a之间传输数据。本例中的系统传输単元12亦为通用串行总线接ロ的连接端ロ。其中,控制模块24的第一侦测单元240可为与第一传输单元20的电压线电性连接的侦测点,例如通用输入输出接脚(GPIO)。而第二侦测单元242则可为与第二传输单元22的电压线电性连接的另ー侦测点,例如另一通用输入输出接脚。继续參阅图3,当可携式储存装置2a的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连接于电脑系统I时,电压将从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通过电压线传送到运算单元244,同时,与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的电压线连接的第一侦测单元240亦可接收到所述的电压,进而改变其逻辑电位。当电位改变后(如从低电位变为高电位),第一侦测单元240可送出第一侦测信号给运算単元244 (如高电位信号)。运算单元244可根据传送第一侦测信号的接脚以及第ー侦测信号,判断出当时系为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连接于电脑系统I。相对地,当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连接到电脑系统而获得电压时,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亦可将电压经由电压线输送到运算单元244。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与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的电压线电性连接的第二侦测单元242来接收电压,并改变侦测点的逻辑电位,以送出第二侦测信号给运算単元244。运算单元244则可根据传送第二侦测信号的接脚及所述的第二侦测信号,判断出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22a连接于电脑系统I。运算单元422判断出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或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连接于电脑系统I时,可根据储存于其它存储单元(未绘示于图2及图3)中或内建于运算単元244的韧体的指示,允许对储存单元26的特定地址区段的数据执行读写的动作。请參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第一传输单元20连接于电脑系统I时,运算单元244允许存取对应到通用储存区260的地址区段的数据。当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发出从可携式储存装置I读取数据的指令、或发出写入数据到可携式储存装置I的指令时,所述指令通过系统传输单元12及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的数据线传送到运算单元244。运算单元244将根据所述指令而在通用储存区260所对应的地址区段中读取所指定的数据,或是将来自电脑系统I的数据写到通用储存区260所对应的地址区段中。当运算单元244判断是由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连接到电脑系统I吋,运算单元244则允许存取对应到限制储存区262的地址区段的数据。请继续參阅图3及图4,在存取限制储存区262的数据时,为了确保系为具有存取 权限的使用者前来存取数据,故运算单元244可根据韧体的指令,在判断出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连接到电脑系统I时,执行存取控制程序2620,借以验证欲存取限制储存区22a的数据的使用者的存取权限。所述的存取控制程序2620可为储存在限制储存区262的一组程序代码,当运算单元244允许对限制储存区262的地址区段进行存取时,存取控制程序2620首先被读取到电脑系统I中供处理单元10执行。所述的存取控制程序2620可指示使用者自输入装置(如键盘)输入验证码、或在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如指纹侦测机)输入生物特征(如指纹),并与限制储存区262中预先记录的验证码或生物特征信息比对。当输入的信息与储存的信息比对的结果相符时,可判断出当时的使用者具有存取限制储存区262中数据的权限,进而可在电脑系统I上显示出可携式储存装置2a的限制储存区262所对应的地址区段中的数据,以利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开始对限制储存区262发出读取或写入数据的指令,并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在电脑系统I与可携式储存装置2a之间传输数据。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限制储存区262还可记录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用以重新分配通用储存区260与限制储存区262在储存单元26的容量比例,所述的储存区分配程序亦可为ー组程序代码。換言之,当使用者通过存取控制程序2620的验证后,处理单元10可控制读取储存在限制储存区262的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到电脑系统1,由处理单元10执行 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以重新调整通用储存区260及限制储存区262的容量比例,也就是分别变更两个储存区260及262所对应的地址区段,并加以记录。由于存取控制程序2620及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皆记录在限制储存区262中,故重新分配储存区的容量吋,限制储存区262的容量至少为相当于存取控制程序2620及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所占用的容量。请再度參照图3,电脑系统I的系统传输単元12可能包括多个连接端ロ,因此,可携式储存装置2a的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可同时与系统传输単元12连接,例如将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直接与系统传输単元12的其中一个连接端ロ,并以连接线连接系统传输単元12的另ー个连接端ロ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此时,电脑系统I既供电给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又给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使得运算单元244同时可收到来自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来自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的电压。另ー种情况,则是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分别连接到不同的电脑系统,例如两个传输単元分别连接在两部电脑装置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并各自从所连接的电脑装置获得电源的供应,并同时传送电压到可携式储存装置2a的运算单元244。在上述的情况发生时,第一侦测单元240及第ニ侦测单元242皆会因电压输入产生电位的改变,而同时传输第一侦测信号及第ニ侦测信号到运算单元244。然而,由于第一传输单元20及第ニ传输单元22系共享连接到运算单元244的数据线及电压线,若相同或不同的电脑系统同时经由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及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22a发出存取指令以存取可携式储存装置2a的数据时,可能使运算单元244的运作产生冲突。故在本实施例中,当运算单元244判断出不仅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还同时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吋,则根据韧体的指令而限制对整个储存单元26的存取,例如仅允许读取通用储存区260的数据,或是完全禁止对通用储存区260及限制储存区262进行存取。当完全禁止电脑系统I对储存単元26进行存取吋,此时即使处理单元10发出存取指令,并经由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0a或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ロ 22a传送指令到运算单元244,运算单元244亦不根据存取指令执行存取储存单元26的作业。借此可避免数据存取的冲突或毁损,以达到保护数据完整性的效果。
〔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实施例〕请同时參照图5,图5显示ー种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为有助于理解,请同时配合參阅图I所示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实施例的方块图。如图I所示的可携式储存装置2连接到启动后的电脑系统I时,可从电脑系统I接收可携式储存装置2运作所需的电压到控制模块24的运算单元244(S501)。运算单元244接收到运作所所的电压后,可开始运作并判断是否从可携式储存装置2的侦测单元240或242接收到侦测信号。本实施例中,运算单元244先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侦测单元242所产生的第二侦测信号(S503)。若运算单元244未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则表示可携式储存装置2非以第二传输单元22与电脑系统I连接,而是以第一传输单元20与电脑系统I连接而收到电压,此时运算单元244则根据韧体的指令,允许电脑系统I存取储存在通用储存区260所对应的地址区段的数据(S505)。接着,当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向可携式储存装置2发出存取指令吋,运算单元244即可经由第一传输单元20接收所述的存取指令,井根据存取指令从通用储存区260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通用储存区260(S507)。 当运算单元244在步骤S503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歩再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一侦测单元240所产生的第一侦测信号(S509)。若步骤S509判断的结果为是,则代表可携式储存装置2同时以第一传输单元20及第ニ传输单元22连接在相同或不同的电脑系统,为避免数据存取发生冲突,此时运算单元244即根据韧体的指令限制对储存単元26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S511),例如控制电脑系统I仅能读取通用储存区260的数据、或是完全禁止电脑系统I存取储存单元26储存的数据。而当步骤S509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运算单元244仅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此吋,运算单元244可根据韧体的指令,允许对限制储存区262所对应的地址区段的数据进行存取(S513)。由于限制储存区262记录的可能是较为重要或机密的数据,因此,运算単元244可在判断出允许存取限制储存区262后,先从限制储存区262读取控制程序2620 (參阅图4)到电脑系统I的主存储器(图I及5未示),并由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执行程序以验证使用者的身分,以判断欲存取限制储存区262的使用者是否具有存取该储存区数据的权限(S515)。若使用者未通过验证,例如使用者输入的验证码与预先记录的验证码不符、或是使用者输入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记录的特征数据不符,则表示进行验证的使用者并无存取限制储存区262的权限,故运算单元244将禁止所述使用者存取限制储存区262的数据(S517)。相反地,当使用者根据存取控制程序2620输入验证码或生物特征等验证信息,并成功通过验证之后,运算单元244即可允许使用者通过电脑系统I的处理单元10下达存取指令,以存取限制储存区262所储存的数据,或是由处理单元10发出重新分配储存单元26的储存区大小的指令,使运算单元244读取记录在限制储存区262的储存区分配程序2622 (參阅图4),并由处理单元10执行所述分配程序以重新分配通用储存区260及限制储存区262的容量大小(S519)。〔实施例的可能功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利用两个传输单元分别对应到储存单元的通用储存区及限制储存区,并由可携式储存装置的控制模块直接侦测传输单元与电脑系统连接的状态,并判断可供电脑系统存取的是通用储存区的数据或限制储存区的数据。当使用者欲存取通用储存区时可自由欲存取该区中的数据,而欲存取限制储存区中的数据时,储存装置还可自动对使用者的身分进行验证和识别。借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可供使用者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或机密程度等特点,将数据对应储存在不同的储存区,并以验证存取权限的机制对数据进行保护,既具备有保护数据安全性的效果,又顾及使用者存取数据的便利性。此外,使用者不需配置额外的硬件设备或在电脑系统上安装软件来切换储存装置的不同储存区。可携式储存装置可随时依据使用者存取的需求及权限,以第一传输单元或第二传输单元连接到任ー电脑系统使用。借此维持了可携式储存装置的移动便利性,不必受限于其它装置或设备的控制来决定所要存取的储存区。 更进ー步来说,记录在储存装置中的储存区分配程序更可供使用者依据使用的需要而调整不同储存区的容量比例,让使用者可弾性地管理可携式储存装置,提升了可携式储存装置整体的使用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可连接至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单元,包括通用储存区及限制储存区; 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储存単元,根据所述电脑系统的存取指令存取所述通用储存区或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 第一传输单元,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并用以连接所述电脑系统以传输数据 '及 第二传输单元,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并用以连接所述电脑系统以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侦测所述电脑系统传输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电压而判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与所述电脑系统连接,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而允许所述电脑系统对所述通用储存区或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侦测单元,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之间,并于接收到所述电脑系统的电压时产生第一侦测信号;及 第二侦测单元,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之间,并于接收到所述电脑系统的电压时产生第二侦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运算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侦测单元及所述第二侦测单元,所述运算単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信号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根据所述存取指令存取所述通用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所述运算単元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信号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信号吋,根据所述存取指令存取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単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信号及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限制对所述储存单元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储存区包括 存取控制程序,用以比对验证数据以判断存取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的权限; 其中,所述存取控制程序在所述运算単元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启动,当所述验证数据未通过验证时,所述控制模块限制对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储存区包括 储存区分配程序,用以分配所述通用储存区及所述限制储存区在所述储存単元所占的容量;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脑系统的指令控制所述储存区分配程序的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I项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及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为通用串行总线接ロ的连接端ロ。
8.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所述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ニ传输单元、第一侦测单元、第二侦测单元、运算单元及储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脑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的电压;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单元所产生的第二侦测信号,当判断未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允许对所述储存単元的通用储存区进行数据的存取,其中,所述第二侦测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单元所产生的第一侦测信号,当判断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信号时,允许对所述储存単元的限制储存区进行数据的存取,其中,所述第一侦测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及 当判断出接收到所述第一侦测信号及所述第二侦测信号时,限制对所述储存单元的数据进行存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允许对所述限制储存区进行数据存取的步骤中包括 执行存取控制程序以验证存取所述限制储存区的数据的权限;及 当验证未成功时,禁止所述电脑系统对所述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存取控制程序的步骤后,还包括 当验证成功时,读取储存区分配程序 '及 执行所述储存区分配程序以分配所述通用储存区及所述限制储存区在所述储存単元所占的容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控制模块及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包括通用储存区及限制储存区。第一传输单元及第二传输单元皆连接于控制模块,并分别用于与电脑系统连接以传输数据。控制模块更连接于储存单元,并且根据电脑系统之存取指令存取通用储存区或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其中,控制模块接收电脑系统传输的电压,并侦测电压是通过第一传输单元或是第二传输单元传送,以判断第一传输单元或是第二传输单元与电脑系统连接,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而允许电脑系统对通用储存区或限制储存区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存取。
文档编号G11C7/10GK102682831SQ2011100626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纪政孝 申请人:纪政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