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449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片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粘合剂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一剥离片(S1)上形成粘合剂层(中间层(15)、第一中间层(15A)),以获得第一片材(110);记录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二剥离片(S2)上、或者在形成于第二剥离片上的辅助剥离层(第二中间层(15B))上形成含有聚合物分子的记录层(14),以获得第二片材(120);贴合步骤,其中将第二片材(120)的记录层(14)贴合在第一片材(110)的粘合剂层(15、15A)上,以获得第二片材(120)层叠于第一片材(110)上的第三片材;以及加热第二片材(120)的加热步骤。
【专利说明】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作为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在本领域(例如,专利文献I)中已知使用具有记录层和压敏粘合剂层的层叠体的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更具体而言,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多层结构片材具有剥离膜,该剥离膜附着在记录层和压敏粘合剂层的层叠体的各个外表面上。通过将此剥离膜从多层结构片材上剥离下来,并将片材重复叠加以使片材堆叠并粘附在基板上,则能够获得具有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在使用多层结构片材的这类制造方法中,可通过制备大尺寸的多层结构片材来批量制造多个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0003]然而,如专利文献I所述的多层结构片材被构造为具有附着于记录层上的剥离膜,因此当将该剥离膜剥离时,存在记录层中会产生裂纹的风险。鉴于此,提出了这样的多层结构片材,该多层结构片材被构造为具有不直接附着于任何记录层的剥离膜(例如,专利文献2)。更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多层结构片材具有这样的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依次布置的压敏粘合剂层、记录层以及辅助剥离层,并且剥离膜附着在各个最外层(最外层为压敏粘合剂层和辅助剥离层)上。借助于如上所述的构造(其中如上所述使记录层夹在压敏粘合剂层和辅助剥离层中间,从而剥离膜不直接附着于任何记录层),可以降低在将该剥离膜剥离时记录层中会发生开裂的可能性。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 JP2005-209328A
[0007]专利文献2 JP2011-81860A

【发明内容】

[0008]然而,即使采用了如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多层结构片材,当将剥离膜剥离时,取决于用于记录层的材料,记录层中也可能会出现裂纹。
[0009]鉴于该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提供用于制造多层结构片材和其中不易于产生裂纹的光学信息记录层的方法的过程中完成了本发明。
[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粘合剂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一剥离片上形成粘合剂层以获得第一片材;记录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二剥离片上、或者在形成于第二剥离片上的辅助剥离层上形成含有聚合物的记录层,以获得第二片材;以及层压步骤,其中将第二片材的记录层层压在第一片材的粘合剂层上,以获得其中第二片材置于第一片材上的第三片材。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加热该第二片材的加热步骤。该加热步骤可在层压步骤之前进行。
[001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上述用于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可包括:对在层压步骤中获得的第三片材进行加热的加热步骤,以代替在层压步骤前对记录层形成步骤中所获得的第二片材进行加热的加热步骤。
[0012]通过这些构成,当将第一剥离片或第二剥离片从第三片材上除去时,记录层中不易于产生裂纹。
[0013]上述用于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其包括加热第三片材的加热步骤)还可优选包括在加热步骤的过程中除去第二剥离片的除去步骤。
[0014]用于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上述方法(其包括加热第二片材的加热步骤)还可优选包括:在加热步骤之后对经过加热的第二片材进行冷却的冷却步骤。更优选地,该冷却步骤可包括将该第二片材置于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
[0015]通过这些构成,当将第二剥离片从第二片材中除去时,记录层中更不易于产生裂纹。
[0016]用于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上述方法(其包括加热第三片材的加热步骤)还可优选包括在加热之后、除去第二剥离片之前,对经过加热的第三片材进行冷却的冷却步骤,更优选地,该冷却步骤可包括将该第三片材置于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
[0017]通过这些构成,当将第一剥离片或第二剥离片从第三片材上除去时,记录层中更不易于产生裂纹。
[0018]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通过利用由上述多层结构片材制造方法而制造的多层结构片材制得。
[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其中包括的加热记录层的加热步骤有助于使记录层在除去第一剥离片或第二剥离片时不易于发生破裂。
[0020]通过参照附图,对下述的本发明的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有益效果、以及其他有益效果和更多特征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0021]附图简要说明
[0022]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截面图。
[0023]图2为示出在记录信息时形成的记录点的图。
[0024]图3为说明读取信息时的状态的图。
[0025]图4为说明在本领域已知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形成凹状的过程的图。
[0026]图5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多层结构片材的截面图。
[0027]图6为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多层结构片材和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图。
[0028]图7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截面图。
[0029]图8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多层结构片材的截面图。
[0030]图9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多层结构片材的制造方法的图。
[0031]图10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图。
[0032]图11为汇集了实验1、2和3的结果的表格。
[0033]图12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记录点的图像。【具体实施方式】
[0034][第一实施方案]
[0035]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进行以下描述。
[0036]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包括基板11、多个记录层14、多个中间层15和覆盖层16。
[0037]基板11包括支持板12和伺服信号层13。
[0038]所述支持板12是用于支持记录层14和其他层的支持部件,并且(例如)由聚碳酸酯圆盘制成。对于支持板12的材料和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
[0039]伺服信号层13是由粘性或粘合性的树脂材料制成的层,以将记录层14和中间层15保持在支持板12上,并且伺服信号层13的支持板12侧的表面具有预先记录为形状不规则或折射率存在变化的伺服信号。此处,伺服信号为预设信号,使得在记录和读取过程中,记录和读取装置能够将其识别为焦点控制的基准面。为了聚焦于特定的记录层14,通过考虑从基准面测得的距离和/或从基准面算起的界面数目从而进行聚焦控制。另外,可优选提供磁道跟踪伺服信号或槽,以使得在记录和读取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激光束精确地照射以圆周方式布置的记录点轨迹。可以理解的是,伺服信号层13的有无是可任选的。
[0040]记录层14是由其中能够进行信息的光学记录的感光材料制成的层;在该实施方案中,记录层14含有聚合物粘结剂以及分散在该聚合物粘结剂中的染料。当用记录光束照射记录层14时,染料吸收记录光束并产生热,这导致聚合物粘结剂发生变形从而形成向位于记录层14和中间层15之间的界面18处的中间层15凸出的凸起形状(protrusiveshape),从而记录信息。更具体而言,如将在后面所描述的,其中央变成从记录层14向中间层15凸出的凸起形状部,并且围绕该凸起形状部的部分形成为凹陷形状部,该凹陷形状部从中间层15向记录层14内凹陷(参见记录层14)。
[0041]为此,记录层14比含有聚合物粘结剂和染料的常规记录层更厚;单层记录层14的厚度在50nm至20 μ m的范围内,优选在IOOnm至15 μ 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00nm至10 μ m的范围内。如果厚度小于50 μ m,则如常规技术那样,记录层14与中间层15之间的界面18发生变形,使得以记录层14为基准在界面18中形成凹陷形状;然而,如果此处提供不小于50 μ m的厚度,则界面18发生变形,使得记录点的中央变成凸起。
[0042]所设置的记录层14的数量可在大约2层至100层的范围内。为了增加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的存储容量,记录层14的数量越多越好;例如优选设置十层或更多层。此外,记录层14的折射率在记录前后可以改变,但不是必须的。
[0043]记录层14的记录光束吸收率(单光子吸收率)优选等于或小于5% (单层)。此外,该吸收率更优选等于或小于2%,并且还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这是因为,(例如)如果达到最深记录层14的记录光束的强度必须为照射的记录光束强度的50%以上,那么为了获得30层记录层,则需要每一层记录层的吸收率为2%以下,而为了获得50层记录层,则需要每一层记录层的吸收率为1%以下。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吸收率较高,则记录层14易于过热,从而界面18中凸起形状的形成变得困难。
[0044]记录层14可以通过任意方法形成而没有限制;例如,其可通过使用将染料材料和聚合物粘结剂溶解于溶剂中所获得的液体进行旋涂或刮刀涂布而形成。可用于该目的的溶剂的例子可包括二氯甲烷、氯仿、甲乙酮(MEK)、丙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甲苯、己烷等。[0045]用于记录层14的聚合物粘结剂的例子可包括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PVA)、聚苯甲酸乙烯酯、聚新戊酸乙烯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等。
[0046]用于记录层14的记录光束吸收染料的例子可以包括常规被用作热模式型(heatmode type)记录材料的染料(单光子吸收染料)。例如,可使用酞菁类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和次甲基染料(例如菁类化合物、类菁(oxonol)类化合物、苯乙烯基染料和份菁染料)。另外,对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光束吸收染料,为了在记录/读取过程中将对相邻记录层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优选的是含有多光子吸收染料的那些染料。作为多光子吸收染料的例子,优选的是在读取光束的波长范围内没有线性吸收的双光子吸收化合物。
[0047]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任何已知的双光子吸收化合物,只要该双光子吸收化合物在读取光束的波长范围内没有线性吸收即可;例如,可使用具有由如下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0048][化学式I]
[0049]通式(I)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该多层结构片材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粘合剂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一剥离片上形成粘合剂层以获得第一片材; 记录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二剥离片上、或者在形成于第二剥离片上的辅助剥离层上形成含有聚合物的记录层,以获得第二片材;以及 层压步骤,其将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记录层层压在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以获得第三片材,其中所述第二片材置于所述第一片材上,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加热所述第二片材的加热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步骤在所述层压步骤之前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加热步骤之后对经过加热的所述第二片材进行冷却的冷却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二片材置于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
5.一种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所述多层结构片材用于制造具有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粘合剂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一剥离片上形成粘合剂层以获得第一片材; 记录层形成步骤,其中在第二剥离片上、或者在形成于第二剥离片上的辅助剥离层上形成含有聚合物的记录层,以获得第二片材;以及 层压步骤,其中将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记录层层压在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以获得第三片材,其中所述第二片材置于所述第一片材上,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加热所述第三片材的加热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还包括除去所述第二剥离片的除去步骤,该除去步骤在所述加热步骤的过程中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加热步骤之后对经过加热的所述第三片材进行冷却的冷却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三片材置于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
9.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利用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多层结构片材的方法制造的多层结构片材而制得。
【文档编号】G11B7/26GK103797536SQ201280044116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见上龙雄, 望月英宏, 边见晃子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