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学PICK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63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学PICK 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D-ROM驱动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学 PICK 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



背景技术:

多媒体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文、图、声、象融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媒体,而CD-ROM是目前主要的多媒体信息载体。CD-ROM的核心关键部件,则是光学PICK UP(以下简称“PU”)。

PU的功能是把存储在CD-ROM光盘上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PU内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信号面上,利用激光在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比在非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弱得多这一特性,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区分凹坑和非凹坑及它们的转换沿。

为了准确读取光盘上的信息,PU必须随时调整PU内物镜与光盘间的距离,才能保证激光束的聚集点落在光盘的信号面上,即要求PU能够产生聚焦误差信号(Focus Error Single,简称“FE”);同时,PU还必须随时调整聚集光束,使它能够落在凹坑的轨迹中央,即要求PU能够产生跟踪误差信号(Tracking Error Single,简称“TE”)。

由此可见,PU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CD-ROM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学PICK 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想通过对PU工作原理、结构、技术的分析介绍,使人们对PU的运作有一定的了解;为从事PU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学PICK 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包括传送座子、第一马达、第二马达、主基板和中间齿轮,所述传送座子的一侧通过导轴的作用固定在主基板上,且导轴的一端通过导轴螺丝加紧固定在主基板上;

所述第一马达与波珠转盘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下端整体连接有PCB板。

所述传送座子的上端安置有塑胶片,且塑胶片的一侧贯穿连接设置有激光头。

所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顶端卡合在主基板上,且第二马达与中间齿轮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PCB板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极限开关和插座。

所述传送座子、第一马达、第二马达、主基板、中间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连接构成整个驱动装置的PU技术结构。

所述驱动齿轮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其上端套设有齿轮盖。

所述激光头发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盘信号面上。

所述PU技术结构通过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经过衍射光栅衍射成三束光,三束光经过半透镜反射到物镜上。

所述物镜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的凹坑上,激光束再从光盘反射回来,沿入射光逆方向,通过物镜到达半透镜,这时的激光束透射过半透镜,到达光电二极管。

所述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中取出数据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光学PICK UP 技术的CD-ROM驱动器,结合现在CD-ROM光盘使用的情况进行设计,通过在特定的驱动装置作用下,使得主结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相应的激光束,然后照射到光盘信号面上,利用激光在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比在非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弱得多这一特性,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区分凹坑和非凹坑及它们的转换沿。

在研究该基于光学PICK UP技术的CD-ROM驱动器之前,需要对整个 CD-ROM驱动器的驱动装置进行结构上的简单了解,同时也需要将CD-ROM 光盘的核心技术PICK UP的使用功能进行研究,所谓的PICK UP技术: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发出的激光经过衍射光栅(GRATING)衍射成三束光,三束光经过半透镜(HMIRROR)反射到物镜(OBJECTIVE LENS) 上,物镜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DISC)的凹坑上,激光束再从光盘反射回来,沿入射光逆方向,通过物镜到达半透镜,这时的激光束透射过半透镜,到达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中取出数据信号(HF),聚焦误差信号(FE)、跟踪误差信号 (TE),这里的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发出的激光就相当于激光头发射出去的激光,经过塑料光盘进行信息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座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U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座子,2、第一马达,3、第二马达,4、主基板,5、导轴螺丝,6、导轴,7、中间齿轮,8、驱动齿轮,9、极限开关,10、 PCB板,11、插座,12、激光头,13、塑胶片,14、波珠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学PICK UP 技术的CD-ROM驱动器,包括传送座子1、第一马达2、第二马达3、主基板4、导轴螺丝5、导轴6、中间齿轮7、驱动齿轮8、极限开关9、PCB 板10、插座11、激光头12、塑胶片13和波珠转盘14,传送座子1、第一马达2、第二马达3、主基板4、中间齿轮7和驱动齿轮8之间连接构成整个驱动装置的PU技术结构;

传送座子1的一侧通过导轴6的作用固定在主基板4上,且导轴6 的一端通过导轴螺丝5加紧固定在主基板4上,第一马达2与波珠转盘 14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中间齿轮7与驱动齿轮8之间传动连接,驱动齿轮8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其上端套设有齿轮盖;

第一马达2和第二马达3的下端整体连接有PCB板10,PCB板10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极限开关9和插座11,起到控制整个驱动器的作用。

该实施例主要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作用下,提供整个驱动结构的原动力,然后在主基板、导轴、齿轮和驱动齿轮辅助作用,使得整个结构得到完整的进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第一马达2和第二马达3的顶端卡合在主基板4上,且第二马达3与中间齿轮7之间卡合连接,通过卡口进行旋转带动;

传送座子1的上端安置有塑胶片13,且塑胶片13的一侧贯穿连接设置有激光头12,激光头12可以发射出激光,进而作用在折射物上,进行信息的传递转换,其作用效果相当于激光头12发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盘信号面上。

该实施例主要是PU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激光头发出的激光,作用到光盘信号面上,利用激光在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比在非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弱得多这一特性,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区分凹坑和非凹坑及它们的转换沿,具体的信息转化情况:PU技术结构通过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经过衍射光栅衍射成三束光,三束光经过半透镜反射到物镜上,物镜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的凹坑上,激光束再从光盘反射回来,沿入射光逆方向,通过物镜到达半透镜,这时的激光束透射过半透镜,到达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中取出数据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

工作原理:该CD-ROM驱动器部件结构是在以主基板4为主要的构件,以第一马达2和第二马达3为原动力结构,通过其提供的动力带动整个驱动器齿盘的运转,具体的为第一马达2带动波珠转盘14的运转,然后在第二马达3的作用下,带动中间齿轮7的旋转,将转动作用传递给驱动齿轮8,然后将水平的旋转作用力作用到导轴6上,进而在传送座子1 上进行激光的接收,从而将信号进行转换,使得光盘中的信息得到播放显示,整个结构过程比较的简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