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VD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79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DVD机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VD机芯。



背景技术:

DVD机芯是光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电管、聚焦透镜等光学元件组成的激光头,配合激光头运行的齿轮传动机构和导轨等机械组成部分,在通电状态下根据系统信号确定、读取光盘数据。DVD机芯是精密的器件,安装工序繁多,且要求精确,大部分零件采用螺丝进行装配,安装时需人工逐个对准再进行安装,生产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DVD机芯,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DVD机芯,包括包括激光头、机芯台板和安装在所述机芯台板上的导轨、电路板、传动组件、驱动马达;

所述电路板设于机芯台板的底面,该电路板上设有卡槽;

所述机芯台板底面设有立柱和立板,所述立柱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凹槽,所述电路板一端通过该卡槽与所述立柱的凹槽卡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立板上;

所述导轨包括两根,通过螺丝固定在机芯台板上;

所述激光头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上,该激光头的底部固定在传动组件上,通过驱动马达驱动传动组件带动激光头进给。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第一双联齿轮位于机芯台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双联齿轮贯穿机芯台板,所述第三双联齿轮和齿条位于机芯台板底面,所述激光头底部固定在所述齿条上;通过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转动和齿条运动,使激光头沿导轨运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包括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包括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三双联齿轮包括第三上齿轮和第三下齿轮;所述第一上齿轮与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下齿轮与位于机芯台板顶面的第二上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下齿轮位于机芯台板底面,与第三下齿轮连接;所述第三上齿轮与齿条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开口为八字形,方便电路板插进立柱凹槽进行卡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板的截面为倒L型,方便电路板摆放定位。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头上设有与导轨连接的套孔和C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DVD机芯的电路板通过电路板上的卡槽与立柱的配合固定,只需再用一个螺丝进行固定,组装时对位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安装效率;传动组件合理分配在机芯台板两侧,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3,一种DVD机芯,包括包括激光头1、机芯台板2和安装在所述机芯台板2上的导轨3、电路板4、传动组件5、驱动马达6。所述电路板4设于机芯台板2的底面,该电路板4上设有卡槽41,所述卡槽41的开口为八字形。所述机芯台板2底面设有立柱21和立板22,所述立柱21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凹槽211,所述立板22的截面为倒L型,所述电路板4安装时,一端通过所述卡槽41与所述立柱22的凹槽211卡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螺丝8固定在立板22上。

所述导轨3包括两根,通过螺丝8固定在机芯台板2上;所述激光头1上设有套孔11和C型槽12,该激光头1一端通过套孔11套设于所述导轨3上,另一端通过C型槽12与导轨3卡接,该激光头1的底部固定在传动组件5上,通过驱动马达6驱动传动组件5带动激光头1在导轨3上进给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51、第一双联齿轮52、第二双联齿轮53、第三双联齿轮54和齿条55。所述驱动齿轮51与驱动马达6连接,所述驱动齿轮51和第一双联齿轮52位于机芯台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双联齿轮53贯穿机芯台板2,所述第三双联齿轮54和齿条55位于机芯台板2底面,所述激光头1底部固定在所述齿条55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双联齿轮52包括第一上齿轮521和第一下齿轮522,所述第二双联齿轮53包括第二上齿轮531和第二下齿轮532,所述第三双联齿轮54包括第三上齿轮541和第三下齿轮542。所述第一上齿轮521与驱动齿轮51连接;所述第一下齿轮522与位于机芯台板2顶面的第二上齿轮531连接;所述第二下齿轮532位于机芯台板2底面,与第三下齿轮542连接;所述第三上齿轮541与齿条55连接,如图3所示。通过驱动马达6带动驱动齿轮51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双联齿轮52、第二双联齿轮53、第三双联齿轮54转动和齿条55运动,使激光头1沿导轨3运动。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