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9789发布日期:2019-06-14 22:4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盘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社会,光盘可存储的信息量大,用光盘如CD或DVD来记录声音、影像及个人档案资料,已经成为了现代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而且光盘易于制作、便于传输且成本低廉,成为人们传递大量图文信息的有效手段。但是,现有存储光盘技术比较落后,在大型的光盘存储装置中,当人们寻找需要的光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由于光盘容易损坏,在取放光盘更替光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光盘掉落破损,致使流失一些重要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寻找光盘不方便、光盘存取过程中光盘容易因掉落而破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包括

上面板;

下面板;

安装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存放架,所述存放架包括两个夹板和间隔板,夹板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夹板上设有多个插接孔,间隔板插接在插接孔上;

安装在上下相邻的两个间隔板之间的光盘屉;所述光盘屉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光盘格,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和手柄;所述手柄连接顶板和底板、位于背板的外侧;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相互对应的设有复数个水平槽道;所述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背板为曲面型,向壳体内凹陷,背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连接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第二基板滑动连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内侧竖直方向上设有凸条,凸条上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入通孔且滑动连接通孔,第二基板外侧设有调节块;所述光盘格包括镂空板和位于镂空板上的光盘托,所述镂空板安装在槽道上且能够沿槽道推拉,镂空板上对应凸条设有卡钩;通过移动调节块使第一凸起沿通孔滑动、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左右滑动,实现凸条与卡钩的钩合和分离;

位于光盘屉正左侧或正右侧、安装在夹板内侧上的RFID标签,用于记录对应光盘屉内的光盘信息;

连接RFID标签的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安装在夹板外侧且位于在光盘屉一侧,用于读取RFID标签中的光盘信息、用于连接RFID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均匀分布在夹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盘匣还包括后面板,所述后面板连接上面板、下面板和夹板。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板上设有光盘屉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光盘屉的材料为PV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光盘屉和间隔板等,本实用新型的光盘存储数量大。

2、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构成RFID系统,通过RFID标签记录对应光盘屉内的光盘信息和RFID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中的光盘信息,实现光盘的快速寻找,减少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需要的光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存储后更替容易,替换的时候只对应的调整该光盘所在光盘屉的对应的RFID标签,通过调整光盘所在光盘屉对应的RFID标签,可以实现小量更换也可以实现大批量更换。光盘屉具有对光盘格统一锁紧的自锁功能,可以防止存取过程中光盘不慎散落,避免取放光盘屉时光盘容易掉落而造成光盘破损。光盘屉还具有便携移动的手柄。

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装卸、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需要光盘存储和光盘寻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光盘屉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光盘屉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光盘屉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的光盘格的结构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1、第一基板,5.2、第二基板,6、手柄,7.1、镂空板,7.2、光盘托,7.3、卡钩,8、槽道,9、上面板,10、下面板,11、夹板,12、间隔板,13、RFID读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用于存储光盘的盘匣,如图1所示,包括上面板9、下面板10、存放架、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13。

在上面板9和下面板10之间安装有存放架,存放架包括两个夹板11和多个间隔板12,两个夹板11连接上面板9和下面板10,优选的是螺栓连接,两个夹板11上设有多个插接孔,两个夹板11上的插接孔一一对应,间隔板12插接在插接孔上。两个夹板11和安装两个夹板11间上下相邻的两个间隔板12共同构成盘槽,光盘屉放在盘槽里,图1中仅有一个盘槽放置了光盘屉。

光盘屉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光盘格。壳体包括顶板1、底板2、背板、左侧板3、右侧板4和手柄6,参见图2~4。手柄6连接顶板1和底板2、位于背板的外侧。左侧板3上设有复数个水平槽道8,在右侧板4上设有与左侧板3相对应数量的槽道8,左侧板3的槽道8与右侧板4的槽道8一一对应,每组对应的槽道8用于放置一个光盘格。在顶板1上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为弧形。背板包括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所述背板为曲面型,向壳体内凹陷,第一基板5.1连接顶板1、底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在第二基板5.2内侧竖直方向上设有凸条,凸条上表面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插入顶板1上的通孔,第一凸起沿弧形的通孔滑动。第二基板5.2和第一基板5.1形状匹配、接触连接,第二基板5.2外侧设有调节块,第二基板5.2滑动连接第一基板5.1、通过第一凸起滑动连接顶板1。光盘格包括镂空板7.1和位于镂空板7.1上的光盘托7.2,光盘放置于光盘托7.2上,光盘格安装在左侧板3与右侧板4一一对应的槽道8上,光盘格能够沿槽道8进行推拉,镂空板7.1上对应凸条设有卡钩7.3,凸条与卡钩7.3可以实现钩合和分离,通过移动调节块使第一凸起沿通孔滑动、第二基板5.2相对于第一基板5.1左右滑动,当调节块移动到锁紧的状态时,镂空板7.1上的卡钩7.3与凸条钩合,槽道8内的光盘格锁紧,不能进行推拉动作,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壳体外侧的手柄6对本光盘屉进行移动;当调节块移动到开锁的状态时,镂空板7.1上的卡钩7.3与凸条分离,槽道8内的光盘格处于自由状态,可以进行推拉动作,使用人员可以推拉光盘格取放光盘。所有光盘格装入槽道8装入壳体后,光盘格的前端面共同构成光盘屉的前侧板。通过在镂空板7.1上设有卡钩7.3,当使用人员想要移动本光盘屉时,将调节块移动到锁紧的状态,镂空板7.1上的卡钩7.3与凸条钩合,槽道8内的光盘格锁紧,不能进行推拉动作,使用人员想要取放光盘时,将调节块移动到开锁的状态,镂空板7.1上的卡钩7.3与凸条分离,槽道8内的光盘格处于自由状态,可以进行推拉动作,通过卡钩7.3与凸条的钩合和分离,能够实现自锁功能,并且能够对全部的光盘格进行统一的锁紧与打开,并且自锁效果稳定;通过在每组对应的槽道8放一个光盘格,可以有效的避免光盘间的摩擦,并且避免光盘因为受到挤压而出现光盘折断的情况;光盘格的结构参见图5,光盘格上的镂空板7.1,通过镂空设计可以节省材料。使用人员通过手柄6移动本光盘屉,手柄6的设计方便使用人员的携带和移动。在凸条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凸起,底板2上对应第二凸起设有凹槽,第二基板5.2相对于第一基板5.1滑动时,第二凸起沿凹槽滑动。所述凹槽的形状与顶板1上的通孔的形状相同。

在光盘屉正左侧或正右侧,设有安装在夹板11内侧上的RFID标签,用于记录对应光盘屉内的光盘信息,RFID标签与安装在夹板11外侧且位于在光盘屉一侧的RFID读写器13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13,用于读取RFID标签中的光盘信息、用于连接RFID天线。RFID标签、RFID读写器13、RFID天线共同构成RFID系统,

RFID标签、RFID读写器13和光盘屉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盘槽上有一套RFID系统。RFID标签记录对应光盘屉内的光盘信息,RFID读写器13通过RFID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光盘信息,RFID读写器13读取光盘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图1中存放架有3个,每个存放架上有8个盘槽,即共计能存放24个光盘匣,每个光盘匣中能放置多个光盘,所以能实现不同批量的存储。RFID标签、RFID读写器13、RFID天线共同构成RFID系统,通过RFID标签记录对应光盘屉内的光盘信息和RFID读写器13读取RFID标签中的光盘信息,实现光盘的快速寻找,减少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需要的光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存储后更替容易,替换的时候只对应的调整该光盘所在光盘屉的对应的RFID标签,通过调整光盘所在光盘屉对应的RFID标签,可以实现小量更换也可以实现大批量更换,并且光盘屉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更换光盘、寻找光盘、移动光盘屉时光盘不慎散落,避免取放光盘时造成光盘破损,光盘屉还具有便携移动的手柄6。该盘匣不仅便于寻找光盘,而且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需要光盘存储和光盘寻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不仅存储数量大并且可以快速的找到对应的光盘。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优选的是:

插接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夹板11上,并且两个夹板11上的插接孔一一对应,间隔板12插接在插接孔上。间隔板12上设有光盘屉的限位块,防止在放置光盘屉时由于过力推送光盘屉,致使光盘屉从间隔板12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连接上面板9、下面板10和夹板11的后面板;

光盘屉的材料为PVC,便于制造且成本低、质量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