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外出监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5797发布日期:2022-10-22 07: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光盘外出监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盘外出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各行业的开展,信息泄露和敏感载体丢失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光盘因其特有性质,成为多数涉密单位在工作中进行敏感数据信息存储和交换的主要方式之一。
3.军工、科研院所等作为重要涉密单位,由于工作和项目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接触、使用和携带存储涉密信息的光盘外出。目前,军工、科研院所等重要涉密单位在涉密光盘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和出差在外管理两部分,一般内部管理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流程,而出差在外管理监控手段相对缺失。在外出过程中一旦出现涉密光盘丢失或信息泄露,即意味着泄密事件的发生,可能会给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加强对光盘等敏感载体的外出过程监管十分必要和紧迫。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光盘外出的监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盘外出监管装置,通过对光盘进行位置追踪、历史轨迹查询、防丢分离报警、光盘放入与取出过程记录、载体容器打开关闭记录、异常活动轨迹报警等全程动向管理,提高对载体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最终提高载体安全性,加强其全生命周期动向管理,作为光盘载体被取出和读取等全过程监管的辅助手段,降低丢失和泄密风险,同时提供事后分析的依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盘外出监管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光盘的存储盒,关键在于:在所述存储盒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rfid读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4g通信单元、用于室内定位的wifi单元、用于与手机蓝牙通讯进行距离监测和防丢预警的蓝牙模块、用于位置定位的gnss定位模块以及配套的电池,在所述光盘上粘贴有与所述rfid读卡单元相配套的rfid标签。
7.进一步的,在所述存储盒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加速度传感器。
8.进一步的,在所述存储盒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光盘容纳腔的盒体以及与盒体相连的盒盖。
9.进一步的,在盒体和盒盖间设有开盖检测组件,所述开盖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盒盖上的磁铁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霍尔开关。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盒盖和所述存储盒的盒体间设有卡扣结构以及配套的开盒按钮。
11.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上设有充电触点、sim卡槽和充电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12.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光盘的限位块。
13.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上设有光盘推出组件,所述光盘推出组件包括滑动限位在
所述盒体侧面的滑动开关、铰接在所述盒体内的摆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开关和所述摆杆相铰接的推杆,在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推杆相铰接的铰接部以及用于将所述光盘推出所述盒体外的驱动部。
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摆杆上平行设置有多个。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精确监管每个具体且唯一的光盘,进而实现对载体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物品安全性,降低丢失和泄密风险,为事后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在闭盒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在开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中光盘推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中摆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盘外出监管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24.附图中,1、存储盒,1-1、盒体,1-2、盒盖,1-3、光盘容纳腔,1-4、卡扣结构,1-5、开盒按钮,1-6、充电触点,1-7、sim卡槽,1-8、充电口,2、限位块,3、光盘,4、控制器,5、rfid读卡单元,6、gnss定位模块,7、电池,8、rfid标签,9、wifi单元,10、4g通信单元,11、加速度传感器,12、蓝牙模块,13、磁铁,14、霍尔开关,15、滑动开关,16、摆杆,16-1、铰接部,16-2、驱动部,17、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见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盘外出监管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光盘3的存储盒1,关键在于:在存储盒1内设有控制器4以及与控制器4相连的rfid读卡单元5、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4g通信单元10、用于室内定位的wifi单元9、用于与手机蓝牙通讯进行距离监测和防丢预警的蓝牙模块12、用于位置定位的gnss定位模块6以及配套的电池7,在所述光盘3上粘贴有与所述rfid读卡单元5相配套的rfid标签8。此外,在装置中还设置有喇叭、指示灯等。
26.在存储盒1内还设有与控制器4相连的加速度传感器11。加速度传感器11用于监测存储盒1是否有移动情况。
2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rfid读卡实现对如光盘等载体的在位/离位/变更监测,每个光盘上方中心空心圆位置周围粘贴0.1mm厚度的无源高频rfid标签,标签具有唯一id,终端内置13.56mhz高频读卡单元,通讯制式为15693读卡协议,外置读卡天线,通过轮询方式以一定周期进行读卡,每次仅限五次读卡操作,间隔100ms,通过计算处理将读到的标签id发送给控制器4,控制器4据此判断是否有敏感物品放入、取出或更换,实现在位/离位/变更监测功能。
28.本实用新型的监管装置实现原理是:通过gnss/wifi/基站定位获取装置的位置;
通过4g实现装置与平台/手机通讯;通过霍尔开关传感器实现开关盒监测;通过rfid读卡实现光盘的在位/离位/变更监测;监管装置通过检测与手机蓝牙的连接情况实现距离监测和防丢预警功能,当装置检测到与手机蓝牙超过预设的距离或者断开时,装置本身通过喇叭或者指示灯闪烁的方式实现报警,也会通过平台向手机小程序或者向手机发送短信进行报警。装置还具备低电告警,远程升级,盲区数据存储与补报等功能。
29.参见附图2和3,在存储盒1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光盘容纳腔1-3的盒体1-1以及与盒体相连的盒盖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隔板形成4个光盘容纳腔1-3,可以最多容纳并监管4张光盘。在盒体1-1内设有用于限位光盘3的限位块2,限位块2对称设置有两个以同时对4张光盘进行限位,其内侧面加工成与光盘3外周面配套的弧形以方便对光盘3进行限位。在具体实施时,每张光盘3下方对应的隔板上设有rfid读卡单元5且在上下方分别设置屏蔽层,保证rfid读卡单元5只能监测盒体1-1其对应的光盘3,防止误读此容纳腔之外的光盘3。
30.在盒体和盒盖1-2间设有开盖检测组件,开盖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盒盖1-2上的磁铁13以及与控制器4相连的霍尔开关14。
31.为便于打开和关闭盒盖1-2,在盒盖1-2和存储盒1的盒体间设有卡扣结构1-4以及配套的开盒按钮1-5,通过按压开盒按钮1-5即可实现解除卡扣结构1-4的限位,实现盒盖1-2的打开。当盒盖1-2与盒体1-1合上时,在卡扣结构1-4的限位下两者形成限位结构。
32.在盒体1-1上设有充电触点1-6、sim卡槽1-7和充电口1-8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三者均有配置,以实现不同形式的充电以及插卡后实现通讯。
33.参见附图4和6,为便于光盘取出,在盒体1-1上设有光盘推出组件,光盘推出组件包括滑动限位在盒体1-1侧面的滑动开关15、铰接在盒体1-1内的摆杆16以及两端分别与滑动开关15和摆杆16相铰接的推杆17,在摆杆16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推杆17相铰接的铰接部16-1以及用于将光盘3推出盒体1-1外的驱动部16-2。通过推动滑动开关15开关使推杆17驱动摆杆16旋转,摆杆16上的驱动部16-2推动光盘3向外移动,以便于光盘3取出。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了4个光盘容纳腔1-3,因此驱动部16-2在摆杆16上平行设置有4个且长度递增或递减,以使得光盘3被推出时呈阶梯状布置,便于拿取。
3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在光盘3存储有资料后粘贴装无源rfid标签8,通过手机中的微信小程序绑定装置与光盘(包括监管终端id、标签id、敏感物品基本信息和责任人信息等),责任人通过手机与装置建立蓝牙连接关系,之后装置检测到运动后登录平台,收到包含携带物品标签id、数量等信息的登录反馈信息,装置通过读卡判断物品标签id、数量是否与登录反馈中的数量一致,通过霍尔开关14判断盒盖1-2是否开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1判断终端是否运动,判断为运动后则采集并上报实时位置信息,通过连接蓝牙模块12检测装置是否与责任人手机远离,当控制器4检测到蓝牙模块12与责任人的手机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时,装置将报警并向责任人的手机将发出预警信号(如语音、灯光、短信提示等)。整个过程中,控制器4还会将相应光盘在位信息/离位报警/变更报警/开盒报警/关盒操作/蓝牙分离报警/位置信息/低电报警等信息上报至平台,在通讯失败/开启飞行模式时,将信息存入盲区,待信号恢复后进行补传。
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