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eprom仿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4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片eprom仿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适用在单板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C的EPROM插座上的仿真器。
目前现有的仿真器,多在开发系统中得以实现,价格很贵。如Z-80的开发系统,不包括主机TRS-8.0在内需万元以上。单片开发系统也在千元以上。在没有仿真手段的情况下,调试EPROM中的程序是很困难的,因为无法立即改变其中的信息,不能进行单步或断点调试,而且每次修改程序都必须用紫外线灯擦除,每次费时0.5小时。如果写入失败,则要重复进行,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蕊片。因此在单板机上,开发EPROM中的软件时,相当麻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仿真器,目的之一是在没有开发系统的条件下可在单板机EPROM工作的地域空间上,使操作者如同使用RAM一样,随意地由键盘或磁带输入信息,并运用本机监控所提供的开发手段,来调试其中的应用程序。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是可单步设置断点,逐点排错,边改边试,减少分析查错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操作者的逻辑思维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三是当工作告一段落时,还可保存其信息达数月之久。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硬件装置,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IC24脚插座的各脚示意图。
图5是6116的各脚示意图。
图6是2716的各脚示意图。
图7是印刷电路板。
图1、图2中,〔1〕开关、〔2〕6116、〔3〕印刷电路板、〔4〕IC24脚插座、〔5〕电源插座、〔6〕电容C。
图3中,R1、R2均为电阻,V为电源,〔6〕电容C、〔1〕开关、CPU的
WR为CPU蕊片的写入信号。
其中R1的作用是当开关〔1〕处于RAM位置、拖线空头时,
WR为高电平,以保证内存不被错写。
R2的作用是当仿真器拨离插座时,
CS是高电平,使6116〔2〕处于低耗状态。
C电容〔6〕的作用是防止电源干扰。
以此电路原理图制作印刷电路板,使其R1=10K、R2=10K、V=4.5V、C=47u/16V。
本实用新型用一片RAM蕊片对一片EPROM进行仿真,并在EPROM位置上实现一对一的EPROM仿真。将一片RAM蕊片的片选脚引向IC插座的相应插脚,该插脚对应着被仿真的EPROM的片选脚,并经过一电阻R接电源正极。并将该RAM蕊片的写信号脚经另一电阻R由开关与电源正极相通。这样当开关在RAM位置时接CPU的写信号(
WR),当开关在ROM位置时接通正电极。
目前由于国内蕊片的局限,只能使用6116对2716进行仿真,倘若有4K或8K的类似器件,如用6132、6264则可对2732、2764进行仿真而分别作出相应的单片仿真器。
本实用新型选用6116〔2〕蕊片对2716进行单片仿真。
选用6116〔2〕对其脚做一定的变更,代替TP801一类单板机上的2716。6116〔2〕与2716的容易都是2K、而且全部地线和数据线相同,只有四根线作适当处理后,就可使6116〔2〕在2716的插座上工作。具体改动如下首先准备一个附图4空的IC24〔4〕脚插座,从这个插座向附图5中6116〔2〕看去,要使6116〔2〕变为附图6的2716。为此将6116〔2〕除21、24、18脚不接,20脚换位外,余脚对应接向IC24〔4〕脚插座、然后通过附图7印刷电路板,使其6116〔2〕的18脚引向插座的IC24〔4〕的20脚并经R1=10K电阻接电源V=+4.5V、6116〔2〕的20脚接地;6116〔2〕的21脚经R2=10K电阻接电源+4.5V,同时与开关〔1〕相接,实现6116〔2〕变为2716的仿真器。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硬件。工作时当开关〔1〕指向RAM位置时,6116〔2〕的写信号脚
WR通过开关〔1〕接向拖线,该拖线由使用者接向CPU的写信号脚
WR、因写信号
WR起了作用,就可以向6116〔2〕写入信息,成为RAM器件,可随机存贮。当开关〔1〕指向ROM位置时,6116〔2〕的
WR脚通过开关接向+4.5V高电平,由于
WR置高电平时,6116〔2〕中的数据不能被改写,也就使其重显ROM的特性了。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单片构成,并直接插在现场EPROM插座上,对原单板机电路或可编程控制器PC的物理环境的影响最小,可实现最大限度的实时仿真。如采用开发系统对EPROM进行仿真要引接到开发系统,这样因信号传递而产生的误差和干扰及延时等,将影响仿真的效果,以至于影响认真调好的参数和程序,导致在固化后又发生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EPROM的仿真不是代替EPROM上机使用,而是在于它可以如同EPROM器件一样被插在同一插座上,占据同一地域,但又显示RAM的功能,可以随时写入数据,便于修改和调试,从而加速了开发工作的进度。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EPROM的特征,可以保存信息,所以除了调试EPROM中的程序这一主要用途外,还可取代录音机,快速存取信息。
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三节电池供电,仿真器工作时耗电1mA,待机时耗电0.1mA,内存容量2K,整个装置尺寸60×30×30毫米(长×宽×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插在单板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C的EPROM插座上的仿真器其特征在于单片EPROM仿真,(1)将一个RAM蕊片的片选脚引向IC插座的相应插脚,该插脚对应着被仿真的EPROM的片选脚。并经过一电阻R接电源正极,(2)将RAM蕊片的写信号脚经另一电阻R由开关[1]与电源正极相通,(3)当开关[1]在RAM位置时接CPU的写信号(WR),当开关[1]在ROM位置时接通电源正极。
2.根据权利1所说的仿真器,其特征在于选用6116〔2〕构成EPROM仿真,具体仿真,6116〔2〕的18脚引向插座IC24〔4〕的20脚,并经R=10K电阻接+4.5V电源、6116〔2〕的20脚接地,6116〔2〕的21脚经R=10K电阻,由开关〔1〕与电源+4.5V相通,当开关〔1〕在ROM位置时接CPU的写信号(WR),当开关在ROM位置时接通+4.5V。
专利摘要
一种可直接插在单板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C的EPROM插座上的仿真器,由一RAM蕊片对其片选脚、写信号脚进行改动,使它兼有RAM、ROM功能。当开关拨向RAM位置时,仿真器处于可读写状态(RAM),与一般RAM存贮器一样,此时可以存入程序或是对内存进行修改,使用单步或断点调试功能。当开关拨向ROM位置时,仿真器处于只读状态(ROM)。拨离插座时,电池供电,其中内容可正确地保存至电池失效为止。
文档编号G11C15/00GK86205708SQ86205708
公开日1987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16日
发明者王世京 申请人:王世京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