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498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含具有下磁头的滑座和绞接至具有上磁头的固定架的磁头移动机构。
设计用于在置入磁盘盒内的磁盘上记录和重现信息的磁记录/重现装置装有磁头移动机构。磁头移动机构包括由一驱动源例如步进马达旋转的螺旋轴和一预滑座,该滑座由于螺旋轴旋转沿磁盘的径向往复动作。一固定架铰接到滑座上。还有一加载弹簧以约束衔接方式置于在该滑座上,以便弹性地迫使固定架朝向滑座。一对磁头分别安装在滑座上和固定架上,即下磁头安装在滑座上,上磁头安装在固定架上。
当将磁盘盒装入具有上述示意结构的磁记录/重现装置时,固定磁盘盒的支架由非装载位置降低到装载位置。与支架向下移动的同时,在用作转轴的铰链上该固定架绕轴旋转。因此,滑座上的下磁头和固定架上的上磁头与夹在它们之间的磁盘彼此形成压力接触。当由步进马达促使螺旋轴旋转时,螺旋轴的旋转传递到滑座上,因此,滑座和固定架沿一导轴在磁盘的径向上,往复移动。两个磁头由于磁盘的旋转进行记录和重现信息。相反,当支架由装载位置向非装载位置上升时,固定架绕轴旋转以便与滑座分离。当磁盘盒没有装到支架上时,磁头维持彼此分离。
图48是表示常规磁头移动机构的平面图,图49是图48中所示的磁动移动机构的断面图。如图所示,导轴101和螺旋轴102装在一底盘100上彼此平行。螺旋轴102的配置使得利用一驱动源即一步进马达(未表示)能转动。一滑座103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轴101。下磁头104安装在滑座103的前端。
由滑座103的侧表面伸出一啮合用伸出件103a。该啮合用伸出件103a与螺旋轴102的螺纹槽相啮合。一随动弹簧片105利用螺钉固定到滑座103上。螺旋轴102夹在随动弹簧片105和滑座103的啮合用伸出件103a之间,因此,啮合用伸出件103a与螺旋轴102的螺纹槽稳定地啮合。一与固定架106成一体的合页107利用螺钉固定到滑座103的后端。上磁头108安装在固定架106的前端。由螺线管状扭簧制成的加载弹簧以约束方式装在滑座103和固定架106之间。由加载弹簧109的螺线管状部分按这样一种方式,即一个支臂远长于另一个支臂的方式伸出两个支臂。由于加载弹簧109的作用,迫使固定架106朝向滑座103,即沿上磁头108趋于与下磁头104形成压力接触的方向受到力作用。由固定架106的两侧伸出第一支承臂106a和第二支承臂106b。由于受到来自加载弹簧109的弹力作用,第一和第二支承臂106a和106b与支架110的顶面保持接触。支架110与一滑板(未表示)配合动作,在非装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竖直运动。
当组装磁头移动机构时,固定架106上的上磁头108必须与在滑座103上的下磁头104精确地对准。在磁头移动装置组装的过程中,上磁头108和下磁头104要彼此适当地对准。两个螺钉通过合页107和位于其间的安装板(未表示)拧到滑座103上,同时使二磁头保持在对准的位置上。在滑座103和固定架106彼此已经铰接后,加载弹簧109的螺线管状部分插入到滑座103的弹簧支承部分。加载弹簧109的较短的一个臂以约束方式置于一弹簧承接件上,而加载弹簧109以约束方式置于固定架106的弹簧承接件上。随动弹簧片105安装在滑座103的后表面上。螺旋轴102夹在随动弹簧片和由滑座103整体伸出的啮合用伸出件103a之间。因此,滑座103的啮合用伸出件103a与螺旋轴102的螺纹槽稳定地啮合。在滑座108的后表面中形成一个凹槽,以使随动弹簧片105保持就位。为了将随动弹簧片105安装在滑座103上,随动弹簧片深入该凹槽内,而滑座103倒转,使凹槽的开口面向上。然后随动弹簧片105旋入凹槽内。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磁头移动机构中,固定架106由于支架110向上而升起,在非装载的状态下,上磁头108与下磁头104相分离,如图49所示。另一方面,当磁盘盒(未表示)装入磁头移动机构时,支架110由非装载位置下降到装载位置,同时夹持磁盘盒。与支架110下降运动的同时,由于作为一转轴的合页弹簧片107的作用固定架106朝着滑座103绕轴转动。因此,上磁头108和下磁头104与容纳在磁盘盒中的磁盘的两侧表面形成接触。当螺旋轴102由于步进马达在上述条件下动作而旋转,螺旋轴102的旋转经过螺纹槽和该啮合用伸出件103a传递到滑座103。滑座103沿着导轴101在磁盘的径向往复移动。因此,上和下磁头对于旋转中的磁盘进行信息记录和重现。相反,当支架110由装载到非装载的位置上升时,固定架106绕轴旋转,结合支架的向上运动远离滑座103。最终,上磁头108和下磁头104彼此再次分离,如图49所示。
在前面介绍的常规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中,在非装载的状态下,固定架106由于第一和第二支承臂106a和106b与支架110形成接触而向上提升,如图49所示。此外,滑座103受到来自随动弹簧片105的弹性力的作用,使该啮合用伸出件103a与螺旋轴102形成压力接触。这时,向上的力F1和F2作用在固定架106的第一和第二支承臂106a和106b上,而向下的力F3作用在滑座103的啮合用伸出件103a上。倘若导轴101和F1·F2和F3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是a,b和c,沿用箭头A标示方向围绕导轴101的转矩变为F1·a+F3·c,以及沿用箭头B标示方向围绕导轴101的转矩变为F2·b。为了防止滑座103由底盘100上升和为了保证在啮合用伸出件103a和螺旋轴102之间稳定的啮合,沿箭头A方向的转矩必须大于沿箭头B方向的转矩。简言之,必须满足如下关系F1·a+F3·c>F2·b(1)然而,力F1和F2的幅值根据加载弹簧109的弹力变化,而力F3的幅值当将随动弹簧105固定到滑座103上时根据螺钉的固紧转矩变化。实际上,不可能向螺钉施加恒定的转矩,因此,力F3的幅值经常是变化的。因此,上述关系式不满足。相反,假如出现如下面表示的相反的关系,滑座103上的啮合用接触件103a会易于与螺旋轴102脱开。
F1·a+F3·c<F2·b最后,导致在磁头移动机构中操作失败。
作为磁头移动机构的另一个常规的实施例,还已知一种磁头移动机构,其具有一个固定到固定架106上的第一支承臂106a而没有第二支承臂106b。在这种磁头移动机构的情况下,在先前所述的关系式(1)中,F2b=0,因此,即使力F3产生变化,也能防止滑座103由底盘100上升起。然而,假如固定架106受到由于落物之类引起的一个大的外力,固定架106围绕第一支承臂106a和用作支点的支架110之间的接触面倾斜。因此,上磁头108与下磁头104形成碰撞,使得磁头损坏。此外,固定架106在仅用作对于支架110的力作用点的第一支承臂106a上绕轴转动。由于在持续长时间之后开始变形的合页107作用结果,一个扭矩作用在与固定架106成一体的板状合页107上。
对于前面讨论的常规的磁记录/重现磁头移动机构,当将固定架106铰接到滑座103上时,必须精确地调节两个螺钉的上紧转矩,以认真防止上下磁头108和104失准。按照这种方式,常规磁记录/重现磁头移动机构需要很多零件以及难于组装,妨碍成本降低。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已经试图仅利用一个螺钉将固定架106铰接到滑座103上。在这种情况下,固紧螺钉所需的转矩使得合页弹簧片107和安装板(未表示)非预期的旋转。因此,上磁头100和下磁头104易于失准。
此外,在前述常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中,加载弹簧109由具有一较短的支臂和一较长的支臂的不对称扭力弹簧构成。必须仔细地将加载弹簧109插在滑座103和固定架106之间,而且还要注意两个支臂,使得可操作性变差。此外,加载弹簧109的两个支臂的其中之一是十分短的,因此,该较短支臂以约束方式置于滑座103的弹簧承接件上时,产生一个很大的反作用力,也使可操作性变差。
在先述常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中,随动弹簧片105由滑座103中形成的凹槽的两个侧壁定位。因此,需要将凹槽和随动弹簧片105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假如随动弹簧片109相对于凹槽倾斜定位,使得随动弹簧片109不可能精确地装配到凹槽内。要花很多时间和一定努力才能将随动弹簧105片装到凹槽内。
本发明考虑到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能防止损坏磁头以及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其能防止合页弹簧片损坏以及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价康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其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和需要较少数量的零件。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包含一个螺旋轴,由作为驱动源的马达旋转;一个导轴,与螺旋轴平行配置;一个滑座,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轴上,具有安装在其前端上的下磁头;一个随动弹簧片,将形成在滑座上的啮合用伸出件压靠到螺旋轴的螺纹槽;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利用合页弹簧片将固定架铰接到滑座的后端;一个加载弹簧,以约束方式装在固定架和滑座之间,其迫使上磁头趋向下磁头;第一支承臂,沿导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一侧伸出,与在非装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可竖直移动的支架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及第二支承臂,沿螺旋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另一侧伸出,与支架的上表面隔开预定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包含一个螺旋轴,由用作驱动源的马达旋转;一个导轴,与螺旋轴平行配置;一个滑座,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轴上,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一个随动弹簧片,将形成在滑座上的啮合用伸出件压靠到螺旋轴的螺旋槽内;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利用合页弹簧片将该固定架压靠到滑座的后端;一个加载弹簧,以约束方式装在固定架和滑座之间,迫使上磁头趋向下磁头;一个加压部分,形成在滑座上,用于将合页弹簧片侧面的一部分压迫接近导轴;以及一个支承臂,沿导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一侧伸出,与在非装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可竖直移动的支架的上表面形成接触;按照一种优选的方式,另一个支承臂最好形成在固定架的另一侧,并且这个支承臂最好与支架的上表面隔开一预定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包含一个滑座,在其前端安装有下磁头,该滑座沿磁盘的径向往复移动;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固定架的后端与一合页弹簧片构成一体;一个安装板,利用该合页弹簧片压到形成在滑座后端的一个连接件上;以及一个凹部,形成在滑座的连接件中,由合页弹簧片的外沿部分地覆盖其填有粘接剂,以便很快地将滑座和合页弹簧片粘接在一起;按照一种优选方式,在安装板的外沿最好形成一个凹槽,位于在该凹部上方。
按照另一种优选方式,最好在滑座和安装板上形成一些调节部分,以便限定安装板的前后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包含有一个滑座,在其前端具有下磁头,该滑座沿磁盘的径向往复移动;一个固定架,在其端具有上磁头,并具有一铰接到滑座后端上的合页弹簧片;一个加载弹簧,由一螺线管状扭力弹簧构成,它所具有的两个自由端以约束方式置于在滑座和固定架上,其中设定该二自由端和加载弹簧的螺线管状部分之间的距离,使它们彼此基本上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包含一个螺旋轴,由用作驱动轴的马达旋转;一个滑座,其装磁头,由于螺旋轴的旋转沿磁盘的径向往复运动;一个随动弹簧片,固定地装入在滑座中形成的凹槽内,弹性地将滑座压迫靠紧螺旋轴;及一个导向件,形成在滑座内,提供一朝向随动弹簧片内侧的斜度,将随动弹簧片导入该凹槽的内侧。
按照一种优选的方式,该导向件最好包含一肋状的突起,以及最好形成多个导向件。
按照另一种优选方向,最好在滑座的凹槽内形成一对支承件,以便形成一个用于将随动弹簧片装进凹槽内的基准面,以及最好在一对支承件之间有一间隔。
按照上面介绍的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的磁头移动机构,仅沿导轴方向伸出的第一支承臂与支架形成接触,以便在支架处于上升的非装载的状态下,提升该固定架,并且上下磁头维持分开的状态。这时,仅一个转矩作用在导轴上,使滑座的啮合用伸出件与螺旋轴相啮合。因此,不管加载弹簧和随动弹簧片的弹力是否变化,都能肯定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
假如,为了将合页弹簧片的侧面部分压到导轴上,而在滑座上形成一加压部分,则该加压部分能抑制合页弹簧,使扭动程度降低。因此防止合页弹簧片变形。
假如第二支承臂沿螺旋轴的方向由固定架的侧面伸出,以及假如在第二支承臂和支架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当第二支承臂与支架产生碰撞时,即使该固定架受到落物引起的很大的外力,固定架也能够不会朝着滑座进一步倾斜。因此,防止上下磁头受到损伤。
假如该加压部分和第二支承臂两者都形成在固定架上,就能够防止合页弹簧片变形和防止损伤磁头,同时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理想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
在组装磁头移动机构的过程中,将合页弹簧片和安装板安装在滑座的一个连接件上,并且这三个元件能用一个螺钉轻松地固紧。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相对于滑座十分轻微地旋转固定架,就使上下磁头对准。由合页弹簧片部分覆盖的凹部填有粘接剂。因此,利用在凹部中的粘接剂使滑座和合页弹簧片能很快地粘接在一起。利用用力上紧的螺钉使滑座和固定架彼此牢固地铰接,同时上下磁头保持在对准的状态。
假如在安装板的外沿形成凹槽,使之位于在该凹部的上方,流出凹部的过剩的粘接剂汇集在安装板中的凹槽内,使之能够防止过剩的粘接剂在合页弹簧片和安装板之间流动。假如在滑座和安装板中分别形成调节部分,以便限定安装板的前后侧,该各调节部分限定将安装板固定到滑座上的方向。因此,在安装板中出现的毛边经常朝前,用于上紧螺钉的力可以最终作用在合页弹簧片上。
在组装磁头移动装置时,在已将固定架铰接到滑座上以后,加载弹簧的螺线管状部分支承在滑座上,加载弹簧的两个自由端以约束方式置到滑座和固定架的各自的弹簧承接件中。因此,由于加载弹簧的弹力的作用,迫使在固定架上的上磁头朝向滑座上的下滑头。将在加载弹簧的二自由端与螺线管状部分之间的支臂的长度设定使之基本相等。因此,由对称的螺线管状扭力弹簧构成该加载弹簧,故无需注意弹簧的方向性就可以将其插入滑座和固定架之间的空间里。
在将随动弹簧片装到滑座上时,将随动弹簧片装入凹槽中,同时将滑座倒转,使它开口向上。利用该导向件使随动弹簧片导入凹槽的内侧,因此,可以易于将随动弹簧片装入凹槽内。
假如该导向件构成为一肋状的突起,以及形成多个肋状的突起,随动弹簧片插入到凹槽内,同时利用该导向件对随动弹簧片的各个部分导向。因此,将随动弹簧片更易于装配到凹槽内。在滑座的凹槽内形成一对支承件,以便形成用于装配随动弹簧片的基准面,以及在一对支承件之间形成一个间隔。这样就能够降低在基准面中由于组装滑座和由于滑座和安装材料的重量引起的变形带来的误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该磁记录/重现装置的正面图;图3是该磁记录/重现装置的后视图;图4是该磁记录/重现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磁盘盒的平面图;图6是在图1中所示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移去上盖的平面图;图7是在图6中所示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后视图;图8是在图6中所示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在图6中所示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移去支架的平面图;图10是磁记录/重现装置的底盘的平面图;图11是该底盘的侧视图;图12是一导向突起和一伸出件透视图;图13是装在磁记录/重现装置中的滑板的平面图;图14是该滑板的后视图;图15是该滑板的侧视图;图16是当该滑板与底盘相衔接时的滑板的断面图;图17是装在磁记录/重现装置中的支架的平面图;图18是该支架的后视图;图19是该支架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利用基本材料冲压支架的示意图;图21是装在磁记录/重现装置中的活门开闭机构的主要元件的透视图;图22是装在磁记录/重现装置中的磁头移动机构的平面图;图23是该磁头移动装置的断面图;图24是装在磁头移动机构中的滑座的平面图;图25是该滑座的底视图26是该滑座的后视图;图27是沿图25中所示的线27-27所取的滑座的断面图;图28是表示随动弹簧片在滑座上安装的示意图;图29是滑座上磁头安装的透视图;图30是当沿纵向看时的安装在滑座上的下磁头的断面图;图31是当沿横向看时的安装在滑座上的下磁头的断面图;图32是装在磁头移动机构上的固定架的平面图;图33是固定架和滑座彼此安装的安装区的主要元件的平面图;图34是沿在图33中所示的线34-34所取的安装区的断面图;图35是图10中所示的底盘的底视图;图36是将上盖装在磁记录/重现装置上的平面图;图37是上盖的后视图;图38是上盖的侧视图;图39是磁记录/重现装置的下盖的平面图;图40是下盖的后视图;图41是下盖的侧视图;图42是表示固定在底盘上的下盖的示意图;图43A和43B是表示将上盖和下盖装到底盘上的步骤的示意图;图44是在上盖、下盖和底盘之间的固定部分的主要元件的断面图;图45是表示处于非装载状态的支架和滑板的示意图;图46是表示处于装载状态下的支架和滑板的示意图;图47是与图6相似的平面图,表示将磁盘盒装入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的情况;图48是常规的磁头移动机构的平面图;图49是该磁头移动机构的断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重现装置包含上盖1和下盖2,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外罩;容纳在上盖1和下盖2之间的机构主体;以及一前面板3,装到在上盖1和下盖2之间形成的前部开口。一细长的孔口3a形成在前面板3中,以及下文将介绍的一个弹射按钮4也装在前面板3上,安能够推入和弹出。门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前面板3之后,这个门5利用一个螺线管式扭力弹簧(未表示)迫使其关闭孔口3a。
用在上述磁记录/重现装置中的磁盘盒6是公知类型的。如图5中所示,磁盘盒6包含由硬塑料形成的盒壳7,以可旋转方式容纳在盒壳7中的磁盘8,能够沿着盒7的一个侧边来回移动的活门9。盒壳7的其中一个角是斜削的,这个斜削部分用作防止错插部分7a。活门9折成字母U形,在U形活门9的两侧形成矩形窗口9a。窗口7b也形成在盒壳7中与窗口9a对应。利用一个弹簧(未表示)迫使活门9关闭窗口7b。当磁盘盒6通过前面板3上的孔口3a插入时,利用一个活门开闭机构(下文将介绍)沿使窗口9a和7b彼此一致的方向移动活门9。因此,磁盘8通过窗口7b和9a露出。
如图6至9所示,该机构主体包括安装在下盖2顶部上的底盘10,位于在底盘10上能够在底盘上方来回移动的滑板11以及利用滑板11夹持的架12。下面介绍底盘10、滑板11和架12的特定结构。
底盘10由以不锈钢为基本材料的且两侧镀锌的板构成。如图10到12所示,底盘10的前后端分别被弯成壁10a和10b。在邻近前壁10a的底盘10中形成一个圆孔10c。围绕圆孔10c通过弯曲形成多个L形的导向伸出件10d,使它们相对于底盘10的底表面按直角竖立。
在底盘10的每一侧形成两个导向伸出件10d,因此在底盘10的各侧总共形成4个导向伸出件10d。多个突起10e形成在底盘10的底表面上,向上伸出,并且这些突起10e位置邻近每个导向伸出件10d,最好距离在10毫米之内。突起10e是通过沿板的厚度方向压制底盘10形成的。如前所述,每个突起10e预先镀锌,因此镀锌的平面形成在突起10e的表面上。多个加强肋10f形成在底盘10的底表面上。用于调节磁盘盒6的下部位置的两个限位伸出件10g和与后壁10b隔开预定间隔的支承壁10b通过弯曲形成在底盘10上。凹槽10i形成在底盘10的两侧,一个螺孔10j形成在后壁10b。
与底盘10相似,滑板11由以不锈钢为基本材料并上下两侧镀锌的板构成。如图13至图15所示,滑板11被弯曲具有U形断面,开孔11a形成在滑板11的底部中心。通过弯曲沿着滑板11的前后沿分别形成一固定用页片11b和限位用钩11c。弹射按钮4将固定到该固定用页片11b上。多个导向孔11d和一个插入孔11f也形成在滑板11的底表面上。两个导向槽11e形成在滑板11的每一侧,因此总共4个仿形槽形成在滑板的两侧。当滑板11置于底盘10上时,各导向伸出件10d和两个限位伸出件10g的其中之一插入到滑板11的导向孔口11d中,另一个限位伸出件10g插入到通孔11f中。接着,利用对应的导向伸出件10d沿竖直和水平方向按位置调节导向孔11d,并且滑板11仅可以沿底盘10的纵向可以移动(图9)。这时,如图16所示,滑板11的底表面在形成在底盘10上的每个突起10e的上表面上滑动。滑板11的下表面和突起10e的上表面都镀锌,因此,滑板11能够在底盘10上平滑地滑动。
与底盘10和滑板11相似,支架12也是由以不锈钢为基本材料且两端镀锌的板构成。如图17和图19所示,支架12被折弯具有倒U形的断面。形成在支架12的两对折的侧表面中的各支承件12a彼此相对。各支承件12a被弯曲,以保证在支架12的上表面和支承件12a之间的预定的间隙。一个隆起的部分12b形成在该上表面上,沿向上方向具有轻微隆起。当从上方看呈U形的一个细长孔12c形成在该隆起部分12b中,向该隆起部分12b的后端伸出。此外,一个圆弧形的自由尺寸孔12d形成在该隆起部分12b。通过弯曲在邻近隆起部分12b处形成一防止脱开的突起12e,通过钻孔在邻近隆起部分12b处形成定位孔12f。当从顶部看时具有伸出图形的限位用突起12f沿着支架12的上表面的前沿形成。设定限位突起12g的宽度W1,使其小于细长的孔12c的宽度W2(W1≤W2)。2个突起12h形成在支架12的每一侧,因此,在支架12的各侧形成总共4个突起12h。形成在支架12两侧上的竖直延伸件12i向下延伸。
如图20所示,通过冲压一平的基本材料(即镀锌的不锈钢)形成支架12,并且将因此冲压的板弯成如前所述的形状。设定限位突起12g的宽度W1和细长的孔12c的宽度W1,以在冲压时,形成W1≤W2的关系。因此,假如要在某一支架12中形成的限位突起12g位于在要形成在另一邻近的支架12中的细长孔12c中,这样就使得能够所形成的消耗尽可能的少。换句话说,由于冲压凹入的细长孔12c的结果所保留的伸出部分原来是作为废料被除去的。然而,某些伸出部分可以用于形成另一个支架12的限位突起12g,因此,基本材料的消耗量可以相应地降低。
再来参阅图6至图9,支架12插入在滑板11的两侧之间,在支架12的上表面和滑板11的一侧表面之间走向有一拉力弹簧13。支架12的竖直延伸件12i通过滑板11的底表面进入底盘10的凹槽10i。由于竖直延伸件12i和凹槽10i之间嵌入的结果,调节了支架12,使得仅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底盘10产生移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滑板11仅沿底盘10的纵向是可移动的,因此利用拉力弹簧13使滑板11沿底盘10的纵向受力。沿滑板11和支架12的向后方向配置一个旋转元件14,这个旋转元件14以可旋转的方式由装在底盘10上的笔直竖立的支承轴15支承,旋转元件14由于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作用沿图6中所示的逆时针的方向受力。
旋转元件14是由塑料制成的,它包含要插入支承轴15的圆筒形轴部分14a以及一对由旋转元件14的侧面侧向延伸的支臂14b和14c,如图21所示。一对L形支承臂14d和14e形成在轴部分14a的上端。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围绕支承臂14d和14e绕制。这时,一对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豁口14f形成在支承臂14d和14e之间。支承臂14f形成的厚度与支承臂14e的厚度相比要厚。因此,由于厚度较小的支承臂14e的偏转的结果,使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螺线管状部分可以易于插入到支承壁14d和14e之间的空间内。活门开/闭短柱14g立在支臂14b的前端。活门开/闭短柱14g通过自由尺寸孔12d,向外延伸在支架12的上方。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一端连接到活门开/闭短柱14g上,一连锁钩14b可与滑板11的连锁钩11c相钩住。螺线管状弹簧16的另一端通过支架12的防止脱开的突起12e。折弯部分16a形成在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末端上,其与定位孔12f相衔接。
磁头移动机构17装在底盘10的后侧部分。如图22和23所示,磁头移动机构17包含滑座18、固定架19,该固定架位于在滑座18上方并铰接到其上。滑座18和固定架9都是由塑料制成的。下磁头20安装在滑座18的上表面上,上磁头21安装在固定架19的下表面上。
如图24到27所示,一阶状连接件18a形成在滑座18的后侧部分上。圆形凹部18b、螺孔18c、调节用伸出件18d、一对定位销18e、弹簧承接件18f、和L形弹簧支承件18g都形成在连接件18a的上表面上。具有下侧开口的凹槽18h、一对支承件18i(在凹槽18h内部由于它们之间具有间隔而彼此相对)以及肋状导向件18j(其由该开口端朝着凹槽18h的内侧形成斜度)都形成在连接件18a的后侧。其中一个支承件18i设有螺孔18k和一定位锁18p,两个支承件18i形成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固定用基准平面。用双点链线标注的随动弹簧22装在二支承件18i之间。
如图28所示,当将随动弹簧片22装到滑座上时,首先将滑座18倒转。在这种状态下,随动弹簧片22由连接件18a的后侧置于各支承件18i上。然后,将定位锁18p插入随动弹簧片22的定位孔22a内。在此之后,借助随动弹簧片22的通孔22b将螺钉23拧入螺孔18k中,固紧螺钉23。因此,随动弹簧片22被以固定方式压紧到滑座18的连接件18a的后表面上。这时,导向件18i形成在凹槽18h的开口端,因此,随动弹簧片22可靠地插入,直到沿着导向件18j置于支承件18i上。因此,可以将随动弹簧片22易于固定。在形成用于固定随动弹簧片22的基准平面的支承件18i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支承件18i的水平度明显地失准,这种失准是由塑料滑座18成形时引起变形造成的。此外,能够降低滑座18的重量和在形成滑座18时所用材料的数量。
再来参阅图22到27,通孔18m形成在滑座18的一侧,固定到底盘10的导轴24插入到通孔18m中。因此,滑座18沿底盘10的纵向被导向。L形支臂18n形成在滑座18的另一侧,这个L形支臂18n在螺旋轴25上方通过,达到一置于底盘10上且由光断续器构成的检测部分27上。一啮合用突起180内接到L形支臂18n的后表面上。由于受到随动弹簧片22的推力作用,啮合用突起180与螺旋轴25的螺纹槽相啮合。螺旋轴25是装在底盘10的后壁10b上的步进马达的转轴。螺旋轴25的末端由底盘10的支承壁10h支承。因此,当螺旋轴25被用作驱动源的步进马达26旋转时,螺旋轴25的旋转经过啮合用突起180传递到滑座18上,滑座18沿底盘10的纵向即磁盘8的径向移动。这时,L形支臂18n的末端越过检测部分27,使得输出一零轨迹信号。
如图29到31所示,安装件18p形成在滑座18的末端的中心,凹槽18q围绕安装件18p形成。沿滑座18的纵向延伸的粘接剂填充槽18r和与粘接剂填充槽18r相对的间隙槽18s形成在安装件的上表面内。通孔18t形成在安装件18p的两侧,粘接剂填充槽18r的一端与粘接剂填充槽18r的另一端相比形成一个大圆。下磁头20置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安装件18p的表面上,下磁头20利用填入粘接剂填充槽18r中的粘接剂28固定到安装件18p上。这时,形成在粘接剂填充槽18r一端处的圆形加宽部分位于在下磁头20的外侧。通过圆形加宽部分填充的粘接剂28通过粘接剂填充槽18r并且可靠地注入在下磁头20和安装件18p之间的空间中。粘接剂填充槽18r沿着下磁头20的下表面的中心延伸,因此,下磁头20以适当平衡的方式粘接到安装件18p上。下磁头20具有薄的铁芯部分20a和厚的铁芯部分20b,与厚的铁芯部分20b相比具有较小刚性的薄的铁芯部分20a定位在该横越粘接剂填充槽18r的间隙槽188上方。过剩的粘接剂28由粘接剂填充槽18r沿着下磁头20的下表面流动汇集到间隙槽18s的内侧。因此,在薄的铁芯部分20a和安装件18p之间的接触部分变小,因此防止由于固化粘接剂28所引起的对于厚的铁芯部分20a的损伤。
在利用粘接剂28已经将下磁头20安装到安装件28上之后,将粘接剂29例如UV树脂施加到下磁头20的附近。因此,将下磁头20固定到安装件18p上达到更大的范围(图30)。粘接到滑座18的安装件18p上的下磁头20连接到FPC(柔性印刷电路板)30。经凹槽18g将FPC30装入下文将介绍的电路板37中。
如图32所示,弹簧承接件19a形成在固定架19的上表面上。此外,第一支承臂19b和第二支承臂19c从固定架19的两侧伸出。第一支承臂19b的下表面位置低于第二支承臂19c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臂19b的末端折向下成L形。因此,第一支承臂19b与第二支承臂19c的末端相比更伸向下。一个由弹性金属板构成的合页弹簧片31形成在固定架19的后端部分。通过起始模压,使固定架19和合页弹簧片31成一整体。此外,上磁头21经过一个框架式弹簧安装到固定架19的末端。上磁头21也经FPC(附图中略去)装入下文将介绍的电路板37上。
如在图22和23中所示,重叠在安装板32上的合页弹簧片31置于滑座18的连接件18a上,固紧螺钉33拧入连接件19a的螺孔19c中。因此,具有先前介绍的结构的固定架19铰接到滑座18的连接件18a上,这时,如图26所示,合页弹簧片31的一个侧沿插入形成在滑座18的弹簧支承件18g的底部中的缝隙形加压部分18u,将该合页弹簧片31置于连接件18a上,由于加压部分18u使接近导轴24的合页弹簧片31的一侧最终地受压。在这种状态下,固定架19克服固紧螺钉33的紧固力细微地旋转,因此,上下磁头20和21彼此对准。然后将滑座中的圆形凹部18b填充粘接剂34,因此,合页弹簧片31很快地固定到连接件18a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3和34所示,合页弹簧片31被置于连接件18a上,覆盖大半部的圆形凹部18b,因此,能够由圆形凹部18b的未经覆盖的部分使粘接剂34易于填充在滑座18和合页弹簧片31之间的空间,一个凹槽32a形成在合页弹簧片31的固定板32中,因此过剩的粘接剂34汇集到凹槽32a中,防止了不希望发生的粘接剂34的溢流。在各元件的短时粘接已经完成之后,牢固地上紧固紧螺钉33。在这种情况下,合页弹簧片31很快地固定到连接件18a上,因此下和上磁头20和21维持在对准的状态。
通过压制一个金属板形成固定板32,在由加压形成的固定板32的一侧上出现毛边。该各毛边的高度是不均的。假如将固定板32置于滑座18的连接件18a上,使具有毛边的侧面面向下,固紧螺钉33的紧固力最终不会作用到合页弹簧片31上。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固定板32的其中一个角切去,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的斜削部分32c,如图22所示。装设滑座18的调节用伸出件18d,使之面向斜削的部分32c,因此,指定了固定板32的方向性。因此,毛边永久面向上,而固定板32置于滑座18的连接件18a上,这样又使得不可能将固定板32倒置在滑座18上。
再参阅图22,将滑座18的弹簧支承件18g插入到加载弹簧35的螺线管状部分中,加载弹簧35的二自由端以嵌入方式分别置于弹簧承接件18f和19a。因此,迫使固定架19弹性地朝向滑座18。加载弹簧35是由螺线管状扭力弹簧构成的,设定该由螺线管状部分到自由端的支臂的长度,即长度11和12,使它们基本相等。由于这个原因,当将加载弹簧35装到滑座上时,不再需要注意加载螺旋弹簧35的方向性,因此改进了可操作性。固定架19位于在支架12的细长孔12c的内侧,形成在固定架19上的两个支承臂19b和19c中的一个,由于受到加载弹簧35的推力作用,与支架12的隆起部分12b形成接触。然而,在第二支承臂19c和隆起部分12b之间要保持预定的间隙。与第一支承臂19b相比不同,第二支承臂19c位置离开合页弹簧片31。因此,如果需要,第二支承臂19c的厚度和尺寸可以很快地增加,只要在第二支承臂19c和隆起部分12b之间能保证所需的的间隙即可。第一支承臂19b在基本上直接处于导轴24上方的位置处与支架12的隆起部分12b相接触。利用位置与导轴24隔开的随动弹簧片22使磁头移动机构17能够被弹性支承。通过这种结构,包括滑座18的磁头移动机构17能够防止从底盘上升起,正是利用具有小的弹力的随动弹簧22造成的。
图35是底盘的底视图。如图所示,副底盘36和印刷电路板37安装在底盘10的底部。一主轴马达38装在副底盘(图9)上,该主轴马达38经过一控制电路板和FPC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7上。步进马达27和包括用于控制主轴马达38的电路元件的电路元件都装在印刷电路板37上。如图9所示,两个连接器39、4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7的上表面的前端。这些连接器39和40是具有多个连接针39a和40a的凸出式连接器。由于将这些凸出式连接器39和40插入由双点链线标注的凹入式连接器41将磁记录/重现装置连接到外部设备上。
如图36到38所示,上盖1包含平的顶板1a、从顶板1a的两侧延伸的一对侧面1b以及由顶板1a的后沿延伸的后表面1c。这些侧表面1b和后表面1c相对顶板1a弯成90°。通孔1d形成在后表面1c。两个L形支脚1e沿着一个沿侧表面的下沿形成,一个竖直延伸件1f和一L形支脚1e沿着另一侧表面1b的下沿形成。这些支脚1e和竖直延伸件1f沿上盖1的纵向彼此不是对准的。因此,当由一个金属板基本材料形成多个上盖1时,要形成在一个上盖1中的支脚1e和竖直延伸件1f位于在需要形成在另一个上盖中的各支脚1e之间,或在支脚1e和竖直延伸件1f之间,因此,利用基本材料形成上盖时形成的废料数量可以尽可能地降低。
如图39到41所示,下盖2包含平的底板2a、由底板2a两侧延伸的一对侧表面2b和由底板2a的后沿延伸的后表面2c。这些侧表面2b和后表面2c通过折弯相对底板2a形成直角。设定下盖2的底板2a的厚度,使其大于上盖1的顶板1a的厚度。因此有助于减少上盖1的重量和材料。设定后表面2c的高度,使其明显小于侧表面2b的高度。由后表面2c的两端的上部伸出一对调节用壁2d。两个定位件2e形成在一个侧表面2b上,另一侧表面2b设有一折弯件2g。该折弯件2g包含一个定位件2e和一通孔2f。这些定位件2e弯向侧表面2b的内侧,沿竖直线基本成直角。两组支承件2h和定位件2i形成在每一侧表面2e上,在这两组之间具有开孔它们彼此相对,因此,总共4组形成在下盖2的各侧上。在每一组中,沿竖直方向支承件2h和定位件2i彼此不是对准的。定位件2i的下端向上倾斜。通过冲压形成定位件2i,通过沿竖直线向侧表面2b的内侧基本上按直角弯曲形成支承件2b。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下盖2上安好机构主体之后,将上盖1置于下盖2上。然后,将上盖1和下盖2整体粘接在一起,因此容纳磁记录/重现装置。在这个实例中,如图42所示,将已经完成组装的机构主体的底盘10插入到下盖2中,因此,将底盘10装在支承件2i上。在此之后,将定位件2i基本上按90°折向侧表面2b的内侧。底盘10夹在各组定位件2i和该支承件2h之间。这种状态表示在图6到8。由这些图可以明显看出,下盖2的各调节用壁2d位于在印刷电路板37上安装的连接器39和40旁边。因此,当将连接器39和40插入到外部设备的凹入式连接器41中时,利用调节用壁2d防止该凹入式连接器41沿横向位移,使之能够易于将连接器39和40插入到凹入式连接器41中。
接着,如图43A所示,将上盖1的两个侧表面1b插入到下盖2的各侧表面2b之间。然后,将上盖1推向下盖2的后端(即沿箭头的方向)下盖2的定位件2e与沿上盖1的侧表面下沿形成的对应的支脚1e相衔接,如图43B所示。因此,上盖1和下盖2彼此固定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冲压上下盖1和2的基本材料形成支脚1e和要与支脚1e相衔接的定位件2e,因此它们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每个支脚1e可靠地与对应的定位件2e相衔接,而不管定位件2e的弯曲角度如何。另外,由于冲压定位件2e而形成的开孔由支脚1e所关闭,形成防尘和电磁屏蔽。如图44所示,利用形成在上下盖1和2中的通孔1d和2f,螺钉42拧入在底盘10上的螺孔10j中,因此,将包括底盘10、下盖2和上盖1的机构主体组装成一个单元。
图1到图4表示这样组装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由这些图可以明显看出,机构主体的大部分由上下盖1和2所覆盖,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7上的连接件39、40以及安装在底盘10的壁10b上的步进马达仍然未覆盖。它们位于在下盖2后端的上部中的开口区。如前所述,形成在后表面2e中的调节用壁2d分别位于连接件39和40旁边。因此,当连接器39和40插入到外部设备的凹入式连接器41中时,调节用壁29调节该凹入式连接器41的横向位置,使之能够易于将凹入式连接器41连接到连接器39和41上。此外,如需要调节步进马达26的安装位置,能够利用在步进马达26上方形成的很宽的空间。
已经介绍了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磁记录/重现装置,下面将介绍它的使用情况。
当磁带盒6没有装入磁记录/重放装置中时,由于受到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弹力作用旋转元件14处于如图6中所示的位置。旋转元件14的连锁钩14h与滑板11的定位钩11c钩住,因此滑板11维持在退回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5所示,支架12的各突起12h分别与滑板11的仿形槽口11e的上端相嵌接,因此,支架12维持上升位置。
当磁盘盒6通过前面板3的孔口3a推入时,由于磁盘盒6的作用,门5绕轴转动。当门与定位伸出件12g形成接触时,门5的过分的绕轴转动受到调节,磁盘盒6进一步插入,在支架12的上表面和各支承件12a之间通过之后,一直到与旋转元件14的活门开/闭短柱相接触。在磁盘盒6插入的过程中,由于防止带状物错误脱开部分7a的作用,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折弯端16a朝外侧释放。假如磁盘盒6插入到孔口3a中时是倒置的,磁盘盒7的前端会与折弯部分16a相碰撞,使得不可能进一步将磁盘盒6插入。
当磁盘盒6进一步插入时,旋转元件14克服螺线管状扭力弹簧16的弹力沿图6中的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磁盘盒6的前端进入磁头移动机构17中的滑座18和固定架19之间。结合旋转元件14的旋转,活门开/闭短柱14g在支架12的通孔12a中旋转。活门9由活门开/闭短柱14g移动,因此,在盒壳7中的磁盘8通过窗口7b和9a不再被覆盖。与旋转元件14旋转同时,连锁钩14h和连锁钩11h彼此脱开。因此,由于拉力弹簧13的作用滑板11朝前移动,因此,固定到滑板11的固定件11b上的弹射按钮由前面板伸出。因而,如图45所示,支架12的各突起12h移动到滑板11的各自的仿形槽11e的下沿。简言之,支架移动到装载位置。由于第一支承臂19b与支架12的隆起部分12b相接触,随着支架12向下移动,加载弹簧35迫使固定架19也下降。安装在滑座18上的下磁头20和安装在固定架19上的上磁头21与磁盘8产生接触。仅第一支承臂19b与支架12的隆起部分12b相接触,由于与该隆起部分产生接触的支承臂形成的推力作为扭矩作用在合页弹簧片31上。然而,如前所述,合页弹簧片31的一个侧沿由于滑座18的加压部分18u作用而受压,因此防止合页弹簧片31产生变形。即使例如落物使固定架受到一个大的力作用,固定架19的第二支承臂19c与支架12的隆起部分12b相碰撞。因此,固定架19不会过分地朝着滑座倾斜,故防止磁头20和21彼此碰撞。
按照这种方式,在磁盘盒6已经移动到装载位置以后,由于起动步进马达26使螺旋轴25旋转。经过螺纹槽和啮合用伸出件180之间的啮合,使螺旋轴25的旋转传递到滑座18上,因此,磁头移动机构17沿导轴24在磁盘8的径向上移动。此外,主轴电动机38起动,使磁盘8旋转。然后,利用上下磁头20和21对磁盘8进行信息的记录/重现。
当处于装载位置的磁盘盒6要弹出时,由前面板3伸出的弹射按钮4受压,使滑板11克服拉力弹簧13的弹力作用移动到退回位置。则支架12由图46所示的装载位置上升到如图45所示的非装载位置。旋转元件14沿图4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磁带盒6由前面板3中的孔口3a中弹出。另外,旋转元件14的连锁钩14h和滑板11的定位钩11c钩住,因此,使滑板11再次限制到退回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保证固定板32定向性的调节装置是通过将通过切掉固定板32一角构成的斜削部分32c和在滑座18的连接件18a中形成的用以和该斜削部分32c相衔接的调节用伸出件18d的结合实现的。然而,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装置作为该调节装置,只要它能限定固定板32的来回移动。因此,该调节装置并不局限于在该实施例中所示的。例如,该调节装置可以通过在形成在固定板32中的突起和在滑座18中形成凹槽之间的嵌接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座和合页弹簧片在利用粘接剂34很快粘接在一起以后,仅利用一个固紧螺钉33就可使两者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然而,在将滑座和合页弹簧片很快粘接在一起时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粘接剂。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肋状导向件18j形成在滑座18上,从开口侧朝向凹槽18h的内侧具有斜度。随动弹簧片22沿该导向件18j导入凹槽18h的内侧。然而,导向件18j的数量和形状并不局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那些。例如,沿着整个凹槽18h的一个侧边可以形成多个肋状导向件18j或宽的导向件18j。在这两种情况,随动弹簧22都可以更可靠地导向。
正如上面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支承臂形成在固定架的两侧,仅沿导轴方向伸出的第一支承臂与支架的顶部形成接触。按照这种配置,在非装载的状态下,仅由于与支架形成接触的第一支承壁的作用使固定架上升。这样能够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此外,即使例如由于落物作用使固定架受到一个大的外部力作用,由于第二支承臂与支架碰撞,使固定架不会进一步朝滑座倾斜。因此,能可靠地防止上下磁头受到损伤。
为了对接近导轴的合页弹簧片的部分侧面加压,在滑座中形成加压部分,并且形成在固定架的一侧上的支承臂与支架的顶部产生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此外,该加压部分还抑制合页弹簧片,使扭转程度减少。因此,可以防止合页弹簧片变形。
加压部分和第二支承臂两者都形成在滑座上,因此防止滑座由底盘上升起。另外,可以防止合页弹簧片的变形和防止损伤磁头。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理想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在磁头移动机构组装的过程中利用填充在形成在滑座中的凹部中的粘接剂可很快地将合页弹簧片和滑座粘接在一起。因此如仅利用一个螺钉将它们彼此铰接在一起,上下磁头就保持在对准的状态。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价康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此外,假如在安装板的外沿形成凹槽,位于在该凹部上方,使得从凹部溢流的过剩的粘接剂汇集到在安装板中的凹槽内,使之能够过剩的粘接剂在合页弹簧片和安装板之间流动。如果在滑座和安装板中分别形成各调节部分,以便限定安装板的前后侧,则各调节部分确定了安装板装到滑座上的方向。因此,在安装板上出现的毛边经常朝前,用于固紧螺钉的力可以最终作用在合页弹簧片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将具有由螺线管状部分延伸并具有基本相同长度的支臂的螺线管状对称的扭力弹簧用作加载弹簧,用以弹性地迫使在固定架上的上磁头朝向滑座上的下磁头。无需注意弹簧的定向性就可以将其结合到在滑座和固定架之间的空间中。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在将随动弹簧装到滑座中的凹槽内侧中时,利用导向件的导向作用将随动弹簧片装配到凹槽中。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另外如果该导向件形成到肋状的突起中,以及如果形成多个肋状的突起,随动弹簧片插入凹槽内,同时利用该导向件对随动弹簧片的多个部分进行导向。因此,能够将随动弹簧更易于装配到凹槽内。此外,在滑座的凹槽内形成一对支承件,构成用于装配随动弹簧片的一个基准面,在该对支承件之间形成间隔。这就能够降低由于组装滑座产生变形引起基准面的误差,以及降低滑座的重量和材料的数量。
参照一说明性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介绍,这种介绍并不应按狭义的理解来限制。参照本说明书对于在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很明显可对所述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所提出的权利要求将覆盖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的这些改进或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包含一个螺旋轴,由用作驱动源的马达旋转;一个导轴,与该螺旋轴平行配置;一个滑座,按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轴上,在其前端安装有下磁头;一个随动弹簧片,其压迫一形成在滑座上的啮合用伸出件紧靠螺旋轴的螺纹槽;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利用合页弹簧片将该固定架铰接到滑座的后端;一个加载弹簧,以约束方式装在固定架和滑座之间,迫使上磁头朝向下磁头;第一支承臂,沿导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一侧伸出,与在非装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是可竖直移动的支架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及第二支承臂,沿螺旋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另一侧伸出,与支架的上表面隔开预定的间隔。
2.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包含一个螺旋轴,由作为驱动源的马达旋转;一个导轴,与该螺旋轴平行配置;一个滑座,按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轴上,在其前端安装有下磁头;一个随动弹簧片,压迫在滑座上形成的啮合用伸出件压靠螺旋轴的螺纹槽;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利用合页弹簧片将该固定架铰接到滑座的后端;一个加载弹簧,以约束方式装在固定架和滑座之间,迫使上磁头朝向下磁头;一加压部分,形成在滑座上,用于对合页弹簧片的部分侧面加压的;以及一个支承臂,沿导轴的方向从固定架的一侧伸出,与在非装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竖直移动的支架的上表面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其中另一个支承臂形成在固定架的另一侧,该支承臂与支架的上表面隔开预定的间隔。
4.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装置,包含一个滑座,在其前端安装有下磁头,沿磁盘的径向往复运动;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安装有上磁头,其后端与一合页弹簧片成一整体;一安装板,利用该合页弹簧片压紧到形成在滑座后端中的连接件上;以及一个凹部,形成在滑座中的连接件内,部分地由合页弹簧片的外沿所覆盖,填充有粘接剂,以便将滑座和合页弹簧片很快地粘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中在安装板的外沿形成一个凹槽,其位于该凹部上方。
6.如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中在滑座和安装板上分别形成有各调节部分,以使限定安装板的前后侧。
7.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包含一个滑座,在其前端安装有下磁头,其沿磁盘的径向往复运动;一个固定架,在其前端具有上磁头,具有一铰接到滑座后端的合页弹簧片;一个加载弹簧,由螺线管状扭力弹簧构成,具有两个以嵌入方式置于滑座和固定架上的自由端;其中,设定在加载弹簧的自由端和螺线管状部分之间的距离使彼此基本相等。
8.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包含一个螺旋轴,由用作驱动源的马达旋转;一个滑座,载有一个磁头,由于螺旋轴的旋转作用,沿磁盘的径向往复移动;一个随动弹簧片固定地装进滑座中形成的凹槽内,将滑座弹性地压迫使之压靠螺旋轴;以及一个导向件,形成在滑座内,朝向随动弹簧片的内侧形成斜度,将随动弹簧片导入凹槽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8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中该导向包含一肋状导向件,以及形成多个导向件。
10.如权利要求9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中在滑座的凹槽中形成一对支承件,构成一用于将随动弹簧片装入该凹槽中时的基准面,在该对支承件之间形成间隔。
11.如权利要求8限定的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中在滑座的凹槽中形成一对支承件,构成一用于在将随动弹簧装入该凹槽中时的基准面,在该对支承件之间形成间隔。
全文摘要
一种磁记录/重现装置的磁头移动机构,其下磁头滑座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插入到导轴中。在滑座的另一端形成与螺旋轴的螺纹槽相啮合的伸出件。一随动弹簧片衔接到滑座的后侧,使啮合用伸出件与螺纹槽稳定地啮合。一与固定架形成一体的合页弹簧片压紧到滑座的后端。在滑座上形成的加压部分压迫合页弹簧片的一侧沿使之接近导轴。第一和第二支承臂形成在固定架的两侧。第一支承臂与支架的顶部相接触。第二支承臂与支架的顶表面相间隔。
文档编号G11B21/02GK1151079SQ96109650
公开日1997年6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1日
发明者中川乔, 泽田融, 高桥贞裕, 涩谷孝利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