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73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双金属件的温度上升所产生的弯曲特性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特别涉及使跳闸后的操作部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复位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上述复位机构一般具有推入自如地安装在壳体上的复位棒,通过推压该复位棒,就可使随着跳闸而进行反转动作的反转机构回复到初始状态。该复位,具有每次复位对复位棒进行推入操作的手动复位和通过将复位棒预先保持成推入状态而在双金属件冷却后自动地将反转机构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自动复位,且它们可切换。此时,在例如不能获得自保持电路的电磁接触器中,若手动复位位置的复位棒容易切换到自动复位位置,那么,即使电动机因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跳闸而停止,也会产生在双金属件冷却后电动机再起动的问题。因此,作为该对策,有一种公知技术在壳体上设置干涉复位棒的爪,在将复位棒从手动复位位置切换到自动复位位置时,就使该爪翻动(折り取らせる)。


图12是表示具有上述爪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现有技术例子的立体图,图12(A)是爪翻动前的状态,图12(B)是爪翻动后的状态,图12(C)是将复位棒保持成推入状态。在图12(A)中,从遮住壳体1的上面(在盘安装状态下通常处于前面)的显示盖18上突出有方柱状的复位棒16头部。因此,当在跳闸后克服未图示的回复弹簧而推入复位棒16时,未图示的反转机构就回复到初始状态,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被手动复位。在壳体背面的盖23上形成有可翻动(折り取り可能)的爪23a。图12(B)表示用一字形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而将爪23a撬到跟前翻动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盖23上,与复位棒16的侧面相对地形成缺口的方孔23b。在该状态下,当将复位棒16推入时,可出入于该侧面的、形成弹性的卡合片16d与方孔23b卡合,复位棒16被保持成推入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产生跳闸时,在双金属件冷却后,反转机构就自动回复,进行自动复位。
图13表示不同的现有技术例子,图13(A)表示复位棒16的推入自如的手动复位位置,图13(B)表示复位棒16被保持成推入状态的自动复位位置。图13中,复位棒16是圆柱状,从图13(A)的手动复位位置原状地推入复位棒16,再转动90度,未图示的卡合片就与壳体1的一部分卡合而处于自动复位位置。此时,没有设置翻动爪。
在这种现有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中,图12所示的结构存在着因爪23a位于壳体1的背面而难以放入工具、使爪23a的翻动很难的问题。另外,图13所示的结构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由于仅转动复位棒16就使复位方式切换,故一旦手动复位位置的产品处于自动复位位置时就会产生已叙述的那样的事故。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设有一爪,其防止从复位棒的手动复位位置转向自动复位位置的不能预料的切换,并容易利用该爪的翻动进行朝向自动复位位置的切换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包括利用通电电流所产生的发热而使双金属件弯曲变位的加热部;当所述双金属件的变位量超过规定值时,使反转机构作反转动作而对接点进行切换的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使反转动作后的所述反转机构回复到反转前的初始状态的圆柱状的复位棒,并且,该复位棒的复位方式,在推入自如的手动复位位置和通过从该手动复位位置开始的转动操作而保持成推入状态的自动复位位置之间可作切换,其特点是,在所述复位棒出入的显示盖的窗孔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可翻动的爪,并在所述复位棒的外周部沿轴向形成有与该爪啮合的槽,若不翻动所述爪,则所述复位棒不能作转动操作(权利要求1)。采用该权利要求1,通过在盘安装状态下在通常位于前面的显示盖上设置爪,那么,即使在安装于盘上的状态下也可容易地翻动爪,可进行跳闸方式的切换(权利要求1)。
在所述爪的根部附近设置工具插入用的槽孔,并在所述显示盖的背面形成有将所述爪和所述槽孔的两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槽,通过将工具前端插入所述槽孔内撬动,即可容易翻动所述爪(权利要求2)。另外,也可在所述复位孔的爪侧边缘部的背面角部实施倒角,由此,可放置插入槽孔内的工具,而容易进行撬动(权利要求3)。
另一方面,在所述复位棒的头部侧面形成有表示所述手动·自动复位位置的指针部,该指针部的高度设定成当所述复位棒进行转动操作时隐藏在显示盖的下面即可(权利要求4)。通过形成指针部,复位棒的手动与自动复位位置的位置显示变得明确,但通过将其高度设定成如上所述那样,则不需要在复位棒转动时避开指针部的显示盖窗孔的避开部,从而缩小复位棒周围的间隙,可防止异物的进入。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复位棒转动时与所述指针部的移动轨迹重合的所述显示盖的背面角部上实施倒角即可(权利要求5)。由此,即使不翻动爪而转动复位棒,用窗孔边缘部卡合指针部将复位棒保持成推入状态,指针部也不会因倒角部而滑动并卡合。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显示盖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P部的放大图。
图3(A)、(B)、(C)分别是沿图2中A-A线、B-B线及C-C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初始状态的内部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的操作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操作部跳闸状态的示图。
图7是表示将图4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复位棒保持在自动复位位置后状态的示图。
图8是表示复位棒的立体图。
图9表示将图4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中显示盖的爪予以翻动后的状态,其中,(A)是继电器整体的立体图,(B)是其复位棒部分的放大图。
图10表示将图4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中复位棒保持在自动复位位置后的状态,其中,(A)是继电器整体的立体图,(B)是其复位棒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不翻动图2中显示盖的爪、而欲从手动复位位置作转动的复位棒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例子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立体图,其中,(A)是爪的翻动前的状态,(B)是爪的翻动后的状态,(C)是将复位棒推入后的状态。
图13是表示不同的现有例子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立体图,其中,(A)是复位棒的推入前的状态,(B)是复位棒推入后的状态。
发明的实施形态下面,根据图1~1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首先,图4是将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的背面盖卸下、表示壳体内部的主视图,图5是省略其操作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图4和图5中,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包括利用通电电流所产生的发热而使双金属件2弯曲变位的加热部3;当所述双金属件2的变位量超过规定值时,使反转机构4作反转动作而对接点5及6进行切换的操作部7。对于该结构、动作,现稍详细说明如下。当双金属件2弯曲时,其上端变位到图4的右方。该动作通过转换机构8而传递给释放杆9,释放杆9以轴10为支点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反转板12以一端为支点而与固定在壳体1上的支承片11一端的V形槽11a(图5)碰撞,其另一端和支承片11的另一端11b之间架设有拉伸弹簧13。在反转板12上固定有可动板14。
这样,在图5的初始状态下,来自拉伸弹簧13的弹力产生作用,使反转板1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反转板12被碰到而停止在图示状态。这里,当释放杆9因双金属件2的弯曲变位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释放杆9就以突起9a按压拉伸弹簧13的中腹部13a,使拉伸弹簧1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随之,反转板12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若双金属件2的变位量超过规定值、释放杆9的转动量与其对应而增加时,拉伸弹簧13对于反转板12的作用就越过从顺时针方向向逆时针方向变换的死点。一旦越过该死点,反转板12就向逆时针方向反转。图6表示该反转状态。
另一方面,在释放杆9的附近,在悬臂支承于壳体1的固定接点板弹簧5a的前端安装有常闭接点5的固定接点5b,为在图5的初始状态下与固定接点5b接触,在反转板12上安装有可动接点5c。另外,在壳体1的上面附近,在悬臂支承的固定接点板弹簧6a的前端安装有常开接点6的固定接点6b,在与固定接点板弹簧6a大致平行地悬臂支承的可动接点板弹簧6c的前端,安装有与固定接点6a相对的可动接点6d。在固定接点板弹簧6a上,一体地弯曲形成有大致正交方向的参与后述复位动作的ヘ字状的板弹簧6e。这样,当反转板12象上述那样反转时,如图6所示,常闭接点5(5a,5b)离开,而常开接点6(6b,6d)的可动接点板弹簧6c受到可动板14的棒状突部14a的按压而闭合(跳闸)。上述的释放杆9、反转板12、拉伸弹簧13等构成反转机构4。反转机构4作反转动作的动作电流值,通过旋转调整刻度盘15,从而将释放杆9的支点轴10的位置予以偏位地调整成如虚线所示那样(对于操作部7,可参照本发明者们的另一发明的日本专利特願平11-341776号的说明书)。
当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产生跳闸而切断电磁接触器的通电电流时,双金属件2被冷却而回复到初始状态。但是,若反转后的反转机构4不增加复位动作就不回复到初始状态。因此,从壳体上面突出地设置有复位棒16。图8是表示复位棒16的立体图。图8中,复位棒16是带阶梯的圆柱状,在大直径头部的一侧面上鼓出形成有三角形的指针部16a,在其相反侧,轴向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的槽16b。另外,在头部上面,设有可将用来转动复位棒16的一字形螺丝刀之类的工具予以插入的槽孔16c。此外,在复位棒16的小直径轴部上,在与指针部16a偏离45度的位置突出形成有弹性的卡合片16d,在与该卡合片16d再偏离90度的位置,形成有缺口部16e,其在轴部前端由倾斜面和铅垂面切成ㄑ字状。这样,图5中,与上述的固定接点板弹簧6a一体的板弹簧6e进入缺口部16e内。
复位棒16,沿轴向滑动自如且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且因插入轴部的压缩弹簧所构成的回复弹簧17而受到突出于壳体1的方向的施力。图4~图6所示的复位棒16位于手动复位位置,受到回复弹簧17的弹力的复位棒16如图5所示,卡合片16d与壳体1的阶梯部1a卡合而被定位在轴向,头部从封住壳体1上面的显示盖18上突出。在图6的跳闸状态下,当推入操作复位棒16时,缺口部16e的倾斜面从缺口部16e将与固定接点板弹簧6a一体的板弹簧6e推出。由此,固定接点板弹簧6a向右方弯曲,通过可动接点板弹簧6c而将可动板14向右按压。其结果,反转状态的反转板12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当拉伸弹簧13的作用越过死点时,就反转回复到初始状态。
图7表示将复位棒16保持在推入状态的自动复位位置。要从图5的的手动复位位置作成图7的自动复位位置,则在图5中,将一字形螺丝刀之类的工具的前端插入在复位棒16的槽孔16c(图8)中,在碰到复位棒16后,向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由此,卡合片16d与壳体1的阶梯部1b卡合,被保持成推入状态。在该状态下,与固定接点板弹簧6a一体的板弹簧6e的前端从复位棒16的缺口部16e中被推出,成为搁置在复位棒16的轴部外周面上的状态。由此,在图7的初始状态(非反转状态)中,接点6的固定·可动接点6b、6d间的间隙变小。其结果,即使通电电流超过规定值、反转机构4开始反转动作,在反转板12结束反转之前可动接点6d也与固定接点6b接触而不会停止反转。因此,当双金属件2冷却时,反转机构4就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
这里,图1是显示盖18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P部的放大图。在图1及图2中,显示盖18上开设有可使复位棒16的头部突出的窗孔19。窗孔19是将方孔的一边做成圆弧的前方后圆状,圆弧边沿着复位棒头部的外周圆弧面。并且,在圆弧边的一端边缘部上突出形成有与复位棒的槽16b啮合的三角形的爪18a。该窗孔19如图2所示那样贯通插入手动复位位置的复位棒16的头部,槽16b与爪18a啮合,指针部16a与窗孔19的前方角部的一方相面对。另外,在图1中,显示盖18的孔20是使通过拉拽而作手动跳闸的测试棒21(图4)突出用的,而孔22是使调整刻度盘15(图4)朝向上面用的。
另一方面,在显示盖18上,设有用来将一字形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前端插入在爪18a根部附近的槽孔18b。并且,在显示盖18的背面形成有一对切槽18c,以将爪18a与槽孔18b的两端之间连接起来。这里,图3(A)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表示切槽18c的剖面形状。另外,图3(B)及图3(C)是分别沿图2中B-B线及C-C线的剖视图,如图3(B)所示,对槽孔18b的爪侧边缘部的背面角部18d作成倒角,又如图3(C)所示,对与窗孔19的圆弧边相反侧的直线边缘部的背面角部18e做成倒角。
在图2中,要将手动复位位置的复位棒16切换成自动复位位置,则从图示位置将复位棒16向顺时针方向(箭头方向)转动90度,指针部16a如双点划线所示,作成与显示盖18的窗孔前方的另一方角部相面对。此时,在该状态下,由于复位棒16与爪18a的干涉而不转动,故将爪18a翻动。其目的是,将一字形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前端插入槽孔18b内,将其前端撬开。由此,显示盖18因切槽18c而断裂,爪18a容易断开。由此,复位棒16可转动。此时,如图3(B)所示,由于槽孔18b的角部18d是倒角,故工具24的插入及撬开是容易的。图9表示爪18a翻动后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图9(A)是继电器整体的立体图,图9(B)是其复位棒部分的放大图。图10表示复位棒16转动后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图10(A)是继电器整体的立体图,图10(B)是其复位棒部分的放大图。自动复位位置的复位棒16所产生的自动复位作用是已叙述的那样。
然而,在图2中,当复位棒16从手动复位位置向箭头方向转动90度到自动复位位置时,指针部16a划出圆弧轨迹,在画有斜线的范围内与显示盖18重合。因此,复位棒16转动时,要不使指针部16a与显示盖18相碰,则必须圆弧状地避开窗孔19的前方边缘部。但是,在图示实施形态中,如图8所示,在指针部16a的上部设有高度为A的阶梯,当压下复位棒16时,指针部16a的上端面就隐藏在显示盖18的下面。因此,即使窗孔19的前方边缘部是图示的直线状,复位棒16也不会与显示盖18相碰而可进行转动。由此,若无阶梯A,则不会产生相当于在窗孔19的前方边缘部和复位棒16的头部侧面之间所产生的斜线部分的间隙,从而异物就不会从该间隙进入。
当在复位棒16的指针部16a上设置阶梯A(图8)时,如图11所示,若不翻动爪18a而转动复位棒16,则复位棒16在爪18a与槽16b之间的空隙的范围内作转动,隐藏在显示盖18下面的指针部16a以图11中斜线表示的一小部分与窗孔19的边缘部卡合,复位棒16保持成被推入的状态,结果,有着处于自动复位位置的产生误动作的危险。因此,在图示实施形态中,如图3(C)所示,在窗孔19的前方边缘部的背面角部18e上实施有倒角。因此,即使以图11的斜线部暂且使指针部16与角部18e卡合,因存在倒角而产生滑动,并不卡合。由此,在手动复位位置,可防止复位棒16被保持成推入状态的误动作。
在这种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中,若不翻动爪18a,则由于复位棒未从手动复位位置被切换到自动复位位置,故可避免因不经意的切换而在跳闸后双金属件2的回复使电动机再起动的危险,并且,由于爪18a在显示盖18上,故容易进行翻动作业,且看一眼就能判断爪18a有无翻动。另外,由于在爪18a的根部附近设有工具插入用的槽孔18b,同时在显示盖18的背面形成有将爪18a与槽孔18b的两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槽18c,且在槽孔18b的爪侧边缘部的背面角部18d上作成倒角,故通过将一字形螺丝刀等插入槽孔18b内而可容易地翻动爪18a。
此外,由于在复位棒16的头部侧面形成表示手动·自动复位位置的指针部16a,并且该指针部16a的高度设定成当复位棒16转动操作时隐藏在低于显示盖18的背面,故贯通插入复位棒16的显示盖18的窗孔19的间隙较小,而使异物难以进入该间隙。还有,在当转动复位棒16时而与指针部16a的移动轨迹重合的窗孔19的边缘部的背面角部18e上实施有倒角,因此,在手动复位位置复位棒16与该背面倒角部18e卡合,误被保持成推入状态的可能性较小。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可容易而可靠地对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进行复位方式的切换,并可提高动作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包括利用通电电流所产生的发热而使双金属件弯曲变位的加热部;当所述双金属件的变位量超过规定值时,使反转机构作反转动作而对接点进行切换的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使反转动作后的所述反转机构回复到反转前的初始状态的圆柱状的复位棒,并且,该复位棒在推入自如的手动复位位置和通过从该手动复位位置开始的转动操作而保持成推入状态的自动复位位置之间可作切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棒出入的显示盖的窗孔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可翻动的爪,并在所述复位棒的外周部沿轴向形成有与该爪啮合的槽,若不翻动所述爪,则所述复位棒不能作转动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的根部附近设置工具插入用的复位孔,并在所述显示盖的背面形成有将所述爪和所述复位孔的两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槽,通过将工具前端插入所述复位孔内撬动,所述爪被容易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孔的爪侧边缘部的背面角部实施有倒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棒的头部侧面形成有表示所述手动·自动复位位置的指针部,该指针部的高度设定成当所述复位棒进行转动操作时隐藏在显示盖的下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棒转动时与所述指针部的移动轨迹重合的所述显示盖的窗孔边缘部的背面角部上实施有倒角。
全文摘要
一种热动式过负荷继电器,在复位棒(16)突出的显示盖(18)的窗孔(19)的一部分上突出形成有爪(18a),在手动复位位置使爪(18a)与复位棒(16)的槽(16b)啮合而将复位棒(16)锁定在手动复位位置。要转动复位棒(16)、在自动复位位置保持成推入状态,则将螺丝刀的前端插入槽孔(18b)内撬开,翻动爪(18a)。由于爪(18a)在继电器安装在盘上的状态设在位于前面的显示盖(18)上,故可容易地进行将复位棒锁定在手动位置的爪(18a)的翻动作业和确认有无翻动。
文档编号H01H71/14GK1356708SQ0114291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日
发明者古畑幸生, 大上聪克, 森下文浩, 深谷直树 申请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