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闪存储晶单元的ono内复晶介电质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233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快闪存储晶单元的ono内复晶介电质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以及其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快闪存储晶单元的ONO内复晶(interpoly)介电质以及使用一单晶圆低温沉积制作工艺来制作此介电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元件有一种型态为闪存元件,包括一个浮栅电极可以储存电荷,电荷会由浮栅电极下方的一个信道区域提供,此浮栅一般包括一层可以储存电荷的介电材料,一般用来作为浮栅的介电质结构为一种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的结构。
这类的结构对闪存的操作特性与可靠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个高品质的ONO介电质结构应该可以提供例如低缺陷密度、失效之前的平均时间长、以及高电荷维持能力。
一种制作ONO介电质的方法是使用一种单晶圆热制作工艺,公知的方法需要用约为摄氏800度的高温来沉积这个介电薄膜,因为温度很高这个制作工艺会有一些缺点,比如高温制作工艺会导致介电材料表面不平整、介电质崩溃的时间(TDDB)短、以及低的优良率等。
因此,现在需要的是用低温的制作工艺来沉积ONO介电材料,并减少ONO介电材料表面的不平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个晶圆基底,在晶圆基底上形成一层第一氧化硅层;利用低温沉积制作工艺在第一氧化硅层上沉积一层氮化物层;以及在氮化物层上形成一层第二氧化硅层。在一方面,第一氧化硅层形成于浮栅复晶(poly)上。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与优点将在下方做进一步详细的叙述,熟悉此技术者也可以透过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轻易的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图1与图2绘示为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流程图;图3图为显示在摄氏800度与700度下的ONO介电质材料不平坦的程度的一图表;图4为显示在摄氏800度与700度下的ONO介电质材料累积的失败率的图表;图5为显示在摄800度与700度下的ONO介电质材料的优良率百分比的图表。标号说明100 基底 120 隧穿层130 多晶硅层(浮栅)140 堆栈介电质薄膜140-1 第一氧化物层140-2 氮化物层140-3 第二氧化物层150 控制栅160 金属硅化物层 170 间隙壁
180 盖层 190 扩散区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标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在不同的图中会使用相同的参考号码还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元件。
图1与图2绘示为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流程图。请参照图1,提供一个晶圆基底100用以制作主动元件,在基底100上形成一层隧穿氧化层120,在隧穿氧化层120上形成一层多晶硅层130,此多晶硅层130可以作为一个浮栅130。
接着,在浮栅130上形成一层堆栈介电质薄膜或是材料140,此介电质薄膜140包括一层第一氧化物层140-1、一层氮化物层140-2、以及一层第二氧化物层140-3,此结构可以表示为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介电质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沉积在浮栅130上的第一氧化物层140-1是用一种公知的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在约为200 Torr的压力下,透过比如让硅烷(SiH4)与氧化氮(N2O)反应来进行。
在第一氧化物层140-1上的氮化物层140-2以低温沉积制作工艺来形成,其中硅烷(SiH4)与氨(NH3)会被导入作为反应气体。在一实施例中,沉积氮化物层140-2的沉积制作工艺会在约为摄氏700度的温度下进行,而其压力约为275Torr。接着,用一个公知的LPCVD制作工艺,在氮化物层140-2上形成或沉积一层第二氧化物层140-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氧化物层140-1的厚度约为43埃,氮化物层140-2的厚度约为62埃,而第二氧化物层140-3的厚度约为59埃。
请参照图2,可以用公知的半导体制作工艺来形成一层控制栅150,覆盖在ONO介电质薄膜140的第二氧化物层140-3上,在控制栅150上形成一层金属硅化物层160,在栅极150的垂直侧壁附近会形成间隙壁170,而在金属硅化物层160上会有一层盖层180形成;最后会在基底100内形成扩散区190,用以作为源极与漏极区。
低温沉积制作工艺的结果会使ONO薄膜140在薄膜早期成长阶段具有较高的成核密度,相较于公知高温沉积制作工艺,氮化物层140-2可因此呈现一个较平滑的表面。举例来说,可以明显的察觉在约为摄氏800度的高温下形成的氮化硅层的表面比在摄氏700度下形成的氮化硅层的表面更不平坦,如图3的图表所示。
请参照图4,显然的根据上述方法制作的氮化物层比用公知高温沉积方法制作的薄膜具有更高的介电质崩溃的时间(TDDB);也就是说,在摄氏700度下形成的氮化物其TDDB会比在摄氏800度下形成的氮化物高出三倍。图5为一图表,显示以上述方法制作的氮化物层比用公知的高温沉积方法形成的氮化物层具有更高的硅优良率。如图所示,把氮化物沉积制作工艺的温度降低到摄氏700度可以把效能增进13%。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晶圆基底;形成一第一氧化硅层于该晶圆基底上;以低温沉积制作工艺形成一氮化物层于该第一氧化硅层上;形成一第二氧化硅层于该氮化物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一浮栅复晶于该晶圆基底上,且其中该第一氧化硅层是形成在该浮栅复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氮化物层的步骤包括在约为摄氏700度的一温度下沉积该氮化物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氮化物层的步骤包括在约为275Torr的一压力下沉积该氮化物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第一氧化硅层的步骤包括在约为200Torr的一压力下使硅烷与氧化氮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氧化硅层的厚度约为43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氮化物层的厚度约为62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氧化硅层的厚度约为59埃。
9.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一第一氧化物层,形成于该基底上;一氮化物层,形成于该第一氧化物层上,其中该氮化物层以一低温沉积制作工艺形成;一第二氧化物层,形成于该氮化物层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浮栅复晶,形成于基底上,且其中该第一氧化物层形成在该浮栅复晶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氮化物层的形成温度约为摄氏700度。
12.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一浮栅电极,形成于该基底上,该浮栅电极包括一第一氧化物层,形成于该基底上;一氮化物层,形成于该第一氧化物层上,其中该氮化物层以一低温沉积制作工艺形成;一第二氧化物层,形成于该氮化物层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浮栅电极进一步包括一浮栅复晶,形成于该基底上,且其中该第一氧化物层形成于该浮栅复晶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氮化物层在约为摄氏700度的一温度下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个晶圆基底,在晶圆基底上形成一层第一氧化硅层;利用低温沉积制作工艺在第一氧化硅层上沉积一层氮化物层;以及在氮化物层上形成一层第二氧化硅层。低温制作工艺可以在约为摄氏700度的温度下形成一层氮化物层,作为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介电质结构的一部份,透过这样的制作工艺,ONO介电质结构可以用低温沉积制作工艺来制作,这可以降低ONO介电质结构的厚度。
文档编号H01L29/51GK1482654SQ0215553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谢荣裕, 韩宗廷 申请人: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