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973阅读:1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仪、数码相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和仪器在装配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Flat cable)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线(Flat cable)在扫描仪、数码相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和仪器中应用非常普遍。尤其在扫描仪以及类似具有行程扫描特征的电子光学影像装置中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以及电路板与光学影像装置之间,需要进行电连接,而为了保证这类电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对运动的要求,一般采用柔性扁平电缆线。柔性扁平电缆线外形呈扁平带状连接线,扁平带上沿长度方向布设有多根平行导线,如20线、24线、32线、48线等,外层为绝缘层。柔性扁平电缆线整体呈柔性,两端直接插入连接器(Connector),这种电连接方式非常适合具有运动要求的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但是对于扫描仪等类似影像产品来说,在制造成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电路板、光学影像部件及其组合部件单独进行有关测试调整,而这种测试往往需要插上柔性扁平电缆线,待测试完成后再拔掉,这样的插拔对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重复很多次,由于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经常承受插拔作业,容易导致接头损坏,如果接头一旦损坏是必影响测试,如果接头相互短路还会烧坏主板。实践中,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经常更换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光学机构调整(OMA)作业时会对软性排造成损坏,且损坏数量很大,对生产厂家来说这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还会发生测试时当机短路,烧毁PCBA主板等严重事故。另外,采用现有的柔性扁平电缆线直接连接,由于接头较软,插接时速度慢,工效低,而且操作也不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从改进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的角度,设计了一种专用于测试的硬质插头结构,使用时可以利用原来的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通过硬质插头与被测电路中的连接器连接,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包括
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上并列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数量和间距与柔性扁平电缆线对应;插脚,该插脚为棒形金属导电体,头部为扁平结构,数量与定位槽相同,每个插脚固定安置在绝缘基座的一个定位槽中,其插脚的头部从定位槽前部槽端伸出;连接器,该连接器设在绝缘基座后部,其中每个插脚通过导线与连接器中的端子对应电连接;壳体或盖体,该壳体和盖体将绝缘基座、连接器连接成整体结构,其中沿定位槽排列的插脚从壳体或盖体前端伸出,连接器的插口位于壳体或盖体后端的敞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所述“绝缘基座”是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结构。所述“定位槽的数量和间距与柔性扁平电缆线对应”是指定位槽数量与柔性扁平电缆线相同,而排列的位置一致。所述“插脚”与原来柔性扁平电缆线相比为硬质导电体,由此组合成的测试用插头经常插拔使用不易损坏,不易变形。所述“连接器”是指现有电路板上所使用的柔性扁平电缆线座(Connector),不需专门为此设计一种连接座,这样既简单又方便。因为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与该连接座的连接不需经常插拔,只要一次性插上直到使用损坏不止。所述“壳体或盖体”是指一种结构的总体表述,其中壳体包括了各种结构形式,而盖体是指以绝缘基座为基础,连接器安置在该基础上,然后采用盖体形式固定连接成整体,这种方式属于其中的一种变化方案。对于壳体来说最简单的结构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绝缘基座和连接器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夹持固定。
2、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插脚保持在定位槽中,可以将所有插脚采用绝缘胶整体固定在绝缘基座上。为了使插脚与壳体或盖体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以在绝缘基座上盖上绝缘盖层,然后通过壳体或盖体进行固定。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增加绝缘性,二是可以利用壳体或盖体固定时的压力迫使插脚固定在定位槽中,以提高插拔的可靠性。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插头与原来的柔性扁平电缆线的布置保持一致性,所以并列在绝缘基座两侧边缘的定位槽和插脚宽度大于中间位置的宽度,并与柔性扁平电缆线相对应。
4、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插脚与导线之间的焊接,可以在每个插脚的尾部纵向设有电连接凹槽结构。这样在焊接导线时,只要将导线放入凹槽中然后用焊锡填入凹槽中即可,这样的焊接不仅牢固而且可靠。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在原来柔性扁平电缆线(Flat cable)测试插入端增设一个专门设计的测试用硬质插头,来取代原来柔性扁平电缆线直接插入PCBA主板上连接器(Connector)的连接方式,以克服OMA作业时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入连接的不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硬质插头结构,不仅插入连接可靠,而且寿命长,插拔使用次数可达两万次以上。
2、采用本实用新型插接进行OMA作业,可以提高插接速度,降低作业工时,使插接过程既省时又方便。
3、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柔性扁平电缆线损坏,既节省柔性扁平电缆线又可以降低成本。
4、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减少因柔性扁平电缆线短路而引起的当机现象和烧坏PCBA主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立体结构图;附图2为配有本实用新型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时,被测试电路板与测试电路板连接示意图;附图3为以往OMA作业时,被测试电路板与测试电路板通过柔性扁平电缆线连接的示意图;附图4为绝缘基座立体图;附图5为位于排线中段的窄插脚立体图;附图6为位于排线两边的宽插脚立体图;附图7为上盖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1、插脚;2、绝缘基座;3、连接器;4、上盖;5、下盖;6、柔性扁平电缆线;7、定位槽;8、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9、被测试电路板;10、测试电路板;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由插脚1、绝缘基座2、通用连接器3、上盖4、下盖5和绝缘盖层7组成。绝缘基座2上并列设有24个定位槽7,定位槽7的间距与通用的柔性扁平电缆线对应。插脚1为棒形金属导电体,头部为扁平结构,数量与定位槽7相同,其中,并列在绝缘基座2两侧边缘的定位槽7和插脚1宽度大于中间位置的宽度,并与柔性扁平电缆线相对应。每个插脚1安置在绝缘基座2的一个定位槽7中,其插脚1的头部从定位槽7前部槽端伸出,所有插脚1采用绝缘胶整体固定在绝缘基座2上。通用连接器3设在绝缘基座2后部,其中每个插脚1通过导线与连接器3中的端子对应电连接,电连接采用焊接方式,每个插脚1的尾部纵向设有电连接凹槽11结构,焊接导线时,只要将导线放入凹槽11中然后用焊锡填入凹槽中即可。上盖4与下盖5将绝缘基座2、连接器3连接成整体结构,具体是将绝缘基座2和连接器3在上盖4与下盖5之间采用螺钉夹持固定,固定前在绝缘基座2上设有绝缘盖层,最后插脚1从盖体前端伸出,连接器3的插口位于盖体后端的敞口处,以此构成测试用硬质插头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座[2],该绝缘基座[2]上并列设有定位槽[7],定位槽[7]的数量和间距与柔性扁平电缆线对应;插脚[1],该插脚[1]为棒形金属导电体,头部为扁平结构,数量与定位槽[7]相同,每个插脚[1]固定安置在绝缘基座[2]的一个定位槽[7]中,其插脚[1]的头部从定位槽[7]前部槽端伸出;连接器[3],该连接器[3]设在绝缘基座[2]后部,其中每个插脚[1]通过导线与连接器[3]中的端子对应电连接;壳体或盖体,该壳体和盖体将绝缘基座[2]、连接器[3]连接成整体结构,其中沿定位槽[7]排列的插脚[1]从壳体或盖体前端伸出,连接器[3]的插口位于壳体或盖体后端的敞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1]采用绝缘胶整体固定在绝缘基座[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2]上还设有绝缘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在绝缘基座[2]两侧边缘的定位槽[7]和插脚[1]宽度大于中间位置的宽度,并与柔性扁平电缆线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插脚[1]的尾部纵向设有电连接凹槽[11]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盖[4]和下盖[5]组成,绝缘基座[2]和连接器[3]在上盖[4]与下盖[5]之间夹持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测试用柔性扁平电缆线插头,涉及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1.绝缘基座[2],该基座上并列设有定位槽[7],其数量和间距与柔性扁平电缆线对应;2.插脚[1],该插脚为棒形金属导电体,头部为扁平结构,每个插脚[1]固定安置在一个定位槽[7]中,其插脚[1]的头部从定位槽[7]前部槽端伸出;3.通用连接器[3],该座设在绝缘基座[2]后部,并与每个插脚[1]用导线对应电连接;4.盖体,该盖体将绝缘基座[2]、连接器[3]连接成整体结构。本方案在柔性扁平电缆线(Flat cable)测试插入端加一个硬质插头,来取代原来柔性扁平电缆线直接插入PCBA主板的方式,从而在OMA作业时达到省时快速、降低柔性扁平电缆线损耗、减少短路短路引起的当机现象和烧坏PCBA主板之目的。
文档编号H01R12/24GK2534686SQ0221947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远红 申请人:力捷电脑(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