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潜油泵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85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潜油泵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部门,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用于动力电缆末端与潜油电机的过渡连接,该电缆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可提高工作温度至250℃,增强了防开裂、防局部放电和耐压性能,良好的密封状态亦能延缓改性聚丙烯的老化,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目前使用的引接电缆位于动力电缆末端,与潜油电机相连接,长约35m,由于引接电缆导体的截面积(13.2mm2)小于动力电缆(20mm2以上),而载流量不变,又处在电压下降的供电末端,造成导体温度升高,加之其工作环境也是温度最高的油井下端,所以国产引接电缆一般都是用F46作为绝缘材料。F46的工作温度在200℃左右,基本上能够满足耐温需要,但F46材料达到一定厚度时容易开裂,从而导致局部放电而使电缆无法修复,既浪费电缆又影响采油生产。美国产的引接电缆是用乙丙胶作绝缘材料,虽然没有开裂现象,可仅能耐温150℃,容易热老化,使用寿命短。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其结构为由耐高温绝缘材料PFA构成的内绝缘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外绝缘层,铝塑带(纵包)构成的封蔽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护套,高密度厚棉布构成的内保护垫层,单股无氧铜线作导体构成单心电缆;三根单心电缆平行布置,用跑道型铠装钢带铠装在外构成外保护层。该结构具有防开裂、防局部放电和耐压性能,良好的密封状态亦能延缓改性聚丙烯的老化,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新型潜油泵电缆具有两点特征。其一是组合式绝缘,内绝缘层采用在高温下性能更加稳定的PFA材料,可使工作温度提高到250℃,为了防止开裂和降低成本,外绝缘层改用改性聚丙烯,即便在软化或液化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其二是增加了封蔽层,纵包的铝塑带在这里兼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封闭作用,即内阻外绝缘层在高温状态下的流失,外阻油水的浸入,以保持改性聚丙烯的绝缘性能,第二个是屏蔽作用,即均布电场,防止电荷在某个局部积聚引起放电而损坏绝缘。另外,用改性聚丙烯压缩成的护套在钢带和保护垫层(高密度厚棉布)的隔绝下,亦能发挥密封和绝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的结构图及实施例。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潜油泵电缆,包括外保护层1,外绝缘层2,封蔽层3,护套4,内保护垫层5,内绝缘层6,导体7。
内绝缘层6为耐高温绝缘材料PFA,外绝缘层2的材料为改性聚丙烯,封蔽层3的材料为铝塑带(纵包),护套4改性聚丙烯构成的,内保护垫层5的材料为高密度厚棉布构成的,导体7的材料为无氧铜线,外保护层1为铠装钢带。内绝缘层6,外绝缘层2,封蔽层3,护套4,内保护垫层5,导体7构成单心电缆;三根单心电缆平行布置,用跑道型铠装钢带铠装在外构成外保护层1。该结构内绝缘层6采用在高温下性能更加稳定的PFA材料,可使工作温度提高到250℃,为了防止开裂和降低成本,外绝缘层改用改性聚丙烯,即便在软化或液化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增加的封蔽层3,纵包的铝塑带兼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封闭作用,即内阻外绝缘层在高温状态下的流失,外阻油水的浸入,以保持改性聚丙烯的绝缘性能,第二个是屏蔽作用,即均布电场,防止电荷在某个局部积聚引起放电而损坏绝缘。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及图示实施例,熟悉本技术的人,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许多变更,因此要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其特征在于由耐高温绝缘材料PFA构成的内绝缘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外绝缘层,铝塑带(纵包)构成的封蔽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护套,高密度厚棉布构成的内保护垫层,单股无氧铜线作导体构成单心电缆;三根单心电缆平行布置,用跑道型铠装钢带铠装在外构成外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形成组合式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蔽层的纵包的铝塑带封闭了外绝缘层在高温状态下的流失和油水的浸入,以保持改性聚丙烯的绝缘性能,同时防止电荷在某个局部积聚引起放电而损坏绝缘。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潜油泵电缆,由耐高温绝缘材料PFA构成的内绝缘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外绝缘层,铝塑带(纵包)构成的封蔽层,改性聚丙烯构成的护套,高密度厚棉布构成的内保护垫层,单股无氧铜线作导体构成单心电缆;三根单心电缆平行布置,用跑道型铠装钢带铠装在外构成外保护层;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形成组合式绝缘,内绝缘层采用的高温下性能更加稳定的PFA材料,可使工作温度提高到250℃,外绝缘层采用的改性聚丙烯,即便在软化或液化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封蔽层的纵包的铝塑带的封闭作用和屏蔽作用。
文档编号H01B3/44GK2591712SQ0225329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
发明者刘更民, 李作林, 佟长瞬 申请人:刘更民, 李作林, 佟长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