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229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大体涉及一种用于互连同轴电缆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布置成带状线几何布局(strip line geometry)的接头(contact)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曾经提出将同轴电缆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器。通常,同轴电缆具有圆形几何布局,其中心导体(一根或者多根导线)被电缆绝缘材料(dielectricmaterial)包围。所述绝缘材料由电缆编织层(一根或者多根导线)包围,并且该电缆编织层又被电缆套管包围。在多数同轴电缆应用领域,优选地,使位于同轴电缆相对端部处的源电组件(source electrical components)与终点电组件(destination electrical components)之间的阻抗互相匹配。因此,当同轴电缆的一部分被互连时,优选地,阻抗通过所述互连保持匹配。
传统同轴连接器通常由圆形组件形成,所述圆形组件部分地与同轴电缆的圆形几何布局相一致。圆形组件一般利用机器加工(screw machining)和压铸工艺制造而成,这将会难以实现。随着制造工艺难度的加大,制造各个独立组件的成本类似地增加。因此,已经证实传统同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多少有些昂贵。基于源自军事需求的接口标准,研发出许多用于同轴连接器的圆形几何布局。对于批量小、价格高的应用领域来说,比如在军事系统和类似系统中,这些用于圆形几何布局的较为昂贵制造工艺尚且能够满足要求。
但是,当今同轴电缆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同轴电缆的更广泛应用要求一种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大批量、低成本制造工艺。近来,在如机动车工业这样的应用领域,已经对射频(RF)同轴电缆产生了需求。在汽车工业中对RF同轴电缆的需求,一部分原因是汽车内的电子组件越来越多,比如AM/FM无线电设备、蜂窝式电话、GPS、卫星无线电设备、蓝牙TM兼容系统以及类似组件。还有,用于组装同轴电缆和连接器的传统技术不再适用于汽车领域,因此,耗时且成本昂贵。传统的组装技术通常涉及下述工序a)在将金属箍(ferrule)滑动到电缆上之后,剥开所述套管以露出外侧导电编织层,b)将外侧导电编织层回折到所述金属箍上,以露出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c)剥开所述绝缘层的露出部分,以露出内侧导体的一部分,d)将接头连接到所述内侧导体上,并且e)将接头连接到所述外侧导电编织层上。
用于组装连接器和同轴电缆的前述工序不易实现自动化,并且需要若干手动参与的步骤,这使得该工序耗时并且成本昂贵。
当今对同轴电缆日益增加的需求已经导致希望对同轴连接器的设计构造以及其制造和组装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连接器带有一个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其可以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外侧导体上,比如一个导电编织层上。所述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包括一个可以插入同轴电缆内的置换柱。该置换柱和相关联的侧壁限定出一个编织层接收切槽,该切槽用于在置换柱被插入到同轴电缆之内时接收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电编织层。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可以包括一对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它们带有相应的置换柱,这两个置换柱间隔开的距离大于同轴电缆中的内侧导体的直径,以便使得所述两个置换柱均刺入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电编织层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连接器安装到同轴电缆上的方法,所述同轴电缆具有由一个绝缘层间隔开的内侧和外侧导体。该方法包括露出同轴电缆中的内侧导体的一个端部,和将一个内侧接头固定到所述内侧导体的端部上。同轴电缆和内侧接头被置于一个绝缘壳体中,同时同轴电缆中的内侧和外侧导体沿着该绝缘壳体的纵轴进行延伸。一个外侧接头被沿着一个横断所述纵轴的方向横向插入到同轴电缆上,直至该外侧接头刺入同轴电缆中,在所述外侧导体上施加一个保持力,并且使得它们之间导电连接。
可选地,一对外侧接头中的每一个均可以横向刺入一根相关联的同轴电缆中。当插入所述外侧接头时,各个同轴电缆在一对设置于相关联外侧接头中的置换柱之间的间隙上方居中。由此,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置换柱刺入同轴电缆中,直至所述置换柱与外侧导体电配合并且在其上施加一个保持力(比如具有所需量值的摩擦力,足以在某些状况下将所述外侧接头保持在同轴电缆上)。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沿着一个横断所述绝缘壳体纵轴的方向,将一个内侧接头横向插入所述绝缘壳体侧面上的切槽内。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使得内侧和外侧接头处于平行于所述纵轴进行延伸的平行平面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置换接头,用于与一根同轴电缆连接起来,所述同轴电缆具有一个内侧导体和一个外侧导体,它们由一个绝缘层分离开,并且被封装在一个套管中。这种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包括一个分叉部分,该分叉部分具有一个置换柱和接触壁,它们由一个编织层接收切槽分离开。编织层接收切槽的切槽宽度对应于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的径向宽度。所述置换柱被设置成在插入过程中使得绝缘层和套管的一部分被置换。所述置换柱被构造成在同轴电缆中楔入编织层接收切槽内的那部分外侧导体上施加一个横向保持力。
可选地,可以提供两个包括两个相应置换柱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它们由一条电缆通道分离开,该电缆通道被构造成接收一根同轴电缆中的内侧导体和一部分环绕在该内侧导体周围的绝缘层。所述电缆通道的宽度小于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应变消除装置。这种应变消除装置包括一个应变消除卷曲部(a strain relief crimp)和一个应变消除构件。应变消除卷曲部包括一个主体部分,在其相对端部上固定有支臂,并且在其中部成形有一个电缆夹持部。电缆夹持部被构造成刺入同轴电缆的套管中,并且与其中的外侧导体发生配合。所述支臂包括沿着其相对侧面进行延伸的凸肋。应变消除构件包括一个基部,该基部被构造成能够接收一根同轴电缆,并且具有沿着该基部的相对端部延伸穿过其中的通道。这些通道被加工和设置成以摩擦方式接收和保持住所述支臂。当所述应变消除卷曲部与应变消除构件被连接起来时,所述电缆夹持部刺入同轴电缆的套管内,并且与外侧通道发生配合,来防止同轴电缆与应变消除卷曲部之间发生运动。所述电缆夹持部在应变消除装置与同轴电缆之间提供稳固配合,无需使得应变消除装置向同轴电缆上施加横向力直至同轴电缆的圆形几何布局发生变形,否则会损害信号性能及其阻抗。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置换接头还可以包括一个具有一条通道的电缆保持壳体,所述通道的径向内表面与一根同轴电缆的形状相一致,并且被构造成接收该同轴电缆。该电缆保持壳体具有一个导槽,用于沿着一个横断所述通道轴线的方位可滑动地接收所述同轴电缆置换接头。所述壳体包括一条通道,该通道的内侧轮廓与一根同轴电缆的形状相一致,以防止同轴电缆在所述置换柱刺入该同轴电缆中的套管和外侧导体时发生变形。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可以带有一个电缆支撑件,该电缆支撑件被构造成使得一根同轴电缆沿着一根预定的电缆轴线设置。所述电缆支撑件包括对置的接头导向件,它们位于一个横断所述预定电缆轴线的平面中。所述接头导向件用于可滑动地接收和校正同轴电缆置换接头的对置端部,来将所述置换柱引导至一根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上。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的等轴分解视2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组装状态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绝缘壳体的等轴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接触片的等轴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插座式接头(a receptaclecontact)的等轴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接触外壳的侧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接触外壳的端部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接触外壳沿着图6中的线8-8的剖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同轴电缆上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
图10A示出同轴电缆的几何布局,该同轴电缆适合于连接到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上。
图10B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的带状线几何布局。
图11示出环绕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同轴电缆和与电缆相连的连接器分布的电场。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的等轴分解视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形成的插座式接头。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部分组装而成的连接器。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中部接头。
图16示出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形成的中部接头。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外壳的等轴视图。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外壳的等轴视图。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外壳的端部视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绝缘壳体的等轴视图。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绝缘壳体的等轴视图。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部分组装而成的连接器。
图23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连接起来的外侧壳体和同轴电缆。
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连接起来的外侧壳体和同轴电缆。
图25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连接起来的外侧壳体和同轴电缆。
图26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连接起来的外侧壳体和同轴电缆。
图27示出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
图28示出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形成的接触外壳的侧视图。
图29示出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形成的接触外壳的平面俯视图。
结合附图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前面的概述以及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例证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均为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明白,本发明不局限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方案和手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形成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该同轴电缆连接器10包括绝缘壳体12和14,它们能够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10被完全组装起来时相互匹配。可选地,绝缘壳体12和14可以由两个以上元件组装而成,或者形成整体式结构。同轴电缆连接器10还包括刀片式接头16(a blade contact)和插座式接头18,它们可以分别被固定在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图1中未示出),并且当同轴电缆连接器10被完全组装起来而在中心导体之间形成电通路时,它们以摩擦方式和导电方式相互配合。可选地,仅有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中的一个可以被固定到同轴电缆上。在该备选实施例中,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中的另外一个可以被连接到线路板、电元件、非同轴电缆以及类似物体上。当电连接时,第一接触外壳20和第二接触外壳22形成沿着接触外壳20和22的纵轴延伸的屏蔽腔室。接触外壳20和22基本上环绕在绝缘壳体12和14的外周。接触外壳20和22被构造成与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导电配合,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电通路。图2示出了完全组装起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但是没有示出同轴电缆。
绝缘壳体12和14分别包括匹配表面24和26,它们在同轴电缆连接器10被完全组装起来时相互抵靠在一起。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匹配表面24和26形成为带有缺口部分23和25,它们分别限定出相互连接起来的凸台28和30,以确保绝缘壳体12和14之间适当地竖直对准。绝缘壳体12和14分别包括长方形主体部分32和34,它们分别由顶壁36和38、底壁40和42以及侧壁44和46限定出。主体部分32和34由接触外壳20和22包围。绝缘壳体12和14由预定厚度的绝缘材料形成,从而提供穿过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预定阻抗。
绝缘壳体12包括沿着主体部分32的长度方向从匹配表面24向后延伸的切槽48。该切槽48具有在顶壁36上打开的上侧边缘。该切槽48还包括后部,该后部扩展到具有上侧边缘的腔室50内,所述上侧边缘在顶壁36上打开。主体部分32一体式形成有屏蔽件54,该屏蔽件54被加工成矩形U形,带有底壁56和侧壁58。底壁56和侧壁58共同限定出凹腔52的一部分。
主体部分32和屏蔽件54在一个交界面处连接起来,所述交界面被加工成能够接收位于接触外壳20上的对应特征(下面予以详细描述)。在该交界面处,在侧壁58的前边缘57的内表面与侧壁44的后端部53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竖直通道55。这些通道55能够接收接触外壳20的端部。
通道55的上部与横向支臂退让切槽59(transverse arm relief slots)连通,它们相向延伸。支臂退让切槽59被置于侧壁44的后端部53与屏蔽件54的侧壁58的主体部分之间。支臂退让切槽59能够接收同轴电缆置换构件,比如位于接触外壳20和22上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以允许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将被插入并刺入同轴电缆中。
刀片式接头16被安装在同轴电缆的一端部上。凹腔52、腔室50以及切槽48共同接收同轴电缆的端部和刀片式接头16。凹腔52、腔室50以及切槽48均具有敞口的上侧边缘,这样,允许同轴电缆和安装于该电缆上的刀片式接头16沿着横向轻易并且自动地向下插入到绝缘壳体12内,从而有利于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自动组装。可选地,同轴电缆和刀片式接头16可以通过后端部60被插入到绝缘壳体12内。
图3更为详细地示出绝缘壳体14。绝缘壳体14还包括屏蔽件62,其形成于主体部分34的后端部上。屏蔽件62包括顶壁64和侧壁66,它们共同限定出敞口于绝缘壳体14的后端部70的U形通道或者凹腔68。凹腔68能够接收安装有插座式接头18的同轴电缆。主体部分34包括腔室72,其具有敞口于匹配表面26的前端部74。前端部74包括带有斜面的边缘。腔室72的后端部与由屏蔽件62和主体部分34的后端部63限定出的凹腔68相连通。
在侧壁46的外表面与侧壁66的前边缘67的内表面之间,绝缘壳体14还包括沿着主体部分34的后端部进行延伸的竖直通道65。该通道65足够深,以便接收接触外壳22的端部。通道65与相向延伸的横向支臂退让切槽69相连通。支臂退让切槽69位于侧壁46的后端部63与侧壁66上的支架71之间。支臂退让切槽69限定出了能够接收接触外壳22上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导槽。
图4更为详细地示出刀片式接头16。该刀片式接头16包括平整的主体90,其具有带有斜面的前边缘92。主体部分90包括上侧面94和下侧面96,它们基本上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所述刀片式接头所在的平面。侧边缘98沿着主体部分90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主体部分90的后端部100形成为带有导线卷曲部(wire crimp)102,其具有贯通的开口104。该开口104能够接收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导线卷曲部102可以受到压缩,从而以摩擦方式牢固地与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发生配合,从而将刀片式接头16安装到同轴电缆的端部上。
图5更为详细地示出了插座式接头18。该插座式接头18包括分叉的主体部分106,其具有一对被形成C形的指状物108。指状物108的外侧尖端具有相互间隔开的接触表面110,这两个接触表面110之间的距离略微小于刀片式接头16的主体部分90的宽度。当刀片式接头16被连接起来时,接触表面110与刀片式接头16的上侧面94和下侧面96导电配合。分叉的主体部分106的后端部被形成带有导线卷曲部112,该导线卷曲部112具有贯通的开口114。开口114能够接收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通过对导线卷曲部112施压,所述中心导体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在插座式接头18上。
图6-8更为详细地示出接触外壳20和22。接触外壳20和22具有类似的构造;因此,下面的讨论仅结合接触外壳20来进行。接触外壳20和22可以从导电材料板上冲压并且形成U形。接触外壳20包括侧壁130,侧壁130形成为相互平行,并且沿着平行于接触外壳20的纵轴的平面进行延伸。连接壁132将侧壁130互连起来。连接壁132也被设计成平面状,并且处于平行于接触外壳20的纵轴进行延伸的平面中,但是和包含侧壁130的平面相交。敞口面134(在图1中较好地示出)沿着侧壁130相对于连接壁132进行延伸。在侧壁130和连接壁132的一端部处设置有敞口端部136,在另一端部处设置有电缆保持端部131。
接触外壳20上的敞口面134沿着侧壁130的整个长度从电缆保持端部131延伸至敞口端部136,以有利于该接触外壳的可制造性以及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更具体地说,接触外壳20易于制造,比如通过从共用的材料元件上冲压出侧壁130和连接壁132,并且随后将侧壁130形成/弯曲成垂直于连接壁132。通过保留敞口面134,冲压或者成形操作得以简化。在组装过程中,位于各个接触外壳20和22上的敞口面134允许同轴电缆以及对应的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被侧向装载。侧向装载涉及在和接触外壳20的纵轴相交的方向上沿着在图6中由箭头A指代的路径插入同轴电缆和对应的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
由侧壁130和连接壁132形成的U形构造能够使得接触外壳20和22将以这样一种方式得以连接,即环绕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的外周提供360度屏蔽。当连接起来时,接触外壳20和22还在和同轴电缆纵轴相交的平面中提供360度屏蔽。该360度屏蔽基本环绕同轴电缆的内侧导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没有被该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覆盖起来。当接触外壳20和22被连接起来时,接触外壳20上的连接壁132覆盖住接触外壳22的敞口面134。类似地,接触外壳22的连接壁132覆盖住接触外壳20的敞口面134。对置的接触外壳20和22的侧壁130相互叠置起来。
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形成在侧壁130的电缆保持端部131上。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被相向地向内弯曲。各对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均位于垂直于接触外壳20和22的纵轴的平面中。包含一对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平面将对应的电缆保持端部131连接起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由间隙140间隔开。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内侧边缘之间的间隙140,带有基于即将与接触外壳20连接起来的同轴电缆直径的宽度。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高度小于侧壁130,从而形成能够沿着绝缘壳体12的侧壁44后端部进行滑动的支架142。可选地,同轴电缆置换构件,比如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可以被形成与其附近的接触外壳20、22上的任何其它部分分开,或者被冲压成与这些部分成为一体。
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包括具有支撑突起144的基部139,支撑突起144被松弛地接收在形成于连接壁132前部上的穿孔146中。组装工具(未示出)压靠在支撑突起144上,将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安装到所述电缆上。各个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均包括从基部139向上延伸的分叉部分。
侧壁130和连接壁132向上延伸至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与同轴电缆发生配合的平面。因此,在位于接触外壳20和22外侧的同轴电缆的整个长度上,利用外侧导体对内侧导体进行屏蔽。位于接触外壳的外侧但是延伸至该接触外壳的那部分同轴电缆进行自屏蔽。仅有露出来的那部分内侧导体(比如未被外侧导体覆盖起来)位于通过将接触外壳20和22匹配起来而形成的屏蔽腔室内部。凸台142(图9)在带有斜面的边缘处将编织层接收切槽156连接起来,所述带有斜面的边缘用作引导部分,将所述电缆引导至置换柱154上。凸台142和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被接收在分别位于相应绝缘壳体12和14上的横向支臂退让切槽59和69中。置换柱154和壁159在楔入编织层接收切槽156中的那部分外侧导体上施加横向保持力。位于屏蔽件62中的凹腔68和竖直通道65对置地间隔开,使得同轴电缆(未示出)在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之间居中,由此相对于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合适地对置换柱154进行校准。
连接壁132包括唇部148,其在穿孔146的前方延伸。唇部148朝向其中心向内收敛,并且被形成在其远端部上带有导线卷曲部150。导线卷曲部150包括台阶式尖端152,当向内折叠而夹持在同轴电缆上时,它们相互连接。导线卷曲部150还用作应变消除装置,从而防止同轴电缆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之间发生移动。
如图7和8中所示,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在其内侧边缘附近包括置换柱154,置换柱154由编织层接收切槽156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壁159分离开。置换柱154的柱尖端158呈锥形,以有利于当接触外壳20和22被安装到同轴电缆上时插入到该同轴电缆内。
图9示出当被组装到同轴电缆160上时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的工作过程。该实施例包括一对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当接触外壳20和22被安装到同轴电缆160上时,柱尖端158刺入电缆套管162和外侧电缆编织层164中,并且延伸进入电缆绝缘层166。编织层接收切槽156牢固地通过保持力或者法向力接收和卡持住外侧电缆编织层164,以在接触外壳20和22与同轴电缆160中的外侧导体(也就是说外侧电缆编织层164)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所述保持力或者法向力构成足以提供长期可靠接触界面的摩擦力。
置换柱154由柱-柱间距170间隔开,该间距170大于中心导体168的外径,但是小于外侧电缆编织层164的内径,以确保置换柱154不会与中心导体168导电接触,但是能够刺入外侧电缆编织层164中。置换柱154形成为带有预定的外侧柱宽度172,而编织层接收切槽156被形成带有基于外侧电缆编织层164的内径和外径的预定切槽宽度174,以确保置换柱154刺入外侧电缆编织层164中,同时编织层接收切槽156的宽度足以牢固地接收外侧电缆编织层164,并且与其形成可靠的导电连接。电缆编织层164的径向宽度利用该电缆编织层164的内径和外径差值进行定义,或者换言之,电缆编织层164的宽度是沿着平行于该电缆编织层164半径的方向测定出的值。
如图6中所示,至少一个侧壁130可以在其上包括突起176,与对置的接触外壳20和22的侧壁130内部摩擦匹配,以确保在接触外壳20与22之间具有足够的法向力,从而确保可靠的导电界面。
可选地,两个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可以相互一体地形成,并且仅被固附(一体式或者以其它方式)在侧壁130和/或连接壁132中之一上。当相互一体式形成时,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将仍旧在置换柱154的上端部之间包括一个部分缺口(类似间隙140的上端部),来形成用于接收同轴电缆上没有被置换柱154刺入的部分的区域。因此,间隙140无需沿着置换柱154的整个长度进行延伸,而是可以仅被设置在其上端部附近。
图10A示出了同轴电缆几何布局180的示意图,其包括中心导体181。中心导体81位于中间绝缘材料183的中部,中间绝缘材料183由圆柱形外侧导体182环绕起来,由此使得内侧导体181在外侧导体182中居中。外侧导体182可以被形成编织型导体或者类似物。中心导体181具有半径ri,而外侧导体182具有内径ro。绝缘材料183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定义由同轴电缆几何布局180产生的阻抗的一般公式由下述等式表示Z0=60ϵrln(r0rij)Ohms]]>等式(1)图10A示出由同轴电缆连接器10形成的带状线几何布局186的截面示意图。在带状线几何布局186中,中心导体187被夹持在两个较宽的接地导体188之间。中心导体187和接地导体188均为平整状,并且处于相互平行延伸的平面中。中心导体187被形成带有一个宽度(W)和一个厚度(T)。接地导体188以间隙H和H1与中心导体187间隔开。中心导体187由填充在接地导体188之间空白处的绝缘材料189环绕起来。绝缘材料189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定义由同轴电缆几何布局186产生的阻抗的一般公式由下述等式表示Z0=80ϵrln(1.9(2H+T)0.8W+T)(1-H4×H1)Ohms]]>等式(2)与保持圆形几何布局或者其它会产生对称电场分布的几何布局的连接器相比,带状线几何布局186更易于制造,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设计参数更易于控制。作为示例,在具有带状线几何布局186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制造过程中,制造工艺更易于控制间隙H和H1、厚度(T)、宽度(W)以及相对介电常数εr。形成带状线186的结构能够使得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阻抗易于控制。这种能力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图11示出环绕同轴电缆和环绕连接在该同轴电缆上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形成的电场分布。一系列平行线190指代的是同轴电缆的几何布局。大型的长方形盒子192指代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总体几何布局。较小的浅盒193指代诸如接触片16和216这样的接触片的总体几何布局。浅盒193还可以表示插座式接头,比如由插座式接头18或218形成的插座式接头。
由所述同轴电缆产生出电场分布191。该电场分布191环绕同轴电缆的圆周对称分布,并且随着与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的径向距离增大而强度降低。用于电场分布191的代表性量值分布被图示为一系列同心的深色圆环,它们排布在和同轴电缆相交的平面中(比如垂直于同轴电缆的平面中)。环绕一根同轴电缆形成的电场的特征在于,该电场的量值/强度分布沿周向是一致的,仅沿径向发生变化。
由同轴电缆连接器10形成电场195。该电场195环绕同轴电缆连接器10对称分布,并且被设置成与带状线几何布局186处于特殊关系,其中带状线几何布局186形成于刀片式接头16和216与对应侧壁130、237和239之间(如前面结合图10b讨论过的那样)。用于电场195的量值或者强度分布由环绕在浅盒193周围的对称深色区域进行指代。电场195被设置成沿着横轴197靠近浅盒193的相对侧面,其中横轴197垂直于浅盒193所在平面进行延伸。如电场195中由深色区域示出的那样,量值或者通量密度主要集中在以横轴197为中心并且沿相对方向延伸的主要区域198中。电场195的量值或者通量密度次要地集中在在浅盒193的侧边缘附近沿着横向区域199略微延伸的区域(代表刀片式接头16和216的侧边缘)。换言之,电场195的量值或者通量密度主要集中在主要区域198,同时少量集中在横向区域199中。
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刀片式接头16代表了中心导体187。当从具有公知厚度的平整金属板上冲压出刀片式接头16时,易于控制刀片式接头16的厚度和宽度。接触外壳20和22的侧壁130代表了接地导体188。顶壁36的厚度定义出了刀片式接头16与侧壁130之间的间隙H和H1。刀片式接头16与各个接触外壳20和22的连接壁132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形成足够宽,以便使得连接壁132对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阻抗影响最小。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接触外壳20和22提供整体式接触系统,其利用绝缘壳体12和14作为“填充物”,来在卷曲过程中使得同轴电缆(比如电缆160)保持原样。绝缘壳体12和14还有助于对同轴电缆160进行定位。编织层接收切槽的宽度取决于导电编织层的直径。仅作为示例,编织层接收切槽的宽度可以略微大于导电编织层的直径(比如千分之几英寸),同时编织层中的多个导体处于各个编织层接收切槽中。这将允许在组装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变形量。在组装过程中导电编织层随着纵向滑动而发生的变形确保了导电编织层中的多个导体上的洁净金属表面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发生接触,同时在所述多个导体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之间保持所需的残余弹簧力。在编织层导体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之间保持所需的残余弹簧力提供长期稳定的低电阻接触截面。
可选地,所述置换柱和置换柱尖端的形状可以发生变化。置换柱尖端可以带有双重边缘,用于在置换柱被插入到同轴电缆中的绝缘材料内时,置换柱沿着直线前进。使得置换柱呈锥形提供了附加强度,同时减轻了置换柱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不希望的挠曲现象。
在将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与两根电缆组装起来的过程中,可以执行下述步骤。首先,对两根同轴电缆上即将相互连接起来的端部进行剥离,以露出它们各自中心导体的一个端部。随后,中心导体的显露端部分别被插入到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上的开口104和114之内。导线卷曲部102和112受到压制,牢固地保持住中心导体的显露端部。接下来,同轴电缆和刀片式接头16以及插座式接头18被插入到相应的绝缘壳体12和14中。参照图1,刀片式接头16的主体部分90被插入(横向或者纵向)到切槽48之内,并且导线卷曲部102被插入到腔室50之内。同轴电缆上位于露出的中心导体之后的未剥离部分被插入到凹腔52之内,直至绝缘材料、电缆编织层以及电缆套管的前边缘在侧壁44的后端部53附近抵靠在支架51上。一旦被插入,刀片式接头16的主体部分90的前端部分将从匹配表面24上的缺口部分23向前突伸。当绝缘壳体12和14被组合起来时,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被连接起来。
各个接触外壳20和22被分开安装在绝缘壳体12和14中的对应绝缘壳体上。在安装过程中,接触外壳20和22被沿着轴线11(图1)分开插入,其中轴线11垂直于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纵轴13。随着接触外壳20和22被插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138刺入对应的同轴电缆160,并且置换柱154与外侧电缆编织层164发生配合(如图9中所示)。接下来,外侧壳体被组装到同轴电缆连接器10上。
一旦被组装起来,绝缘壳体12和14、刀片式接头16和插座式接头18以及接触外壳20和22将共同限定出带状线接头构造,如前面结合图10B讨论的那样,提供用于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器10传送的信号的预期阻抗。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备选实施例形成的同轴电缆连接器200。该同轴电缆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壳体212和214、刀片式接头216、插座式接头218以及接触外壳220和222。接触外壳220和222分别包括侧壁237和239以及连接壁233和235。刀片式接头216在功能上取代刀片式接头16,同时插座式接头218在功能上取代插座式接头18。第一绝缘壳体212和第二绝缘壳体214分别包括匹配表面224和226,它们分别具有更为明显的缺口部分223和225以及支架228和230。支架228包括缺口229,其能够接收插座式接头218的主体部分290。支架228也包括切槽231,其能够接收刀片式接头216上的指状物219。
侧壁237和239以及对应的连接壁233和235均被形成U形,并且分别具有敞口面201和207。侧壁237和239分别包括对置的接触卡持端部203、209和敞口端部205、211。敞口面201和207从接触卡持端部203和209分别延伸至敞口端部205和211,来提供前面结合接触外壳20和22讨论过的优点。
在图13中更为详细地示出了刀片式接头216。该刀片式接头216包括主体部分215,该主体部分215带有从其开始延伸的指状物217和219。指状物217和219由切槽221分离开,该切槽221部分地沿着主体部分215的长度从前边缘213向后延伸。主体部分215的后端部被固定在导线卷曲部223上,该导线卷曲部223具有贯通的开口225,用于接收连接于其上的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
当被连接起来时,刀片式接头216和插座式接头218在垂直平面中对准。包含刀片式接头216上的指状物217、219的平面被设置成分别平行于接触外壳220和222的侧壁237和239。包含插座式接头218的主体部分的平面分别被设置成平行于接触外壳220和222的连接壁233和235。如图12和13中所示,接头218的主体部分290被形成其宽度大于邻接卷曲部291的宽度。
可选地,主体部分290可以不同于图12中所示。主体部分290可以被加工成与连接壁233和235配合形成第二种带状线几何布局。该第二种带状线几何布局垂直于由刀片式接头216和侧壁237、239形成的带状线几何布局,形成双重带状线几何布局。在该双重带状线几何布局中,刀片式接头216和插座式接头218形成一种交叉排布。可选地,刀片式接头16、216和插座式接头18、218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包括多个接头,它们具有类似的形状并且被设置成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作为示例,两个接头可以被相互平行地叠置起来,或者两个接头可以被设置成相互垂直。
连接壁132、233和235以及侧壁130、237和239单独地并且共同构成接地接头。换句话说,各个连接壁132、233和235构成一个单独的接地接头。对置的连接壁132、233和235的组合可以被看作构成接地接头。对置的侧壁130、237和239的组合可以被看作构成接地接头。作为另外一个示例,各个连接壁132、233和235与一个或者多个邻接侧壁130、237和239组合起来可以被看作接地接头。
绝缘壳体214包括从顶壁264向上突伸出来的锁闩241。该锁闩241能够使得同轴电缆连接器200被安装在另外一个结构上。在锁闩241任一侧的顶壁264中还设置有通道243,来提供均匀的壁厚,以便提高可模制性能并且减少所使用的材料量。
图14示出了与对应壳体212和214组装起来的接触外壳220和222。如图14中所示,在组装过程中,接触外壳220和222可以在绝缘壳体212和214相互匹配之前与对应的同轴电缆和绝缘壳体212、214连接起来。
图15和16分别示出了刀片式接头316和插座式接头318。在图15中,所示出的刀片式接头316具有平整的主体部分317,在其外端部上冲切出切槽319,形成具有指状物321和322的叉状物。在指状物321和322的外端部处,在切槽319的开口中设置有圆形突起323,并且它们被设置成相互面对。突起323确保了当插座式接头318被插入到切槽319内时刀片式接头316与相连的插座式接头318之间牢固地摩擦式导电互连。主体部分317的另一端部包括卷曲部324,该卷曲部324具有开口325,其能够接收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卷曲部324被牢固地夹持在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上。
图16示出插座式接头318,其具有平整的主体部分326,该主体部分326带有具有斜面的外端部328,用于插入到刀片式接头316上的突起323之间。主体部分326的另一端部包括卷曲部330,该卷曲部330具有开口332,其能够接收对应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卷曲部330形成为牢固地附着在同轴电缆中的中心导体上。
图17和18示出接触外壳的备选构造的两个相对视图。各个接触外壳340均包括侧壁344和连接壁348。在至少一个侧壁344上设置有突起352,确保匹配的接触外壳340之间合适地导电连接。
连接壁348在其后端部处包括过渡区域356,该过渡区域356与横向延伸的分隔板360一体式形成。分隔板360包括切槽363,以有利于在组装过程中对分隔板360进行切割。分隔板360相应地与应变消除卷曲部364一体式形成。在组装过程中,应变消除卷曲部364与过渡区域356以物理方式分离开,比如通过冲压操作,并且随后被固定在同轴电缆上。
应变消除卷曲部364呈U形,并且包括与分隔板360相连的横向延伸主体部分361。主体部分361被固定在支臂365的相对端部上,支臂365沿着垂直于主体部分361的方向相互平行延伸。支臂365包括沿着其两侧边缘进行延伸的凸肋367。主体部分361包括在支臂365之间居中的电缆抓持部369。该电缆抓持部369包括朝向内侧的齿371,面对着所述同轴电缆。当应变消除卷曲部364被固定在同轴电缆上时,齿371将刺入同轴电缆的套管中,并且与外侧导体发生配合。电缆抓持部369可以形成冲压而成的星状图案,带有大量压制出的齿371,并且被弯曲成面朝内侧。可选择地,齿371可以由一个齿或者由一个或者多个倒刺所取代。可选地,电缆抓持部369无需与所述外侧导体发生配合,而是仅刺入套管的表面中,足以抵抗任何预期的电缆应力即可。
图19示出接触外壳340的端部视图。同轴电缆置换接头368包括形成于其下端部上的支撑突起370,以便松弛地接收在连接壁348上的开口中。置换柱372向上延伸,并且通过间隙374相互分离开。置换柱372包括尖端376,其有利于刺入对应同轴电缆中的套管和外侧导体中。编织层接收切槽378向下延伸,并且在基部井孔373(base wells)处从间隙374向外扩展,来形成钩子形状。
接触壁375包括锥形的底切边缘377,其沿着同轴电缆置换接头368的顶部进行延伸。该底切边缘(undercut edges)377终止于前端379,前端379相互面对并且均位于编织层接收切槽378的口部381处。随着同轴电缆置换接头368与同轴电缆发生配合并且刺入其中,接触壁375将电缆套管从外侧导体上剪切下来。底切边缘377与置换柱372的中心纵轴形成锐角。该底切边缘377相对于水平方向(由虚线示出)以锐角383从前端379向下并且远离渐缩,从而形成收集区域,用于收集随着所述外侧导体被楔入编织层接收切槽378内而被置换出来的多余电缆套管材料,并且有利于剪切操作。通过在进入口部381之前将电缆套管从外侧导体上剪切下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368防止了电缆套管被楔入编织层接收切槽378中。如果所述电缆套管被楔入编织层接收切槽378中,那么其将干扰所述外侧导体与编织层接收切槽378之间的导电连接。
图20和21示出绝缘壳体的备选实施例的相对视图,其可以被应用在连接器的一部分或者两部分中。该绝缘壳体400在长方形主体部分404的前端部上包括匹配表面402。主体部分404的后端部形成为带有穿过连接区域408的屏蔽件406。该屏蔽件406包括对置的侧壁410和412,它们共同在它们之间限定出能够接收同轴电缆的U形腔室414。侧壁410和412的内表面包括缺口416和418,它们相互面对并且沿着和绝缘壳体400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竖直延伸。至少缺口416和418中之一包括一对平行的凸肋420,它们沿着对应缺口41 6或者418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
主体部分404包括腔室405,其适于接收同轴电缆的前端部以及位于固附在电缆端部上的刀片式接头316和插座式接头318上的卷曲部。主体部分402的前端部包括切槽407,其能够接收相关的刀片式接头316或者插座式接头318。
屏蔽件406的后端部424与应变消除构件426连接起来,该应变消除构件426具有带有U形缺口428的基部419。应变消除构件426上的缺口428包括具有横向弧形沟槽423的内表面421。缺口428的相对端部形成壁架(ledge)425。侧壁427沿着缺口428的相对侧面从壁架425向上延伸。在各个壁架425中形成有通道430,它们穿过应变消除构件426延伸至后侧面431。通道430间隔开,以便当接触外壳340沿着箭头434的方向(图21)与绝缘壳体400横向连接起来时,与支臂365对准并且接收该支臂365。各个通道430的长度略微小于凸肋367的外径,这样,随着支臂365被压入通道430之内,凸肋367与壁架425发生配合,从而保持应变消除卷曲部364和应变消除构件426。
随着应变消除卷曲部364和应变消除构件426被压在一起,电缆抓持部369上的齿371将刺入所述同轴电缆中的套管并且与外侧导体发生配合。电缆抓持部369将应变消除卷曲部364固定在同轴电缆上,并且防止它们之间发生轴向相对运动。
电缆抓持部369能够在同轴电缆的圆形横剖面不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阻止该同轴电缆与绝缘壳体400之间轴向运动。应变消除卷曲部364和构件426减轻了同轴电缆被压缩至压缩几何布局的程度,否则会干扰阻抗和信号性能。通道430和支臂365无需具有长方形横剖面,而是可以呈圆形、正方形、弧形、三角形或者类似形状。可选地,通道430和支臂365的数目可以少于或者多于两个。
图22示出和对应绝缘壳体400匹配的外壳340。
图23和24示出外侧壳体450,一旦被安装在绝缘壳体400上,该外侧壳体450将位于外壳340的上方。外侧壳体450由一种绝缘材料形成。该外侧壳体450在其一个外表面上包括锁闩柱452。该锁闩柱452包括锁闩突起451。在外侧壳体450的一端部上设置有辅助锁定构件454。
图25和26示出外侧壳体460,一旦被安装在绝缘壳体400上,该外侧壳体460将位于另外一个外壳340的上方。外侧壳体460被构造成与外侧壳体450相匹配。外侧壳体460包括匹配端部462,其适于接收外侧壳体450的端部453。在外侧壳体460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切槽464,用于接收位于外侧壳体450的锁闩柱452上的锁闩突起451。图26示出位于外侧壳体460中的内部腔室466,其中可以看到,外壳340被牢固地保持在其中。外侧壳体460的另一端部468被形成带有辅助锁定构件470。
图27示出同轴电缆置换接头的备选实施例。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38可以形成在任何一个侧壁或者连接壁上,比如侧壁130或者连接壁132之一上(图1)。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38在垂直于对应接触外壳的纵轴的平面对准,比如接触外壳20(图1)。在图27示出的示例中,该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38沿着边缘539与连接壁连接起来,比如连接壁132。
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38包括间隙540,其定义位于分叉的置换部分541与543之间的通道。各个置换部分541和543均包括置换柱544和接触壁546,它们由切槽548分离开。接触壁546的上端部包括前边缘550,它们被形成从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38的外边缘552向内和向下倾斜。前边缘550向内和向下倾斜,以便在置换柱544上端部上的尖端556附近将切槽548的口部554接合起来。前边缘550将电缆套管引导至置换柱544上。切槽548的下端部包括井孔(well)558,其被构造成在置换柱544刺入所述外侧套管和外侧导体中时,接收同轴电缆中的外侧导体。置换柱544与切槽548之间的间隙基于带固定其中的同轴电缆的尺寸加以确定。
图28和29示出接触外壳的替代实施例。接触外壳560包括侧壁562和连接壁564。侧壁562的接触保持端部566包括同轴电缆置换接头568。连接壁564通过过渡区域572与分隔板570连接起来。分隔板570相应地通过过渡区域590连接在应变消除卷曲部574上。分隔板570包括切槽576,以有利于对分隔板570进行切割。
应变消除卷曲部574呈U形,并且包括主体部分577,该主体部分577在其相对侧面上具有支臂578。支臂578包括位于其相对侧面上的凸肋580。应变消除卷曲部574以与应变消除卷曲部364相同的方式进行工作(在前面结合图17和18讨论过),从而以摩擦方式与匹配的应变消除构件中的通道(例如图20和21中的应变消除构件426中的通道430)发生配合。
应变消除卷曲部574包括多个电缆抓持特征,比如电缆抓持部582和584以及倒刺586-588。电缆抓持部582和584沿着主体部分577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通过在主体部分577上冲压出星状图案、接着弯曲该星状图案,形成从主体部分577向上延伸圆形齿环而形成。倒刺586-588被设置在主体部分577的相对端部上。在图28和29示出的示例中,在将应变消除卷曲部574连接到分隔板570上的过渡区域590内,在主体部分577的前边缘上冲压出倒刺586,并且在前边缘附近向上弯曲。一对倒刺587和588被依次设置在主体部分577的后边缘附近。当应变消除卷曲部574与对应的应变消除构件牢固地连接起来时,电缆抓持部582和584以及倒刺586-588将刺入同轴电缆中。电缆抓持部582和584以及倒刺586-588可以进一步延伸入所述同轴电缆内,直至完全刺入外侧套管并且与其发生配合和/或还刺入外侧导体中,从而在应变消除卷曲部574和同轴电缆之间提供牢固连接。
可选地,同轴电缆连接器10可以仅在一个端部处被连接在同轴电缆上,同时在另一端部处被连接在除同轴电缆之外的结构上。例如,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个端部可以适合于被连接在分立元件、印刷电路板、电路板、挠性电路、差动对、双绞线、两根导线、底板以及类似构件上。因此,被连接在非同轴结构上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端部无需包括如前所述的外壳或者同轴电缆置换卷曲部。
可选地,接触外壳20、22、220和222可以被形成除U形之外的其它构造。作为替代,两个成对的接触外壳(比如接触外壳20与22)可以呈L形,并且被构造成使得当将两个L形接触外壳连接起来时,形成屏蔽盒,该屏蔽盒环绕在电缆轴线的周围,并且在和该轴线相交的平面中提供360度屏蔽。所述360度屏蔽基本上环绕在内侧接头(包括将内侧同轴电缆导体固附在所述内侧接头上的卷曲部)的周围。当呈L形时,各个接触外壳均包括两个可以具有不同长度或者相同长度的壁。可选择地,所述接触外壳可以具有经过修改的J形,也就是说,在其下壁的外端部上带有弯曲凸缘的L形。位于各个接触外壳的下壁上的凸缘叠置在匹配的接触外壳上的邻接上壁上。
可选地,两个成对的接触外壳无需具有相同横剖形状,只要这两个接触外壳在匹配起来时能够环绕在电缆轴线的周围并且在和该轴线相交的平面中提供360度屏蔽即可。所述360度屏蔽基本上环绕在内侧接头的周边周围,并且位于露出来的内侧导体上方。作为替代,接触外壳可以对所述内侧接头/导体的三个侧面进行屏蔽,而另外一个接触外壳可以对少于三个侧面进行屏蔽。例如,接触外壳可以呈U形,同时另外一个接触外壳可以呈L形、经过修改的J形或者简单地是平整壁,覆盖在匹配于其上的U形接触外壳的敞口面上。所述接触外壳均可以被形成带有三个壁。
尽管已经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构件、实施例和应用,当然应该明白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因为本技术领域中的那些熟练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修改,尤其上在前述教导的启示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加以限定,以覆盖这些结合有那些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保护范围之内的特征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具有中心导体和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其可以互相配合并且构造成接收同轴电缆,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腔室;第一中心接头和第二中心接头,其构造成牢固地附连在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上,所述第一中心接头和第二中心接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的至少一个具有平面主体部分;以及第一外部接地接头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其构造成牢固地附连在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均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在相应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上的平面壁,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的所述平面壁定位在所述平面主体部分的相对侧上,并且和所述平面主体部分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包括形成为矩形的平坦外周壁,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的所述平面壁抵靠所述平坦外周壁的相应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包括一起形成为U形的壁,所述壁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的相对侧插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同轴电缆置换接头具有置换柱,该置换柱构造成能够穿透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并且与之电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形成具有所述平面主体部分的刀片式接头,所述刀片式接头限定出位于所述平面壁之间的、和所述平面壁平行布置的接头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两者都形成具有平面主体部分的刀片式接头,所述刀片式接头彼此配合并且布置在垂直的接触平面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与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上,其以带状线几何布局叠置在平行平面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包括布置成和所述第一中心接头平行的第一平面壁以及布置成和所述第二中心接头平行的第二平面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形成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隔开预定距离的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接头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接地接头产生电场,该电场集中在靠近所述平面壁,并且沿着垂直于所述平面壁延伸的轴线。
1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构造成接收具有内部和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一对接地接头,每一个都构造成可以和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相连;以及中心接头,其构造成可以和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相连,所述连接器壳体将所述中心接头和所述一对接地接头保持在平行平面内,所述中心接头以带状线几何布局位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用以接收所述中心接头的槽,所述壳体包括用以接收所述接地接头的平坦外表面,所述槽和平坦外表面形成为彼此平行,所述连接器壳体形成将所述中心和接地接头分开预定距离的绝缘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包括彼此接合以围绕所述中心接头的U形矩形外壳。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形成位于所述中心接头的相对侧上的相对平面壁。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接头形成布置在所述平行平面的一个中的刀片式接头。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包括布置成垂直于所述平行平面的相对平面壁。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包括定位在位于所述中心接头的相对侧上的所述平行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接地外壳,以及沿着所述中心接头的侧边缘定位的第三和第四接地外壳。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接头和一对接地接头产生电场,该电场具有集中在沿和所述平行平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区域中的大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地接头和中心接头形成如此的通量密度分布其具有靠近所述中心接头的相对侧的主集中区域,和靠近所述中心接头的相对侧向边缘的次集中区域。
20.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具有相对端部的壳体,构造成可以和一对同轴电缆相连;具有平面主体的中心接头,所述中心接头构造成可以和所述一对同轴电缆中的导体相连;以及接地接头,其布置成可以和所述一对同轴电缆中的接地导体相连,所述接地和中心导体被所述壳体保持,并且彼此平行地布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头具有位于所述中心接头的所述平面主体的相对侧上的平面主体,所述接地接头的所述平面主体布置成平行于所述中心接头的所述平面主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同轴电缆形成靠近所述壳体的相对侧的周向对称电场分布,所述中心和接地接头形成围绕所述壳体的不对称电场分布,所述不对称电场分布具有集中在从所述平面主体的相对侧向外延伸的主要区域中的通量密度。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和中心接头限定出带状线几何布局,其形成集中在主区域和次区域中的电场分布,所述主区域中的通量密度集中大于所述次区域的通量密度集中。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和中心接头形成不对称的电场分布,其带有靠近所述中心接头的边缘的低通量密度区。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头包括布置成和所述中心接头的所述平面主体平行的主体部分,还包括布置成和所述中心接头的所述平面主体垂直的侧壁。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带有凹槽的矩形主体部分,该凹槽用于接收所述中心接头,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和所述接地接头配合的平坦相对侧壁,所述主体部分在所述中心和接地接头之间形成绝缘层。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带有和所述接地接头配合的平坦外壁以及接收所述中心接头的内腔,所述外壁和内腔将所述中心和接地接头隔开预定距离。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平坦外壁和平行于所述外壁的内槽,所述外壁和所述内槽配合,分别将所述接地和中心接头保持在平行平面内。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接头包括第一和第二刀片式接头,它们彼此交叉地配合,从而形成双带状线几何布局。
30.一种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接地屏蔽,包括接头外壳,其可以彼此配合而限定出沿所述接头外壳的纵轴延伸的屏蔽室,所述接头外壳包括当所述接头外壳彼此接合时完全围绕所述屏蔽室的周长的壁,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具有位于所述屏蔽室的相对两端处的开放端和电缆保持端,所述电缆保持端构造成接收并连接一个同轴电缆,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具有至少一个从所述开放端向所述电缆保持端延伸的壁,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具有至少一个从所述开放端向所述接头保持端延伸的开放侧,当所述接头外壳彼此接合时所述至少一个开放侧被所述壁中的一个屏蔽。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头外壳包括形成为带有开放侧的U形的侧和连接壁,所述接头外壳和彼此面对的U形壁接合,所述侧壁彼此叠置。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提供围绕所述屏蔽室的周长的、从所述开口端到所述电缆保持端的360度的屏蔽。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缆保持端的同轴电缆置换件,所述同轴电缆置换件构造成沿着和所述至少一个壁的所述电缆保持端相交和截交的平面和同轴电缆的导体配合。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包括具有开放端和电缆保持端的壁,并且包括固定到所述电缆保持端并且沿和所述壁相交的平面延伸的同轴电缆置换接头。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头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室包括和所述纵轴相交的相对端,以及平行于且沿着所述纵轴延伸的侧,所述接头外壳的所述壁沿着所述侧的整个长度延伸,从而围绕所述屏蔽室的整个周长并沿着所述屏蔽室的整个长度提供屏蔽。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头屏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头外壳包括通过连接壁接合的相对侧壁,每个所述接头外壳具有靠近所述连接壁并且沿着所述侧壁的长度延伸的开放侧。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头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外壳包括第一接头外壳,其具有至少两个侧壁和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屏蔽室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开放侧,所述接头外壳包括第二接头外壳,其具有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外壳彼此接合时覆盖所述第一接头外壳的所述开放侧的壁。
3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包括第一接头外壳,其具有通过在三个侧面围绕所述屏蔽室的连接壁互相连接的相对侧壁,所述相对侧壁和所述连接壁在三个侧面围绕所述屏蔽室,所述至少一个开放侧和所述连接壁相对,并且沿着所述侧壁的开放边缘从所述电缆保持端向所述开放端延伸。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头外壳包括第一接头外壳,其有位于所述屏蔽室的相对侧上的相对侧壁,所述第一接头外壳的所述至少一个开放侧沿着所述相对侧壁的长度延伸。
40.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地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放侧构造成沿着和所述纵轴相交的任何方向侧向装载同轴电缆以及和同轴电缆相连的接头。
4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具有构造成可以和同轴电缆相连的第一端;中心接头,其构造成可以和同轴电缆中的导体相连;以及接地接头,其构造成可以和同轴电缆中的接地导体相连,其中,同轴电缆形成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周向对称电场分布,所述中心和接地接头形成围绕所述壳体的不对称电场分布,所述不对称电场分布具有集中在从所述中心接头的相对侧向外延伸的主区域中的通量密度。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和中心接头限定出带状线几何布局,该几何布局形成集中在主区域和次区域中的电场分布,所述主区域中的通量密度集中大于所述次区域中的通量密度集中。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和中心接头形成不对称的电场分布,其低通量密度区域靠近所述中心接头的边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具有中心导体和外侧导体的同轴电缆相互连接起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使用限定出用于电场的带状线几何布局的接头和外壳布置,所述电场由穿过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信号产生。该接头和外壳可以形成有平面导体,该平面导体彼此平行对准,并具有夹在平面接地带中间的中心导电带,它们由绝缘材料分开。接头和接地平面的宽度和厚度、接头和接地平面之间的间隔以及绝缘材料以容易、可靠和低成本的方法制造。
文档编号H01R9/053GK1618149SQ02827871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5日
发明者迈克尔·F·劳布, 理查德·J·珀科, 肖恩·P·麦卡锡, 杰里·H·博加 申请人:蒂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