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816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半固定型可变电阻器或旋转开关等的回转型部件。
下面,说明将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结构用于半固定型可变电阻器上的部件。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下壳体51具有底壁51a、从该底壁51a的外周缘向上方突出的侧壁51b、由设置在上部的中央部上的凹部构成的收容部51c。
由金属板构成的端子52以埋设的方式安装在下壳体51中,而且在下壳体51的收容部51c中收容着设有电阻体的、绝缘的基板53,电阻体和端子52成为连接的状态。
在端子52上成一体地形成连接部57。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上壳体54具有防护(guard)部54b,其设有贯通中央部的凹部54a;而且在这个上壳体54上、以埋设的方式设置着由金属板形成的支持构件55和由金属板形成的安装板56。
此外,连接部57的端部还埋设在上壳体54上,因此下壳体51和上壳体54成为由连接部57相互连接着的状态。
而且,通过在这个连接部57的部位进行折弯,将下壳体51和上壳体54叠层,并在叠层之后,将安装板56折弯到下壳体51侧,将这两个壳体51、54组合。
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型品构成的回转体58具有设置在上方的十字状螺丝刀结合用的槽沟58a、和从沟槽的下面向下方突出的突起58b,这个回转体58在被插入到上壳体54的凹部54a内的状态下,突起58b插通在支持构件55的孔55a中,突起58b的前端部被热铆接,由此形成回转体58安装在上壳体54上的状态。
然后,被安装好的回转体58被支持构件55支撑并能够回转,同时,由于回转体58是由与上壳体54不同的其他部件构成的,因而有时会发生由于两者制造上的误差或两者安装时的误差,使回转体58的上面从防护部54b的上面54c较大地突出。
由金属板构成的滑动件59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9a、设置在该基部上的局部为非圆形的孔59b和从基部59a向下方延伸的接触部59c;该滑动件59,在上述基部59a与支持构件55重合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回转体58的突起58b插通在孔59b中及突起58b的热铆接,能与回转体58一起回转地安装在支持构件55上。
并且,在进行安装滑动件59时,接触部59c成为与电阻体相接触的状态,在回转体58回转时滑动件59也同时回转,从而使接触部59c在电阻体上滑动。
下面,参照图20来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制造方法。将由金属板构成的带钢(hoop)材料60冲压成所要求的形状之后,在带钢材料60上利用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形加工而形成下壳体51和上壳体54。
接着,在成形加工完了时,带钢材料60的一部分构成端子52、支持构件55、安装板56和连接部57,同时形成由这连接部57将两个壳体51、54结合的状态。
接着,在这样的状态下,将滑动件59与支持构件55重合之后,使回转体58的突起58b插通于支持构件55和滑动件59,将突起58b的前端部热铆接,来安装回转体58和滑动件59。
此后,在将基板53收容在收容部51c里的状态下,将两个壳体51、54与带钢材料60分离;在将基板53收容在收容部51c里的状态下,在连接部57的部位进行折弯,由此使下壳体51和上壳体54叠层,而且在叠层之后、将安装板56折弯到下壳体51侧,将两个壳体51、54组合,由此完成部件的制造。
由于上述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是将上壳体54和回转体58分别制造,并且用不同部件构成,因而它的制造就较麻烦、生产性差,存在有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上述现有的回转电气部件不但需要上壳体54和回转体58的组装作业,而且该组装作业还较麻烦,产生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作为第1解决方案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具备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回转体、和用于保持该回转体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上壳体,上述回转体和上述上壳体被形成为由连接部相互连接的状态,通过上述连接部的切断,构成为上述回转体从上述上壳体切离而能回转。
作为第2解决方案部件,上述连接部是构成为通过上述回转体、或上述上壳体的回转而被切断。
作为第3解决方案部件,上述连接部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
作为第4解决方案部件,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持构件是跨越上述回转体和上述上壳体而被埋设、上述回转体是通过上述支持构件的支持而进行回转动作。
作为第5解决方案部件,上述连接部形成为与上述支持构件的面相接触的状态。
作为第6解决方案部件,上述连接部形成为与上述支持构件的上、下面相接触的状态。
作为第7解决方案的回转型电气部件,上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收容上述回转体的凹部,在上述上壳体和回转体上设有在上述凹部内、在上述径向上突出的第1、第2挡块部;在上述回转体回转时,设置在上述回转体上的上述第2挡块部与设置在上述上壳体上的上述第1挡块部碰上而停止上述回转体的回转,而且上述连接部设置在上述第1或/和第2挡块部的部位上。
作为第8解决方案部件,在配置成夹持上述回转体的回转中心而相对着的状态的上述第1、第2挡块部上分别设置着上述连接部。
图2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顶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底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顶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的顶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的底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将基板安装在回转体上的状态的底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将基板安装在回转体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支持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基板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俯视图。
图19是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20是表示现有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此外,图6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顶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侧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9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的顶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的底视图。
此外,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将基板安装在回转体上的状态的底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将基板安装在回转体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13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支持构件的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基板的俯视图。
此外,而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下壳体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上壳体和回转体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下面,对用于半固定型可变电阻器的本发明回转型电气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特别是如图6~图8所示,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型品构成的下壳体1具有四方形的底壁1a、从该底壁1a的外周向上方突出的侧壁1b、由设置在上部的中央部的凹部构成的收容部1c、设置在该收容部1c的底部的圆弧状接受部1d、设置在侧壁1b的3个角部的孔1e、从外部到收容部1c、设置在相对着的一对侧壁1b上的凹陷部1f、1g、设置在相对着的另一对侧壁1b上的钩搭部1h。
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构成的滑动件2、3分别有端子部2a、3a和接触片2b、3b;该滑动件2、3以埋设的方式安装在下壳体1上。
在安装了滑动件2时,使端子部2a从底壁1a的下面露出、向外方延伸,同时在从该端子部2a折弯的接触部2b被收容在凹陷部1f内的状态下,前端部延伸到收容部1c的中心部。
在安装了滑动件3时,使端子部3a从底壁1a的下面露出、向外方延伸,而且在从这端子部3a折弯的接触部3b被收容在凹陷部1g内的状态下,前端部延伸到收容部1c的中心部。
这样配置的滑动件2、3的前端部,在脱开接受部1d的状态下、处于比接受部1d更偏向中心的位置。
特别是如图9~图12所示,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的四方形上壳体4具有设置在周缘的保护部4b、从保护部4b在凹部4a内向径向突出的扇形状的第1挡块部4c、设置在下面的3个角部的突起4d、从相对着的边缘的下面突出的凸部4e、4f。
该上壳体4,在突起4d插入到下壳体1的孔1e中被定位的状态下,叠层到下壳体1上。
这时,凸部4e位于下壳体1的凹陷部1f中,而将凹陷部1f塞住,同时,凸部4f位于下壳体1的凹陷部1g中,而将凹陷部1g塞住。
再者,在下壳体1上设有孔1e,使设置在上壳体4上的突起4d插入到孔1e中,但是,将壳体1、4上的孔1e和突起4d的凹凸关系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保护部4b和下述的回转体6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间隙,在其中间部分设有后述的支持构件5,在支持构件5的表面、背面,分别形成使支持构件5露出的凹部4a。
如图13所示,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持构件5设有四方形的板部5a、设置在该板部5a的中心部的多角形状的孔5b、以相对着的状态从板部5a伸出的一对安装部5c。
该支持构件5是构成为这样的状态,即,板部5a的外周部与上壳体4成一体地埋设在其中而被安装成不能相对移动,板部5a的中心部位于凹部4a内,同时,安装板5c成为从上壳体4向外方突出的状态,该安装部5c被折弯而钩搭在钩搭部1h上,从而将两个壳体1、4组合。
这时,由于支持构件5上设有安装部5c,因而能将安装部5c紧固地保持在上壳体4上。
再者,在上面说明了将安装部5c埋设在上壳体4侧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安装部埋设在下壳体侧,用这个安装部使上壳体组合。
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模塑品构成的回转体6具有圆板状的底壁6a;设置在上方的十字状螺丝刀结合用的沟槽6b;在这个沟槽6b的底部位置,将底壁6a贯通的孔6c;4个保持片6d;设置在上述保持片6d的里面的凸部6e;和从外周部朝径向突出的第2挡块部6f。上述4个保持片6d是从底壁6a向下方突出地设置,使连接相对着的保持片6d的线通过回转中心,配置在相互垂直相交的位置上。
而且,螺丝刀结合用沟槽6b的底面是断面圆弧形状,并成为在插入具有与该圆弧相同形状的前端的螺丝刀的场合下,能使螺丝刀不与下述的基板8相接触地、沿着圆弧的孔6c的延长线处在基板8上方的形状。
此外,4个保持片6d通过回转体6的回转中心,形成在相互垂直相交直线上的底壁6a的外周部。
该回转体6是在位于上壳体4的凹部4a内的状态下,支持构件5的中心部被埋设而被安装在上壳体4上。
即、支持构件5被埋设在上壳体4和回转体6中,回转体6以被支持在支持构件5上的状态能够回转,同时位于凹部4a内的第2挡块部6f与第1挡块部4c碰上而停止回转体6的回转。
在该回转体6回转时,在支持构件5上利用多角形状的孔5b使回转体6和支持构件5的摩擦增大,由此使回转力矩增大。
而且,回转体6随着回转沿着支持构件5的多角形状的孔5b而被向内侧按压,但这时,由于孔6c的存在,回转体6能向内侧变形,从而能使回转体6平滑地进行回转。
在通过支持构件5将回转体6安装在上壳体4上时,沟槽6b与支持构件5所处的深度相等或比支持构件5所处的位置深度还深。
由此,能确保沟槽6b的深度,同时能使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缩小。
再者,保持片6d可以设置4个以上,并且,也可以作成仅使相对着的一方具有弹性。
此外,在各个保持片6d上可以设置1个凸部6e,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而且也可以不设置第1、第2挡块部。
虽然上面说明了将支持构件5埋设在回转体6中而支持回转体6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作成使回转体的下部与支持构件相接触,并且设置限制回转体向上方移动的构件,通过使回转体夹持在支持构件和上述限制构件之间,由此支持回转体的回转。
上述回转体6和上壳体4是用相同的成形用模具同时制造的,而且在通过成形加工同时制造回转体6和上壳体4时,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连接部7使回转体6和上壳体4成为被连接的状态。
该连接部7以支持构件5为界,在上部、下部分别沿着周向、用薄壁部形成多个。
连接部7被作成与支持构件5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同时第1、第2挡块部4c、6f形成于夹持着回转体6的回转中心相对着的位置上,由此形成在上述第1、第2挡块部4c、6f的位置上设置了连接部7的状态。
在进行成形加工时,从上壳体4的侧面,通过所谓侧浇口的1个或多个树脂注入口,将树脂注入到成形金属模中,这时,连接部7就成为上壳体4和回转体6之间的树脂通路。
这样,由于金属模不必形成复杂的结构,因而能容易地成形。
在回转体6的底面上设有所谓底部浇口的树脂注入口,也可以从这里通过回转体6、连接部7而流到上壳体4中,但由于回转体6比上壳体4还小,因而最好是用这里所示实施例的方式。
如上,若在上壳体4和回转体6由支持构件5形成一体的状态下,使回转体6或上壳体4回转,则连接部7被切断,使回转体6能够回转。
在支持构件5上,除了中心部的孔5b以外,也可以在与连接部7相对着的位置上设置用于改善流动性的孔或切开部,或者,也可以将连接部7设置成不与支持构件5的面相接触的状态,还可以将连接部7设置在这个实施例所示以外的位置上、或将其设置成这个实施例所示以外的形状。
连接部7也可以使用容易切断的金属板或金属线等材料。
由四方形的陶瓷材料(绝缘体)构成的基板8具有以相互平行状态相对着的2对侧面8a、8b,并在该基板8的一个面上形成导电图形11,该导电图形11由圆弧状的电阻体9以及与电阻体9相连并在回转中心形成的集电部10构成。
这个基板8是将导电结构11侧作为下方,压入到4个保持片6d之间而安装在回转体6上。
这时,在凸部6e与基板8的侧面8a、8b相接触的状态下,4个保持片6d分别成为从四方夹持基板8的状态,而且被安装的基板8的角部成为从回转体6的底壁6a外周部向外方突出的状态,由于保持片6d将四方形的基板8的边缘的中央部夹持,因而能缩短从中心到保持片6d的距离,能使制品小型化。
由保持片6d保持并收容在壳体1、4的收容部里的基板8是作成这样的结构,即,第1接触片2b与集电体10相接触,第2接触片3b与电阻体9相接触,同时含有4个角部的那一面的基板8的外周面与下壳体1的接受部1d相接触而被支持。
该基板8随着回转体6的回转而进行回转,因此,第2接触片3b就在电阻体9上滑动。
上述基板8的制造方法在这里未图示,但它可以下所述地制造,即,在大张的陶瓷材料上、格子状地设置由切槽等构成的切断引发部,在由该切断引发部分开的各个部位上形成导电结构11的状态下,沿着切断引发部而将大张陶瓷材料切断,则可制造纵向约2mm、横向约2mm的四方形基板8。
这样,将基板8形成四方形,就能减少应力集中,例如与设有切口或倒角等结构的相比较,能在没有微小裂纹的状态下、沿着切断引发部进行切断,能得到合格率良好的部件。
四方形的基板8的角部也可以进行倒角,而且导电图形11也可以使用由开关的接点部构成的导电图形或由编码器的电极部构成的导电图形。
基板也可以由对聚苯硫(PPS)等绝缘材料形成。
还可以将基板8作为固定侧,同时将滑动件作为可动侧。
下面,参照着图15、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中的下壳体1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15所示,在第1工序,对金属板构成的带钢材料12进行冲切加工或弯曲加工,以形成第1、第2滑动件2、3。
接着,由送进孔12a将这个带钢材料12送进,在由图16所示的第2工序,用成形加工形成下壳体1,使第1、第2滑动件2、3处于被埋设在下壳体1中的状态。
此后,虽然这里未附图示,但在对第1、第2滑动件2、3进行弯曲加工之后,若在所要求的部位将带钢材料12切断、将下壳体1切离,结束下壳体1的制造。
下面,参照着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中的上壳体4和回转体6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17所示,对金属板构成的带钢材料13进行冲切加工,以形成支持构件5。
接着,用送进孔13a将这个带钢材料13送进,通过成形加工,如图9、图10所示,同时形成上壳体4和回转体6,使支持构件5成为跨越上壳体4和回转体6而埋设在其中的状态。
如上,将上壳体4和回转体6同时形成,因而两者之间的尺寸精度较好,能使保护部4b的上面处于位于与回转体6的上面6g同等的位置、或者突出在比回转体6的上面6g还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使其能够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在这样制造的回转体6上安装了基板8,此后使回转体6回转而将连接部7切断,接着将上述各个分开的下壳体1叠层,在所要求的部位将带钢材料13切断,将上壳体4切离,与此同时将安装部5c折弯钩搭在下壳体1上,由此制造成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从孔6c可使用譬如图象处理装置等确认基板8是否被安装,因而能容易地进行确认。
由于能将夹具插入到孔6c中,因而能容易地用夹具等将基板8卸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基板8安装成使角部从回转体6向外方突出,并位于与上壳体4重叠的位置,因而能使基板8较大,同时能使上壳体4的宽度、特别是能使设置安装部5c的那部分宽度加宽,能提高折弯到下壳体1上时的铆接强度。
由于在下壳体1上设有接受部1d,在与侧壁1b之间形成台阶,使与上壳体4连接部分的幅度变窄,因而随着回转、基板8和保持片6d能不接触地收容在下壳体1中,还由于使上壳体4和下壳体1的周缘相接,因而能提高密闭性。
由于本实施例具有这些结构,因而能使从平面看的回转型电气部件的尺寸缩小。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带钢材料12、13是分体的结构,但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在将两张带钢材料作为一个带钢材料的状态下,分别成形加工下壳体、上壳体和回转体;接着,通过利用一部分带钢材料形成的连接部将两个壳体结合,也可以在两个壳体从带钢材料切离之后,由连接部的折弯使两个壳体组合。
由于本发明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回转体、和用于保持回转体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上壳体;回转体和上壳体又被作成由连接部相互连接的状态,借助连接部的切断,回转体与上壳体切离而形成能够回转,因而上壳体和回转体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能同时制造这两者,从而能得到生产率较好、便宜的制品。
由于本发明的上壳体和回转体不需要进行现有的组装作业,因而能将组装作业费用削减、能得到便宜的制品。
由于连接部作成由回转体或上壳体的回转而切断,因而就能容易地将两者切离,能得到切离作业简单的结构。
由于连接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因而能与上壳体或回转体的成形的同时形成连接部,能得到生产性良好的结构。
由于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持构件是作成跨越回转体和上壳体而被埋设,并且由支持构件的支持而使回转体进行回转动作,因而上壳体和回转体能容易地形成一体,而且支持构件的空间因素较好,能得到薄型的回转型电气部件。
由于连接部是以在与支持构件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形成的,因而能容易地形成连接部,同时连接构件成为连接部切断的基准面,能容易地将其切断。
由于连接部是以在与支持构件的上、下面相接触的状态形成的,因而上壳体和回转体之间的树脂通路就较多,能在树脂流动性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成形加工。
此外,由于上壳体上设有收容回转体的凹部,在上壳体和回转体的在凹部内的径向上突出的第1、第2挡块部;在回转体回转时、设置在回转体上的第2挡块部与设置在上壳体上的第1挡块部碰上而停止回转体的回转,同时,连接部设置在第1或/和第2挡块部的部位上,因而能缩短连接部、能容易地切断,同时切断面很少接触上壳体或回转体,能使回转体进行良好的回转动作。
此外,由于在配置成夹持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且相对的第1、第2挡块部上分别设置了连接部,因而能在树脂流动性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成形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回转体、和用于保持这个回转体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上壳体,上述回转体和上壳体形成为由连接部相互连接的状态,通过切断上述连接部,使上述回转体从上述上壳体分离而能够回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通过上述回转体或上述上壳体的回转而被切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持构件跨越上述回转体和上壳体而被埋设,上述回转体是通过上述支持构件的支持而进行回转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是以与上述支持构件的面相接触的状态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是以与上述支持构件的上、下面相接触的状态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体设有用于收容上述回转体的凹部;在上述上壳体和回转体上,设有在上述凹部内在上述径向上突出的第1、第2挡块部;在上述回转体回转时,设置在上述回转体上的上述第2挡块部与设置在上述上壳体上的上述第1挡块部碰上,而停止上述回转体的回转,同时,上述连接部设置在上述第1和第2挡块部的任一方上或设置在双方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成夹持上述回转体的回转中心而相对着的上述第1、第2挡块部上,分别设置了上述连接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性良好而且便宜的回转型电气部件。设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回转体(6)、用于保持这个回转体(6)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上壳体(4),回转体(6)和上壳体(4)被形成为由连接部(7)相互连接的状态,由连接部(7)的切断使回转体(6)从上壳体(4)切离而能够回转,因而,上壳体(4)和回转体(6)能够成为一个部件,能同时制造两者,能得到生产率良好,而且上壳体(4)和回转体(6)不需要现有的组装作业,能削减组装作业费用,得到便宜的制品。
文档编号H01C10/00GK1476023SQ0317878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3日
发明者本间俊生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