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934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BNC连接器,尤其是具有全金属外壳,容易制造的迷你BNC连接器。
上述BNC连接器均为大型的连接器,创作人为因应BNC连接器朝向迷你化的需求,而提出一种具有较佳信号传输品质,且制造更为方便的迷你BN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制外壳,该外壳具有至少一定位筒,及一与该定位筒的内侧端相通的结合室;该定位筒内部套接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结合一端子前段;该端子前段的尾端伸至该结合室;该尾端结合一端子后段;另一绝缘体具有至少一贯穿孔结合该端子后段,并套接于该结合室开口端的内侧。
其中该端子前段的尾端具有螺纹;该端子后段的前端具有螺孔;该端子前段的尾端螺接于该端子后段的螺孔内。
其中该端子前段具有可弯折的尾端,该尾端的后端套接于该端子后段前端的结合槽内。
其中该端子前段及该端子后段是一体成型。
其中该定位筒的内侧端具有固定该绝缘体位置的凸肋。
其中该定位筒的外围靠近结合室外侧处具有螺蚊。
其中该尾端的后端具有尖锥的形状。
其中该端子前段及该端子后段的弯折处具有环绕外围的凹环。
其中该外壳的后端外部呈方体状造型。
其中该外壳的后端外部呈圆弧状造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迷你BNC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迷你BNC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迷你BNC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及导电体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两端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迷你BNC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图8D为现有各种双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9A、图9B、图9C、图9D为本实用新型各种双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单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单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12A、图12B、图12C、图12D、图12E、图12F为本实用新型各种单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先使两端子前段11、12结合两端子后段17、18的后,再组装绝缘体19、两绝缘体13、14及两迫紧环15、16,使两端子后段17、18伸至外壳10外侧,组装容易。
请参阅3、4、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迷你BNC连接器,与图1、2所示的迷你BNC连接器相较,除了两端子前段与两端子后段的形状不同外,其余的外壳20、三个绝缘体23、24、29、两个迫紧环25、26都相类似。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端子前段21的尾端211,及另一端子前段22及后段221的弯折处,分别设有环绕外围的凹环212、222,以利固定弯折的位置,并容易使尾端211及后段221于该两凹环212、222的位置弯折九十度。
请参阅图3、4所示,该定位筒202距离结合室203的开口206较短,故可先稍微弯折端子前段22及后段221,使后段221伸出结合室203的开口206外,再使后段221于该凹环222的位置弯折九十度。该定位筒201距离结合室203的开口206较长,该端子前段21的尾端211虽被稍微弯折,但仍不方便伸出开口206外,故必须另结合结合一端子后段27。该端子后段27的结合段271具有结合槽,可套接尾段211。该尾端211的后端最好具有尖锥的形状,以利套接于结合段271的结合槽内。当尾端211被套接于结合段271后,由伸出开口206外侧的端子后段27,及伸出定位筒201外端的端子前段21,带动尾端211,于凹环212的位置弯折九十度。利用另一绝缘体29的两贯穿孔291、292分别结合两端子后段27、221,并使绝缘体29塞入结合室203,封闭开口206。再利用两绝缘体23、24的贯穿孔231、241分别结合两端子前段21、22,并利用两迫紧环25、26将两绝缘体23、24分别固定于两定位筒201、202内部,即完成迷你BNC连接器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利用端子前段与端子后段特殊的结合设计,使端子在外壳的结合室内狭小空间的限制条件下,可呈九十度弯折的形状,不会发生扭曲变形的情况,使信号传递线路平少顷弯折,可维持较佳的信号传输品质;并且容易组装及制造。
请参阅7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迷你BNC连接器,是采用一直接弯折后段341的端子34,及一尾端351具有螺纹的另一端子前段35;该另一端子前段35的尾端351后端的螺纹螺接于一端子后段36相对的螺孔内。
现有的各种双体式迷你BNC连接器,如图8A、图8B、图8C、图8D所示,该等连接器的外壳,分别由壳体40、42、44、46各结合两定位筒41、43、45、47组合而成。其中壳体40、44的外部呈方体状造型,而壳体42、46的外部呈圆弧状造型。而定位筒45、47的外部另具有螺纹451、471。
本实用新型各种双体式例迷你BNC连接器的外壳,也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外型,以配合种不同用途的使用。如图9A、图9B、图9C、图9D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体成型的外壳51、52、53、54各具有两定位筒511、521、531、541的设计,不需如前述现有双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外壳采用两件式的组合。使外壳的制造更为方便,可大幅节省制造时间及有效降低不良率。本实用新型的外壳51、53的后端外部呈方体状造型,而外壳52、54的后端外部呈圆弧状造型。而定位筒531、541的外部另具有螺纹532、542。
请参阅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单体式例迷你BNC连接器,是在外壳60内组装端子的前段61及后段62、前绝缘体63、后绝缘体64及迫紧环65。外壳60的外侧具有螺纹66及环形板67。其中端子的前段61及后段62的结合方式,是采用如图2所示端子前段11及端子后段17的螺接方式。
请参阅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单体式迷你BNC连接器另一实施例,是在外壳70内组装端子的前段71及后段72、前绝缘体73、后绝缘体74及迫紧环75。外壳70的外侧具有螺纹76及环形板77。其中端子的前段71及后段72是一体式的设计,如图4所示,在端子前段22及端子后段221之间的弯折处,具有凹环222以利固定弯折的位置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各种单体式迷你BNC连接器的外壳,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外型,以配合种不同用途的使用。如图12A、图12B、图12C、图12D、图12E、图12F所示,其中外壳83、84、85外部的一边呈方体状造型,而外壳81、82、86外部的一边呈圆弧状造型。外壳81、82、83、84外部具有螺纹811、821、831、841;且外壳81、83外部于螺纹811、831的后方具有环形板812、832。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实用新型所为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实用新型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制外壳,该外壳具有至少一定位筒,及一与该定位筒的内侧端相通的结合室;该定位筒内部套接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结合一端子前段;该端子前段的尾端伸至该结合室;该尾端结合一端子后段;另一绝缘体具有至少一贯穿孔结合该端子后段,并套接于该结合室开口端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子前段的尾端具有螺纹;该端子后段的前端具有螺孔;该端子前段的尾端螺接于该端子后段的螺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子前段具有可弯折的尾端,该尾端的后端套接于该端子后段前端的结合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子前段及该端子后段是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筒的内侧端具有固定该绝缘体位置的凸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筒的外围靠近结合室外侧处具有螺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尾端的后端具有尖锥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子前段及该端子后段的弯折处具有环绕外围的凹环。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的后端外部呈方体状造型。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的后端外部呈圆弧状造型。
专利摘要一种全金属外壳迷你BNC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制外壳,该外壳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筒,及与该定位筒的内侧端相通的结合室;该定位筒内部套接一绝缘体;该绝缘体具有贯穿孔;该贯穿孔结合端子前段;该前段的尾端伸至该结合室;该尾端结合端子后段;另一绝缘体具有贯穿孔结合该端子的后段,并套接于该结合室开口端的内侧。本实用新型迷你BNC连接器具有较佳信号传输品质,且可节省制造人力及时间、容易制造,可节省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02GK2604795SQ03238428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1日
发明者陈松文, 黄栋梁 申请人:技志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