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270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在两个电路板之间提供电力传输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封装产品中电子组件密度的增加,同时也带动了提供电力的电源连接器需求的增加。美国专利第5,158,471号揭示了一种用于电路板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与传输信号的信号连接器并排安置在电路板上,其包括有公、母端子及分别收容公、母端子的第一、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将收容于其内的母端子完全包裹起来,以防止端子之间可能发生的短路状况。收容公端子的第一绝缘本体呈“L”构形,公端子的大部分露置在绝缘本体之外,当电源连接器提供具有较高电压的电力时,相邻信号连接器内信号的正常传输将无疑会受到影响。
美国专利第6,224,430号揭示了一种传输电力的端子组合。该端子组合包括收容端子的端子座及一可分离式保护盖,该可分离式保护盖通过一对螺栓安装于端子座上。保护盖将端子组合同其它连接器分隔开,从而提供较大的额定电压。然而,若要满足不同额定电压的需求,该端子组合需重新设计、制造。显然,如此将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用以满足不同电压应用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以及可选择安装于绝缘本体后侧的至少二遮蔽盖。该二遮蔽盖均具有第一遮蔽部及自第一遮蔽部后缘垂直延伸而出的第二遮蔽部。第二遮蔽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用以收容绝缘本体上相应部位形成的突块。第二遮蔽部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突起,用以收容在绝缘本体上相应部位开设的凹槽,从而将遮蔽盖固定于绝缘本体之上。二遮蔽盖的宽度不同,藉以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通过选择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遮蔽盖,以调节相邻电连接器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电压的需求,其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合中电源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电源连接器之第一遮蔽盖。
图3是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部分组装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组装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展示了电源连接器之第二遮蔽盖。
图7是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组装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实验得知,电连接器内部的距离以及两个相邻的电连接器之间的距离是影响电连接器额定电压的两种因素。当相邻两电连接器的相对距离增大而连接器内部距离未改变时,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较高,反之,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较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在母电路板(未图示)与子电路板(未图示)之间提供电力传输的电源连接器组合100,包括安装于子电路板的电源连接器1及安装于母电路板、并与电源连接器1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所示,基于前述距离因素对连接器额定电压的影响而创作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1、若干端子12及第一、第二遮蔽盖13、13’。该二遮蔽盖13、13’可选择性地安装于绝缘本体11后侧,藉以满足不同电压的需求。绝缘本体11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4,以收容相应端子12。每一端子12均包括有对接部121、“”形弯折部122及若干自“”形弯折部122边缘延伸而出的电路板结合脚123。该若干电路板结合脚123沿垂直于对接部121的方向伸展。端子12对接部121与对接连接器2的端子22电性配合,电路板结合脚123压入配合并电性连接至子电路板的通孔内。如此,在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之间构成电子回路,藉以传输电力。该若干端子12之对接部121依自上而下方式平行排布。
绝缘本体11的后部相对形成有二突块111,邻近该二突块111分别开设之凹槽112(请参阅图5所示)。绝缘本体11还包括一固持槽(未图示),该固持槽设置于二突块111之间。
第一及第二遮蔽盖13、13’具有相近似的结构,然而,二者的宽度不同,以适应不同额定电压的需求。第一遮蔽盖13包括遮覆绝缘本体11上部的第一遮蔽部131及自第一遮蔽部131后缘垂直延伸而出、遮覆绝缘本体11后部的第二遮蔽部132。第二遮蔽部132相对两侧缘上分别开设有缺口133,邻近该缺口133分别形成有突起134。该缺口133及突起134分别与绝缘本体11相应之突块111及凹槽112配合。第二遮蔽部132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固持块135,该固持块135收容于绝缘本体11的固持槽内,藉此将第一遮蔽盖13稳固地安置于绝缘本体11上。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遮蔽盖13的宽度与绝缘本体11的宽度相同。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相似地,第二遮蔽盖13’包括第一遮蔽部131’及自第一遮蔽部131’后缘垂直延伸的第二遮蔽部132’。第二遮蔽部132’相对两侧缘上分别开设有缺口133’,邻近该缺口133’分别形成有突起134’。该缺口133’及突起134’分别与绝缘本体11上相应的突块111及凹槽112配合。如图6所示,二突起134’分别向两侧延伸而出,并以不同长度超出绝缘本体11的两侧面。第二遮蔽部132’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固持块135’,该固持块135’收容于绝缘本体11的固持槽内,藉此将第一遮蔽盖13’稳固地安置于绝缘本体11上。与第一遮蔽盖13相比较,第二遮蔽盖13’的宽度大于第一遮蔽盖13的宽度,从而,第二遮蔽盖13’可适应更高电压的需求。
显而易见,不同尺寸的遮蔽盖可以调节相邻连接器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的电压需要。上述遮蔽盖可以在同一模具中生产、制造,从而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不同尺寸的遮蔽盖可使电源连接器正确地安置于电路板上相应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包括有绝缘本体21及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21的对接端子22。每一对接端子22均包括基部221、若干自基部221前缘向前伸出的对接部(未图示)及若干自基部221后缘向后伸出的尾部222,该尾部222电性连接到母电路板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第二遮蔽盖,第一、第二遮蔽盖依次界定不等的第一、第二宽度,绝缘本体可以选择性地与该具有不同宽度的第一、第二遮蔽盖组合,以与相邻设置的电连接器间隔不等的距离,借以分别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遮蔽盖包括第一遮蔽部及垂直于第一遮蔽部延伸的第二遮蔽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遮蔽盖的第二遮蔽部内侧形成有固持块,而绝缘本体开设有与固持块相配合的固持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遮蔽盖上均开设有缺口,邻近该缺口形成有突起,绝缘本体上相应设置有分别与遮蔽盖的缺口及突起相配合的突块及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均包括有水平伸展之对接部、弯折部及若干自弯折部边缘垂直伸出的电路板结合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遮蔽盖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遮蔽盖的宽度大于绝缘本体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之端子、以及可选择安装于绝缘本体后侧之至少二遮蔽盖。该二遮蔽盖均具有第一遮蔽部及自第一遮蔽部后缘垂直延伸而出的第二遮蔽部。第二遮蔽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用以收容绝缘本体上相应部位形成的突块。第二遮蔽部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突起,用以收容在绝缘本体上相应部位开设之凹槽,从而将遮蔽盖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二遮蔽盖的宽度不同,藉以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
文档编号H01R12/16GK2629274SQ0324418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杰德·J·史麦勒, 约瑟夫·R·考桑斯盖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