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269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加大与对接端子的接触表面积,以供较大电流通过的直流插头结构的O型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电力供应需借由直流(DC)插头与对接端子的插设以产生电连接,由于电子设备的功能日益提升,需有更大的电流才能驱动各种扩充组合的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的运作效能,确保其运转的正常。
公知的直流插头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一外管50、一O型端子60和一绝缘体70,该O型端子60设于该外管50内,该绝缘体70设于该外管50和该O型端子60之间,O型端子60是呈中空圆柱管体,O型端子60间隔形成数片长条弹片61,上述各长条弹片61在预设位置处向O型端子60轴心弯折,使长条弹片61的弯折处形成有较小的内径。
上述公知的直流插头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在插设对接端子80时,由于长条弹片61是为向内弯折的内凹形状,对接端子80仅是与O型端子60呈弯折处的点接触情形,因接触点小,电流通过时的阻抗较大,易产生高温,电流量受限于7安培以内,无法满足更高的电流需求。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直流插头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使其与对接端子的接触表面积加大,以减小阻抗,改善导通性,而能负荷较大的电流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与一对接端子插接,该O型端子一端间隔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向O型端子轴心内缩,该接触片具有内圆弧面接触该对接端子。
所述的接触片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渐向O型端子轴心微幅内缩。
所述的接触片的自由端端口向外形成导缘。
所述的O型端子另一端具有一接线部,该接线部设有一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具有上述的O型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包括一外管,该O型端子设于该外管内,该O型端子一端间隔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向O型端子轴心内缩;一绝缘体,设于该外管和该O型端子之间;该O型端子的接触片具有内圆弧面,与该对接端子接触。
所述的外管设有一插口,该接触片的自由端位于该插口内,接触片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渐向O型端子轴心微幅内缩。
所述的接触片的自由端端口向外形成导缘。
所述的外管设有一开孔,该O型端子另一端具有一接线部穿设于该开孔外,该接线部设有一穿孔。
所述的外管的开孔处设有一凸缘环,该凸缘环设有一弹片,该弹片设有一穿孔。
所述的绝缘体对应该外管的开孔处凸设一隔墙,该隔墙位于该O型端子的接线部和该外管的凸缘环的弹片之间。
所述的外管的开孔处还设有一塞头,并压靠该O型端子的接线部与该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O型端子的接触片的内圆弧面接触对接端子,使得接触表面积加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阻抗得以减小,温度较低,而能负荷更大的电流通过。


图1是公知直流插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公知直流插头结构插设对接端子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的O型端子的插头立体分解图;图4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的O型端子的插头立体组合图;及图5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O型端子的插头插设对接端子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用以插设一对接端子40,包括一外管10、一O型端子20以及一绝缘体30、其中外管10,其设有一插口11和一开孔12,该外管10设有一凸缘环13于该开孔12,该凸缘环13设有一弹片14,该弹片14设有一穿孔141。
O型端子20,其设于该外管10内,该O型端子20是呈中空圆柱管体,O型端子20一端间隔设有四片接触片21,该接触片21向O型端子20轴心内缩,接触片21具有内圆弧面211接触该对接端子40。该接触片21的自由端位于该外管10的插口11内,接触片21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渐向O型端子20轴心微幅内缩,接触片21的自由端端口向外形成导缘212,而该O型端子20另一端具有一接线部22穿设于该外管10的开孔12外,该接线部22设有一穿孔221。
绝缘体30,其设于该外管10和该O型端子20之间,该绝缘体30向该外管10的开孔12凸设一隔墙31,该隔墙31位于该O型端子20的接线部22和该外管10的凸缘环13的弹片14之间。该外管10还设有一塞头32于该开孔12,以迫紧该O型端子20的接线部22于该绝缘体30。
绝缘体30分隔O型端子20和外管10成两极,O型端子20的接线部22的穿孔221与外管10的弹片14的穿孔141分别外接导线(图略),其中绝缘体30的隔墙31可避免导线连接时产生的电弧干扰。
对接端子40插设于插口11时,O型端子20的导缘212可顺利地导引对接端子40进入插口11,同时对接端子40撑开微幅内缩的接触片21,使接触片21相对夹紧对接端子40,接触片21的数量可依对接端子40的大小与规格而增减,而接触片21是以内圆弧面211接触对接端子40的表面,提供的接触表面积大,使得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阻抗较小,温度较低,导通性较好,可以负荷至9安培以上较大的电流量通过,以供应电子设备更多装置组件的电力需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具有如下述的特点该O型端子的接触片以内圆弧面接触对接端子,使得电连接的接触表面积加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阻抗得以减小,温度较低,使电流的导通性更好,而能负荷更大的电流通过。
权利要求1.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与一对接端子插接,该O型端子一端间隔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向O型端子轴心内缩,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片具有内圆弧面接触该对接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片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渐向O型端子轴心微幅内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片的自由端端口向外形成导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型端子另一端具有一接线部,该接线部设有一穿孔。
5.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包括一外管,该O型端子设于该外管内,该O型端子一端间隔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向O型端子轴心内缩;一绝缘体,设于该外管和该O型端子之间;其特征在于,该O型端子的接触片具有内圆弧面,与该对接端子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设有一插口,该接触片的自由端位于该插口内,接触片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渐向O型端子轴心微幅内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片的自由端端口向外形成导缘。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设有一开孔,该O型端子另一端具有一接线部穿设于该开孔外,该接线部设有一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开孔处设有一凸缘环,该凸缘环设有一弹片,该弹片设有一穿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对应该外管的开孔处凸设一隔墙,该隔墙位于该O型端子的接线部和该外管的凸缘环的弹片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产生面接触的直流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开孔处还设有一塞头,并压靠该O型端子的接线部与该绝缘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产生面接触的O型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直流插头结构;该直流插头结构用以插设一对接端子,包括一外管、一O型端子以及一绝缘体,其中该O型端子设于该外管内,该O型端子一端间隔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向O型端子轴心内缩,接触片具有内圆弧面接触该对接端子;以及该绝缘体设于该外管和该O型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的O型端子的接触片的内圆弧面接触对接端子,使得接触表面积加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阻抗得以减小,温度较低,电流的导通性良好,而能负荷更大的电流通过。
文档编号H01R13/11GK2622883SQ0324407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简志贤 申请人:张永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