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973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尤其是一种采用旋钮式插入的低压电源插座与插头。
(2)背景技术已有的低压电源插座与插头均采用直接插入式,低压电源插座由面板、功能件组成,面板上设插头电极插入孔,一般有二极或三极;功能件上设有底座、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和紧固件。功能件设于面板背面,弹性接触片的插入端位于插头电极插入孔处。低压电源插头由电极片、插头体和电极引出线组成。已有低压电源插座与插头的缺点在于由于结构上采用插入式,因此经常出现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或插头不易插入插座或插头容易脱落等现象,有时还会造成触、漏电事故。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已有低压电源插座与插头在结构设计上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良好、插头容易插入且不易脱落、安全性较好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与插头,所说的插座设有面板、功能件。面板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槽孔呈圆弧形。功能件设有底座、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所说的插头设有插头体、电极和电极引出线,在插头体前端设与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对应的一对电极,电极与电极引出线连接。
所说的插座功能件底座与面板可分体或为一整体。在插座面板的正面可设面板罩。在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前最好加安全护罩,以免发生意外触电事故。
所说的插头电极最好呈圆柱形,其垂直截面可呈T形。插头体最好为不等径的圆柱形。
在插座和插头上可设防漏电的接地柱。
当需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手持插头的插头体,将插头电极对准插座面板上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的一端(插入端),旋转(例如顺时钟)至插头电极插入槽孔的另一端(与引出电极接触端),使插头电极与插座的引出电极良好接触。同理,当需将插头拔下时,仅需反向(例如逆时钟)旋转插头即可。
由于采用旋转式接插结构,因此插头电极与插座的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接触良好,插头容易插入且不易脱落,不易变形发热,安全性好。
(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面板罩和安全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1与插头2,所说的插座1设有面板11、功能件12。面板11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13,槽孔13呈圆弧形。功能件12设有底座14、弹性接触片15、引出电极16。所说的插头2设有插头体21、电极22和电极引出线23,在插头体前端设与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对应的一对电极22,电极与电极引出线连接。
所说的插座功能件底座14与面板11为一整体。在插座面板的正面可设面板罩17。在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前最好加安全护罩18,以免发生意外触电事故。
所说的插头电极22呈圆柱形,其垂直截面呈T形。插头体21为不等径的圆柱形。
在插座和插头上可分别设防漏电的接地柱19、24。
权利要求1.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包括插座与插头,插座设有面板、功能件,插头设有插头体、电极和电极引出线,其特征在于面板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槽孔呈圆弧形,功能件设有底座、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在插头体前端设与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对应的一对电极,电极与电极引出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座功能件底座与面板可分体或为一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插座面板的正面设面板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前加安全护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头电极呈圆柱形,其垂直截面呈T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体为不等径的圆柱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电源插座与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插座和插头上设防漏电的接地柱。
专利摘要涉及一种采用旋钮式插入的低压电源插座与插头。包括插座与插头。插座设有面板、功能件,插头设有插头体、电极和电极引出线。面板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槽孔呈圆弧形,功能件设有底座、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在插头体前端设与插座的插头电极插入槽孔对应的一对电极,电极与电极引出线连接。由于采用旋转式接插结构,因此插头电极与插座的弹性接触片、引出电极接触良好,插头容易插入且不易脱落,不易变形发热,安全性好。
文档编号H01R13/44GK2629257SQ0326146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胡智超, 余丽滨, 黄木忠, 方玉珍 申请人: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