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49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无线设备等通信设备的迅速普及,更微型化成为迫切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对内置天线的需要。目前,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244715号公报公开了这种天线装置的典型用例。为了避免由于人体影响而造成的天线特性的恶化,这种天线被设计成内置式天线,其通过将无源元件安置在馈电元件之上可使该天线不会在无线电路板上引起感应电流。
然而,这种先前技术的内置天线在人体的方向存在巨大辐射指向性。因此存在因人体的影响而造成的发射接收性能恶化的问题。此外,为了提高通话期间的增益,最好该天线具有与人体相反方向的指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尺寸与厚度,同时提高增益和扩宽频带。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提供与连接着馈电元件的电路板的板面背面相对的板状无源元件,该元件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约为1/2波长的电长度,并且起反射器作用,由此能够提高增益,降低SAR值,并扩宽频带。
本发明的要点还包括使馈电元件的元件宽度大于固定值,由此可以提高增益,扩宽频带,降低SAR值,并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更加小巧和轻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具有电路板,用于排放便携式无线设备的电路;馈电元件,其一端经由馈电点与上述电路板的一板面相连接;以及安置在与上述电路板的另一板面相对的位置上的无源板状天线元件,该元件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约为1/2波长的电长度,并起反射器作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图3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性的例子的示意图;图3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辐射特性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无源元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2B示出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图15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性的例子的示意图;图15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例子的示意图;图15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另一个辐射方向图例子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具有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以及板状天线14。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内置于便携式无线设备。
倒L形天线1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电连接。倒L形天线1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
电路板12为便携式无线设备的电路板,包括倒L形天线10的电路部件与其相连接。
提供在连接着倒L形天线10的电路板12的板面背面相对的位置上的板状天线14为无源元件,设置该元件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便携式无线设备通信所用无线电波波长的1/2。板状天线14通过电磁场耦合与倒L形天线10和电路板12相连,并起反射器作用。
这里,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均调节为预定值。然后,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倒L形天线10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即改变各天线之间的连接容量),可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14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方向图,所以可提高增益并降低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率)。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在图2中,λ表示由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发射/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图2中,板状天线14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0.52λ(0.42λ+0.1λ),约为1/2个波长。并且,设置电路板12的长度为0.42λ,比板状天线14的长度略短。通过采用上述尺寸,板状天线14与通信无线电波发生谐振的同时,在电路板12上引起与板状天线14产生的感应电流分布相类似的感应电流分布,并起反射器作用。
图3A是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性的示意图。图3A中,实线表示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各个频率上的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Ratio,电压驻波比),而虚线表示不具有板状天线1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各个频率上的VSWR。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通过提供板状天线14,可扩宽频带。
图3B是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辐射特性的示意图(X-Y平面的Eθ分量)。在图3B中,实线表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辐射特性,而虚线表示不具有板状天线1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辐射特性。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通过提供起反射器作用的板状天线14,可提高增益并减小SAR值。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提供无源元件用于扩宽频带。此外,将这种无源元件制作成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通信无线电波波长1/2的板状天线,从而可起反射器作用。因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实施例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通过将馈电元件曲折成形,将其安置在预定尺寸的电路板上。
图4是根据实施例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包括曲折状天线20,用来代替图1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的倒L形天线10。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曲折状天线2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电连接,并且它是加工成曲折状的天线元件。曲折状天线2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
板状天线14通过电磁场耦合与曲折状天线20和电路板12相连,并起反射器作用。
这里,通过将曲折状天线2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曲折状天线2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曲折状天线2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14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所以可提高增益并降低SAR值。另外,通过采用曲折状天线20作为馈电元件,可按照电路板1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调节馈电元件的电长度,从而达到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的目的。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将馈电元件加工成曲折状天线,由此实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小型化。
(实施例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倒L形天线具有集总常数元件,因而可调节倒L形天线的自阻抗。
图5是根据实施例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倒L天线10上安装集总常数元件30,即为图5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集总常数元件30被安装在倒L形天线10上,因此可调节倒L形天线的自阻抗。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同时,通过集总常数元件30调节倒L形天线10的自阻抗,可使倒L形天线10的尺寸适合于电路板1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倒L形天线装有集总常数元件,由此实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小型化。
(实施例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中板状天线装有集总常数元件,从而可调节板状天线的自阻抗。
图6是根据实施例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板状天线14上安装集总常数元件40,即为图6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集总常数元件40被安装在板状天线14上,从而可调节板状天线14的自阻抗。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这时,通过集总常数元件40调节板状天线14的自阻抗,可使板状天线14的尺寸适合于与电路板12的的尺寸。从而,实现了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小型化。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板状天线装有集总常数元件,由此实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小型化。
(实施例5)在根据实施例5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中将倒L形天线垂直于电路板放置,从而可发射/接收垂直于电路板的无线电波。
图7是根据实施例5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将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的倒L形天线10替换为倒L形天线50,即为图7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倒L形天线5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垂直地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相连接。倒L形天线5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倒L形天线50具有垂直于电路板12板面的部分,从而可发射/接收垂直于电路板12板面方向的无线电波。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5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5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5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此外,板状天线14能够起反射器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从而可提高增益并降低SAR值。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倒L形天线具有垂直于电路板的部分,从而能够发射/接收垂直于电路板的无线电波。
(实施例6)在根据实施例6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将馈电元件加工成倒F形天线,从而调节馈电元件的自阻抗。
图8是根据实施例6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以倒F形天线60代替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倒L形天线10,即为图8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倒F形天线60为馈电元件,其三端中的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被加工成倒F形状。倒F形天线6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
这里,通过将倒F形天线6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F形天线6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F形天线6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另外,板状天线14能够起反射器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从而可提高增益并降低SAR值。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提供无源元件用于扩宽频带。另外,将该无源元件加工成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通信无线电波波长1/2的板状天线,从而可起反射器作用。因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实施例7)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将馈电元件加工成折叠形状,从而调节馈电元件的自阻抗。
图9是根据实施例7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以折叠天线70代替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倒L天线10,即为图9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折叠天线7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进行电连接,而另一端与电路板12相连,并且天线元件被加工成折叠形状。折叠天线7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
这里,通过将折叠天线7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折叠天线7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折叠天线7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14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所以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提供无源元件用于扩宽频带。另外,将该无源元件加工成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通信无线电波波长1/2的板状天线,从而可起反射器作用。因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实施例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通过在电路板上提供一个槽,可达到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
图10是根据实施例8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以电路板80代替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电路板12,即为图10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电路板80为便携式无线设备的电路板,包括倒L形天线10的电路部件与其相连接,并且在电路板的中央具有槽,即中空的部分。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80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14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由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而且,当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操作时,电流流向电路板80。然而,由于电流主要通过电路板80的边缘部分,因而不会影响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发射/接收特性。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电路板中央部分提供槽,达到了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
(实施例9)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通过在板状天线上提供槽,能够达到使天线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
图11A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以板状天线90代替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板状天线14,即为图11A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提供在连接着倒L形天线10的电路板12板面背面相对的位置上的板状天线90为无源元件,设置该元件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便携式无线设备通信所用无线电波波长的1/2,并且其中央具有槽,即中空的部分(见图11B)。板状天线90与倒L形天线10和电路板12通过电磁场耦合相连,并起反射器作用。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90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90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90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90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由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而且,当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操作时,电流流向板状天线90。然而,由于电流主要通过板状天线90的边缘部分,因而不会影响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发射/接收特性。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在板状天线的中央部分提供槽。因此,实现了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
(实施例1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通过在电路板与板状天线之间的间隙插入绝缘材料,使得电路板与板状天线之间的间隔更短,因而使其更薄并且整体集成。
图12A是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除具有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外,图12A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还具有绝缘材料100。
绝缘材料100被插入到电路板12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间隙(见图12B)。
这里,通过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带。
此外,板状天线14可起反射器的作用,因而与使用线形天线等作为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单向性的辐射/吸收方向图,由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
而且,通过在电路板12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间隙插入绝缘材料100,缩短了电路板12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距离,并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可以整体集成。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将绝缘材料插入电路板与板状天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更薄和整体集成。
(实施例11)在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馈电元件被加工成类似薄板形的形状,从而缩短了馈电元件与无源元件的间隙。
图13是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以板状倒L形天线110代替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倒L形天线10,即为图13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板状倒L形天线11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电连接,并且设置电路板12在宽度方向上的元件宽度长于固定宽度。板状倒L形天线110辐射/吸收无线电波。
这里,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即通过改变各天线间的连接容量),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别是发射频带。
此外,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元件宽度加厚,即使缩小板状倒L形天线110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间隙,也能够确保频带,特别是接收频带。因而可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更加小巧和轻薄。图1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4中,λ表示由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发射/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图14中,板状天线14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0.52λ,约为1/2波长。并且,设置电路板12的长度为0.42λ,比板状天线14的长度略短。通过采用上述尺寸,板状天线14与通信的无线电波发生谐振,在电路板12上引起与板状天线14产生的感应电流分布相类似的感应电流分布,并起反射器作用。
图15A是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性的示意图。在图15A中,实线表示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各个频率上的VSWR(Voltage StandingWave Ratio,电压驻波比),而虚线表示不具有板状天线14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各个频率上的VSWR。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通过提供板状天线14,可得到更宽的频带,特别是发射频带。
图15B是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在接收频带的辐射方向图(位于X-Y平面的垂直分量)的示意图。图15C是上述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在发射频带的辐射方向图(位于X-Y平面的垂直分量)的示意图。从图15C中可明显看出,通过提供起反射器作用的板状天线14,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在发射频带上具有与人体相反方向(-X轴方向)的方向性。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提供无源元件用于扩宽频带。此外,将这种无源元件制作成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通信无线电波波长1/2的板状天线,从而起反射器作用,并将馈电元件的元件宽度加厚。因此,提高了增益并降低了SAR值,并且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更加小巧和轻薄。
(实施例12)在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板状倒L形天线装有集总常数元件,从而可调节板状倒L形天线的自阻抗。
图16是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3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板状倒L形天线110上安装集总常数元件120,即为图16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3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板状倒L形天线110装有集总常数元件120,并由此可调节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自阻抗。
这里,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即通过改变各天线间的连接容量),扩宽了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别是发射频带。同时,通过集总常数元件120调节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自阻抗,可使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尺寸适合于电路板12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因而可实现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的目的。
此外,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元件宽度加厚,即使缩小板状倒L形天线110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间隙,也能够确保频带,特别是接收频带。因而可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更加小巧和轻薄。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馈电元件装有集总常数元件,由此能够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更加小巧。
(实施例13)在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中通过在电路板上装入集总常数元件,可调节电路板的自阻抗。
图17是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3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电路板12上安装集总常数元件130,即为图17所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结构。其余部件均与图13所示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部件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集总常数元件130被安装在电路板12上,并由此可调节电路板12的自阻抗。
这里,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调节为预定值,并且通过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以及改变板状倒L形天线1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即通过改变各天线间的连接容量),能够扩宽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的频带,特别是发射频带。同时,通过集总常数元件130调节电路板12的自阻抗,可将电路板12的尺寸设为期望值,因而可实现使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小型化的目的。
此外,通过将板状倒L形天线110的元件宽度加厚,即使缩小板状倒L形天线110与板状天线14之间的间隙,也能够确保频带,特别是接收频带。因而可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更加小巧和轻薄。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电路板上装有集总常数元件,由此能够使得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更加小巧。
另注,上述各实施例能够以不同的结合方式进行实施。
举例来说,既可以将馈电元件在宽度上加厚而成为板形,然后将馈电元件的形状加工成倒F形,或者可以将倒L形天线垂直于电路板放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使便携式无线设备更加小巧和轻薄,同时提高了增益并扩宽了频带。
本发明基于2002年6月25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2-184003号文件和2002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2-282993号文件,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可应用于例如蜂窝电话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包括电路板,用于排放便携式无线设备的电路;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板面相连接;以及无源板状天线元件,其安排为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板面相对,所述元件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1/2波长并起反射器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具有长于预定值的元件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为倒L形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包括所述电路板宽度方向上的曲折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具有垂直于所述电路板表面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为倒F形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馈电元件包括第一倒L形天线元件部分,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板面相连;第二倒L形天线元件部分,其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板面相连;以及与所述第一倒L形天线元件部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倒L形天线元件部分的另一端都连接的元件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电路板,所述馈电元件和所述板状天线元件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用于自阻抗调节的集总常数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电路板的板面中央具有中空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其中所述板状天线元件的与所述电路板板面平行的表面中央包含中空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板状天线元件之间的间隙的绝缘材料。
全文摘要
一种其中实现了高增益和宽频带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倒L形天线(10)为馈电元件,其一端通过馈电点与电路板(12)的一个板面电连接。电路板(12)为便携式无线设备的电路板,包括倒L形天线(10)的电路部件与其相连接。提供与连接着倒L形天线(10)的电路板(12)的板面背面相对的板状天线(14),该天线是在长度方向上的电长度约为便携式无线设备通信无线电波波长1/2的无源元件。将倒L形天线(10),电路板(12)和板状天线(14)三者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调节为特定值,并且倒L形天线(10)与板状天线(14)各自的自阻抗与倒L形天线(10)和板状天线(14)之间的互阻抗一起被改变。
文档编号H01Q11/04GK1653645SQ0381078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5日
发明者小岛优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