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969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户外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的户外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输电系统使用的户外真空断路器中,其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一般都单独采用硅脂或灌封胶作为绝缘灌封。当单独用硅脂时,由于硅脂是液态,所以该类产品在搬运、组装及工作时,有方向性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当单独用灌封胶时,其该类产品的界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及粘接的有效使用界限又无法确定,同时热稳定性差,热膨胀系数大,使断路开关使用寿命缩短。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创作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及技术理念,经研究、试验,而终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以解决使其提高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以及组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箱体装置、互感装置及真空灭弧室装置,该真空灭弧室装置包括有一绝缘套筒及真空灭弧室,其特征是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灌注的绝缘层至少包括有一层硅脂和一层灌封胶。
该间隙的下部灌注有一层硅脂,该硅脂的表面灌注一层灌封胶。
该硅脂与灌封胶厚度比最佳为1∶2。
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装设的硅脂和灌封胶为多层间隔设置,其表面一层为灌封胶。
本实用新型是于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在常温下首先灌注入具有高绝缘性及高稳定性的有机硅脂,然后再将调配好固化剂的灌封胶浇注到液态硅脂上面固化固定。提高了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的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从而解决了使其提高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以及组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优点如下1、由于在该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灌注硅脂,提高了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的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2、由于在该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的硅脂表面采用灌封胶,使断路器的结构设计、搬运、组装、使用不受方向的限制,使用方便,而具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示意图。该户外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箱体装置10、互感装置30及真空灭弧室装置20,该真空灭弧室装置20包括有一绝缘套筒21及真空灭弧室22,其特征是该真空灭弧室22与绝缘套筒21之间的间隙灌注的绝缘层40包括至少有一层硅脂42和一层灌封胶41。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该间隙的下部灌注有一层硅脂42,该硅脂的表面灌注一层灌封胶41。
该硅脂42与灌封胶41厚度比最佳为1∶2。
该真空灭弧室22与绝缘套筒21之间间隙装设的硅脂42和灌封胶41为多层间隔设置,其表面一层为灌封胶41(图中未示)。
由此可见,在该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22与绝缘套筒21之间灌注硅脂42,提高了真空灭弧室22与绝缘套筒21之间的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在该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22与绝缘套筒21之间的硅脂42表面采用灌封胶41,使断路器的结构设计、搬运、组装、使用不受方向的限制,使用方便,而具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有明显的提升,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符合实用新型专利各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箱体装置、互感装置及真空灭弧室装置,该真空灭弧室装置包括有一绝缘套筒及真空灭弧室,其特征是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灌注的绝缘层至少包括有一层硅脂和一层灌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真空断路器,其特征是该间隙的下部灌注有一层硅脂,该硅脂的表面灌注一层灌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真空断路器,其特征是该硅脂与灌封胶厚度比最佳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真空断路器,其特征是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装设的硅脂和灌封胶为多层间隔设置,其表面一层为灌封胶。
专利摘要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箱体装置、互感装置及真空灭弧室装置,该真空灭弧室装置包括有一绝缘套筒及真空灭弧室,其特征是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灌注的绝缘层至少包括有一层硅脂和一层灌封胶;如该间隙的下部灌注有一层硅脂,该硅脂的表面灌注一层灌封胶,该硅脂与灌封胶厚度比最佳为1∶2;该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间隙装设的硅脂和灌封胶为多层间隔设置,其表面一层为灌封胶。该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之间灌注硅脂,提高了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间的界面绝缘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套筒间的硅脂表面用灌封胶,使断路器的结构设计、搬运、组装、使用不受方向的限制,使用方便,而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H01H33/664GK2678104SQ200320127000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于海程 申请人:于海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