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969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的端子结构,尤指一种运用于复合式连续冲模生产时,可更便利于组装,并加强其支撑的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许多的电子设备中,都可以很轻易的看见连接器的踪影,如打印机及显示器等计算机或其外围的产品,连接器是作为二个电子设备间沟通的门户,而连接器内还有个相当重要的主要组件,那就是端子。
端子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传送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桥梁,其于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料带结构加以辅助排列,以形成一最原始的端子结构,才能进行连接器的组装工作,而原始的的端子结构因于组装前需做电镀表面处理,有些端子于组装后,尚且需做二次折弯的加工,因此逐渐有厂商欲解决最早端子结构的问题。
于是,目前各家厂商解决最早问题的手法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包括有三料带结构20A,该料带结构20A以串行排列结合,且料带结构20A上具有一连接结构210A,且该连接结构210A包括至少一组夹持部,即一第一夹持部211A与一第二夹持部212A,用以固定一端子10A的结构,而该端子10A的一端呈现出非水平的弯折结构100A,而免去组装后尚需做二次折弯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及增加产品的生产良率,然而厂商于实际操作时发现,虽然具弯折结构100A的创作具有相当的便利性,但操作人员若一时不察,将会因施力过大或稍重的物品压到而造成弯折结构100A和甚至整体端子结构的变形,因此于进行后续的加工动作时,如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粘着技术)组装等,会因无法对准原先预设的连结位置,以致于需纳入为瑕疵品,而增加其成本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背景技术于端子的一端延伸连结的弯折结构所造成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包括至少一端子,该端子的一端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至少一料带结构,包括一延伸结构与至少一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及一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该延伸结构包括至少一延伸部与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位于延伸结构与连接结构相连接端的相反端,且呈一非水平的角度,而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端子具有弯折结构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相同轴向延伸出延伸结构,且利用弯折结构及支撑结构达成支撑整体的效能。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变化的示意图;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4-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5-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变化的示意图;图6-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6-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7-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变化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0A 端子100A 弯折结构20A 料带结构210A 连接结构211A 第一夹持部212A 第二夹持部10端子100 弯折结构20料带结构200 延伸结构201 支撑结构202 延伸部210 连接结构211 第一夹持部212 第二夹持部30端子300 弯折结构40料带结构400 延伸结构
401 支撑结构402 延伸部410 连接结构411 第一夹持部412 第二夹持部50 端子500 弯折结构60 料带结构600 延伸结构601 支撑结构602 延伸部610 连接结构611 第一夹持部612 第二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1、图2-2、图2-3及图2-4所示,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至少一端子10,该端子10的一端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100,而端子10的另一端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传送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桥梁;至少一料带结构20,包括一延伸结构200与至少一连接结构210,该连接结构210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即一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二夹持部212,该第一夹持部211与该第二夹持部212用以固定端子10,该延伸结构200包括至少一延伸部202与一支撑结构201,该支撑结构201位于延伸结构200与连接结构210相连接端的相反端,且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形式,并且隔着延伸部202与端子10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如图2-1中所示,端子10与支撑结构201于同一y-z平面,而连接结构210设置于该端子10具有弯折结构100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10相同轴向延伸出延伸结构200,且利用弯折结构100及支撑结构201达成支撑整体的效能,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可因端子10与料带结构20结合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实施例的变化,如图3-1及图3-2所示。
再请参阅如图4-1、图4-2、图4-3及图4-4所示,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4-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包括有至少一端子30,该端子30的一端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300,而端子30的另一端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传送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桥梁;至少一料带结构40,包括一延伸结构400与至少一连接结构410,该连接结构410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即一第一夹持部411与第二夹持部412,该第一夹持部411与该第二夹持部412用以固定端子30,该延伸结构400包括至少一延伸部402与一支撑结构401,该支撑结构401位于延伸结构400与连接结构410相连接端的相反端,且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形式,并且隔着延伸部402与端子30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且因延伸部402连接于二料带结构40之间,以致于端子30与第二支撑结构401呈错位的状态,而连接结构410设置于该端子30具有弯折结构300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30相同轴向延伸出延伸结构400,且利用弯折结构300及支撑结构401达成支撑整体的效能,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可因端子30与料带结构40结合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实施例的变化,如图5-1及图5-2所示。
再一请参阅如图6-1、图6-2、图6-3及图6-4所示,图6-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6-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包括有至少一端子50,该端子50的一端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500,而端子50的另一端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传送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桥梁;至少一料带结构60,包括一延伸结构600与至少一连接结构610,该连接结构610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即一第一夹持部611与第二夹持部612,该第一夹持部611与该第二夹持部612用以固定端子50,该延伸结构600包括至少一延伸部602与一支撑结构601,该支撑结构601位于延伸结构600与连接结构610相连接端的相反端,且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形式,并且隔着延伸部602与端子50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且支撑结构601具备二延伸部602,该延伸部602分别连接于二料带结构之间,而连接结构610系设置于该端子50具有弯折结构500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50相同轴向延伸出延伸结构600,且利用弯折结构500及支撑结构601达成支撑整体的效能,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可因端子50与料带结构60结合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实施例的变化,如图7-1及图7-2所示。
归纳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添加一支撑脚以配合弯折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撑力不足,以避免损毁端子结构,造成成本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原本制作的机台即可制作出延伸结构,因此无需再额外一次购买机台,以节省不必要的成本开销。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利用第二支撑结构配合端子本身的弯折结构以支撑端子结构整体,且于原本的机台就可做出此相关组件。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端子,该端子的一端呈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至少一料带结构,包括至少一连接结构与一延伸结构,该连接结构可以设置于该端子具有弯折结构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相同轴向延伸出该延伸结构,使延伸结构与该弯折结构相互配合达到支撑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中,该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即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该延伸结构包括至少一延伸部与一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位于延伸结构与连接结构相连接的相反端,且与延伸部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中,该支撑结构隔着延伸结构与端子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中,该支撑结构隔着延伸结构与端子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且成错位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其中,该支撑结构隔着延伸结构与端子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且支撑结构具备数个延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复合式端子料带,包括至少一端子,该端子的一端呈现出一非水平角度的弯折结构;至少一料带结构,包括一延伸结构与至少一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部,即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该延伸结构包括至少一延伸部与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位于延伸结构与连接结构相连接端的相反端,且呈现出非水平角度的形式,并且隔着延伸部与端子呈空间中相对应的设置,而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端子具弯折结构的邻近处,并于该处与端子相同轴向延伸出延伸结构,且利用弯折结构及支撑结构达成支撑整体的效能,而料带与端子采用复合方式结合成为一体。
文档编号H01R43/16GK2694533SQ200320126829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廖正义 申请人: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