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25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转向盘的压盖(pad)部分的适用于喇叭开关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开关装置,已知如下结构,其通过相对操作体作枢轴运动的连杆部件将按钮部可上下运动地保持在壳体上,并具有保持在印刷基板上的可动接点,且该可动接点围着形成在印刷基板上面的固定接点。按钮部因可动接点的弹力而被向上施力,一经按压,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对接而实现电连接。(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以下,基于图示来说明以往的开关装置的结构。
图6是以往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中,开关装置具备印刷基板31、弹性片34、壳体36、操作体37、连杆部件38、按钮部39。
在印刷基板31上印刷形成固定接点32,并在附近固定LED33。弹性片34,用橡胶材料制成,由片状的基部34a和从基部34a突出的动作部34b组成,在动作部34b的下方形成有可动接点35。壳体36用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上壁部36a和侧壁部36b,在上壁部36a上设有开口36c及配合爪36e。
操作体37,同样是用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细长矩形的基部37a、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7c、和贯通两者的中空部37d。另外,在基部37a的下方设有呈圆形的按压部37e,在突出部37c上方设有切入的凹部37f。连杆部件38,由金属线材制成,由长边38a、在长边38a两端弯曲而成的连接臂38b、和突出边38c形成。按钮部39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呈长条形,具有上壁部39a、侧壁部39b、以及设在上壁部39a的下面的突出部39c。
上述结构,在印刷基板31上叠放弹性片34,再将动作部34b和按压部37e相对向地载置操作体37,然后将壳体36安装在印刷基板31上,使突出部37c从开口36c向上方突出。而且,把连杆部件38配合在配合爪36e上,把突出边38c嵌入到操作体的凹部37f中进行安装。然后,利用按钮部39的突出部39c和凹部37f夹持连杆部件38的突出部38c,且该突出部38c可旋转。
上述构成的开关装置,一按压按钮部39,连杆部件38做枢轴运动,由操作体37挤压动作部34b,来操作开关。此时,因为连杆部件38的长边38a与操作体37的长边平行,所以无论按压按钮部39的哪一部分,操作体37都被垂直操作,能够可靠地操作开关。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23575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开关装置的结构中,因为构成部件多,所以存在组装困难问题,另外,由于使用了连杆部件等,还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可以降低成本的开关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第1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如下构成具备具有方形长槽部的壳体;保持在上述长槽部的可上下移动的长条形的操作按钮,在该操作按钮的长条方向配置多个的、随着上述操作按钮的上下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体,分别配置在该操作体下方的可动接点,载置该可动接点并设有可与上述可动接点接触分离的固定接点的基座;在按压操作上述操作按钮时,上述多个上述操作体中的至少一个被操作而使配置在其下方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
另外,作为第2种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如下构成上述操作按钮,可上下移动地保持在上述壳体的长槽部,并且,可以长条形的中央部为支点左右摆动。
另外,作为第3种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如下构成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下方设置有突出支承部,该突出支承部使该操作按钮的中央部从上述壳体长槽部的内底面上分离,且把该突出支承部做为上述操作按钮摆动的支点。
另外,作为第4种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如下构成上述突出支承部,是从上述壳体的长槽部内底面突出而形成的。
另外,作为第5种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如下构成上述可动接点由圆顶状橡胶接点构成,上述固定接点是形成在电路板上的印刷接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表示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表示把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安装为转向盘的喇叭开关后的状态说明图。
图6是表示以往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中1-电路板(基座),2-电子部件,3-固定接点(开关部),4-弹性片,4a-基部,4b-动作部,4c-覆盖部,5-可动接点(开关部),6-壳体,6a-上板部,6b-侧板部,6c-长槽部,6d-短槽部,6e-导孔,6f-导柱,6g-配合部,6h-突出支承部,6i-导孔,6j-支撑轴,7-操作按钮,7a-操作面,7b-滑动板,7c-配合臂,7d-动作突起,7e-侧面部,7f-凹部,8-操作按钮,8a-操作面,8b-侧面部,8c-轴承部,8-操作体,9a-轴部,9b-驱动部,10-下盖。
具体实施形式以下,用图1~图4表示本发明开关装置的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开关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和图4是开关装置动作说明图,图5是开关装置用作为转向盘的喇叭开关的状态说明图。
在图1中,电路板1,是由大致方形的苯酚树脂层叠板制成,在这个电路板的上面侧装配有IC模组和芯片部件等多个电子部件2,与图示的电路图形适当连接。另外,在电路板1上印刷有多个银或碳等导电材料的固定接点3。
弹性片4,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大致呈方形。该弹性片具有片状的基部4a;从基部向上方一体呈圆顶状突起设置的多个动作部4b;覆盖上述电子部件2的覆盖部4c。在上述动作部4b的下面侧形成有由碳等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点部(图中未示出)。上述动作部4b和接点部构成可动接点。
该弹性片4载置在电路板1上,固定接点3和可动接点5对向配置,通过按压动作部4b使之纵向弯曲,而使固定接点3和可动接点5接触输出信号,由固定接点3和可动接点5构成开关部。
这样,可动接点5,由圆顶状橡胶接点构成,因为固定接点3是以形成在电路板1上的印刷接点构成的,所以结构简单,达到了与其他的开关和开关部共通化的目的。
壳体6是以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具有上板部6a,从这个上板部6a向下方侧延伸设置的侧板部6b,形成在上板部6a上的方形的长槽部6c及多个方形的短槽部6d。另外,在长槽部6c上沿长槽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是4个)筒状的导孔6e。后述的操作体9在该导孔6e中插过,可上下移动。另外,在长槽部6c中,设有一对导柱6f,后述的长条形的操作按钮7可上下移动地沿该导柱滑动,与操作按钮7的配合臂7c配合、设有保持操作按钮7的配合部6g。
另外,在长槽部6c的内底面的中央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支承部6h,操作按钮7和该突出支承部6h对接、配置成可以摆动的结构。因为该突出支承部6h与壳体6一体形成,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操作按钮7的摆动支点。
短槽部6d的对角线上的一个角部设有一对同样后述的插入操作体9的导孔6i。另外,在短槽部6d中设有支撑操作按钮8可以转动的支撑轴6j。
操作按钮7,以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大致方形的长条形。该操作按钮7的上面侧为平面状的操作面7a,下面侧设有可在导柱6f上滑动的滑动板7b,该导柱6f设置在壳体6的长槽部6c上。另外,与配合部6g配合、保持在长槽部6f中的配合臂7c分别向下方的延伸形成。另外,在下面侧设有与后述的操作体9的上端对接、并向下方按压操作体9的多个动作突起7d。另外,在长条形的侧面部7e的中央下端侧形成凹部7f,设置在长槽部6c内底面中央的突出支承部6h与该凹部7f对接,因此设置成操作按钮7以突出支承部6h为支点可以左右摆动的结构。另外,操作按钮7安装在上述壳体6的长槽部6c内,可以上下移动地配置。
操作按钮8,同样是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该操作按钮8的上面侧为平面状的操作面8a,下面侧设有与操作体9的上端对接并向下方按下操作体9的动作突起(图中未示)。另外,在侧面部8b的中央设有轴支撑在支撑轴6j上的轴承部8c,该支撑轴6j形成在短槽部6d。该操作按钮8安装在上述壳体6的短槽部6d内,配设成可以转动。
操作体9,同样是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具有棒状的轴部9a、和设在该轴部9a的下端侧的驱动部9b。该轴部9a,插过设置在上述壳体6的长槽部6c及短槽部6b上的导孔6e、6i,且轴部9a配置成可以上下移动。该轴部9a的上端侧与操作按钮7的动作突起7d和操作按钮8的动作突起(图中未示)相对接地配置,由操作按钮7、8按压该轴部9a,使该轴部9a被压下,驱动部9b按压上述可动接点5的动作部4b,使动作部4b纵向弯曲,达到使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接触。
下盖1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安装并保持上述电路板1及弹性片4,并且,与上述壳体6配合构成开关装置的外壳。
接着,用图2~图4来说明上述构成的开关装置的动作。
首先,在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长条形的操作按钮7,由形成在弹性片4上的圆顶状的多个动作部4b的弹性力介由操作体9被向上方施力。此时,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分离,所有的开关部成为断开。
由此状态,按压操作按钮7的大致中央附近,则如图3所示那样,操作按钮7整体向下方移动,设置在中央下端侧的凹部7f,与设在壳体6的长槽部6c的内底面中央的突出支承部6h对接。此状态,会使多个动作部4b产生一些纵向弯曲,但是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仍维持着分离状态,所有开关处于断开。
在此状态下,进一步加强向操作按钮7的按压力,如图4所示,会向按压力作用强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左侧)以凹部7f和突出支承部6h为支点摆动(倾斜),图示左侧的操作体9被动作突起7b按压而压向下方。而且,驱动部9b按压上述可动接点5的动作部4b,使动作部4b纵向弯曲,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接触,左侧的两个开关部处于接通状态。
此时,操作按钮7,因为以凹部7f和突出支承部6h为支点摆动,所以操作按钮7按压时的操作性好,即使按压操作按钮7的长度方向的端侧时,也能使开关可靠的接通。
另外,对于作为按压部侧的图示左侧以外的开关部、即右侧的两个开关部,由于操作按钮7通过设在长槽部6c的突出支承部6h的作用不能向右侧摆动(倾斜),所以右侧的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维持着分离状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也就是说,在按压操作按钮7时,按压力的作用强的方向的开关部为接通,与其相反侧的开关部不是接通状态,因此就能够防止双触击(一个开关部接通后,另一个开关部再接通)发生。
另外,从图4的状态,如果把对操作按钮7的按压力改变到右侧,由突出支承部6h的作用使左侧的两个开关部的接通状态被一端解除(断开)后,右侧两个开关部变为接通状态,由此也仍然能够防止双触击的发生。
另外,从图3的状态,即使在右侧施加强按压力的作用的情况,也和上述动作同样,其说明省略。
上述操作按钮7形成长条形,但例如无论对该长条形的操作面7a的何处进行按压操作时,通过以操作按钮7的凹部7f和长槽部6c的突出支承部6h为支点摆动(倾斜)而只配置在单侧的开关部接通,不发生双触击进行正确地开关操作。
另外,操作按钮8构成倾倒操作用的开关部,由左右的倾倒操作压下操作侧的操作体9。
即在左右倾倒操作时,被倾倒侧操作体9的驱动部9b按压配置在下方的可动接点5的动作部4b、使动作部4纵向弯曲,由于可动接点5和固定接点3接触,开关部变为接通状态。
图5表示上述构成的开关装置安装在汽车的转向盘压盖部分的状态,11是转向盘,12是压盖部分。此时,形成在壳体6上的操作按钮7构成实际的喇叭按钮。另外,操作按钮8应用在如车载电子设备等各种功能的切换等的操作上。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长条形的操作按钮7保持在壳体6内且可以上下移动,在操作按钮7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随着操作按钮7的上下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体,操作按钮7被按压操作时,多个操作体9中的至少一个被操作而使其下方配置的可动接点5与固定接点3接触,因此,如以往的开关装置那样,操作按钮7被操作时,不需要垂直操作操作按钮7、操作体9的连杆部件,因此构成部件变少,组装容易,实现降低成本的意图。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那样,对在突出支承部6h的左右两侧各配置两个开关部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为在突出支承部6h的左右两侧各配置一个开关部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突出支承部6h的左右两侧配置1个开关部和用于动力调整的圆顶状橡胶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如图2所示,在突出支承部6h的左右两侧配置2个开关的结构,即使这些左右两侧的开关部2个中的任一个发生接触不良,也不会发生问题、能够进行开关操作,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开关装置。
另外,操作按钮7可以上下移动地保持在壳体6的长槽部6c中,并且,可以操作按钮7长条形的中央部为支点可以左右摆动,因此,在操作按钮7的按压时,即使操作按钮7的两端侧同时处于被按压状态,也只是按压力强的一侧的开关部接通,达到了防止发生双触击使两方的开关部接通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具有具有方形的长槽部的壳体;保持在长槽部中可以上下移动的长条形操作按钮;多个配置在操作按钮的长条方向上,随着操作按钮的上下移动被操作的操作体;在操作体的下方分别配置的可动接点;载置可动接点并设置设有与可动接点接触分离的固定接点的基座。操作按钮被操作时,操作多个操作体中的至少一个而使其下方配置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接触。操作按钮被操作时,无需垂直操作操作按钮、操作体的连杆部件,因此减少构成部件,组装容易,降低了成本。
另外,操作按钮,在长槽部中保持可以上下移动的同时,还以长条形的中央部为支点可以左右摆动,因此,在操作按钮7被按压时,即使操作按钮的两端侧同时处于被按压状态,也只是按压力强的一侧的开关部接通,能够防止因双触击发生而两方的开关接通的情况。
另外,在操作按钮的下方,设有把操作按钮的中央部从壳体长槽部的内底面分离的突出支承部,因为把突出支承部作为操作按钮的摆动支点所以在按压操作按钮时的操作性能好,即使在操作按钮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被按压时,开关也能可靠接通。
另外,由于由从壳体的长槽部的内底面突出形成突出支承部,所以能够在壳体上一体形成突出支承部,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形成操作按钮的摆动支点,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可动接点由圆顶状的橡胶构成,固定接点是形成在电路板上的印刷接点,因此能实现和其他的开关部之间的共通化,且构成也简单,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方形长槽部的壳体;保持在上述长槽部的可上下移动的长条形的操作按钮,在该操作按钮的长条方向配置多个的、随着上述操作按钮的上下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体,分别配置在该操作体下方的可动接点,载置该可动接点并设有可与上述可动接点接触分离的固定接点的基座;在按压操作上述操作按钮时,上述多个上述操作体中的至少一个被操作而使配置在其下方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按钮,可上下移动地保持在上述壳体的长槽部,并且,能以长条形的中央部为支点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下方设置有突出支承部,该突出支承部使该操作按钮的中央部从上述壳体长槽部的内底面上分离,且把该突出支承部做为上述操作按钮的摆动支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支承部,是从上述壳体的长槽部内底面突出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接点由圆顶状橡胶接点构成,上述固定接点是形成在电路板上的印刷接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备具有方形的长槽部(6c)的壳体(6),在长槽部(6c)中可以保持成上下移动的长条形的操作按钮(7),在操作按钮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多个并随着操作按钮(7)上下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体(9),分别配置在操作体(9)的下方的可动接点(5),载置可动接点(5)并设有与可动接点(5)接触分离的固定接点(3)的基座(1);在按压操作操作按钮(7)时,多个操作体(9)中的至少一个被操作而使配置在其下方的可动接点(5)与固定接点(3)接触。因此,这种开关装置,机构简单、组装容易,可以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1H25/06GK1577671SQ20041006341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4日
发明者森直树, 滝井康雄, 金宣动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