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92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分接端头熔焊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对各种插座、接线盒、灯位接线盒内的单芯铜导线或多芯铜软导线分接端头进行熔焊的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该熔焊器也可用于家电类产品——洗衣机、电冰箱等电气控制线路中单芯铜导线或多芯铜软导线分接端头的熔焊。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中各类插座盒、接线盒、灯位接线盒内的单芯铜导线或多芯铜软导线分接端头的连接多年来一直采用绕接法和压接法。所谓绕接法——是先将多个单芯铜导线接头部位的氧化膜清除,之后将其相互绕接(一般应大于5圈),再进行搪锡并用绝缘胶带包扎。该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效果好,故障率低,但工艺复杂、搪锡难度大,若将导线拉长虽可较好地解决搪锡问题,但会出现占据盒内空间较多,影响面板器具安装的问题。而压接法则是利用压线帽把多个同等截面的单芯铜导线压接在一起,其工艺虽然简单,但有效接触面积偏小,大截面导线压接易出现不牢固现象,易发生表面氧化、松动、虚接等不足,并且压线帽还会占据盒内较多的空间位置,也会影响到面板器具的安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该熔焊器可将分接导线端头进行熔焊,使其导线有效接触截面达100%,彻底消除导线虚接问题,且可有效解决占据盒空间较大、面板器具不易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包括变压器B,分别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12V、24V两级输出端电源连接的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通过挡位转换开关K2分别与直流碳棒焊枪TH电连接,电流控制开关K3和直流电流表A串接在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与散热锁线钳SR之间。
为了便于直观、随时了解交、直流电压的变化,本实用新型在挡位转换开关K2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之间连接有一用于显示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表V;在交流电源的进线端设置有电源开关K1和交流电压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控制开关K3为可调式变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如下首先将设备接入市电,打开设备开关K1,交流电压表V显示220V工作电压,该电压加在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上,通过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两输出端分别输出12V、24V两级交流电压,该两级电压分别加在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上,经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输出的12V和24V直流电通过转换开关K2分别与直流碳棒焊枪连接(设置两级输出端电源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直径导线熔焊的需要),通过电流控制开关K3可对加在负极散热锁线钳SR上的电流实施调节,利用直流碳棒焊枪TH与散热锁线钳SR的瞬间接触所产生2500~3000度的高温将分接导线端头熔焊成为一体,保证了分接导线端头100%的有效截面接触,不仅可彻底消除导线虚接问题,且可有效解决占盒内空间大的问题,使面板器具的安装不再受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熔焊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可减少大量的附耗材,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如与压接法相比,每个分接导线端头位置可降低成本1元左右。如在全国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仅国内每年新建、改建、装饰等工程便可节约施工成本投入上亿元,可极大地节约资源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包括变压器B,分别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12V、24V两级输出端电源连接的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通过挡位转换开关K2分别与直流碳棒焊枪TH连接,电流控制开关K3(为可调式变阻器。)和直流电流表A串接在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与散热锁线钳SR之间;在挡位转换开关K2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之间连接有一用于显示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表V;在交流电源的进线端设置有电源开关K1和交流电压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压器B,分别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12V、24V两级输出端电源连接的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通过挡位转换开关K2分别与直流碳棒焊枪TH连接,电流控制开关K3和直流电流表 串接在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与散热锁线钳SR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显示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表 连接在挡位转换开关K2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其特征在于在交流电源的进线端设置有电源开关K1和交流电压表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导线分接端头熔焊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压器B,分别与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12V、24V两级输出端电源连接的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硅整流二极管D1和D2通过挡位转换开关K2分别与直流碳棒焊枪TH连接,电流控制开关K3和直流电流表A串接在变压器B次级线圈的负极与散热锁线钳SR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保证分接导线端头100%的有效截面接触,不仅可彻底消除导线虚接问题,且可有效解决占盒内空间大的问题,使面板器具的安装不再受影响。
文档编号H01R43/02GK2679893SQ20042001016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1日
发明者郭启富 申请人:郭启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