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5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装卸治具,特别是一种将中央处理器装卸于主机板上中央处理器插座的装卸治具。
背景技术
业界在中央处理器的组装作业中,由人工将中央处理器13装卸于主机板1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12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主机板1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插座12(仅示意),所述中央处理器插座12为Intel Pentium 5中央处理器所专用的插座(CPU socket 775),其中央处形成有针脚120(pin),供与中央处理器13底面131上所形成的焊垫(pad)130相对应,且所述插座12两对侧上设置有间隙121、123,以在人工作业时方便取用所述中央处理器13。若人工将所述中央处理器13装设于中央处理器插座12中时,应将其垂直置入,以确保所述中央处理器13上的焊垫130与所述插座12内的针脚120对应之外,更需避免作业时不慎损伤所述精细针脚120,以使中央处理器13上的焊垫130与插座12针脚120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性接触。然,在实际人工操作时,如图2所示,往往因人工施加至中央处理器13表面上的各处力有所不均、或用力过猛等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所放置的中央处理器13压坏插座12上的针脚120现象时有发生,或其它两者之间错位之情形,造成所述中央处理器13焊垫130与插座12针脚120之间电接触不良,此确为导致Intel Pentium 5中央处理器产品不良率的关键因素。此外,传统以人工装卸中央处理器将费时费力之外,人工操作较易污染中央处理器上的焊垫,在某些情况下,亦会对中央处理器产品的不良率产生影响。
所以,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置,供中央处理器装卸作业时避免相互损坏之情形,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可将中央处理器对应安装及/或卸除于对应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中,特别是将IntelPentium 5中央处理器装卸入其专用的Intel CPU socket 775插座中,以大幅改善中央处理器产品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借所述装卸治具以快速装卸中央处理器,且以避免中央处理器在作业时受污染,而提高中央处理器产品的良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是用以将中央处理器对应装卸于主机板上的插座中,所述装卸治具包括有一底座、一可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相对侧的弹性组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作垂直上下运动的垂直运动单元。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凹设有一用以容置中央处理器的第一凹槽,且所述中央处理器以悬空式设置於所述凹槽中而得以受到保护,所述弹性组件邻近第一凹槽的两相对侧而设置,用以对卡其中的中央处理器,而所述垂直运动单元包括有一挤压部,其设置在靠近第一凹槽内中央处理器的上方处,以由所述挤压部及弹性组件的配合将中央处理器对应装卸于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所述装卸治具可将中央处理器以垂直方式正确安装至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上,以使所述中央处理器及中央处理器插座上的针脚避免人工装载作业所产生的损坏现象;而另一方面,亦可将已插入至中央处理器插座中的中央处理器以垂直方式自所述中央处理器插座中卸除,亦不会产生相互损坏之后果,如此一来,将可大大提高所述中央处理器产品的良率。

图1为传统中央处理器的组装环境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人工将中央处理器设置至中央处理器插座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较佳实施例,其具有一底座20、至少一弹性组件30以及一垂直运动单元40。其中,所述底座20的底部凹设有一第一凹槽201以供容置中央处理器53,所述底座20靠近所述第一凹槽201的两相对侧上分别形成第一嵌入块221及第二嵌入块223,所述弹性组件30设置在所述嵌入块221、223中,以供相互配合而对卡设于第一凹槽201中的中央处理器53。在所述底座20对应第一凹槽201的上方处设有一凸台22,在所述凸台22内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凹槽201相互连通的第二凹槽401,所述垂直运动单元40可包括一带有螺纹头的连接杆422,一连接在所述连接杆422螺纹头端的挤压部402、一连接在所述连接杆422非螺纹头端的按压部424以及一用以将所述连接杆422设置至所述凸台22上的端盖410,所述挤压部402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401内,且在所述挤压部402内延伸有螺孔412,供所述连接杆422的螺纹头端旋拧而连接在所述螺孔412中,并在端盖410上对应所述螺孔412开设有孔洞411,借由按压或释放所述按压部424,使所述连接杆422通过所述端盖410上的孔洞411作垂直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杆422一端的挤压部端402在所述第二凹槽401内相对所述第一凹槽201中的中央处理器53作垂直上下运动,而用以推顶所述第一凹槽201中处于对卡的中央处理器53。
所述底座20的底部外形轮廓配合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的外围轮廓而设计,如图4所示,其匹配Intel Pentium 5中央处理器53及其所专用插座52(CPU socket 775)而设计的,此外,所述装卸治具亦可匹配其它中央处理器插座型号和/或中央处理器型号,及类似中央处理器的芯片或片体而设计。本实用新型较佳在所述底座20的两相对侧上设置嵌入块221、223,以在装卸作业时对应插入至主机板3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所形成的间隙521、523中,以求牢固定位之外,亦可使设有中央处理器53的底座20与中央处理器插座52之间保持良好的垂直关系;或仅在所述底座20的一侧设置一第一嵌入块221,在此并非有所限制,且所述嵌入块221的形状可依据需要设计。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凹槽201为一阶梯状,其阶梯状设置成与IntelPentium 5中央处理器53的上端部相配合,以将所述中央处理器53的上端部容纳其中,而使中央处理器53的底部531上所形成的电性连接端(未图式),如焊垫,外露在所述第一凹槽201中,即由所述底座20以悬空式架设所述中央处理器53,而使所述中央处理器53免遭人工装卸时产生污染等影响,进而保护所述中央处理器53。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弹性组件30包括弹珠螺丝300,用于借由所述弹珠螺丝300中内置式且可弹性伸缩的弹珠头302而提供可调节的弹力以对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201中的中央处理器53,且所述弹珠螺丝300的另一头部304设置在所述底座20的嵌入块221、223内,使所述嵌入块221、223上的弹珠螺丝300并不妨碍将所述嵌入块221、223对应插入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上的间隙521、523的操作。此外,所述弹性组件30还可以包括螺钉301,用以在所述弹珠螺丝300调定在一适当的对卡位置时分别锁定所述弹珠螺丝300,如此可借弹珠螺丝300与螺钉301的配合而提供合适的对卡力来对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201中的中央处理器53及其它不同型号的中央处理器或类似中央处理器的片体。上述的弹珠螺丝300可在所述底座20的两侧对称地设置多个,或依据所需提供的对卡力而在适当位置布设适当数目的弹珠螺丝。另外,所述弹性组件30可根据对卡于其中的中央处理器或类似中央处理器之片体的物理特性,如更薄的中央处理器需承受较小的卡紧力以防弯曲等,或化学特性而选用特定的弹性组件。
请参阅图4及图5,所述挤压部402较佳为一方形块,借所述方形块402的底面接触并推顶在所述第一凹槽201内处于对卡的中央处理器53,而将中央处理器53安装至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需注意的是,所述挤压部402欲与所述中央处理器53上端盖相接触的面积及材料等可考量所述中央处理器或类似中央处理器之片体的特性,以防如较薄之中央处理器受压损坏等情形。如图5所示,为使所述挤压部402更自如地在所述第二凹槽401内作垂直运动,在所述第二凹槽401的四角边开设槽部,如角槽421,所述角槽大小并非有所限制。而为控制所述挤压部402上下运动的行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挤压部402与按压部424之间的连接杆422上套设弹簧423,其弹性系数的选用可根据所需的运动行程而确定。此外,在所述凸台22的外围也可以形成槽部,如弧形槽403及角边槽405,供人工方便端拿所述治具;或可在所述基座20上设计供机器手端拿的弧形槽,以由机器手按压所述挤压部而完成组装作业。所述按压部424可为一圆形头,其形状并非有所限制,可结合所述按压部424上需要的施力情形来设计。上述垂直运动单元40为将所述挤压部402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第二凹槽401内的构造,也可为其它如连杆机构等,即可将所述挤压部402相对所述底座20以悬空设置,其具体结构并非有所限制,惟需确保所述挤压部402相对所述底座20上的中央处理器53可作垂直上下运动即可。
请参阅图3及图5,组装时,将所述挤压部402由所述连接杆422的螺纹头端接,并将穿设有所述连接杆422的端盖410以螺钉盖合至容设有所述挤压部402的凸台22上,再在所述连接杆422上套设弹簧423,并在所述连接杆422的另一端部装设所述按压部424;同时,需在所述基座20两相对侧的嵌入块221、223内装设所述弹珠螺丝30,并以垂直设置的螺钉301锁定所述弹珠螺丝30。
请参阅图3及图4,应用时,当有需要将中央处理器53安装至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时,所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第一凹槽202将所述中央处理器53予以容置,即将所述中央处理器53的两相对侧缘同时推入所述第一凹槽202中,使所述中央处理器53的侧缘沿所述弹珠螺丝300弹珠头302的圆弧面导入,且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致使所述弹珠螺丝300的弹珠头302向内弹性伸缩以对卡住所述中央处理器53,如此将所述中央处理器53固持在所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底座20中,如图4所示,并将所述固持有中央处理器53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对应放置至所述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此时,推压所述垂直单元40上的按压部424,使其下的挤压部402垂直式推顶而克服所述第一凹槽202内对卡所述中央处理器53的摩擦力,而将中央处理器53垂直且对应压入至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而另一方面,当有需要将中央处理器53从主机板3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卸除时,将所述底座20第一凹槽202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垂直式扣合至所述设有中央处理器53的主机板3上之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此时的扣合作用导致所述中央处理器两相对侧缘即刻以摩擦方式推及所述第一凹槽202内所述弹珠螺丝300弹珠头302的圆弧面,所作用产生的摩擦力致使所述弹珠螺丝300的弹珠头302相互弹性伸缩而对卡住所述中央处理器53的侧缘,以将其固持在所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的底座20上,此时提起所述固持有中央处理器53的中央处理装卸治具,即将所述中央处理器53自主机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予以卸除。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装卸治具可同时提供将中央处理器53装载入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及自所述中央处理器插座52中予以卸除之功能,亦可在其它之实施例,端视使用之需要,而简化结构为具有其中之一之功能,在此并非有所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是用以将中央处理器装卸于所述中央处理插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治具包括一底部可容设一中央处理器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两相对侧上设置有一用以对卡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弹性组件,以及在所述底座上方处设置有一用以推顶处于对卡的中央处理器的垂直运动单元,所述垂直运动单元包括一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相对所述底座作垂直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弹珠螺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嵌入块,且在所述主机板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中形成一第一间隙,供所述第一嵌入块嵌入至所述第一间隙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凹槽,所述中央处理器收容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为一方形块,且在所述底座上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方形块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设有一弹簧,且所述挤压部内端接一带有螺纹头的连接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的非螺纹头端装设有一按压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槽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是用以将中央处理器装卸于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装卸治具包括一底部设有第一凹槽以容置中央处理器的底座,所述底座邻近第一凹槽的两相对侧上设置有一用以对卡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弹性组件,以及在所述底座靠近中央处理器上方处设置有一用以推顶处于对卡之中央处理器的垂直运动单元,所述垂直运动单元包括有一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相对中央处理器的上端盖作垂直上下运动,借由所述挤压部及弹性组件的配合将中央处理器对应装卸于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插座中。
文档编号H01R43/26GK2696023SQ2004200450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7日
发明者罗永民, 许文山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