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公共周转蓄电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196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公共周转蓄电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公共周转蓄电池集装箱。
现有技术的各种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各种蓄电池,而这种蓄电池是固定在纯电动汽车上的,不能随时更换,使得纯电动汽车电能补充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严重制约了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而已有技术如申请号为97116958.6,发明名称为《电动车辆蓄电池更换工作站》的技术,提出了对电动车上各单体蓄电池进行更换的方案,但由于这种更换方式采用的是将各个单体蓄电池之间的电极连接导线拆开然后一只一只更换单体蓄电池,十分麻烦,效率低而难以推广普及;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更换蓄电池组的方法,即不拆开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蓄电池之间的电极连接导线,对蓄电池组进行提起来一大串、放下去一大堆的“连体”杂乱更换,又如申请号为97109305.9,发明名称为《便于更换蓄电池的电动汽车及其方法》的技术,提出了对车载蓄电池抽屉中的蓄电池进行更换,由于该发明的车载蓄电池抽屉不能离开电动车,而且车上的蓄电池抽屉也必须将3-5个对应于蓄电池抽屉的车箱门内侧的电极头和导通板一个一个连接,十分麻烦,而且该发明的蓄电池抽屉的集成度低,蓄电池更换效率也很低,不能满足实用化的需要;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01265928.2的实用新型名称为《卡式电池组电动车用电池组充电架》中提出了一种带有内藏式触头的电池组盒,该电池组盒的内藏式触头与充电架和电动汽车电极采用碰触方式集电、供电,由于电动汽车是在运动中获取电能的,这种碰触方式供电由于车体的颠簸,会引起电动车上供电、集电电极接触不良,导致电动车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因此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电动车辆在高速运行中的突然颠簸引起供电、集电电极接触脱落、断电,更容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因此内藏式触头电池组盒应用前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先进的电动车电能供应站相配套的、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扰了人类一百多年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纯电动汽车补充电能费时费事的世界性难题的、与具有突破意义的使用蓄电池集装箱的电动汽车新技术相配套的蓄电池集装箱技术。
本发明的蓄电池集装箱在与电动汽车配套使用时不仅可以保证由叉车或专用搬运车或机械手或机器人快速取出、快速放回,而且与电动汽车上的控制器和/或电动汽车采用可以快速抽插的插头——插座活动连接结构,这种可以快速更换的蓄电池集装箱改变了传统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组与电动汽车车架固定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案是将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动力蓄电池组装入一体化结构的蓄电池集装箱的箱体中,形成一体化的、可以整体机械化操作搬移的、可一次完成更换作业的蓄电池集装箱;这种蓄电池集装箱具有如下特征(a)蓄电池集装箱是一种用于社会公共周转的集装箱体结构的电能载体,(它不再固定属于某个电动车主所有);(b)蓄电池集装箱与电动汽车上调速电动机和/或控制器之间和与电动车电能供应站内智能充电器之间采用可以快速连接和快速分离的插头——插座电连接器结构连接;(c)蓄电池集装箱的电极与箱体内的蓄电池组的总电极以及箱体各内单体蓄电池之间的电极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d)蓄电池集装箱具有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大循环大流通的一体化标准结构,即全国或区域或国际统一标准模块结构;(e)一只蓄电池集装箱与电动汽车电连接后可以独立地驱动电动汽车的总动力调速电动机或分动力调速电动机;(f)它与先进的电动车电能供应站配套使用。
蓄电池集装箱箱体内的蓄电池组的串、并联连接方式与普通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组接法相同,蓄电池集装箱箱体内的蓄电池组可为一层结构或一层以上层数的分层结构,蓄电池集装箱可放置在电动汽车的车头或车尾或车身两侧,使用蓄电池集装箱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小汽车、电动货运车等,此外电动汽车上的照明、喇叭、空调等用电,既可由总电源通过变压器供电,也可通过蓄电池集装箱总电极或各分电极供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蓄电池,电动汽车由多个单体蓄电池按驱动电动车的调速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压要求组合配置成的蓄电池组驱动,箱体(2)由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的六面有箱壁箱体,或上底面无箱壁其余五面有箱壁箱体,或下底面有箱壁或下底面有箱面支撑架其余五面没有箱壁仅由箱体框架结构构成;蓄电池集装箱内腔可以为一空腔,用于安放各单体蓄电池,蓄电池集装箱内腔还可以自带电池槽即隔板,用于分隔放置蓄电池极板或极板组或分隔放置蓄电池或蓄电池组;(3)为箱体上的电源插座或插头的电接触器;(4)为蓄电池集装箱定位孔,当然也可以不要定位孔;(5)为蓄电池集装箱吊装孔,吊装孔位于蓄电池集装箱体顶部四角处,当然也可以不要吊装孔;(6)为蓄电池集装箱底部支撑脚,平面结构或凸起或凹进的支撑脚位于蓄电池集装箱的底部;蓄电池集装箱内部箱体与蓄电池之间设有减震垫或外部箱体与蓄电池集装箱放置仓或仓架之间设有减震垫,当然也可以不要减震垫;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的蓄电池集装箱,箱体的棱长理论上可以不受限制为任意长度,但为了实用,限定上、下底各棱长为0.2米——20米范围的任意长度、各棱长(高)为0.1米——3米范围的任意长度,蓄电池集装箱内的蓄电池组由可反复充放电的二次蓄电池如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类蓄电池、氢——镍类蓄电池、镉——镍类蓄电池等集成或由一次性蓄电池如锌——锰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等一次性蓄电池集成。
蓄电池集装箱的两侧还可以安装如前述《便于更换蓄电池的电动汽车及其方法》中的已公开技术的低集成度的与车身不可分离的分体式蓄电池抽屉结构中的滚轮机构,并对应地在配套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集装箱放置仓或电动车电能供应站内的智能充电柜内安装轮轨;蓄电池集装箱的箱体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如各种塑料尤其是工程塑料(不包含原木料)构成或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复合构成。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一为自带电池槽的蓄电池组放置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的蓄电池集装箱中,蓄电池组电极与蓄电池集装箱电极之间为固定连接方式连接,蓄电池集装箱电极为插头或插座结构,蓄电池集装箱底部四角处有支撑脚(高约3——16厘米),蓄电池集装箱的插头或插座电极与电动汽车上的调速电动机和/或控制器之间和与电动车电能供应站内智能充电器之间采用可以快速连接和快速分离的插座或插头电连接器结构连接。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二为将蓄电池极板或极板组放置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的带电池槽的蓄电池集装箱中,蓄电池组电极与蓄电池集装箱电极之间为固定连接方式连接,蓄电池集装箱电极为插头或插座结构,蓄电池集装箱底部两侧或四角处有支撑脚(高约3——30厘米),蓄电池集装箱的插头或插座电极与电动汽车上的调速电动机和/或控制器之间和与电动车电能供应站内智能充电器之间采用可以快速连接和快速分离的插座或插头电连接器结构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公共周转的蓄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动力蓄电池组装入一体化结构的蓄电池集装箱的箱体中构成一体化的、可以整体机械化操作搬移的、可一次完成更换作业的蓄电池集装箱,箱体由标准模块集装箱体构成,蓄电池组槽直接由箱体构成并在槽腔内分隔放置蓄电池极板或极板组或分隔放置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或蓄电池组自带蓄电池槽并将蓄电池组放置在箱体内构成蓄电池集装箱;蓄电池集装箱的正极、负极在箱体内与蓄电池组的正极、负极连接,在箱体外与电动汽车调速控制器和/或电动机之间通过导线与可以快速接通与快速分离的两芯或两芯以上的多芯插座——插头结构的电连接器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公共周转的蓄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蓄电池集装箱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箱体结构,箱体的棱长限定上、下底各棱长为0.2米——20米范围的任意长度、各棱长(高)为0.1米——3米范围的任意长度,蓄电池集装箱内的蓄电池组由可反复充放电的二次蓄电池集成或由一次性蓄电池集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公共周转的蓄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蓄电池集装箱的箱体底部两侧或四角处有便于蓄电池集装箱搬运叉车或可以自由旋转与升降的蓄电池集装箱搬运车叉、插的支撑脚(6),蓄电池集装箱内有箱体锁定器或锁定器。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公共周转蓄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电动汽车上的动力蓄电池组装入蓄电池集装箱的箱体中,构成一体化的、可以整体机械化操作搬移的、可一次完成更换作业的蓄电池集装箱。
文档编号H01M2/10GK1691366SQ20051007713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刘奥宇 申请人:刘奥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