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用的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158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辆用的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空气电池。
背景技术
锌空气动力电池研发是汽车动力的一次根本性革命,是未来汽车工业逐渐向节能环保发展的方向。国际能源协会预测,燃料(锌空等)电池是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的第四代发电装置,它可以替代内燃机的动力设备。这类电池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适用广、无噪声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开发热点。美国DREISBACKELECTROMOTIVE公司开发的锌空气电池,已在公共汽车和总重量为9吨货车上试用;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MB410型电动厢式车,标准总重量为4000kg,采用150kwh的锌空电池,试用时可越过阿尔卑斯山,连续爬坡150km,它一次充电可行驶425km的路程;以色列电燃料(ELECTRIC FUEL)有限公司开发的锌空电池,装在载重1000kg,总重量为3500kg的电动邮政车上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是比能量达到207wh/kg,它使电动邮政车行驶了300km,最高车速可达120km/h,由静止加速到80km/h,只用了12秒,使该车具有了良好的动力性能。
但是目前只有锌空气动力燃料电池和锌空气动力再生电池,世界上还没有可直接充电的二次性锌空气电池。所谓锌空气动力燃料电池,是指采用电解液循环技术或者锌膏注入技术,以此更换与电池相连接的燃料罐,尔后,电池再继续工作。所谓机械再充电电池,是指电池电能用完后,将锌膏,即锌极(阴极)取出来,让氧化锌(ZnO)电解还原成锌,再装到电池内,组成新的锌空气电池再使用。无论是燃料电池或机械再充电电池,实质上都是一次性电池,这两种电池重复制作比较麻烦,造价较贵,还需要专业人员更换操作,用户难以接受,即使设置销售更换点,也难以进入市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从事电池研究的工作者不断实验,想利用反电压的方法对该电池进行充电,使锌电极的活性物重新还原成锌金属。但是这种方法会使空气电极载体上,发生某种电化学反应,破坏了其氧化还原作用。同时,锌电极上要形成海绵状和枝状沉积物,会造成邻极间短路,使电池无法使用。所以这种方法很难达到直接充电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从供电网上充电;像铅酸蓄电池一样,用上充电器接到办公室、实验室、家庭…的电源插座上,充上几个小时电,又能恢复待工作状态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包括电池外壳3、罩盖、锌电极5、空气电极6、电解液4和电极引线9;电池外壳3为盒形,罩盖位于电池外壳顶部,电池外壳3两侧分别开有进气孔7和出气孔2;空气电极6为盒形,位于电池外壳3内,其开口端连接着罩盖,其内盛有电解液4,锌电极5位于空气电极6内的电解液4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电极6与锌电极5之间设有网状附电极,附电极连接罩盖内侧,所述附电极材料为惰性材料。
所述附电极为与空气电极6相对应的网状框式,固定连接在罩盖内侧,其周边距空气电极间的距离为0.8-1.5厘米。
附电极材料为不锈钢丝。附电极材料为高强度塑料丝。附电极材料为塑钢丝。
研究锌空气电池,一般都是研究锌极(阴极)的电化学过程。电池里电荷迁移产生了氧化锌或者氢氧化锌,同时电荷迁移产物溶于电介质中,而产生的锌酸盐和氢氧离子在电介质中扩散。这样锌在电极上要重新分配,引起锌极的变形。在充电过程中,锌的沉积引起锌枝,这些锌枝会进入和穿透隔膜,造成极板间的短路,电池不能工作。要防止电化学过程中锌的重新分配,第一在空气电极旁边增加一惰性的间隔物(附电极)阻止锌酸盐在介质中扩散,不至于形成锌枝。第二就是把极板紧装在一起,使电荷迁移产物溶解的机会少,减少锌酸盐离子扩散;第三用低电流密度充电,加大充电时间,控制整个极板的平均电流;使用不对称的交流电或脉冲电流,让充电过程有一些时间电流是反向的;在这种措施下可以改进和防止形成锌的枝状沉积。
本发明在空气电极与锌电极之间设网状辅助电极,即附电极,这种电极由惰性物质做成,它在电解液中基本上不会被氧化,而且在放电过程中不参与反应;只是在充电过程中作为一个反电极,使正极(空气和其载体)成为不活泼的极板,这样一来,就不会破坏空气电极。
本发明是可直接从市电网上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它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锂电池、锌锰电池等相比,它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锌空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是作为大功率的动力电源,由于汽油的日渐紧张和汽车排放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各国都在大力开发电动汽车,这是锌空电池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2、重量轻现在助动车用36伏铅酸蓄电池重量为14公斤,而同样规格的锌空电池重量仅为7公斤左右。
3、容量大现在助动车用36伏铅酸蓄电池容量为10AH(安时),连续行使里程30公里,而同样规格的锌空电池容量为40AH(安时),连续行驶里程可达150公里。
4、制造成本低锌空电池由于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材料便宜易得,制造成本低,产品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
5、无环境污染锌空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是金属锌,电池用完以后变为氧化锌,氧化锌通过电解又可以还原成锌,被重复使用,同时,锌空电池不使用铅、汞、镉等有毒的重金属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6、用途广泛由于锌空电池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以制造成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实用型电池,在很多场合它将会逐步取代普通的中性和碱性干电池,如R20型(1号电池)锌空电池的容量达20安时,其连续大电流放电时间为普通氯化铵型电池的20倍;作备用电源代替笨重的铅酸蓄电池。
7、节约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所广泛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即已存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锌锰勒克朗谢电池。这种电池正极所用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一种宝贵的矿物资源,主要用于冶金、医药。原干电池是用天然(二氧化)锰,其开采条件恶劣,且我国天然锰资源已趋枯竭。碱性锌锰电池是对中性锌锰电池的改进,它以电解(二氧化)锰代替天然锰。电解锰是把天然二氧化锰转化为硫酸锰,再电解为四价的二氧化锰,生产需要大量的电力和水,一吨电解锰至少要耗电3000KWh。而锌空电池的正极则用干净的空气代替二氧化锰,不仅彻底改变了原干电池恶劣的生产环境,还大大地节约了能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附电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包括电池外壳3、罩盖、锌电极5、空气电极6、电解液4和电极引线9,见图1、图2。
电池外壳3为方盒形,罩盖位于电池外壳顶部,电池外壳3两侧分别开有两个进气孔7和两个出气孔2,其作用是将空气引入电池中和将反应后的废气体排出电池外,这样一来便形成了空气通道。空气电极6也为方盒形,位于电池外壳3内,其开口端连接着罩盖,其内盛有电解液4,锌电极5位于空气电极6内的电解液4中。
锌电极5是由锌粉、增稠剂、隔离膜等组成,并和电解液一起调成糊状,制成锌膏,涂复在载体上,成为电池里电化学反应中的阴极。
空气电极6是由镍片、碳粉、导电液等组成,涂复在载体上,制成空气电极,成为电化学反应中的阳极。
空气电极6与锌电极5的间隙8中有栅栏网状附电极1,附电极1兜罩着锌电极5,附电极1的开口端连接罩盖内侧,其周边距空气电极间的距离为0.8-1.5厘米。附电极1和、锌电极5以及电解液4形成电化学反应的空间,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完成。附电极材料为不锈钢丝。其作用是屏蔽和保护空气电极,不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见图3。
当引线9与外电路接通同时从进气孔7通入空气,电池就开始放电工作,其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式Zn+O2→ZnO当锌空电池完成放电后,断开放电开关,再接上引线和附电极引线,即充电电源接通,使电池中被氧化的氧化锌重新还原成锌,充电操作完成后断开充电电源,让电池处于待工作状态。
实施例2网状附电极1也可为栅格网状,或其它网状。其材料也可为高强度塑料丝,或为塑钢丝材料。
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包括电池外壳3、罩盖、锌电极5、空气电极6、电解液4和电极引线9;电池外壳3为盒形,罩盖位于电池外壳顶部,电池外壳3两侧分别开有进气孔7和出气孔2;空气电极6为盒形,位于电池外壳3内,其开口端连接着罩盖,其内盛有电解液4,锌电极5位于空气电极6内的电解液4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电极6与锌电极5之间设有网状附电极,附电极连接罩盖内侧,所述附电极材料为惰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电极为与空气电极6相对应的网状框式,固定连接在罩盖内侧,其周边距空气电极间的距离为0.8-1.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电极材料为不锈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电极材料为塑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电极材料为塑料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锌空气电池。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从供电网上充电;恢复待工作状态的电动车辆用可直接充电的锌空气电池。特点是在空气电极与锌电极之间设有一网状附电极,其材料为惰性材料。本发明电池用完以后变为氧化锌,氧化锌通过电解还原成锌,被重复使用,同时,锌空气电池不使用铅、汞、镉等有毒的重金属物质,利于环境保护。其重量轻、容量大、制造成本低、用途广泛。
文档编号H01M4/00GK101030664SQ200610038560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程国义, 魏开惠, 熊泽时, 唐建平 申请人:合肥中大化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