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21506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机电系统和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別涉及一种集成微传感 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MEMS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易集成、成本低、功耗小、速度快、灵敏度高 等特点,成为目前MEMS器件发展的主流方向。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加工水平 的提高以及对传感器低功耗、高信噪比和高集成度的设计追求,人们开始进 行单芯片系统(S0C)的研究。SOC是利用标准的IC工艺和MEMS后处理工艺, 在单芯片上实现简单的集成微传感器。集成传感器主要包括微传感器阵列、 传感器驱动电路、多路信号选择器、信号调理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目前的 制备集成4鼓传感器方法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在体硅上进行集成制造,还 有一种是传感器制备在SOI硅片器件层上,CMOS电路制备在体硅上。由于采用SOI CM0S技术与采用传统的体硅制备CMOS电路相比具有如下特 点无闩锁效应;源、漏寄生电容小;易于形成浅结和全介质隔离;工艺更 为简单;较好地抑制短沟道效应;低压低功耗;优良的抗辐照能力等。因此, 采用SOI硅片制备集成微传感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SOI硅片实现集成微传感器的方法,该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微传感器性能优良、电路性能高。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SOI硅片上进行光刻和刻蚀,定义CM0S电路的有源区和传感器的
器件区,之后生长场区氧化层从而形成硅岛,然后去除SOI硅片上的氮化珪;(2) N—和P—离子注入,调节觀0S和PM0S管的阈值电压,并制备組成惠 斯通电桥的电阻;(3) 淀积多晶硅并离子注入,定义多晶硅栅、多晶硅引线和多晶硅电阻;(4) 对NM0S和PM0S管进行源漏区离子注入和体接触区注入;(5) 定义接触孔后淀积金属,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金属,定义电路及传 感器的金属引线;(6) 光刻并定义形成传感器结构的樣史槽图形,并利用RIE工艺刻蚀槽区 的钝化层、器件层和埋氧层;(7) 各向同性刻蚀微槽内的硅,利用埋氧层停止刻蚀,得到释放的传感器结构。步骤1中,根据传感器对器件的要求选择相应器件层厚度和掺杂类型的 SOI硅片。步骤4中,制成压阻悬臂梁、双支梁、四端固支、方形膜片或圓形膜片 的力敏电阻区。步骤5之后,将在测量传感器表面淀积并定义一层纳米厚度的金薄膜, 用于作为中间层组装生物分子。步骤7之后,在释放的结构表面设置生物、化学敏感层。步骤7中,采用各向同性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体硅,干法刻蚀为感应耦合 等离子体UCP)深刻蚀技术,湿法腐蚀主要包括KOH、 TMAH腐蚀硅,体硅的 刻蚀或腐蚀在达到器件层下的埋氧层时由于硅/氧化硅的选择比而基本停止。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选择S0I硅片的器件层作为传感器阵列的制作材料,既可以利用单晶硅材
料良好的电学、力学、热学性质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器件,又可以利用SOI硅 片的埋氧层释放可动传感器结构,简化了制备工艺,尤其适用于制作超薄微/纳悬臂粱传感器。其次,选择SOI硅片的器件层制备SOI CMOS电腺,相比休砝 CM0S电路,SOI CMOS电路具有无闩锁效应;源、漏寄生电容小;易于形成浅 结和全介质隔离;CMOS工艺更为简单;较好地抑制短沟道效应;低压低功耗; 优良的抗辐照能力等优点。最后,本发明采用Post-CMOS或Intermediate-CMOS 工艺,将微传感器阵列、传感器驱动电路、多路信号选择器、信号调理电路、 数模转换电路集成到同一SOI硅片上,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多点检测。集成设计 即减小了系统的体积、消除了传感器与电路引线互连引起的寄生效应,同时 基于SOI的传感器集成简化了制备工艺、改善了传感器以及CMOS电路的性能。


图1为本发明集成微传感器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优化实施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采用具有埋氧层1和单晶硅器件层2的单抛P型SOI硅片3,依据传感 器对器件的要求SOI硅片的器件层厚度为200nm,埋氧层厚度为400nm (见图 1-a );硅片经过常规清洗后,生长30nm厚的热氧化层和IIOOA厚的氮化硅层, 作为黏附层的氧化硅可用于后续的注入阻挡,氮化硅作为场区氧化层的掩模。 第一次光刻,定义CMOS电路的有源区4和传感器的器件区5,之后生长
场区氧化层,人而形成石圭岛,然后去除SOI石圭片上的氮化;圭(见图1-b);分别用第二块和第三块掩模版进行光刻,光刻后进行磷离子(65kev, 4.9el2)和硼离子(35kev, 2.5el2)注入形成N -区6和P -区7,用子调整 SOI CMOS管的阈值电压(见图1-c);去除二氧化硅黏附层,重新热氧化生成200A厚的栅氧化层。采用LPCVD 技术淀积400nm的多晶硅薄膜,注入磷离子(65kev, 5el5)进行多晶硅预掺杂, 便于后面形成N+多晶硅栅,用第四块掩模版光刻,在诱导耦合等离子体系统 (ICP)中刻蚀多晶硅,定义多晶硅栅8、多晶硅引线和多晶硅电阻等。为改 善多晶硅中的离子分布,多晶硅在960。C氧化15min,同时退火(见图l-d);分别用第五块和第六块掩模版光刻,对NMOS和PMOS的源漏区进行磷离 子10(65kev, 2el5)和硼离子9 (35kev, 2el5 )注入,同时对体接触区域、 力敏电阻区进行注入,改善体接触电阻。在RTA系统中,在1000。C条件下快 速热处理10sec,以改善源漏区离子分布,同时也调整了传感器的力敏电阻区 域(见图l-e);采用LPCVD技术淀积350nm二氧化硅钝化层11,并在950。C条件下致密 退火10min (见图l-f );用第七块掩模版光刻,定义接触孔,在反应离子刻蚀系统(RIE)中刻蚀 二氧化硅钝化层,形成接触孔12和微槽13 (见图l-g);溅射金属Ti ( 500 - 700A) /Al (1 )i m )后用第八块掩模版光刻,定义金 属引线14, AME刻蚀Ti和Al。在450。C条件下合金30min,从而形成欧姆接 触(见图1-h);用第九块掩模版光刻,再一次定义微槽15区域,并以光刻胶为掩膜RIE 刻蚀Si器件层和埋氧层。ICP系统中各向同性刻蚀微悬臂梁16下的硅层,释梁的宽度为50Mm,考虑到ICP刻蚀速率为1.5nm/min, 所以刻蚀时间约为15分钟(见图l-i );如杲该集成传感器应用子生物分子的传感检测,将在释放悬臂粱前进杆 一次光刻,该步骤将在测量传感器表面生长一层纳米厚度的金薄膜17,用于作为中间层组装生物分子;采用各向同性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体硅,干法刻蚀为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深刻蚀技术,湿法腐蚀主要包括KOH、 TMAH腐蚀硅,体硅的刻蚀或腐 蚀在达到器件层下的埋氧层时由于硅/氧化硅的选择比而基本停止,因此得到 释放的悬浮器件结构(见图1-j)。在释放的结构表面设置生物、化学敏感层,可实现微集成生化传感器(见 图1-k)。本发明可以通过SOI CMOS和SOI微机械加工技术将微传感器阵列和传感 器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且微传感器阵列单元结构可以是悬臂梁结构、双 支梁结构、四端固支式、方形膜片式、圆形膜片式等结构,每个单元结构可 以是测量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的微传感器,传感器阵列中的各个传感器 单元可以测量相同敏感量,也可以测量不同敏感量。本发明提出的集成微传感器及其技术无论应用在物理、化学、还是生物 信息检测上,都将在减小器件尺寸、提高器件灵敏度以及实现传感器的智能 化上发挥重要作用。集成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 食品安全、工业加工控制、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依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能够显而易见的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SOI硅片上进行光刻和刻蚀,定义CMOS电路的有源区和传感器的器件区,之后生长场区氧化层,形成硅岛,然后去除SOI硅片上的氮化硅;(2)N-和P-离子注入,调节NMOS和PMOS管的阈值电压,并制备组成惠斯通电桥的力敏电阻;(3)淀积多晶硅并离子注入,定义多晶硅栅、多晶硅引线和多晶硅电阻;(4)对NMOS和PMOS管进行源漏区离子注入和体接触区注入;(5)定义接触孔后淀积金属,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金属,定义电路及传感器的金属引线;(6)光刻并定义形成传感器结构的微槽图形,并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槽区的钝化层、器件层和埋氧层;(7)各向同性刻蚀微槽内的硅,利用埋氧层停止刻蚀,得到释放的传感器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根据传感器对器件的要求选择相应器件层厚度和掺杂类型的SOI硅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生长薄氧化层和氮化硅层,作为黏附层的氧化硅可用于后续的注入阻挡 层,氮化硅作为场区氧化层的掩模。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制成压阻悬臂梁、双支梁、四端固支、方形膜片或圆形膜片的力敏 电阻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之 后,在传感器表面淀积并定义一层纳米厚度的金薄膜,用于作为中间层 组装生物分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之 后,在释放的结构表面设置生物、化学敏感层。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 采用K0H、 TMAH湿法腐蚀微槽内的硅,体硅的腐蚀在达到器件层下的埋 氧层时停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微槽内的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OI技术的集成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和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Post-CMOS或Intermediate-CMOS工艺,利用SOI CMOS工艺和SOI微机械加工技术,在SOI硅片上实现微传感器阵列与信号调理等电路的单片集成。本发明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该集成传感器在医学、环境、食品、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H01L21/84GK101211861SQ20061017072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6日
发明者于晓梅, 张海涛, 汤雅权, 玮 王, 颖 王 申请人: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