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60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组投切的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特别是涉及电容器组投切的使用。
背景技术
电容器组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无功电源,用来补偿系统无功功率损失,稳定系统电压,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因此在电力系统的电压调节和功率因数调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机地投切电容器组时又很可能会引起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等一些暂态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暂态过电压的幅值小于那些吸收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近年来,随着大量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特别是一些脉宽调制式调速驱动设备的应用,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容器组投入系统时产生的暂态过电压有时会导致一些调速驱动装置的误跳闸,甚至产生谐波干扰、降低电能质量、影响电力系统稳定,给电力系统和用户的设备造成危害,由于电容器组投切时的暂态过程与投切时系统电压或电流的相位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同步关合技术实现选相分、合闸是减小电容器组投切时所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等暂态过程的最好方法。
目前,一台真空断路器主要包括有真空灭弧室和永磁机构,其结构是一个永磁机构带动三个真空灭弧室一起来完成分、合闸动作,传统真空断路器的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之间采用连杆机构相连,通过连杆的转动带动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从而带动动触头来完成分、合闸动作,其不足之处是由于传统操动机构的传动环节多,累计运动公差大,使其响应动作时间的分散性大,无法实现分、合闸时刻电压或电流相角的准确定位,从而制约了同步关合技术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传统断路器结构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器组投切的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利用断路器的每个灭弧室分别与一个永磁机构连接,以实现真空断路器能够有效抑制电容器组投切所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等暂态现象,由此而产生对设备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该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真空灭弧室和永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断路器三相真空灭弧室每相装配有一个分相永磁机构,即一台真空断路器用三个永磁机构分别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真空断路器中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之间是通过一个直动绝缘拉杆直接连接,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之间的连杆为直动连杆,永磁机构由50V直流电压供电。
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每相配有一个永磁机构,在系统电压或电流指定的相角处实现分、合闸操作,在电压过零点实现合闸操作,在电流过零点实现分闸操作(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真空断路器能够有效抑制电容器组投切所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等暂态现象,并且每相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的配合动作过程中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真空断路器的机械参数,即分闸速度为1.2±0.2m/s,合闸速度为0.6±0.2m/s,而整个真空断路器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有效抑制电容器组在分、合闸过程中所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并且其动作时间分散性可达到±1ms。


图1为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结构原理图。
图中1真空灭弧室、2绝缘拉杆、3分相永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1为真空灭弧室,三个并列组装在一起,每个真空灭弧室1的下面装有绝缘拉杆2,拉杆2连接开关动接点,绝缘拉杆2下面为分相永磁机构3,分相永磁机构3与真空灭弧室1之间通过一个直动绝缘拉杆2直接连接,分相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1之间的连杆2为直动连杆,每相的真空灭弧室1都配有一个分相永磁机构3。
权利要求1.一种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该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真空灭弧室和永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断路器三相真空灭弧室(1)每相装配有一个分相永磁机构(3),即一台真空断路器用三个分相永磁机构(3)分别与真空灭弧室(1)连接,真空断路器中分相永磁机构(3)与真空灭弧室(1)之间是通过一个直动绝缘拉杆(2)直接连接,永磁机构与真空灭弧室(1)之间的连杆为直动连杆,永磁机构由50V的直流电压供电。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每相配有一个永磁机构,在系统电压或电流指定的相角处实现分、合闸操作,在电压过零点实现合闸,在电流过零点实现分闸操作。
专利摘要本装置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组投切的配分相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其结构是该真空断路器的每个真空灭弧室对应一个分相永磁机构,即真空断路器的三个真空灭弧室分别采用三个分相永磁机构,在低电压50V的直流电源作用下控制整个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配分相永磁机构的真空断路器主要用于电容器组的投切,能够在系统电压的指定相角处准确完成分、合闸操作,该装置的优点是有效限制电容器组投切所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和高频涌流,从而达到同步关合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H33/28GK2919502SQ20062009197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
发明者徐建源, 徐振乙, 林莘 申请人:沈阳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