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旋转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038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旋转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旋转开关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电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所涉及类型的电开关具有壳体、在其中的转子、安装在转子上以转动 的移动接触件以及在壳体中的多个固定接触件,所述固定接触件被移动接 触件短路。壳体为典型的扁平方形。四个角中的每个角定位一个固定接触 件。尽管对小尺寸开关的需求正在增长,但是内部接触件必须被隔离开一 定的最小距离,以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要求。在实施改进之前对开关的各个 部件和方面的考虑被证明是应该的。本实用新型尝试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旋转开关。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旋转开关,其包括壳体、被支撑在壳体 内用于绕轴旋转且具有围绕轴的外周的转子、移动接触件和多个固定接触 件,移动接触件被安装在转子上以随转子转动且具有邻近转子外周的多个 连接部件,多个固定接触件定位在转子的侧向上且用于被移动接触件短 路。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包括一系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一体连接部分。第 一部分弹性支撑在转子外周上,用于滑动接触移动接触件部件。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转过大于135。的角度。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转过小于90°的角度以便连接电缆。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对着大于180°的角。优选的是,第二部分沿一个方向从第一部分转动,并且第三部分沿相反方向从第二部分转动。优选地,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转过180°的角度。更优选地,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转过两个弯曲弯,每个弯为90。。 进一步更优选地,两个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的相对短的中 间部分被一体地互相连接,所述中间部分是平直的。 优选的是,第一部分长于第二部分。 优选的是,第二部分显著地短于第一部分。在优选结构中,第一部分具有邻近第二部分的平直的第一部和弯曲的 第二部,所述弯曲的第二部从第二部分平滑地向外弯曲然后平滑地向内弯 曲以提供弹性支撑在转子外周的凸起端,用于滑动接触移动接触件部件, 第二部显著长于第一部。优选地,第二部分是平直的。优选地,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转过在40°至50。之间的角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具有内部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第一部分和第 二部分之间延伸。更优选地,间隔件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的几乎整个长度 延伸。进一步更优选地,壳体具有沿相对侧延伸且围绕间隔件端部的壁,共同限定第一及第二部分的通道容纳部分。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及第二部分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壁接触。 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具有在转子和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之间延伸的内部间隔件。更优选地,壳体具有连接到间隔件的壁,共同限定在第三部分后面的 闭合腔。优选的是,壳体具有孔,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孔的后面,第三部分在电 缆插入孔时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电缆弹性地向内弯曲,从而夹紧所述电缆防 止收回。优选的是,电旋转开关包括多个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每个固定 接触件与其它固定接触件分开至少6mm的距离。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旋转开关包括两个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其 中,转子具有绕轴径向延伸的侧面,移动接触件具有在转子的所述侧面处 且与移动接触件的部件连接的部分,其中,另外的固定接触件大致位于两个固定接触件之间,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具有与移动接触件的所述部分 连续滑动接触的内部部分和用于连接电缆的外部部分。
更优选地,两个固定接触件中的每一个对着大于180°的角,并且具有 面向另一固定接触件的开口侧,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位于所述开口侧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与其它固定接触件位于相同的壳体 内部。
进一步更优选地,壳体具有连接在一起的两部分,以限定其间的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与每一侧上的固定接触件分开至少
3mm的距离。
壳体优选地为扁平方形形状,具有四个角,每个角容纳一个相应的所 述固定接触件。


参考附图,仅仅作为例子,现在将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旋转开关实施例的顶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旋转开关的底透视图3是图1中旋转开关的另一顶透视图,部分被剖开以显示内部固定 接触件;
图4是图1中旋转开关的盖体的底透视图5是图1中旋转开关的分解顶透视图6是显示图5中旋转开关内部部分的顶平面图7是类似图6的顶平面图,显示图5中旋转开关的内部部分; 图8是图5中旋转开关的壳体基座和在其一侧上的固定接触件的顶透 视图9是类似于图8的顶透视图,显示定位在壳体基座中的固定接触件; 图10是图6中旋转开关沿线X-X的横截面图11是显示图5中旋转开关内部部分和所连接的电缆的简化顶视图;
图12是图5中旋转开关的固定接触件的透视图13是类似于图12的透视图,显示连接到固定接触件的电缆;图14和15是显示图5中旋转开关的移动接触件的制造过程的透视图; 以及图16A至16D是截面侧视图,顺序示出图14和15的制造过程。 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显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旋转开关100,其具有大致扁 平的方形壳体IIO、内部转子120、安装在移动转子120上的移动接触件 130和设置在壳体110的各拐角内的四个固定接触件140。壳体110由大 致扁平的方形基座111和闭合在基座111开口上侧的匹配盖体112形成。 在壳体110四个角的每个角处有孔119,外部电缆10通过所述孔119可被 插入壳体IIO,用于与相应的固定接触件140连接,如后文所述。转子120被居中支承在壳体110内,用于围绕轴X (如所示垂直的) 以相反方向在360。上旋转。转子120具有大致圆盘状主体129和与之共轴 连接的中心轴125。轴125穿过盖体112沿轴X从转子主体129垂直向上 伸出到壳体110外,以使能够手动转动转子120,并且通常装配有便于转动的转动把手(未显示)。转子主体129具有围绕轴X的外周凸缘121和具有相对于轴X径向延 伸的端侧或表面的平的开口下端122。凸缘121具有起伏或波形轮廓,其 由十二个均匀间隔的弓形峰127的环形成,平V状谷128位于相邻峰127 之间。十二个谷128围绕轴X定位于,例如,第1至第12个角位置。固 定接触件140弹性地支承在谷128上,以限定十二个稳定的用于转子120 的角位置,以及与移动接触件130滑动接触/脱离接触。移动接触件130具有大致平的水平主体或基座131和分别在第1至第 3、第6、第8和第IO个谷的位置处从基座向上竖立的四个一体轮缘部件 或翼片132和133。移动接触件130从下方装配到旋转主体129的下端122 上,其基座131位于下端表面上且其翼片132和133位于侧面周围且接触 (meet)转子的外周凸缘121 。通过加热以膨胀穿过基座131的中心孔134 接合的、转子下端122上的轴向凸起,以将移动接触件130固定到转子 120。较宽的接触翼片132在第1至第3个谷位置上连续延伸,具有与转子凸缘121的相邻部分的波形轮廓相匹配的波形轮廓,但是从其略微径向扩
展以与或被固定接触件140接触。其它三个接触翼片133中的每个接触翼 片窄得多,并且如图所示大致是平的,或略呈V形,以同样地保护(guard) 相应的谷128与或被固定接触件140接触。
一般地,将移动接触件130牢固地安装在转子120上,用于随转子一 起旋转,其基座131和接触翼片132和133包围转子下端122,以及接触 翼片132和133略微径向凸出在转子凸缘121之外,用于与或被固定接触 件140接触。
使用深冲压制造工艺制造移动接触件130,所述深冲压制造工艺包括 使用插头201和模具202,如图14、 15和16A至16D中所示。插头201 具有对应于由接触翼片132和133的内表面和在翼片132和133之间延伸 的自由边缘限定的移动接触件130的内侧横截面的一致横截面。
模具202具有中心通孔或腔203,其横截面与由接触翼片132和133 的外表面及在翼片132和133之间延伸的自由边缘限定的移动接触件130 的外侧横截面相同。所述横截面在腔203的顶端处在大于移动接触件130 厚度的相对短的距离上保持恒定,然后逐渐向下变宽。
对移动接触件130的制造开始于例如铜合金的金属材料的坯料130D, 坯料130D开始从非常大基片被冲压出来,以成为对应于移动接触件130 的展开形状的形状。坯料130D具有基座131D,从所述基座131D径向突 出形成一个较宽部分132A和三个较窄部分133A。
为了开始深冲压过程,坯料130D最初被放置在模具202上端或在插 头201的下端,在与插头201正对准的位置或参照其中心孔134确定(图 16A)。在将插头201向下压入模具202的腔203的情况下,使坯料130D 的突出部132D及133D围绕插头201下端边沿被折叠90°,直至它们垂直 向上弯折(图16B至16C),从而形成移动接触件130。在较宽突出部132D 被弯折时,其同时被拉伸以得到如上所述的波形轮廓。插头201向深处挤 压以达到腔203的较宽的下端,允许接触件130从插头201释放(图16D)。
四个固定接触件140位于壳体110的各个拐角内,侧向围绕转子120 和移动接触件130,以被移动接触件130短路,从而闭合开关IOO。固定 接触件140具有相同结构且是可互换的。各个固定接触件140由弯曲的铜条制成,所述铜条包括沿从轴X向外 的方向的一系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一体连接部分141、 142和143。第一 部分141弹性支撑在转子外周凸缘121上,用于与任意一个移动接触件 132及133滑动接触。第二部分142沿一个方向(逆时针方向)从第一部 分141转过大于135。的角度,该角度在这个具体实施例中是大致180°的 角,从而两部分141及142隔开一平行间隙。第三部分143在相反方向(顺 时针方向)从第二部分142转过小于90。的角度,用于与外部电缆10连接, 这个角度在这个具体实施例中是在40。至50。之间的角,优选为45°。各个固定接触件140的第二部分142从第一部分141转过两个弯曲弯 144A和144B,各个弯的角度大致为卯。。这两个弯144A及144B通过固 定接触件140的相对短、大致平的、中间第四部分144 一体地互相连接, 共同形成接触件140的大致矩形的U形弯144U。第一部分141具有邻近第二部分142 (或者邻接第四部分144)的大 致平的第一部141A和弯曲的第二部141B,所述第二部141B显著地长于 第一部141A。第二部141B从第二部分142 (或第四部分144)平滑地向 外弯曲,然后平滑地向内弯曲,以提供弹性支承在转子120上的凸起端 141C,用由于滑动接触移动接触件132和133的任意一个。第一部分141 足够长且根据需要成形以得到在转子120和移动接触件130上的最佳弹性 和接触压力。第二部分142显著地短于第一部分141,更具体地说,大约是第一部 分141长度的一半。第二部分142和第三部分143均是大致平直的,固定接触件140末端 处的一体连接的固定接触件140的第五部分145也是大致平直的。第五部 分145沿所述一个方向(逆时针方向)从第三部分143转过大致90。角。一般地,各个固定接触件140被成形以伸展经过或对着大于180°的角 度,从而类似于具有单个开口侧的开口环,如图中所示。第三接触部分143沿其几乎整个长度和沿其宽度的大约三分之二并沿 L型路径被局部切割,以在一侧上形成矩形翼片143A。第五接触部分145 通过一体连接部143C保持一体连接,所述一体连接部143C通过第三接 触部分143宽度的剩余三分之一被设置在另一侧上。翼片143A与第三接触部分143的其余部分通过大致L型切口分开,所述L型切口部分地沿该 部分143的长度和宽度延伸。翼片143A和连接部143C在接触部分143 的横向上并列布置,占据其整个宽度。接触翼片143A可围绕邻接第二接触部分142的未切割的、 一体连接 的端部弹性弯曲到第三接触部分143的平面外。接触翼片143A的自由端 邻近第五接触部分145且锻造成形有中心V状尖头143B,用于将电缆端 部挤压和夹紧在第五接触部分145上。在平行于连接部143C的方向上翼 片143A从其连接端延伸至其自由端。关于壳体110或基座111,其外周壁113除了在四个角处的孔119之 外是封闭的。壳体壁113的各个内角114被成形以匹配相应固定接触件140 的外轮廓,接触件140被定位在内部角上并且因此被固定就位。壳体基座 111包括内部的断裂环形间隔件,其大致在转子120周围延伸,其由在转 子120的一侧上的较长间隔件115和在相对侧的一对较短间隔件116形成。 两个较短间隔件116—起与长间隔件115成镜像。较长间隔件115具有相对端部115A,以及各个较短间隔件116具有与 另一间隔件116的外侧端部相对的外侧端部116A。这四个间隔件端部 115A/116A中的每一个延伸到在相应的邻近壳体角114的一侧上的大致矩 形的湾中,与该湾一起形成大致矩形的U形通道U,相反地,通道U由 壳体壁113的内侧所限定,其湾沿相对侧且围绕所述间隔件端部 115A/116A延伸。各个通道U在该壳体角114处通过第一部分141(只有第一部141A)、 第四部分144和第二部分142宽松地容纳相应固定接触件140,相应的间 隔件端部115A/116A几乎或大致沿着第一和第二部分141及142之间的间 隙的整个长度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41及142之间延伸。在通道U内部,固 定接触件140的第一部分141的部分和整个第二部分142与壳体角114的 壁相接触(也就是,通道U的外壁),而它们与间隔件端部115A/116A(也 就是,通道U的内壁分隔开,以使它们绕着U形弯114U可弯曲地相互靠 近。第三接触部分143在相应的壳体孔119的后面并跨相应的壳体孔119 延伸,第五接触部分145平放在壳体角114的邻接的90。转弯的表面上。壳体孔119仅仅露出第三接触部分143的接触翼片143A,以使当电缆10 的裸端部11通过孔119被插入壳体110时,电缆端部ll向内推挤和弯曲 接触翼片143A至第三接触部分143的平面外。这导致或在接触部分143 中留下孔隙或孔,所述孔隙或孔在与连接部143C相对的一侧上开口,并 且电缆端部11可穿过所述孔并进一步进入壳体110中。在其弹性作用力下,弯曲接触翼片143A将电缆端部11弹性且牢固地 挤压在相邻的第五接触部分145上,从而电缆端部11被自动卡紧在接触 翼片143A和第五接触部145之间的相对侧上。电缆端部11由弯曲接触翼 片143A挤压在第五接触接触部分145的表面上,所述接触部分145邻近 和面对翼片143A。接触翼片143A使用其V状尖头143B的内侧以锐角向 内作用在或咬紧在电缆端部11上,从而电缆端部11被牢固夹紧以防止抽 出。这引起电缆端部11双侧连接到固定接触件140 (图13),形成在电缆 端部11上的可靠的良好接触连接。通过一体连接板117/118,将间隔件115和一对较短间隔件116中的每 -个在中间长度处连接到相应的邻近壳体壁113的相对部分,在每个壳体 角114处在相应的第三接触部分143或壳体孔119后面共同限定大致闭合 的腔C。 一个连接板117是实心的,而另一连接板118是中空的或是双壁 的,从而将两个较短间隔件116彼此分开。通过在转子120和第一接触部分141及第三接触部分143之间延伸, 间隔件115/116进行堵塞,从而在电缆端部11被过度插入壳体孔119的情 况下,保护转子120和第一接触部分141免受电缆端部11或被电缆端部 11弯曲的接触翼片143A的损坏。如果电缆端部11被插入的过深,则它 可能与在转子120上的移动接触件130接触,从而引起短路故障或电击, 但是这也由间隔件115/116来提供安全保障。关于固定接触件140,其第一接触部分141的第二部141B (包括凸起 端141C)突出于相应的通道U外并且露出,用于接触转子120和移动接 触件翼片132和133。第一接触部141相对近地连接到第三接触部分143,经由相对短的第 二接触部分142和U弯144U。通道U是足够宽的,以允许第二接触部分 142绕着U弯144U向内弯曲。当接触翼片143A (也就是第三接触部143的主要部分)在电缆插入时被电缆端部ll向内弯曲时,弯曲力直接作用在第二接触部分142上,所述第二接触部分142接下来向内弯曲,以将弯 曲力经由U弯144U传递或传输给第一接触部分141,从而适当加强弹性 支撑在转子120和移动接触翼片133上的第一接触部分141的作用力。由于如这里所述的构造和布置,固定接触件140可以被制造的相当短 和小,从而允许在旋转开关100的整体尺寸中节省材料,而每个接触件与 其它接触件之间的间隔,主要关于漏电距离,可被保持在或扩展至至少或 长于6mm。这大大超过符合电开关等的相关官方安全标准要求的最小接 触件间隔,而不损害接触性能或额定电压/电流。所述开关100包括另外的第五侧面固定接触件150,所述固定接触件 150穿过开关壳体110的一侧,沿所述侧上两个固定接触件140之间的路 径的中央伸入开关壳体110中。所述侧面固定接触件150由细长铜条提供,所述细长铜条具有适当成 形的内侧端部151和外侧端部152,所述内侧端部151从下面与转子120 上的移动接触件130的基座131连续滑动接触,所述外侧端部152用于外 部电缆的连接。外侧接触端部152具有一系列的两部分(第一和第二端部 部分152A和152B),其向内弯曲/折回,第二部分152B直立且第一部分 152A从其向下倾斜。第二部分152B形成有孔152C,电缆的裸端可被插 入所述孔152C中。在插入时,电缆端部向内推挤和弯曲第一端部部分152A,第一端部 部分152A又通过其弹性将插入的电缆端部牢固地挤压在相对侧上的固定 接触件150的主体上。电缆端部因此被自动卡紧在第一端部部分152A和 接触件150的主体之间,端部部分152A以锐角向内作用或咬紧在电缆端 部,从而牢固地夹紧电缆端部以防抽出。得到的电缆端部双侧连接至接触 件150为可靠的良好接触连接。第五固定接触件150被定位在其上的幵关壳体110的一侧为两个短间 隔件116和连接板118的位置。 一般而言,在这个壳体侧上的两个固定接 触件140中的每一个具有面向另一固定接触件140的开口侧的开口侧,固 定接触件150在所述开口侧之间延伸。这种布置允许固定接触件150与两 个固定接触件140在其相对侧分开至少3mm的距离,主要关于漏电距离,以符合电开关等的有关官方安全标准要求,而不损害接触性能或额定电压 /电流。双壁连接板118形成通道型的一体凸起118A,所述凸起118A横向从 开关壳体110的基座111伸出,其通过盖体112的匹配一体凸出U8B被 封闭。盖体凸起118B具有在其相对侧上的一对环,用于锁住基座凸起118A 上的各个耳部,共同形成就厚度而言基本上与壳体110对齐的管 118A/118B,所述管容纳和定位侧面接触件150。侧面接触件150的外侧端部152从管118A/118B内部延伸,然后通过 和超过连接板118,其内侧端部151到达转子120下面,与移动接触件130 相接触。侧面接触件150与其它角部固定接触件140 —样被容纳在开关壳体 110的内部,即在壳体110的基座111和盖体112之间,从而可在相同的 组装程序中实现所有五个固定接触件140和150在壳体110内的装配。通过使其内侧端部151保持与移动接触件130连续接触,而与转子120 位置无关,另外的固定接触件150连同跨三个谷或转子位置的较宽移动接 触件翼片1302,对于在这些转子位置之间转换期间提供连续或始终连接 是有用的。这种连接优选用于电子IC电路,特别是用于VCC管脚连接, 其连续性常常是必要的以保证平滑或不间断操作。本实用新型仅仅通过例子被给出,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如权 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对所述实施例的各种 改变和/或替代。
权利要求1.一种电旋转开关,其包括壳体;转子,其被支撑在壳体内,用于绕轴旋转,且具有围绕轴的外周;移动接触件,其被安装在转子上用于随转子转动且具有邻近转子外周的多个连接部件;以及多个固定接触件,其被定位在转子侧向上,用于被移动接触件短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包括一系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一体连接部分,第一部分弹性支撑在转子外周上,用于滑动接触移动接触件部件,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转过大于135°的角度,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转过小于90°的角度以便连接电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固 定接触件对着大于180°的角。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沿一个 方向从第一部分转动,并且第三部分沿相反方向从第二门部分转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从第一 部分转过180。的角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从第一 部分转过两个弯曲弯,各个弯具有90。的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两个弯通过所述 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的相对短的中间部分被一体地互相连接,所述中间部 分是平直的。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长于第 二部分。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显著短于第一部分。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 一部分具有邻近第二部分的平直第一部和弯曲的第二部,所述弯曲的第二 部从第二部分平滑地向外弯曲然后平滑地向内弯曲,以提供弹性支撑在转 子外周上的凸起端,以便滑动接触移动接触件部件,第二部显著长于第一 部。
10.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 二部分是平直的。
11.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 三部分从第二部分转过在40°至50。之间的角度。
12.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 体具有内部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延伸。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间隔件沿着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的几乎整个长度延伸。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沿相 对侧延伸且围绕间隔件端部的壁,共同限定第一及第二部分的通道容纳部 分。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部 分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壁接触。
16.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 体具有在转子和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之间延伸的内部间隔件。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连接 到间隔件的壁,共同限定在第三部分后面的闭合腔。
18.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 体具有孔,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孔的后面,第三部分在电缆插入所述孔时至 少部分地被所述电缆弹性向内弯曲,从而将所述电缆夹紧防止被抽回。
1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旋转开关包括多个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每个固定接触件与其它 固定接触件分开至少6mm的距离。
20.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旋转开关包括两个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其中,转子具有绕轴径 向延伸的侧面,以及移动接触件具有位于转子的所述侧面处且与移动接触 件的所述部件连接的部分,其中,另外的固定接触件大致位于所述两个固 定接触件之间,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具有与移动接触件的所述部分连续 滑动接触的内部部分和用于连接电缆的外部部分。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接触 件中的每个固定接触件对着大于180。的角,并且具有面向另一固定接触件 的开口侧的开口侧,所述另外的固定接触件位于所述开口侧之间。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固 定接触件与其它固定接触件位于相同的壳体内部。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以限定其间的内部。
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固 定接触件与每一侧上的固定接触件分开至少3mm的距离。
25.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壳 体为扁平方形形状,具有四个角,每个角容纳一个相应的所述固定接触件。
专利摘要一种电旋转开关(100)具有带有外周(121)的转子(120)、在转子上且具有几个邻近转子外周的连接部分(132/133)的移动接触件(130)和在转子周围用于被移动接触件短路的四个固定接触件(140)。各个固定接触件具有一系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一体连接的部分(141/142/143)。第一部分(141)弹性支撑在转子外周上,用于与移动接触件部件(132/133)滑动接触。第二部分(142)从第一部分转过大于135°的角度。第三部分(143)从第二部分转过小于90°的角度,用于通过自动抓紧连接电缆。
文档编号H01H19/04GK201171007SQ200620173499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7日
发明者黄润深, 黄美媚 申请人:黄美媚;黄润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