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038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涉及一种可适用多种不同协议插头的 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为095201553)中,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可 供至少两种不同协议的插头插置。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中空壳体、一 e-SATA(External Serial ATA,序列先进附加技术)端子组及一 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序列总线)端子组。中空壳体设有一插槽,在插槽内设有一固 定座。e-SATA端子组设置在固定座的一面上。USB端子组设置在固定座相对 于e-SATA端子组的另一面上。
然而,两端子组之间仅以塑料制成的固定座相隔,未设有接地结构,且该 两端子组相当接近,使两端子组之间容易产生串音(CROSS TALK)现象。尤 其,当有一对电连接器同时电性连接e-SATA与USB端子组时,其串音现象 更为严重。在两端子组之间的串音噪声会影响信号的完整性,使得信号接受端 无法接受正确的信号。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传统的电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 问题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可适用至少两种不同协议插头的电连 接器,用以防止两端子组之间的串音(CROSS TALK)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一金属 壳体; 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组,具有多个端子,分 别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 一座体,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 一第二端子组,具 有多个端子,分别容置于该等第二端子槽; 一金属片,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与该
座体之间;及上述座体组合于上述绝缘本体,且容置于上述金属壳体内,并使 该金属片与该金属壳体接触而具有接地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由设置于两端子组之间的接地金属片,达到防 止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之间所产生的串音(CROSSTALK)现象。
兹配合图式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但是此等说明仅系 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lA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应用于一e-SATA (External Serial ATA, 序列先进附加技术)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IB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应用于一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 用序列总线)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B-B线剖开后翻转180。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座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座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及图1B,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同时应用于一 e-SATA (External Serial ATA,序列先进附加技术)插头7及一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总线)插头8。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l、 一 第一端子组2、 一座体3、 一第二端子组4、 一金属片5及一金属壳体6。其中 该第一端子组2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上,该第二端子组4设置于该座体3上。 该金属片5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与该座体3之间。该座体3组合于该绝缘本体 1,且容置于该金属壳体6内,并使该金属片5与该金属壳体6接触而具有接
地功能。
该绝缘本体1包括一顶板10、两侧墙11及一第一舌板12。该两侧墙11 设置于该顶板10的两相对侧,该两侧墙11的两相对内壁面各设有一凹槽111
及一导槽112。该第一舌板12设于该顶板10的下方,该第一舌板12的顶面 设有多个对应于第一端子组2的第一端子槽121。
该第一端子组2为符合e-SATA规格的端子组,包括三支接地端子20及 两对讯号端子21,其中该等接地端子20分别设于该两对讯号端子21的两侧 及中间。
请参阅图7至图8,座体3包括一基部30、 一第二舌板31及一端子定位 板32。该基部30的后侧设有两第一凸块301。该基部3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 第二凸块302及一卡合柱303,分别对应于该绝缘本体1的两侧墙11的两相 对内壁面的各凹槽111及各导槽112。该基部30还设有两穿孔304,各穿孔 304由该基部30的前侧贯穿至该基部30的后侧。该第二舌板31由该基部30 的顶缘大体上呈水平延伸,该第二舌板31的顶面设有两槽道311、多个对应 于该第二端子组4的第二端子槽312及多个顶靠部313,各第二端子槽312由 该第二舌板31的顶面贯穿至第二舌板31的底面,各顶靠部313设于第二舌板 31的顶面前端。端子定位板32—体设置在基部30的后侧,端子定位板32具 有多个插槽321,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端子组2的接脚,供该第一端子组2的接 脚插设定位,该基部30上还设有四个供第二端子组4的接脚402、 412插设定 位的插槽323以及两个供金属片5的延伸片53插设定位的插槽322。
该第二端子组4为符合USB规格的端子乡A包括二支电源端子40及一对 讯号端子41,其中该二支电源端子40分别设于该对讯号端子41两侧。各电 源端子40包括一固定部401、 一接脚402、 一接触部403及一挡部404。该接 脚402由该固定部401下缘往下延伸。该接触部403具有弹性,由该固定部 401上缘往水平方向延伸。该挡部404形成在该接触部403的自由端,各挡部 404对应于该第二舌板31顶面前端的各顶靠部313。各讯号端子41包括一固 定部41K 一接脚412、 一接触部413及一挡部414,各讯号端子41的各组件 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各电源端子4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金属片5包括一挡片50、两臂部5K两卡勾52及两垂片53。该挡片 50设有两扣孔501,各臂部51由该挡片50的顶缘大体上呈水平延伸,各卡勾
52由各臂部51的自由端弯折形成,各垂片53由该挡片50的底缘往下延伸。 该金属壳体6是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框体,其包括一顶板60、 一底板61 及两侧板62,其中该底板61的后侧缘设有两延伸片611。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组装时,该第二端子组4分别容置于该座体3 的第二舌板31的第二端子槽312中,此时,该第二端子组4的各端子40、 41 的接触部403、 413露出该第二舌板31的底面,该第二端子组4的各端子40、 41的挡部404、 414向下顶靠于该第二舌板31的顶面前端的各顶靠部313。该 金属片5的各卡勾52卡合于该第二舌板31的前端缘,各臂部51容置于该第 二舌板31的各槽道311内,且该金属片5的挡片50藉由各扣孔501扣合于该 基部30后侧的各第一凸块301,藉此缓和该第二端子组4的挡部404、 414向 下顶靠于该第二舌板31的顶面前端的各顶靠部313的力量,因此,该金属片 5可以补强该座体3的机械结构。该第一端子组2分别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 121中。该座体3的基部30的左右两侧藉由各第二凸块302及各卡合柱303 与各凹槽111及各导槽112的配合而卡合于该绝缘本体1的两侧墙11的两相 对内壁面,此时,该第一端子组2的每一接地端子20及讯号端子21的接脚插 置于该座体3的端子定位板32的各插槽321中。该金属壳体6套设于该绝缘 本体1外部,该金属壳体6的底板61的各延伸片611穿过该基部30的各穿孔 304,且与该金属片5的各垂片53接触而接地(如图5、图6所示)。
该金属片5的两臂部51分别位于该第二端子组4的该对讯号端子41的两 侧,且分别位于各电源端子40与各讯号端子41之间,接地的两臂部51与该 第一端子组2位于中间的接地端子20共同形成假想三角形(如虚线A所示) 的接地结构(如图9所示),用以避免该第二端子组4的该对讯号端子41与该 第一端子组2的两对讯号端子21之间产生串音(CROSS TALK)现象。
该金属片5亦可以为一板状,设于该第一舌板12及该第二舌板31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主要透过绝缘本体(设有第 一端子组)与座体(设有第二端子组)之间的金属片与接地的金属壳体接触而 具有接地功能,以避免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串音问题。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壳体;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组,具有多个端子,分别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一座体,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一第二端子组,具有多个端子,分别容置于该等第二端子槽;一金属片,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与该座体之间;及上述座体组合于上述绝缘本体,且容置于上述金属壳体内,并使该金属片与该金属壳体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一顶 板、两侧墙及一第一舌板,该两侧墙设置于该顶板的两相对侧,该第一舌板设 于该顶板的下方,其中该等第一端子槽设于该第一舌板的顶面;该座体包括一 基部及一第二舌板,该第二舌板由该基部的顶缘大体上呈水平延伸,其中该等 第二端子槽设于该第二舌板的顶面,各第二端子槽由该第二舌板的顶面贯穿至 该第二舌板的底面,该座体的基部的左右两侧卡合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墙的两 相对内壁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墙 的两相对内壁面各设有一凹槽及一导槽,该基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第二凸块 及一卡合柱,分别对应于各凹槽及各导槽。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片为一板状, 设于该第一舌板及该第二舌板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舌板的顶面前 端设有多个顶靠部;该第二端子组的各端子包括一固定部、 一接脚、 一接触部 及一挡部,该接脚由该固定部下缘往下延伸,该接触部由该固定部上缘往水平 方向延伸,该挡部形成在该接触部的自由端,各挡部对应于该第二舌板顶面前 端的各顶靠部,各接触部露出该第二舌板的底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片包括一挡片、 两臂部、两卡勾及两垂片,各臂部由该挡片的顶缘大体上呈水平延伸,各卡勾 由各臂部的自由端弯折形成,各垂片由该挡片的底缘往下延伸;该座体包括一 基部及一第二舌板,该第二舌板由该基部的顶缘大体上呈水平延伸,其中该金 属片的挡片固定于该座体的基部上,各臂部置于该第二舌板的表面上,各卡勾 卡合于该第二舌板的前端缘。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舌板的顶面设 有两槽道,各臂部容置于该第二舌板的各槽道内。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部的后侧设有两 第一凸块,该挡片设有两扣孔,各扣孔扣合于各第一凸块。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是一体冲 压弯折而成的框体,其包括一顶板、 一底板及两侧板,其中该底板的后侧缘设 有两延伸片,各延伸片穿过该基部与该金属片的各垂片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部设有两穿孔, 各穿孔由该基部的前侧贯穿至该基部的后侧丄各延伸片穿过各穿孔与各垂片接 触。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组为符合e-SATA 规格的端子组,包括三支接地端子及两对讯号端子,其中该等接地端子分别设 于该两对讯号端子的两侧及中间.;该第二端子组为符合USB规格的端子组, 包括二支电源端子及一对讯号端子,其中该等电源端子分别设于该对讯号端子 两侧,该金属片的两臂部分别位于该第二端子组的该对讯号端子的两侧,且分 别位于各电源端子与各讯号端子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座体更包括一端子定位板, 设置在该座体的基部后侧,供该第一端子组的接脚插设定位。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定位板具有多个插槽, 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端子组的接脚。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片具有垂片,该金属壳 体设有延伸片,该延伸片与该垂片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端子组、一座体、一第二端子组、一金属片及一金属壳体。其中该第一端子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该第二端子组设置于该座体上。该金属片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与该座体之间。该座体组合于该绝缘本体,且容置于该金属壳体内,并使该金属片与该金属壳体接触而具有接地功能,藉此防止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之间所产生的串音(CROSS TALK)现象。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015158SQ20062017343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