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038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及插座连接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e-SATA接口的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 与标准的e-SATA接口相兼容插接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 及其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串行技术已成为计算机总线的主导技术,无 论磁盘接口、系统总线、芯片之间的通信,还是诸如USB、 IEEE1394 等外部总线,无一例外引入了串行技术以提高性能,其中,串行ATA (SATA)的尤其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硬盘的主流的数据传输 方式。然而,现有的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仅仅在计算机内部使用, 不便于插拔使用,且插拔次数有限,从而,使得带有SATA接口的硬 盘不符合当前电子产品的移动性,不利于拆卸及携带的需求。
针对SATA的上述影响电子产品的可移动性及插拔性限制问题,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e國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外部串行高级技术连接)技术。e-SATA接口的连接器在 现有的SATA接口基础上增加外部的屏蔽金属壳体,并相应地更改 SATA的接口的相撞,从而使得e-SATA可用于外置,可进行多次插 拔,方便使用者的插拔使用,
然而,上述的现有e-SATA接口的连接器基于SATA接口的协议 标准,仍然采用数据和电源信号分开传输的方式,使得使用者需插接 数据接口的e-SATA连接器的同时,还需额外插入电源连接器进行电 源供应。对于使用者来说,需同时插接e-SATA数据接口的连接器和 电源连接器使得操作程序复杂,不方便使用,在电源连接器与e-SATA 数据接口的连接器插拔顺序错误时,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甚至损坏e-SATA连接器而不能使用,且使用者需同时具备数据接口的连接器 与电源连接器才能使用e-SATA接口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携带不便, 影响产品的移动便捷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e-SATA接口的连接器,方 便使用者一次即可完成插接使用,同时传输数据及电源。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e-SATA接口的插 头连接器及与该插头连接相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包括 一种基于 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本体,包括前插接面及后插 接面,前端面开设容纳孔,容纳孔的底壁内侧开设第一端子槽,所述 第一端子槽后端向后延伸并贯穿插头本体的后插接面,插头本体的容 纳孔的顶壁内侧开设第二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 基部、基部的前端一体形成的弹性部,及基部后端一体形成的焊尾部; 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插接端及焊接端,第二导电端子插设于所述第二
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槽向后延伸并贯穿所述插头本体的后插接
面;屏蔽壳体,与所述插头本体相扣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为传输数 据信号的数据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配合上述的插头连接器插接的基于 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包括插座基部,插座 基部向前突伸出端子基板、端子基板的上端面开设第一收容槽,第一 收容槽向后延伸贯穿插座基部的后端面,插座本体的端子基板的下端 面还开设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后端向后延伸贯穿插座基部; 第一连接端子,包括一体形成的接触端及焊尾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的接触端容纳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焊尾端自第一收容槽的后端 伸出插座基部的后端面;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一体 形成的基板部、导接部及焊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焊接部自第二 收容槽的后端伸出插座基部的后端面;屏蔽外壳,与插座本体相组装 扣合;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端子,所述第二连接 端子为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 器及与之相插接适配的插座连接器,分别在插头连接器的插头本体内 设置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二导电端子,在插座本体内设置传输电源信号 的第二连接端子并与第二导电端子相互电性接触,从而提供本实用新 型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提供电源供应,采用将电源传输的端子与传输 数据的端子整合于本实用的连接器内部,从而实现一次即完成插接, 同时传输数据及提供电源,方便使用者的插拔使用,使用穂定可靠而于当前电子产品的便携性的发展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的另 一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的又一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 器插接后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标注V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e-SATA 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及其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是与 标准的e-SATA接口相插接兼容的插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 接器1包括插头本体11、与插头本体11相配接的插头端子座12、第 一导电端子13、第二导电端子14及与插头本体1扣合的上屏蔽壳体 15及下屏蔽壳体16。
结合参阅图2 、图3 ,插头本体11包括前插接面111及后插接 面112,前插接面111向后开设矩形的容纳孔113,容纳孔113的底 壁内侧开设多个矩形的第一端子槽114,第一端子槽114向后延伸并 贯穿插头本体11的后插接面112。容纳孔113的顶壁内侧开设矩形 的第二端子槽115,第二端子槽115的后端延伸贯穿插头本体112的 后插接面112。插头本体1的顶端面及底端面分别凹陷形成矩形的上、 下沟槽116、 117,插头本体1的两外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固持块118, 位于固持块118后面的插头本体两外侧向内凹入开设矩形的扣合槽 119。
插头端子座12的前端面向前突出形成凸块121,下端面向下凸 出形成间隔一定距离的突棱122,每两突棱12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123,插头端子座12的上端面向上凸出设置两间隔开的挡棱124。
第一导电端子13为数据端子,用于传输e-SATA的数据信号, 每一第一导电端子13包括换形的弹性部131,基部132及焊尾部133。
基部132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曲形成弹性部131,基部132后端 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焊尾部133。为确保第一导电端子13稳固插入插 头本体l内部,基部132后端的两侧缘向外凸伸形成齿状的卡接部 134,
第二导电端子14为电源端子,用于传输电源信号,以提供本实 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连接器所需的电源。在本实施例中,该第 二导电端子14设置两对,每一对第二导电端子14可分别连接外部电 源的正电压信号端及负电压信号端。在实际使用中,电源供应仅需使 用一对第二导电端子14,考虑到电子产品的不同电压规格而预留一 对第二导电端子14以供使用者选用。每一第二导电端子14包括插接 端141及一体形成的焊接端142。插接端141为矩形平板状,其后端 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平板状的焊接端142。为使得第二导电端子14稳 固插接于插头本体1内部,插接端141后端的两侧缘向外突出形成凹 凸齿状的固定部143。
上屏蔽壳体15包括矩形薄板状的上屏蔽体151及自上屏蔽体151 的两側竖直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的上扣持臂152,上扣持臂152向内弯 折形成扣持片153,上屏蔽体151的大致中部向上突伸形成上扣合弹 片154。
下屏蔽壳体16包括矩形板状的下屏蔽体161及自下屏蔽体161 两侧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下扣持臂162,下屏蔽体161的大致中 部向下突伸形成下扣合弹片163。
请参阅图2、 3、 4,为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
器1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插头本体1的后插接面与插头端子座12 的前端面的凸块121相插接而固定配合为一体。第一导电端子13前 端的弹性部131容纳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子槽114内,弹性部131 的拱形端面凸伸出第一端子槽114,焊尾部133穿出插头本体1的后 插接面并容置于插头端子座12的下端面的容纳空间123,每两相邻 的第一导电端子13被插头端子座12下端面的突棱122绝缘隔开,第 一导电端'子13的基部132两侧的卡接部134嵌入第一端子槽114内, 从而使得第一导电端子13稳固地与插头本体1插接。第二导电端子 14前端的插接端141容纳于第二端子槽115内,焊接端142向后贯 穿伸出插头本体l的后插接面112并容纳于插头端子座12的上端面, 每一对第二导电端子14分别位于挡棱124的两侧,如图4所示。
上屏蔽壳体15的上扣持臂152的扣持片153分别嵌入插头本体 1两側的扣合槽119内并与插头本体1固定扣持,上扣合弹片153与 插头本体1的上沟槽116扣持配合,且上扣合弹片154凸伸出上屏蔽 体151所在平面。下屏蔽壳体16两侧的下扣持臂162与插头本体1 的两外側的下端扣持配合,下扣合弹片163与插头本体1的下沟槽 117扣持配合,且下扣合弹片163凸伸出下屏蔽体161所在平面。从 而,上、下屏蔽壳体15、 16分别与插头本体1的上、下端相扣合而 屏蔽外部信号干扰,同时增加插拔时的稳定扣持力。
参阅图5,与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相配 合插接的插座连接器2的分解图如图所示。插座连接器2包括插座本 体21、第一连接端子22、第二连接端子23及屏蔽外壳24。
结合参阅图6、图7,插座本体21呈大致的H状结构,包括插 座基部211、插座基部211的中部向前突伸出矩形体的端子基板212、 端子基板212的上端面开设矩形的第一收容槽213,每一第一收容槽 213向后延伸贯穿插座基部211的后端面,端子基板212的底端面开 设第二收容槽214 (如图7所示),每一第二收容槽214向后延伸贯 穿插座基部211的后端面。插座基部211的两侧端向前、后凸伸形成 卡持座215,每一卡持座215位于端子基板212之前的前端内侧凹陷 形成矩形的导槽216。插座基部211的下端面向下竖直凸伸出柱状的 定位柱217。
第一连接端子22为数据端子,用于传输e-SATA的数据信号。 每一第一连接端子22包括前端呈矩形板状的接触端221、接触端221 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连接端222,连接端222向后弯折并水平延 伸形成焊尾端223,为使得第一连接端子22稳固插入插座本体2内, 接触端221后端的两侧缘向外突出形成齿状的固持部224。
第二连接端子23为电源端子,用于传输e-SATA所需的电源信 号。为与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的第二导电端 子14电性插接配合并电源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23设 置两对,每一对第二连接端子23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电压信号 端及负电压信号端。每一第二连接端子23包括平板状的基板部231、 基板部231向前延伸形成向上弯曲的拱形的弯曲部232,弯曲部232 前端向下弯曲并向前延伸形成导接部233,基板部231的后端向下弯 折延伸成支撑部234,支撑部234后端向后弯折并向后延伸形成焊接
部235。为保证第二连接端子23稳固地与插座本体2插接,基板部 231后端的两侧缘向外凸伸出凹凸齿状的嵌合部236。
屏蔽外壳24围成前后贯穿的贯通空间241。屏蔽外壳24的前端 上、下边沿分别弯折形成上、下抵挡片242、 243,顶壁、底壁还分 别凸伸形成上、下弹片244、 245,下端向下竖直凸伸出嵌固片246 以与外部的器件插接固定。
参阅图6、 7,为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2组 装后的立体图。第一连接端子22前端的接触端221插入端子基板212 的第一收容槽215内,连接端222及焊尾端223贯穿插座基部211并 于插座基部211的后端面伸出以与外部的电路焊接,固持部224嵌入 第一收容槽215与插座本体2固持连接。第二连接端子23的基板部 231容纳于第二收容槽214内,导接部233向下凸伸出第二收容槽 214,支撑部234及焊接部235向后贯穿插座基部211并伸出插座基 部211的后端面以与外部的电路焊接,固持部236嵌入第二收容槽 216,使得第二连接端子23与插座本体21稳定插接。屏蔽外壳24的 贯通空间241容置插接有第一、第二连接端子22、 23的绝缘本体21, 从而组装完成插座连接器2。在本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2的第一、 第二连接端子22、 23的焊尾端223、焊接部235均采用SMT结构模 式的焊脚,此外,在具体实施中,还可采用DIP结构模式的焊接脚。
再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插接 时,插头本体11两侧的固持块118分别沿卡持座的导槽214插入插 座连接器2,第一导电端子13的弹性部131与第一连接端子22的接
触端221相接触并达成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端子14的插接端141与 第二连接端子23的导接部233弹性接触并达成电性连接。由此可知, 第一导电端子13与第一连接端子22达成电性连接以传输e-SATA标 准的数据信号,第二导电端子14与第二连接端子23电性连接以传输 e-SATA所需的电源信号,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 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供应所需要 的电源,用以提供存储介质、介质外围控制电路和数据传输所需的电 源。此外,插头连接器l的上、下屏蔽壳体15、 16的上、下扣合弹 片154、 163分别弹性抵顶插座连接器2的屏蔽外壳24的底壁与顶壁 的内侧,同时,插座连接器2的屏蔽外壳24的上、下弹片分别与下、 上屏蔽壳体16、 15的内侧壁弹性抵顶,由此提供插头连接器1与插 座连接器2之间可靠的固持力,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与标准 的e-SATA接口相兼容,并通过在标准的e-SATA插头连接器的基础 上增设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二导电端子14,同时,与本实用新型的插 头连接器1相匹配插接的基于e-SATA插座连接器2通过将传输电源 的第二连接端子23设置于插座本体21内部,并与插头连接器1的第 二导电端子14相配合插接,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同时传输e-SATA 的数据信号及所需电源,并方便使用者仅需一次的插接即可完成插接 使用,插拔简单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是基于 e-SATA的接口标准,插头本体11的顶壁的厚度为0.8mm左右,若
采用在插头本体11的顶壁的内侧上插设弹性的拱形电源端子以增加
弹性接触紧密性,则当与插座连接器2的电源端子相接触时,该弹性 的换形端子与插座的电源端子电性接触,使得拱形的电源端子受力并 传递作用力于插头本体11的顶壁,厚度仅仅为0.8mm的插头本体11 的顶壁受到弹性的拱形电源端子的作用力而极易因受力过度而产生 变形,使得插头本体的顶壁的形状不能恢复,影响电源信号的传输, 甚至使得电源信号不能传输,严重影响e-SATA的使用。
相较而言,本实用新型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1采用扁 平板状的第二导电端子14插设于插头本体11的顶壁的内侧上,相应 地,将呈拱形的弹性的第二连接端子23设置于插座本体21的插座基 板212的下端面的第二收容槽216内,从而,第二连接端子23与第 二导电端子14接触时,第二导电端子14受到拱形的第二连接端子 23的导接部233的弹性作用力,而不需提供插接时的作用力,平板 状的第二导电端子14受力后较易分散,使得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本 体11的顶壁受力均匀而不易损坏(如图9中箭头表示的受力示意 图),而将拱形的导接部233设置于稳固的插座本体21的端子基板 212上并提供接触时的弹性作用力,从而避免插头本体11的顶壁受 力集中而易损坏的情况。
以上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他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易于变换实施之方式者,均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本体,包括前插接面及后插接面,前端面开设容纳孔,容纳孔的底壁内侧开设第一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基部、基部的前端一体形成的弹性部,及基部后端一体形成的焊尾部;屏蔽壳体,与所述插头本体相扣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插接端及焊接端,所述插头本体的容纳孔的顶壁内侧开设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为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端子的插接端为平板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端子的插接端的后端两侧缘向外凸出形成 齿状的固持部。
4、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本体的两外側前端向外凸伸形成固持块。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的弹性部为换形、基部的后端两側 向外凸出形成齿状的卡接部。
6、 根椐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后端向后延伸并贯穿插头本体的后插接 面,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的焊尾部自第一端子槽的后端伸出插头本体 的后插接面,所述第二端子槽向后延伸并贯穿所述插头本体的后插接 面,所迷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端自第二端子槽的后端伸出插头本体 的后插接面。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壳体包括上屏蔽壳体和下屏蔽壳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插头端子座,所述插头端子座的前端面向前突出形成 凸块,下端面向下凸出形成间隔一定距离的突棱,上端面向上凸出设 置两间隔开的挡棱,所述插头端子座的前端面与插头本体的后插接面 插接为一体,焊尾部穿出插头本体的后插接面并容纳于插头端子座的 下端面的容纳空间内,每两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被插头端子座下端面 的突棱绝缘隔开,所述笫二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向后贯穿伸出插头本体 的后插接面并容纳于插头端子座的上端面,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位于挡棱的两侧。
9、 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相插接的基于e-SATA接 口的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包括插座基部,插座基部向前突伸出端子基板、端子 基板的上端面开设第一收容槽;第一连接端子,包括一体形成的接触端及焊尾端,所述第一连接 端子的接触端容纳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屏蔽外壳,与插座本体相组装扣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一体 形成的基板部、导接部及焊接部,所述插座本体的端子基板的下端面 还开设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端子,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端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导接端为弯曲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基板部向前延伸形成向上弯曲的弯曲 部,弯曲部前端向下弯曲形成导接部,所述基板部的后端向下弯折形 成支撑部,支撑部的后端向后弯折并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基板部后端的两侧缘向外凸伸出凹凸齿状的嵌合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接触端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连接 端,连接端向后弯折并水平延伸形成所述的焊尾端,所述接触端的后 端的两侧缘向外突出形成齿状的固持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向后延伸贯穿插座基部的后端面,所述焊 尾端自第一收容槽的后端伸出插座基部的后端面,所述第二收容槽后 端向后延伸贯穿插座基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焊接部自第二收容槽 的后端伸出插座基部的后端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其 特征在于所输的插座基部的两侧端分别向前、后凸伸形成卡持座, 所述卡持座位于所述端子基板之前的前端内侧凹陷形成导槽。
16、 根据权利要求9或15所述的基于e-SATA接口的插座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外壳的前端上、下边沿分别弯折形成上、下 抵挡片,顶壁、底壁还分别凸伸形成上、下弹片,下端向下竖直凸伸 出嵌固片,所述插座基部的下端面向下竖直凸伸出定位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e-SATA接口的插头连接器及与之相插接配合的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基于标准的e-SATA接口,设置传输数据信号的第一导电端子及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二导电端子、相应地,在插座连接器内设有传输数据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及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二连接端子,当插头、插座连接器相插接时,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电性接触以传输e-SATA数据信号,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相互电性插接而传输电源信号以提供存储介质、介质外围控制电路和数据传输所需的电源。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e-SATA接口的连接器实现数据传输的同时进行电源供应,无需额外插接电源连接器进行单独的电源供应,方便使用者一次即可完成插接使用,使得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且便于携带使用。
文档编号H01R12/30GK201015134SQ2006201732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富强 申请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