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154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卡连接器。例如,所述电子卡是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或多媒体卡(Multi Media Card)。例如,电子装置是数码相机、移动电话或便携式数字音乐 播放器。
背景技术
JP—A2004-281100披露了此类型的一种连接器。披露的连接器具有例 如称为按压一按压型弹出机构、两阶段弹出机构、或双击弹出机构的弹出 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滑动件、弹簧和凸轮随动件,所述滑动件、弹簧 和凸轮随动件是独立的部分。所述滑动件形成具有典型心形的凸轮凹槽。 所述弹簧向后推动滑动件,而插入卡向前推动滑动件。凸轮随动件突出到 凸轮凹槽内。当滑动件被第一次向前推动时,凸轮随动件与凸轮凹槽结合 从而将滑动件锁定在一个向前的位置上。当所述滑动件从其锁定位置被第 二次向前推动时,弹出机构通过使用弹簧力释放滑动件并将其向后移动, 从而插入卡也向后弹出。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该改 进的弹出机构包括较少部分但是具有等同的弹出功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起来的 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底部件、金属外壳和弹出机构。所述 基体部件和金属外壳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 (rec印tacle)。用于将电子卡至少部分地从插孔中弹出出来的弹出机构 包括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supporter)。所述凸轮部分至 少部分形成凸轮槽。所述弹性支座与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支撑所述凸 轮随动件从而允许凸轮随动件沿着凸轮槽移动。通过研究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目 的并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图l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显示包括在图1中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凸 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图3是显示通过图2中的弹性支座控制凸轮随动件的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图2中凸轮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图2中凸轮部分的设计要求的示意图;图6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开始将卡插入时,其中所述凸轮随动 件位于其初始位置上;图7是继图6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第一次将卡向前推动,从而凸轮部 分的第一引导部分引导凸轮随动件;图8是继图7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停止推动所述卡,从而凸轮部分的 容纳部分容纳所述卡;图9是继图8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第二次将卡向前推动;图10是继图9之后的图,其中所述弹性支座将凸轮随动件向内移动, 从而所述凸轮随动件在凸轮部分的第二引导部分的上面或上方;图11是继图10之后的图,其中所述弹性支座将凸轮随动件向后推动, 同时第二引导部分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图12是继图11之后的图,其中当所述卡被弹出的情况下,所述凸轮随 动件返回到初始位置上;图13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还显示了补充弹性部分,其中所述补充弹性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图14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凸轮部分比图2中的凸轮部分长些; 图15是显示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与金属外壳形成 为一体;图16是显示图15中凸轮部分的俯视图;图17是显示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 壳和基体部件的部分透视图,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所述金属外壳被切掉 了;凸轮部分与基体部件形成为一体。图18是显示图17中凸轮部分的俯视图;图19是显示图17中凸轮部分的左侧视图;图20是与图17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基体部件还容纳(或保持)两个电 极,其中所述电极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图21是与图17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基体部分还容纳(或保持) 一个电 极,其中所述电极和弹性支座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尽管本发明可以为各种变型和替换形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示例 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但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以及 对附图的详细描述并不试图将本发明限制在披露的特定形式中,而是相 反,本发明包括落入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全部 变型、等价物和替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外壳10 和绝缘基体部件20。所述金属外壳10和基体部件20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 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所述基体部件20保持多个电触点30;为简化 起见,在图1中仅仅显示了两个电触点30。所述电触点30在插孔内沿着 Z方向突出。所述电触点30作为弹簧,从而当卡沿X方向插入到插孔中时, 电触点30将所述插入卡沿所述Z方向向上推动到金属外壳10上。参照图2,此实施例的金属外壳10设置有由弹性支座40、凸轮随动 件50和凸轮部分60组成的弹出机构。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座40、 凸轮随动件50和凸轮部分60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所述金属 外壳10包括大体板状的部分11和前端壁12。所述大体板状的部分11位 于XY平面上。所述前端壁12从大体板状的部分11的前边缘沿z方向竖 立,同时沿Y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所述前端壁12位于YZ平面上。所述 大体板状的部分11设置有凸轮部分60。所述前端壁12设置有弹性支座 (supporter:或支撑件)40。所述弹性支座40从前端壁12延伸并且具 有自由端。凸轮随动件50由弹性支座40的自由端支撑,同时允许所述凸 轮随动件50沿凸轮槽移动。参照图3,除了上述所用的基于XY (Z)坐标系的表达式之外,也可 以使用以极坐标系为基础的表达式来解释弹性支座40和凸轮随动件50, 其中X=_r sine , Y=r cos e 。在此实施例中,把极坐标平面的原始线 L。选为通过将所述前端壁12投射在XY平面上获得的线,而把原点P。选为 在其上弹性支座40从前端壁12分出来的点。所述原始线L。不是实线而是 仅仅用于描述所述凸轮随动件50和弹性支座40的运动的虚线。所述前端 壁12不必限定原始线L。。因此,所述前端壁12不限于具有与此实施例一 样的平面,而是可以具有弯曲表面。所述弹性支座40推进凸轮随动件50以便将其定位在初始位置Pi(n, e》上。所述初始位置Pi(ri, 9i)是预定的圆Ci与预定的直线Li的交点。所述弹性支座40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是用 于给凸轮随动件50提供将凸轮随动件50推进到预定的线Li上的圆周力。 所述第一部分41具有第二部分42连接到其上的端部41a。所述第二部分 42用于给凸轮随动件50提供将凸轮随动件50推进到预定的圆Ci上的径 向力。所述第二部分42在其自由端支撑凸轮随动件50。所述凸轮随动件 50沿Z方向突出。所述第一部分41包括基体部分43和可移动部分44。所述基体部分 43平行于原始线L。延伸。所述可移动部分44在原点P。上与基体部分43 连接并且具有端部41a。可移动部分44从原点P。竖直延伸到预定的圆Ci 上。端部41a被调整到与预定圆Ci的同心但较小的圆上。所述第二部分42设置有弯曲部分45。在极坐标平面上,所述弯曲部 分45定位成在圆周方向上其远离原始线L。的距离远于第一部分41的端部 41a远离原始线L。的距离。所述弯曲部分45用作传递部分,卡插入时, 所述传递部分就将电子卡的插入力传递到凸轮随动件50上,同时卡弹出 时,就将凸轮随动件50的运动作为弹出力传递到电子卡上。
参照图4,凸轮部分60包括第一引导部分61、容纳部分62、第二引 导部分63和补充部分64。如从Z方向上所见,所图示的凸轮部分60在 XY平面上限定了凸轮槽。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分61、容纳部分62、 第二引导部分63和补充部分64彼此形成为一体,从而所述凸轮部分60 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通过将所述金属外壳10的母质(mother material)切割掉以形成具 有连指手套(mitten-like)的形状、并且从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 分11延伸的预定件13,继之将预定件弯曲两次或更多次,从而获得此实 施例的凸轮部分60。在此要注意的是,所图示的实施例通过将甚至死区(dead space)的 地方转变为实际可用的地方,从而可以完全有效的使用插孔的内部空间。 具有标准切割角部分或斜面角部分的电子卡的主要类型是已知的。当所述 电子卡插入到插孔内时,切割角限定了在插孔内的特定的三角形空间。所 述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常常是死区。所图示的凸轮部分60可以放置在该特 定的三角形空间内。参照图5,将详细解释有关所述凸轮部分60应该满足的条件。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构成从第一点Pjr" 9》延伸到第二点P2(r2, 92)的引导线段。所图示的第一引导部分61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 的一边构成。如果所述引导线段是连续的线,所述引导线段可以是不限于 直线段,而可以是曲线段。所述引导线段与所述预定的圆Ci相交在另外 的交点上,所述另外的交点由预定半径r,与小于预定角9i的另外的预定 角确定。为满足上述要求,将所述第一点P,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内部 区域内,同时将第二点P2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外部区域内。另外, 所述角e ,大于所述角8 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半径r,小于半径r2,但是 也可以大于半径r2。换句话说,可以将第一点?1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 Ci的外部区域内,同时将第二点P2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内部区域 内。所述容纳部分62用于容纳所述凸轮随动件50。所图示的容纳部分62 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容纳部分62形成通过依 次第三点P3(r" e3)、第四点P4(r4, 94)、第五点Ps(rs, 8s)的V形线。 所述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s都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外部区域内。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5必须定位在与第二点P2相对于预定的圆Ci相同的区域上。换句话说,如果第二点P2定位在圆Ci的外部区域内,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s也定位在圆Ci的外部区域内。为了平滑容纳和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50,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 P5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所述角93于所述角92;所述第三点P3在极坐标平面上的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P2与预定的圆Ci之间;所述角94大于所述角e 3;所述第四点P4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P3与预定的圆Ci之间;所述角85小于所述第四角e4。当电子卡弹出时,所述第二引导部分63用于将凸轮随动件50从第六 点P6(ri, 96)引导到初始位置Pi(ri, ej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 分63使用弹性支座40的第一部分41的圆周力用于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 50。第六点Pe定位在预定的圆Ci上并且与第五点Ps对应。在此实施例中, 角96与角05相等。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分63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的表面 构成并且形成具有凹陷部分66和倾斜部分67。所述凹陷部分66定位在第 六点Ps上。与容纳部分62的第五点Ps相比,凹陷部分66在Z方向上向下 凹陷。换句话说,与容纳部分62的第五点Ps相比,凹陷部分66向下定位 在凸轮随动件50的弹出方位上。凹陷部分66用于在凸轮随动件50通过 第五点Ps之后,在预定的圆Ci上引导凸轮随动件50。所述倾斜部分67 位于预定的圆Ci上。倾斜部分67在Z方向上朝着与凸轮随动件50的突 出方位(projection orientation)相反的方位倾斜。在所述凸轮随动件 50离开第六点Pe之后,倾斜部分67用于引导凸轮随动件50朝向初始位 置Pi通过另外的交点。当卡插入时,在所述凸轮随动件50通过第二点P2之后,所述补充引 导部分64引导凸轮随动件50朝向容纳部分63。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凸轮 部分60进一步包括连接部分65,通过所述连接部分65将补充引导部分 64与凹陷部分66连接起来。所述补充引导部分64构成了从第一补充点P7(r7, 9 7)延伸到第二补
充点P8(rs, 98)的补充引导线段。如果补充引导线段是连续的线,所述补充引导线段可以不限于直线段,而可以是曲线段。所述补充引导线段与在第二点P2与第五点P5之间延伸的虚直线相交。所述第一补充角97大于第二补充角e 8。第二补充角e 8小于第二角e 2和第五角e 5。所述第二补充点P8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P2与预定的圆Ci之间。在此实施例中,第 一补充点P 也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P3与预定的圆Ci之间。通过将所述金属外壳10的母质切割掉以形成具有连指手套的形状、 并且从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分11延伸的预定件,继之将预定件弯 曲两次或更多次,获得此实施例的凸轮部分60。下面将描述弹出机构的操作。如图6中所示,在电子卡200接触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之前, 凸轮随动件50定位在其初始位置Pi上。如图7中所示,当使用者第一次 将电子卡200沿X方向向前推进时,将所述凸轮随动件50压在第一引导 部分61上并且由第一引导部分61引导凸轮随动件50。当所述凸轮随动件 50在第一引导部分61上时,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通过使用其径向 力在径向方向上将凸轮随动件50向内移动,从而凸轮随动件50与补充引 导部分64接触。如图8中所示,补充引导部分64与弹性支座40的第一 部分41的圆周力配合引导凸轮随动件50,从而将凸轮随动件50容纳在容 纳部分62内。如图9中所示,当使用者第二次将电子卡向前推进时,所述凸轮随动 件50也向前移动。如图10中所示,当凸轮随动件50通过凸轮槽的第五 点Ps时,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将所述凸轮随动件50沿径向方向向 内移动,从而所述凸轮随动件50定位在凹陷部分66上面或上方。当使用 者释放电子卡200时,弹性支座40将凸轮随动件50向后移动。如图11 中所示,所述电子卡向后移动的同时,包括倾斜部分67的第二引导部分 63引导凸轮随动件50。接着,在电子卡200弹出出来的情况下,所述凸 轮随动件50移动回到初始位置Pi。如图13中所示,所述卡连接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补充力供给到弹性 支座40的补充弹性部分68,用于补充圆周力。所图示的补充弹性部分68 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此外,如图14中所示,所述凸轮部分60
具有较长的臂部分69。另外,为了确保其引导能力,可以弯曲所述具有连 指手套的形状的预定件13的第一引导部分边缘。(第二实施例)参照图15和16,除了它们的凸轮部分60和60a以外,根据第二实施 例的卡连接器以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相似。所述凸轮部分60a是可以通过在金属外壳10的母质内制造切口以便 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来获得的 凸轮部分。由此形成的凸轮部分60a包括第一引导部分61a、容纳部分62a、引 导部分63a和补充引导部分64a。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a设置有翘曲部分 61al。当凸轮随动件50向前移动时,所述翘曲部分61al容纳凸轮随动件 50并且沿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a引导凸轮随动件50。另一方面,翘曲部 分61al协同引导部分63a构成此实施例的第二引导部分,并且沿第二引 导部分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50,从而当所述凸轮随动件50向后移动时, 允许凸轮随动件50越过第一引导部分61a并且返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凸 轮部分60b也满足图4中所图示的要求,从而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的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17至19,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包括与基体部件20形成 为一体、而不是与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的凸轮部分60b。具体来说,基体 部件20具有在其结合的状态下面对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分的表面 21;凸轮部分60b形成在表面21上。所述凸轮部分60b可以形成在基体 部件的模制过程中。如图18清晰可见,所述凸轮部分60b由两个孤立体(islands)组成; 一个孤立体60bl构成第一引导部分61b、容纳部分62b和第二引导部分 63b;另一个孤立体构成补充引导部分64b。除了倾斜部分67b之外,所述孤立体60bl —般具有恒定厚度。所述 第一引导部分61b和容纳部分62b由所述孤立体60bl的侧表面构成。所
述第二引导部分63b由包括倾斜部分67b的孤立体60bl的顶面构成。如 图18清晰可见,所述补充引导部分64b具有比所述孤立体60bl厚的厚度。 所述凸轮部分60b也满足图4中所图示的要求,从而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 实施例的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如图20中所示,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基体部件20保持的、并 且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的两个电极81、 82。可选地,如图21所示,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基体部件20保持 的电极83,其中所述电极协同所述弹性支座40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 操作的检测开关。尽管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 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其他的和进一步的改变,并且试图保护落入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的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体部件;与所述基体部件一起限定用于至少部分容纳所述电子卡于其中的金属外壳;和用于从插孔中至少部分地弹出所述电子卡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放置在所述插孔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形成凸轮槽的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从而允许凸轮随动件沿着凸轮槽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具有标准的切割 角部分,当所述电子卡插入到插孔内时,所述标准的切割角部分在插孔内 限定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放置在所述特定的三角形空间 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凸轮随动件在垂直于由第二和第三方向所限定的预定平面的第一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二方向与卡插入/弹出方向相同并且垂直于第一方 向,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并且当从第一方向看凸轮部分时,所述凸轮槽限定在所述预定平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预定平面是具有原点和通过原点的初始直线的极坐标平面;并且 所述弹性支座推进所述凸轮随动件且将其定位在预定平面上的、在预 定圆与预定直线的交点的初始位置上,所述预定圆的中心点在原点上并且 具有预定的半径,所述预定直线通过原点并且与所述初始直线形成预定 角。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构成引导线段的第一引导部分,所述引导线段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定位在第一区域内并且由在预定平面上的第一半径和第一 角确定,所述第一区域是预定圆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 二点定位在第二区域内并且由第二半径和第二角确定,第一角大于第二 角,所述第二区域是预定圆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一个并且与第一区 域不同;所述引导线段在另外的交点上与预定圆相交,所述另外的交点由 预定半径和另外的预定角确定,所述另外的预定角小于预定角;用于容纳凸轮随动件的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形成V形线,所述V 形线通过第三至第五点,所述第三至第五点定位在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三 点由第三半径和第三角确定,所述第三角大于第二角,第三点在径向方向 上定位在第二点与预定圆之间,第四点由第四半径和第四角确定,所述第 四角大于第三角,所述第四点在径向上定位在第三点与预定圆之间,第五 点由第五半径和第五角确定,所述第五角小于第四角;和当弹出电子卡时用于将凸轮随动件从第六点引导到初始位置的第二 引导部分,所述第六点定位在预定圆上并且与第五点对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支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给凸轮随 动件提供圆周力,所述第二部分用于给凸轮随动件提供径向力,所述圆周 力是在预定线上推进凸轮随动件的力,所述径向力是在预定圆上推进凸轮 随动件的力;并且所述第二引导部分通过使用圆周力将凸轮随动件从第六点引导到初 始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补充弹性部分,所述补充弹性部分用于给弹性支座提供补充力,用于补充圆周力。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补充弹性部分与所述 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预定平面上延伸,并且具有 在以原点为中心点且小于预定圆的另一圆上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端部并且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基体部 分和可移动部分,所述基体部分与初始线平行地在预定平面上延伸,所述 可移动部分与所述基体部分连接并从原点延伸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弯曲部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在圆周方向上,所述 弯曲部分远离初始线的距离远于第一部分的端部远离初始线的距离,当卡 插入时,所述传递部分将电子卡的插入力传递到凸轮随动件上,当卡弹出 时,传递部分将凸轮随动件的运动作为弹出力传递到电子卡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 随动件进一步包括补充引导部分,当卡插入时,在所述凸轮随动件通过第 二点之后所述补充引导部分引导凸轮随动件朝向容纳部分,所述补充引导 部分构成补充引导线段,所述补充引导线段在预定平面上从第一补充点延 伸到第二补充点并且与从第二点延伸到第五点的直线相交,所述第一补充 点由第一补充半径和第一补充角确定,所述第二补充点由第二补充半径和 第二补充角确定,第一补充角大于第二补充角,所述第二补充角小于第二 角和第五角,所述第二补充点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和预定圆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补充点在径向 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与预定圆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分、 容纳部分、第二引导部分和补充引导部分彼此形成为一体。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在第六点上形成有凹陷部分,与容纳部分的第五点 相比,所述凹陷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向下凹陷,所述凹陷部分用于在凸轮随 动件通过第五点之后在预定圆上引导凸轮随动件;并且所述凸轮部分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凹陷部分与所述补充引导部分的 连接部分。
17、 根据权利要求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 引导部分包括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定位在预定平面上的预定圆上并且 在第一方向上朝向与凸轮随动件的突出方位相反的方位倾斜,所述倾斜部 分用于在所述凸轮随动件离开第六点之后引导凸轮随动件朝向初始位置 通过所述另外的交点。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 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是通过将 所述金属外壳的母质切割掉以形成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将预定件 弯曲两次或更多次来获得的凸轮部分,且所述预定件从所述金属外壳的大 体板状的部分延伸。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是通过在 金属外壳的母质内制造切口以便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 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来获得的凸轮部分。
21、 根据权利要求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 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是通过在金属外壳的母质内制造切 口以便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而 获得的凸轮部分,且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在所述另外的交点处稍微弯曲。
2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 部分与所述基体部分形成为一体。
23、 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两 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由所述基体部件保持并且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 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24、 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 一和第二电极,由所述基体部件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 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 作的检测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的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体部件和限定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的金属外壳(10)。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电子卡从所述插孔中部分弹出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提供凸轮槽的凸轮部分(60);凸轮随动件(50);和用于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50)以便允许凸轮随动件(50)沿凸轮槽移动的弹性支座(40)。所述弹出机构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但是,所述凸轮部分(60)也可以与所述基体部分形成为一体。
文档编号H01R13/635GK101164201SQ20068001327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名取章, 本岛让, 松永章宏, 铃木敬一郎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