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用卷绕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19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用卷绕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蓄电池,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 巻绕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普通电池组一般是采用镍镉电池经连 接装入一塑料壳,他的组成部分为单体镍镉电池,用点焊方式将多个单体电 池连接,放入塑料壳内,头位与塑料壳上金属片连接。但是上述方式存在以下 问题由于环保问题,2006年7月1日起,欧洲己不允许镍镉电池进入欧洲, 世界其他国家也陆续限制镍镉电池生产及进口。这对充电式电动工具行业造成 很大打击,各生产厂纷纷寻找其他代用电池,镍氢电池无法实现电动工具大电 流要求,锂电池安全性无法通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 用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巻绕铅酸蓄电池。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包括一用于装置电池的电池外壳,所 述的电池外壳内装置有巻绕式结构蓄电池,于电池外壳的上侧设有用于与电动 工具正负级相连接的电池座。所述的巻绕式结构蓄电池包括依次序叠设的正极板、电池隔板和负极板,
电池隔板设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巻绕成圆柱形、椭圆柱型或楞柱型蓄电池 主体,蓄电池汇流端子分别和正极板、负极板连接,并用铅合金将每格的正负 级分别相连,形成电压叠加。所述的电池外壳由壳身、与壳身相配合的中盖以及位于顶部的上盖依次装 嵌而成,电池座设于上盖的上侧,于中盖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上装有橡胶 制安全阀,上盖设有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出端子。所述的电池座凸设于上盖,电池座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 出端子,电池座与电动工具正负级为卡口式结构连接。所述的电池座凹设于上盖,电池座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 出端子,电池座与电动工具正负级为推进式结构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形状为圆柱形、长方柱形或椭圆柱形,此外还可以为其他 不规则形状的柱体。所述的上盖与中盖以及壳身用超声波连接或卡口连接。所述巻绕式结构蓄电池的正负端子引出部分采用镀铅锌铜连接片输出,再 与镶入电池座的镀锌铜连接片以塑封电线焊接导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现有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电池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 池外壳中的一部分,打破原来传统上把单体电池成品放入电池座再连接成电池 组的做法,利用原有电池座空间,发挥巻状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特性,与普通平板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相比,有瞬间大电流放电性能为其5倍的特点,此特点 正好弥补了平板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无法使用到充电式电动工具行业的现状, 成为欧盟禁止镍镉电池进入欧洲后的新型电池产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巻绕式结构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1、壳身131、排气孔 22、电池隔板 25、负极耳 30、电池座10、电池外壳 13、中盖 21、正极板 24、正极耳 27、负柱性柱12、上盖20、巻绕式结构蓄电池 23、负极板 26、正极性柱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包括一用于装置电池的电池外壳(10),该 电池外壳(10)内装置有巻绕式结构蓄电池(20),于电池外壳(10)的上侧设 有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级相连接的电池座(30),上盖(12)与中盖(13)以及 壳身(11)用超声波连接或卡口连接。图1和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座(30)凸设于上盖,电池 座(30)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出端子,电池座(30)与电动 工具正负级为卡口式结构连接。电池外壳(10)由壳身(11)、与壳身(11)相 配合的中盖(13)以及位于顶部的上盖(12)依次装嵌而成,电池座(30)设 于上盖(12)的上侧,于中盖(13)上设有排气孔(131),该排气孔(131)上 装有橡胶制安全阀,上盖(12)设有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出端 子。图4和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座(30)凹设于上盖,电池座(30) 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出端子,电池座(30)与电动工具正负 级为推进式结构连接。图3是巻绕式结构蓄电池(20)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包括依次序叠设的正 极板(21)、电池隔板(22)和负极板(23),电池隔板(22)设在正极板(21) 和负极板(23)之间,正极板(21)和负极板(23)上分别设置有一正极耳(24) 和一负极耳(25),于正极耳(24)和负极耳(25)上还分别连接有一正极性柱 (26)和一负极性柱(27),巻绕成圆柱形、椭圆柱型或楞柱型蓄电池主体,蓄 电池汇流端子分别和正极板(21)、负极板(23)连接,并用铅合金将每格的正负级分别相连,形成电压叠加。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外壳(10)的形状为橢圆柱形,此外还可以为长方柱形、圆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柱体。巻绕式结构蓄电池(20)的正负端子引出部分采用镀铅锌铜连接片输出, 再与镶入电池座(30)的镀锌铜连接片以塑封电线焊接导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工具用卷绕铅酸蓄电池,其包括一用于装置电池的电池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外壳(10)内装置有卷绕式结构蓄电池(20),于电池外壳(10)的上侧设有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级相连接的电池座(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巻 绕式结构蓄电池(20)包括依次序叠设的正极板(21)、电池隔板(22)和负极 板(23),电池隔板(22)设在正极板(21)和负极板(23)之间,巻绕成圆柱 形、椭圆柱型或楞柱型蓄电池主体,蓄电池汇流端子分别和正极板(21)、负极 板(23)连接,并用铅合金将每格的正负级分别相连,形成电压叠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池外壳(10)由壳身(11)、与壳身(11)相配合的中盖(13)以及位于顶部的 上盖(12)依次装嵌而成,电池座(30)设于上盖(12)的上侧,于中盖(13) 上设有排气孔(131),该排气孔(131)上装有橡胶制安全阀,上盖(12)设有 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出端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池座(30)凸设于上盖,电池座(30)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 出端子,电池座(30)与电动工具正负级为卡口式结构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池座(30)凹设于上盖,电池座(30)中设有与电动工具正负级连接的正负输 出端子,电池座(30)与电动工具正负级为推进式结构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 外壳(10)的形状为圆柱形、长方柱形或椭圆柱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 盖(12)与中盖(13)以及壳身(11)用超声波连接或卡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巻绕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巻绕 式结构蓄电池(20)的正负端子引出部分采用镀铅锌铜连接片输出,再与镶入 电池座(30)的镀锌铜连接片以塑封电线焊接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蓄电池,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卷绕铅酸蓄电池。其包括一用于装置电池的电池外壳,所述的电池外壳内装置有卷绕式结构蓄电池,于电池外壳的上侧设有用于与电动工具正负极相连接的电池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现有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电池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中的一部分,打破原来传统上把单体电池成品放入电池座再连接成电池组的做法,利用原有电池座空间,发挥卷状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特性,与普通平板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相比,有瞬间大电流放电性能为其5倍的特点,此特点正好弥补了平板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无法使用到充电式电动工具行业的现状,成为欧盟禁止镍镉电池进入欧洲后的新型电池产品。
文档编号H01M10/12GK201048149SQ20072011993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于伟华 申请人:于伟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