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856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以依据 电子标签的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天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普及,电子标签,如射频识别系统(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可以提供更便利的对象管理能力。环境中可以设置天线 来接收来自电子标签所传送的信号,并依据接收的信号来识别电子标签。一般来说,建造设置天线时必须事先设定好天线的场强,且固定天线的 接收角度。通过建造设置大量的天线以及多次的建造设置测式,可以达到一 定程度的电子标签的读取率。然而,已知技术中,建造设置天线皆是由人为 进行。若需要调整天线的场强时,则必须重新人为设定,造成建造设置者的 不便。另外,已知天线是固定的,换言之,无法改变其接收角度。在一些情况 中,若环境中存在干扰则有可能造成电子标签的感应时间不足,从而无法检 测到相应的信号,或信号强度不足以进行相关判定。前述问题可以通过建造 设置更大量且密集的天线克服。然而,建造设置大量的天线需要花费庞大的 成本,且后续的天线管理也会造成大量时间与金钱上的成本,从而造成建造 设置者的负担。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5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方法。首先,取得至少一电子标签于多个时间 点的多个信号强度。之后,依据信号强度预测电子标签于一特定时间点的一 预测信号强度。判断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连接极限值。若预测信号强度 小于连接极限值,调整至少一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系统包括一天线、 一储存单元与一处理单元。 储存单元包括至少一电子标签于多个时间点的多个信号强度。处理单元依据 信号强度预测电子标签于一特定时间点的一预测信号强度,且判断预测信号 强度是否小于一连接极限值。若预测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处理单元调 整天线。
本发明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程序代码方式收录于实体媒体中。当程序代码 被机器加载且执行时,机器变成用以实行本发明的装置。
本发明的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可以预测下一时间点电子标签的信号强 度,并依据预测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天线,从而通过天线的调整增加电子标签 在天线可读取区域的感应时间,以增加电子标签的读取率。


图1为一示意图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系统。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表例子。
图3为一流程图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方法。
附图标号
100 天线调整系统;
110~天线;
120 储存单元;
130 处理单元;
200~调整表;
S302、 S304、…、S310 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系统。
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系统100包括至少一天线110、 一储存单元120、与一处理单元130。天线110是用以接收电子标签,如RPID 所传送的信号,及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天 线110可以具有一电子控制机构,用以调整其接收角度。另外,天线110可 以设定一场强,以定义其接收信号的强度。值的注意的是,天线110具有一 预设角度与一预设场强的初始建造设置设定。储存单元120可以储存天线110 所接收相应电子标签的信号,及其信号强度。储存单元120中也可包括一调 整表(图1中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表中可以记录调整参数,如相应 天线所需调整的接收角度与/或接收强度。依据一特定信号强度与相应电子标 签的一连接极限值可以由调整表中检索出相对应的调整参数。值得注意的是, 连接极限值可以依据不同电子标签与需求进行定义。图2显示一调整表例子。 在图2的例子中,调整表200是针对一特定移动方向的调整参数,其中调整 参数包括接收角度与接收强度。如图2所示,依据特定信号强度与连接极限 值的差可以决定特定的调整参数。其中,当特定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 比率落于6%~10°/。时,则相应天线需要进行调整的接收角度与接收强度为xr 与Yl。当特定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比率落于11%~15%时,则相应天 线需要进行调整的接收角度与接收强度为XT与Y2,以此类推。当特定信号 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比率达到一特定比率,如96%~100%时,则相应天线 需要进行调整的接收角度与接收强度为0°与0,换言之,当特定信号强度小于 连接极限值间的特定比率,或无法读取到电子标签的信号时,则将天线回复 至预设角度与预设强度。必须说明的是,图2仅为调整表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表中可以直接记录相应在不同特定信号强 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比率下天线的接收角度与接收强度,而非需要调整的接 收角度与接收强度。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任何调整表形式。任何 可以依据特定信号强度与连接极限值来检索出相对应天线的调整参数的调整
表皆可适用于本发明。处理单元130是用以执行本案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细 节将于后说明。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方法。
如步骤S302,通过天线于不同时间点读取电子标签的信号,从而得到电 子标签于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如步骤S304,依据不同时间点的信号的信 号强度预测一特定时间点,如下一时间点相应电子标签的预测信号强度。值 得注意的是,预测信号强度可以利用一预测模型,如一灰色预测(Gmy Prediction)模型、移动平均(Moving Average)模型、时间序列(Series)模型等来 依据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 以判断预测模型所产生的预测信号强度是否是属于合理的信号强度。举例来 说,预测信号强度是否与之前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具有相同的收敛趋势, 如持续变小。若预测信号强度不属于合理的信号强度,则可以等待天线于另 一时间点接收到电子标签的另一信号之后,再利用预测模型与所有接收到的 信号强度来重新计算预测信号强度。若预测信号强度属于合理的信号强度, 则继续后续作业。如步骤S306,判断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相应电子标签的 连接极限值。如前所述,连接极限值可以依据不同电子标签与需求进行定义。 若预测信号强度并未小于连接极限值(步骤S306的否),则结束流程。
若预测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步骤S306的是),如步骤S308,依据预 测信号强度与连接极限值决定至少一调整参数,如接收角度与/或接收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预测信号强度与连接极限值决定调整参数的方式可以依 据需求进行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参数的调整值可以依据预测信号强 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一比率来决定。如图2的例子,依据特定 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比率可以由调整表检索出天线需要调整的接收角度与接收强 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依据信号强度判断出电子标签的 移动方向,且同时依据移动方向、预测信号强度与连接极限值来决定调整参
数。之后,如步骤S310,依据决定出的调整参数调整天线。值得注意的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预测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的特定比率,如96%~100% 时,则可以将天线回复至预设接收角度与/或预设接收强度。另外,在一些实 施例中,当接收强度呈现变小的趋势,且天线无法继续读取到电子标签的信 号时,则可以将天线回复至预设接收角度与/或预设接收强度。注意的是,天 线持续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持续记录,且用以提供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以 增加预测信号强度的准确度。
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可以预测下一时间点电 子标签的信号强度,并依据预测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天线,从而通过天线的调 整增加电子标签在夭线可读取区域的感应时间,以增加电子标签的读取率。
本发明的方法,或特定型态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型态包含于实 体媒体,如软盘、光盘片、硬盘、或是任何其它机器可读取(如计算机可读取) 储存媒体,其中,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加载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 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也可以以程序代码型态通过一 些传送媒体,如电线或电缆、光纤、或是任何传输型态进行传送,其中,当 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接收、加载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用以参与本发 明的装置。当在一般用途处理器实作时,程序代码结合处理器提供一操作类 似于应用特定逻辑电路的独特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 熟悉本领域相关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9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调整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得至少一电子标签于多个时间点的多个信号强度;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预测所述电子标签于一特定时间点的一预测信号强度;判断所述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连接极限值;以及若所述预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调整至少一天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所述天 线于所述多个时间点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以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于所述 多个时间点的所述多个信号强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依据所述预测信号强度与所述连接极限值决定至少一调整参数;以及 依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天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包括 相应所述天线的一接收角度或一接收强度。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是依 据所述预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一比率所决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判断所述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一特定比率;以及 若所述预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所述特定比率,将所述天线回复至一预设接收角度或一预设接收强度。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一移动方向;以及 依据所述移动方向与所述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天线。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判断所述天线是否读取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以及若所述天线并未读取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将所述天线回复至一预设 接收角度或一预设接收强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信号强度 是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利用一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10、 一种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调整系统包括 一天线;一储存单元,包括至少一电子标签于多个时间点的多个信号强度;以及 一处理单元,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预测所述电子标签于一特定时间点的一预测信号强度,判断所述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连接极限值,且若所述预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调整所述天线。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是于所 述多个时间点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以得到所述电子标签于所述多个时 间点的所述多个信号强度。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 依据所述预测信号强度与所述连接极限值决定至少一调整参数,且依据所述 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天线。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包括相应所述天线的一接收角度或一接收强度。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是依据所述预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一比率所决定。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判断所述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一特定比率,且若所述预 测信号强度小于所述连接极限值的所述特定比率,将所述天线回复至一预设 接收角度或一预设接收强度。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一移动方向,且依据所述移动方 向与所述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天线。
17、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 判断所述天线是否读取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且若所述天线并未读取到所 述电子标签的信号,将所述天线回复至一预设接收角度或一预设接收强度。
18、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信号强 度是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利用一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调整方法及系统。首先,取得至少一电子标签于多个时间点的多个信号强度。之后,依据信号强度预测电子标签于一特定时间点的一预测信号强度。判断预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连接极限值。若预测信号强度小于连接极限值,调整至少一天线,从而增加电子标签在天线可读取区域的感应时间,以增加电子标签的读取率。
文档编号H01Q3/00GK101630775SQ20081012835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李绣芬, 李长脩 申请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