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携接收器和电源之间电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087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便携接收器和电源之间电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DC电源和便携接收器的供电连接之间的电连接的 装置,该装置承装于绝缘壳体中并包括
第一连接器,布置在供电连接的一端且设计为电连接至牢固地连接到电 源壳体上的第二连接器,
以及,用于沿插入方向将连接器平移引导进行中心定位的器件。
背景技术
前部安装的照明灯使用低压电源,该电源承装在与该等分开的壳体中且 连接通过两个供电导线连接至后者,该连个供电导线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 极。电源的壳体通常固定到使用者头部的后面,且通过用弹性条带进行固定 来支撑。通过位于壳体内部的连接器进行电连接。但是,连接和断开操作在 必须更换电池时仍然很复杂且当装配连接器时需要特别小心。
US 4420216文件披露了 一种共轴线连接装置,以将外部麦克风连接至录 音器。挠性叶片将连接器插塞保持在插入位置中。US 4420216文件披露了具 有接触元件和被连接器本体支撑的锁定指状物的共轴线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且可靠的用于低压便携接收器的多连接 装置,使得电源或支撑板可以快速地连接和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点在于第一连接器包括一对阴接触部,该接触部 通过带有紧固元件的绝缘壳罩过模制,该紧固元件通过关联于第二连接器的 锁闭器件协同夹持来操作,该第二连接器设置有布置在电源壳体的承装部中 的一对阳接触部,第二连接器的锁闭器件固定至所述壳体且在承装部的上 方。
锁闭器件通过被弹簧偏压至锁闭位置以将接触部锁闭到插入位置的枢 转杆形成。通过在插入行程过程中很好地平移引导而将第一连接器插入到第二连 接器中,可将电连接部直接连接至电源。连接器的机械锁闭在插入行程结束 时执行,防止任何令人不便的断开。
可以在支撑板上执行另 一种连接器的连接模式,该连接板包括燕尾槽轮 廓形式的固定轨道,和具有与紧固元件形状匹配的形状的中心开口。平移引 导通过电源壳体的沿板的轨道滑动的滑动部来执行。这实现了第二连接器的 阳接触部与在已经装配到板上的第一连接器的阴接触部的轴向中心定位。随
后进行接收器的电连接,且同时进行电源在板上的机械固定。


通过在附图中仅以非限制性例子的目的给出并图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的以下描述中,可以更清楚地获知其他优点和特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对接收器进行电连接
的第 一连接器从电源上脱离;
图2示出了电源的透视图,示出了在带有壳体滑动部的承装部中锁闭器 件的第二连接器的布置;
图3为图1的侧:视图,示出了在插入侧的电源;
图4为电源的分解透视图,从与插入侧相对的 一侧示出;
图5示出了支撑板的横截面;
图6示出了在对接收器的电连接部的端部处的第一连接器横截面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第一连接器装配在图5的支撑板上; 图8为电源的横截面图和第二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9为连接器的横截面图,所述连接器处于插入且锁闭在带有电源的板 上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至4、 6和8,用于便携接收器的电连接的装置包括供电连接部 10,该供电连接部设计为连接至DC电源11。
便携接收器(未示出)例如通过带有灯泡或发光二极管的电灯来形成, 且对该接收器供电的电连接部10包括护套12,该护套承装两个彼此绝缘的 导线。DC电源11包括壳体13,该壳体与接收器分开且承装可抛弃或可充电的低压电池18。壳体13通过可移走的封盖25密封。
电连接部10的端部装配有第一连接器14,该第一连接器封装在壳罩15 中,该壳罩用模制的绝缘材料制造,在该壳罩中固定有紧固元件16。第一连 接器14包括通过壳罩15的绝缘材料而被彼此绝缘的一对管状阴接触部17。 壳罩15的侧壁设置有一对纵向沟槽19 (图4),以在与关联于电源11的第 二连接器进行连接的阶段中平移地引导第一连接器14。
第二连接器20设置有一对阳接触部21,该阳接触部具有香蕉插塞形式 且设计为与第一连接器14的阴接触部17接触。锁闭器件22在插入行程结 束时通过夹到第一连接器14的紧固元件16的凹槽37中而与第二连接器20 关联。锁闭器件22通过绕牢固地连接至壳体13上的销23回旋安装的杆形 成,且包括在相对端处的夹持凸部24。弹簧26,例如可以是扭转弹簧,螺 紋安装在销23上且将锁闭器件22的杆偏压到紧固位置。
壳体13的承装部27进一步装配有用于平移引导的器件,以执行对阳接 触部21和阴接触部17沿连接器20、 14的插入方向进行中心定位。用于引 导的器件包括布置在锁闭器件22的杆处的滑动部28和布置在两个阳接触部 21之间的水平平面中的 一对肋29 。
在图6中,可以看到第一连接器14的壳罩15相对于阴接触部17的进 入部凸起,且设置有前密封唇缘30,在向第二连接器20中进行插入行进结 束时该唇缘与壳体13的止挡部31抵靠接合。唇缘30直接与壳罩15模制且 确保紧密,以使两个电极彼此绝缘,防止接触部21之间的任何电解效应。
可以作出各种连接模式
直接连接
在图6中,电连接部10的第一连接器14直接连接至电源11的第二连 接器20。第一连接器14简单地必须沿箭头Fl的方向移动,以执行阳接触 部21和阴接触部17的电连接并在一次运动中实现锁闭器件22在紧固元件 16上的机械紧固。由于壳罩15的纵向引导沟槽19沿承装部27的肋29运动 可以实现将第一连接器14和第二连接器20的阳接触部和阴接触部进行中心 定位。
通过将锁闭器件22旋转到解锁位置随后通过拔开接触部21、 17来手动地实 现,在该解锁位置凸部24从凹槽37上释放。在支撑板上连接
在图5、 7和9中,两个连接器14、 20的连接在支撑板32上进行,该 支撑板包括燕尾槽轮廓形式的固定导轨33和具有与紧固元件16形状相匹配 的形状的中心开口 34。板32通过塑料模制来制造且包括在开口 34内的止挡 部35。板32的本体的端部包括用于让连接接收器的弹性条或带穿过的环圈 36。
通过执行以下步骤来实现连接
-进行在板32的开口 34中第一连接器14的紧固元件16的第一插入运 动,随后进行向后的第二滑动运动,直到第一连接器14与止挡部35抵 靠接合,该止挡部将第一连接器14阻挡在用于连接电源11的功能位置 上;
-进行将电源11面向第一连接器14的定位,随后进行第二连接器20 朝向第一连接器14的阴接触部17的滑动,平移引导通过壳体13的滑 动部28沿板32的轨道33的滑动来实现。
这种引导确保了第二连接器20的阳接触部21在已经安装到板32上的 第一连接器14的阴接触部17上的轴向中心定位。随后进行接收器的电连接, 以及同时进行电源11在板32上的机械固定。在插入行程结束时挤压唇缘30 确保了紧密性和电源11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绝缘。
如之前的情况那样在锁闭器件22已经首先被解锁之后进行断开操作。 第二连接器20的阳接触部21和解锁器件22以平行的方式延伸到电源 11的壳体13的承装部27内,所述承装部是U形凹槽的形式,在其一端封 闭且在相对端开放,从而能让第一连接器14插入。
权利要求
1、一种装置,用于承装在绝缘壳体中的DC电源和便携接收器的供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包括第一连接器(14),布置在供电连接部的端部且设计为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0),该第二连接器牢固地连接到电源(11)的壳体(13)上,以及,平移引导器件,用于沿插入方向对所述连接器(14,20)进行中心定位,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器(14)包括一对阴接触部(17),该接触部通过带有紧固元件(16)的绝缘壳罩(15)过模制,该紧固元件通过关联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0)的锁闭器件(22)协同夹持来操作,该第二连接器设置有布置在所述电源(11)的壳体(13)的承装部(27)中的一对阳接触部(21),所述第二连接器(20)的锁闭器件(22)固定至所述壳体(13)且在所述承装部(27)的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闭器件(22)通过被 弹簧(26)偏压至锁闭位置的枢转杆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器(20)的阳 连接部(21)和锁闭器件(22)以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电源(11)的壳体(l3) 的承装部(27)内延伸,所述承装部是纵向U形凹槽的形式,在其一端封闭 且在相对端开;^丈,以让所述第一连接器(14)插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装部(27)的引导器 件包括滑动部(28 )和一对肋(29 ),所述一对肋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20 ) 的两个阳接触部(21)之间的水平平面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器(14)的壳 罩(15)相对于所述阴接触部(14)的进入部凸出,且设置有前密封唇缘(30), 该唇缘在向第二连接器(20)中的插入行程结束时抵靠接合所述壳体(13) 的止挡部(31)。
全文摘要
用于便携接收器和承装在绝缘壳体中的DC的供电部之间电连接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布置在供电连接部的端部且设计为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牢固地安附到电源的壳体上。第一连接器(14)包括一对阴接触部(17),该接触部通过带有紧固元件(16)的绝缘壳罩(15)过模制,该紧固元件通过关联于第二连接器(20)的锁闭器件(22)协同夹持来操作,该第二连接器设置有布置在电源(11)的壳体(13)的承装部(27)中的一对阳接触部(21)。第二连接器(20)的锁闭器件(22)固定至所述壳体(13)且在承装部(27)的上方。
文档编号H01R24/58GK101409407SQ20081016613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8日
发明者保罗·佩茨尔, 斯蒂法妮·休格宁, 菲利普·贝雷尔 申请人:齐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