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0091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共模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模滤波器,尤其涉及具有形成4个边部的大致"口 "字形状的芯体、和分别设在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并缠绕2根导线的线轴的共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作为共模滤波器已知有由具有带4个边部的大致口字形状的芯体、和被该边部可旋转地支承并缠绕导线的线轴构成的线圈部件。线轴分别逐个设在相互对置的芯体的一对边部上,以芯体的该边部作为旋转轴可旋转地被边部支承着。
线轴具备大致形成圆柱形状的巻芯部和设在巻芯部的一端及另一端上并朝巻芯部的伸出方向大致垂直地突出的凸缘部,在沿着旋转轴的分割面可对开分割地构成。巻芯部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凸缘部具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以将芯体的边部配置在线轴的轴心位置的状态,通过使分割面相互对接地连接对开状的一对线轴,环状安装芯体的边部,如此将其配置在该边部。形成通过以此状态使线轴旋转,能将导线逐根地缠绕在各个线轴的巻
芯部上的构成。这样的线圈部件,例如在JP实开平6-23231号公报(专利文献l)中已有记载。
可是,在以往的共模滤波器中,虽能够得到良好的异态阻抗频率特性,但难以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的共模滤波器及该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滤波器,其具备芯体,其由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状,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其分别环状安装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具有缠绕导线的巻芯部,且所述巻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在所
4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的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绝缘壁,所述绝缘壁分别沿轴向二分割所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关于所述绝缘壁,分别将所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的轴向一侧设为一次侧,将另
一侧设为二次侧;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分别设置l根导线,所述导线
各自的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上,在与所述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将所述导线各自的靠近另一端的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线轴上,架设在所述第一线轴和所述第二线轴上。
由于在第一线轴、第二线轴的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分别设置将第一线轴、第二线轴沿轴向分别二分割的绝缘壁,关于绝缘壁,第一线轴、第二线轴的轴向的一侧分别为一次侧,另一侧分别为二次侧,在一次侧和二次侧上分别设置1根导线,将各导线的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上,在与将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将各导线的靠近另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二线轴上,架设在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上,如此配置导线,因此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结合变好,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
这里,优选,所述第一线轴及所述第二线轴分别以所述对置的一对边部为旋转轴能旋转地由所述边部支承,在所述绝缘壁上设有齿轮,其与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所述第二线轴的巻芯部分别形成同轴的位置关系。
由于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分别以对置的一对边部为旋转轴能旋转地由边部支承,在绝缘壁上设有齿轮,且其与第一线轴的巻芯部、第二线轴的巻芯部分别形成同轴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使该齿轮啮合在设于共模滤波器的制造装置的齿轮上,使齿轮旋转,能够使第一线轴、第二线轴旋转,将导线分别缠绕在第一线轴的巻芯部、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
此外,优选,架设在所述第一线轴和所述第二线轴上的各个所述导线部分与所述绝缘壁相邻配置。
由于架设在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上的各个导线部分与绝缘壁相邻配置,因此在解除导线的一端部分及另一端部分与凸缘部的卡合拆下来时,能够防止该导线的部分成为拆下的障碍。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规定长度的导线的工序;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其在以分别环状安装由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状的芯体的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的方式设置,分别具有缠绕所述导线的巻芯部且所述巻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在所述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设有将所述巻芯部分别沿轴向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壁的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所述第一线轴的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一端部分,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一线轴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第二线轴缠绕工序,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另一端部分,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二线轴向与所述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
由于具有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其在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第一线轴的凸缘部上卡扣导线的一端部分,以边部作为旋转轴使第一线轴旋转,将导线缠绕在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和第二线轴缠绕工序,其在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卡合导线的另一端部分,以边部作为旋转轴使第二线轴向与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导线缠绕在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因此能够在绝缘壁的所述一次侧和二次侧,将各个导线的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上,在与将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各个导线的靠近另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二线轴上,架设在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上。
这里,优选,在所述第一线轴缠绕工序或所述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或者在所述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及所述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分别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同时缠绕所述导线。
由于在第一线轴缠绕工序或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或者在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及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分别在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时缠绕导线,因此能够缩短缠绕导线所用的时间。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规定长度的导线的工序;导线端部分卡扣工序,其在以分别环状安装通过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状的芯体的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的方式设置,分别具有缠绕所述导线的巻芯部且所述巻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在所述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上设有将所述巻芯部在轴向分别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壁的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所述第一线轴的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一端部分,将所述导线的另一端部分卡
6扣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导线缠绕工序,其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一线轴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同时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二线轴向与所述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
由于具有导线端部分卡扣工序,其在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第一线轴的凸缘部上卡合导线的一端部分,将导线的另一端部分卡合在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和导线缠绕工序,其以边部作为旋转轴使第一线轴旋转,将导线缠绕在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同时以边部作为旋转轴使第二线轴向与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导线缠绕在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因此能够縮短缠绕导线所用的时间,在绝缘壁的所述一次侧和二次侧,将各导线的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上,向与将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上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各导线的靠近另一端的部分缠绕在第二线轴上,使导线架设在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上。
这里,优选,在所述导线缠绕工序中,分别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同时缠绕所述导线。由于在导线缠绕工序中,分别在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时缠绕导线,因此能够大幅度縮短导线缠绕时间。
通过以上构成,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的共模滤波器及该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右侧视图。图5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V-V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2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将芯体及线轴安装在制造装置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将导线
7的一端附近部分卡合在第一线轴的凸缘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将导 线的另一端附近部分卡合在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将导 线的一端附近部分及另一端附近部分引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将绝 缘底座固定在线轴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试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中1—共模滤波器,10 —芯体,ll一短边部,12 —长边部,20 — 线轴,20 (1)—第一线轴,20 (2)—第二线轴,21—巻芯部,22—凸缘 部,23 —中间凸缘部,30 —导线,30A—一端,30B —另一端,23D—齿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 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共模滤波器1具备芯体10、线轴20、巻线30、绝缘底座40。
芯体10由磁性体(例如铁氧体等)构成,如图1、图2所示,形成一 体构成的大致"口"字形状。芯体10具有一对短边部11、 ll和一对长边 部12、 12 (图2),在长边部12、 12的长方向垂直剖开的长边部12、 12 的剖面分别形成大致8角形状。在长边部12、 12上,以分别环状安装的 状态,相对于长边部12、 12可旋转地逐个支承设有线轴20、 20 (图l)。
线轴20、 20分别具有形成大致圆筒形状的巻芯部21 (图7),如图7 所示,在巻芯部21的轴心位置上分别配置芯体10的长边部12,巻芯部 21的轴心方向相互平行。在巻芯部2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有凸缘部22 (图1等)。此外,在巻芯部21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凸缘 部23。凸缘部22、中间凸缘部23分别沿巻芯部21的轴向垂直地伸出, 形成大致凸缘状。2个线轴20、 20分别形成同一形状,因此只对一个线轴 20 (第一线轴20 (O)进行说明,有关另一个线轴20 (第二线轴20 (2)) 的说明省略。此外,线轴20,由于在线轴20的轴向中央位置以轴心位置 为中心形成点对称的形状,因此只对巻芯部21的一端的凸缘部22-1进行 说明,有关另一端的凸缘部22-2的说明省略。在图1中靠左下侧配置的线轴20相当于第一线轴20 (1),靠右上侧配置的线轴20相当于第二线轴 20 (2)。
凸缘部22,如图l、图2所示,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且指向与巻芯部 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大致板状的端面板22A和内侧板22B ,在端面板22A 和内侧板22B之间,形成有比凸缘部22的周面凹下的槽22a (图2)。端 面板22A大致形成圆盘形状,如图4所示,在直径位置上形成有一对三角 形状的缺口 22b。此外,在端面板22A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芯体10的长边 部12贯通的贯通孔22c,在贯通孔22c的附近位置形成由大致长方形状的 钩卡合贯通孔22d。
内侧板22B,形成好像各个角部被倒角那样的大致四边形状,如图5 所示,在规定该大致四边形状的一个边上大致平行地形成缺口 22e。其结 构可使后述的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另一端30B附近部分卡合在 缺口22e,关于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另一端30B附近部分,能 将比卡合在缺口 22e内的导线30的部分靠近一端30A、靠近另一端30B 的部分,收容在端面板22A和内侧板22B之间的槽22a内。内侧板22B 的周面的一部分,即相当于规定内侧板22B的大致四边形状的4个边的部 分,分别形成平坦面,其中的一平坦面形成凸缘部平坦面22C,与该凸缘 部平坦面22C相邻的平坦面形成底座接触面22D。
线轴20的中间凸缘部23,如图1所示,具有沿垂直的方向相互平行 地配置在巻芯部21上的一对中间凸缘部内侧板23A、 23A。中间凸缘部内 侧板23A,除了没有形成缺口22e以外,形成与内侧板22B相同的形状。 因此,如图6所示,与内侧板22B同样地,中间凸缘部内侧板23A的周 面的一部分,即相当于规定中间凸缘部内侧板23A的大致四边形状的4个 边的部分,分别形成平坦面,其中一平坦面形成凸缘部平坦面23B,与该 凸缘部平坦面23B相邻的平坦面形成底座接触面23C。
如图1所示,在2个中间凸缘部内侧板23A、 23A之间设有齿轮23D。 齿轮23U与巻芯部21 (图7)同轴地设置,与巻芯部21构成一体,能与 巻芯部21—体旋转。齿轮23D,以在制造共模滤波器l时,通过与未图 示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装置的齿轮啮合,使未图示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装 置的齿轮旋转,齿轮23D与巻芯部21—体旋转,能够将导线30缠绕在巻芯部21上的方式构成。此外,中间凸缘部23以将第一线轴20 (1)、第二 线轴20 (2)分别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方式构成。关于中间凸缘部 23,第一线轴20 (1)、第二线轴20 (2)中的图1的右下侧相当于一次侧, 左上侧相当于二次侧。此外,中间凸缘部23相当于绝缘壁。
线轴20以在沿着旋转轴向的巻芯部21的轴心伸出方向的分割面 20-lA、 20-lA(图6)可二分割成2个分割线轴部21-l、 21-1的方式构成。 分割线轴部21-1、 21-1分别形成同一形状,通过在分割面20-lA、 20-1A 相互接合,构成线轴20。由于通过形成如此的构成,将芯体10设定成一 体构成,因此与将芯体10设定成可分割且将线轴20设定成一体构成时相 比,能够设定特性良好的共模滤波器l。
在巻芯部21上缠绕导线30。作为导线30,例如采用绝缘包覆周围的 铜线。导线30,如图l、图2及图7所示,架设在第一线轴20 (1)和第 二线轴20 (2)上,分别逐根地缠绕在一次侧、二次侧,合计缠绕2根。 更详细地是,1根导线30的缠绕方式是其一端30A附近部分位于第一 线轴20 (1)的一端侧的凸缘部22-l附近,从该凸缘部22-l朝中间凸缘 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中间凸缘部23朝凸缘部22-1缠绕在巻 芯部21上,接着从凸缘部22-l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 着从中间凸缘部23朝凸缘部22-1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凸缘部22-1 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如图7所示,在中间凸缘部23的 附近位置与中间凸缘部23相邻地从第一线轴20 (1)的下侧向第二线轴 20 (2)的上侧架设。导线30的缠绕方向,从图7所示的巻芯部21的轴 向看为逆时针方向。
然后,在第二线轴20 (2)中,从中间凸缘部23朝线轴20的一端侧 的凸缘部22-1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线轴20的一端侧的凸缘部22-1 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从中间凸缘部23朝线轴20的一端 侧的凸缘部22-1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线轴20的一端侧的凸缘部 22-1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从中间凸缘部23朝线轴20的 一端侧的凸缘部22-1缠绕在巻芯部21上,以导线30的另一端30B附近 部分位于第二线轴20 (2)的一端侧的凸缘部22-l附近的方式缠绕。导线 30的缠绕方向从图7所示的巻芯部21的轴向看为逆时针方向。对于另一根导线30也同样缠绕,g卩,其一端30A附近部分位于第一 线轴20 (1)的另一端侧的凸缘部22-2附近,在第一线轴20 (1)中,从 该凸缘部22-2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中间凸缘部 23朝凸缘部22-2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凸缘部22-2朝中间凸缘部 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中间凸缘部23朝凸缘部22-2缠绕在巻芯 部21上,接着从凸缘部22-2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在中 间凸缘部23的附近位置与中间凸缘部23相邻地从第一线轴20 (1)的下 侧向第二线轴20 (2)的上侧架设。如此,由于与中间凸缘部23相邻地配 置架设在第一线轴20 (1)和第二线轴20 (2)上的导线30、 30的部分, 因此如后述,在解除导线30的一端30A部分及另一端30B部分与凸缘部 22-1、 22-2的卡合并取下时,能够防止该架设的导线30部分成为取下时 的障碍。
然后,在第二线轴20 (2)中,从中间凸缘部23朝线轴20的另一端 侧的凸缘部22-2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线轴20的另一端侧的凸缘部 22-2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中间凸缘部23朝线轴 20的另一端侧的凸缘部22-2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线轴20的另一 端侧的凸缘部22-2朝中间凸缘部23缠绕在巻芯部21上,接着从中间凸缘 部23朝线轴20的另一端侧的凸缘部22-2缠绕在巻芯部21上,以导线30 的另一端30B附近部分位于第二线轴20 (2)的另一端侧的凸缘部22-2 附近的方式缠绕。通过如此缠绕导线30, 一次侧的导线和二次侧的导线的 结合良好,可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
导线30的一端30A、另一端30B (图4等)分别作为用户端子形成 端子销。更详细地讲,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另一端30B附近部 分,从巻芯部21朝后述的绝缘底座4伸出,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 另一端30B附近部分,被卡合在后述的绝缘底座40的缺口 40a (图2)内, 比导线30的该卡合着的部分靠近一端30A的部分、靠近另一端30B的部 分构成端子销。
绝缘底座40形成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绝缘底 座40的表面构成与芯体10及线轴20对置的凸缘部对置面41,背面构成 安装基板对置面42。在绝缘底座40的4个角部的附近位置,如图2所示形成大致V字形状的缺口 40a,在形成V字的锐角的构成角的缺口 40a的 前端部分形成口径比导线30的直径小的圆形的贯通孔部40b、 40b(图6)。 在贯通孔部40b、 40b上分别逐根卡合从巻芯部21引出的构成端子销的导 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另一端30B附近部分。贯通孔部40b、 40b 形成随着从安装基板对置面42朝向凸缘部对置面41缩径的锥形状,形成 即使在要卡合在贯通孔部40b、 40b上的导线30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卡合 在该贯通孔部40b、 40b上的构成。
在绝缘底座40的凸缘对置面41设有钩43和旋转限制片44。钩43, 如图1、图2所示,分别逐个与凸缘对置面41垂直地立设在大致长方形状 的绝缘底座40的角部附近位置。在钩43的前端,如图4所示设有钩部43A (图4等),钩部43A可分别逐个卡合在凸缘部22的钩卡合贯通孔22d内。
旋转限制片44,在大致长方形状的绝缘底座40的一对长边中央位置 上,与短边平行地等间隔设有3个。旋转限制片44分别形成大致四棱柱 形状,垂直地立设在凸缘对置面41。旋转限制片44的侧面如图5、图6 所示,形成限制片平坦面44A,在钩43的钩部43A卡合在凸缘部22的钩 卡合贯通孔22d内时,限制片平坦面44A与凸缘部平坦面22C、 23B面接 触,线轴20形成相对于芯体10的长边部12不能旋转的状态,形成不用 粘合剂就将芯体10、线轴20及导线30支撑固定在绝缘底座40上的构成。
此外,在如此将芯体10、线轴20及导线30固定在绝缘底座40上时, 绝缘底座40的凸缘对置面41的一部分,如图5、图6所示,与底座接触 面22D、 23C接触地构成。因此,形成通过钩43的钩部43A卡合在凸缘 部22的钩卡合贯通孔22d内,限制片平坦面44A与凸缘部平坦面22C、 23B面接触,绝缘底座40的凸缘对置面41的一部分与底座接触面22D、 23C接触,不用粘合剂也能更可靠地防止线轴20的相对于芯体10的长边 部12的旋转的构成。
在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准备2根规定长度的导线30。这 里,所谓规定长度,如前所述是能够以在第一线轴20 (1)及第二线轴20 (2)的一次侧或二次侧,沿着该第一线轴20 (1)、第二线轴20 (2)分 别架设导线30的方式缠绕的长度。
接着,用分割线轴部20-1、 20-1、 20-1、 20-1分别夹隔着芯体10的
12长边部12、 12,使分割面20-lA彼此相互接触,长边部12、 12成为第一 线轴20 (1)、第二线轴20 (2)的轴心位置,如此构成线轴20、 20。接着, 安置在图8所示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装置1001上,在该制造装置1001的 齿轮1011上分别啮合中间凸缘部23、 23的齿轮23D、 23D。接着,如图 9所示,使制造装置1001的一对芯体支撑部件1012、 1012与芯体10接近 并接触,相对于制造装置1001不能移动地固定芯体10。
接着,进行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在第一线轴缠绕工序中,如图9所示, 首先,将2根导线30、 30分别挂在制造装置1001的一对滑轮1013、 1013 上,将导线30、 30的一端30A、 30A附近部分分别挂在第一线轴20 (1) 的凸缘部22-l、 22-2的缺口22e、 22e上。然后,形成对导线30、 30附加 张力的状态,通过使制造装置1001的齿轮1011旋转,使第一线轴20 (1) 的齿轮23D旋转,从而使第一线轴20 (1)旋转,将导线30的一端30A 附近部分,即比挂在缺口22e上的部分靠近一端30A的部分,嵌入凸缘部 22-1、 22-2的槽22a中,同时将导线30的部分,即比挂在缺口22e上的部 分靠近另一端30B的部分,分别缠绕在巻芯部21的一次侧及二次侧。具 体是,形成一对滑轮1013、 1013能够在其轴向相互分离或接近的构成。 通过如此使其相互分离或接近,在中间凸缘部23和凸缘部22-l、 22-2之 间往来5次缠绕。以上是第一线轴缠绕工序。
接着,进行第二线轴缠绕工序。在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首先,如图 IO所示,将导线30、 30的另一端30B、 30B附近部分分别挂在第二线轴 20 (2)的凸缘部22-l、 22-2的缺口22e、 22e上。然后,形成对导线30、 30附加张力的状态,通过使制造装置1001的齿轮1011旋转,使第二线轴 20 (2)的齿轮23D旋转,从而使第二线轴20 (2)旋转,将导线30的一 端30 B附近部分,即比挂在缺口 22e上的部分靠近另一端30B的部分, 嵌入凸缘部22-1、 22-2的槽22a中,同时将导线30的部分,即比挂在缺 口 22e上的部分靠近一端30A的部分,分别缠绕在巻芯部21的一次侧及 二次侧。具体是,在中间凸缘部23和凸缘部22-l、 22-2之间往来5次缠 绕。然后,在要缠绕结束前通过设在制造装置1001的滑轮1013、 1013上 的导线拆卸部件1014,在滑轮1013、 1013的圆周面上使导线30、 30向滑 轮1013、 1013的轴向移动,从滑轮1013、 1013拆下来,直接巻取导线30、
1330,形成将导线30、 30架设在第一线轴20 (1)和第二线轴20 (2)之间 的状态。以上是第二线轴缠绕工序。
接着,使制造装置1001的一对芯体支撑部件1012、 1012从芯体10 分离,从制造装置1001上取下芯体10。然后,从凸缘部22-l、 22-2的三 角形状缺口22b插入细的夹具,如图11所示,分别引出嵌入凸缘部22-l、 22-2的槽22a中的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部分, 向图11的下方拉出。接着,通过将2根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和另 一端30B附近部分浸渍在钎料液中,剥离绝缘覆膜,同时钎焊处理2根导 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部分。
接着,如图12所示,向图的左右方向折弯2根导线30的一端30A附 近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部分,将绝缘底座40固定在线轴20上,折弯2 根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部分,使一端30A附近 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部分嵌合在绝缘底座40的贯通孔部40b、 40b。然 后,按规定长度切断2根导线30的一端30A附近部分和另一端30B附近 部分,制成共模滤波器l。
通过按如上所述制造共模滤波器1,能够将导线30、 30的靠近一端 30A、 30A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20 (1)上,此外,在与将靠近一端30A、 30A的部分缠绕在第一线轴20 (1)上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导线30、 30 的靠近另一端30B、 30B的部分缠绕在第二线轴20 (2)上,沿着第一线 轴20 (1)和第二线轴20 (2)架设导线30、 30,如此配置导线30、 30。
此外,由于第一线轴20 (1)和第二线轴20 (2)分别在一次侧和二 次侧同时缠绕导线30、 30,因此能够縮短缠绕时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中,作 为本发明样品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1,作为以往样品采用以往的 共模滤波器,求出了电流值为0A 8A时的L的变化率(%)。
这里,所谓以往的共模滤波器,是JP实开平6-23231号公报中所述构 成的共模滤波器,是分别缠绕在2个线轴上的巻线的长度,长度分别与本 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2根导线相同,此外,共模滤波器中线轴的轴向 长度、线轴的巻芯部的直径、及芯体的尺寸也与本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 1的线轴20的轴向长度、线轴20的巻芯部21的直径、及芯体10的尺寸相同。试验结果如图13所示。在图13中,实线表示本发明样品,虚线表 示以往样品。
如图13所示,与电流值为OA时相比,在以往样品中,电流值在4A 时L变化率严重降低到大致-30%、电流值在8A时L变化率严重降低大致 至U-100。/。。然而,在本发明样品中几乎不降低,与电流值为0A时相比, 电流值在8A时L变化率大致为-20M。由此得出,在本发明中与以往样品 相比,直流重叠特性好得多。
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部分 所述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变形或改进。例如,在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后进行 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但也可以同时进行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和第二线轴缠绕 工序。即,可以先进行在第一线轴20 (1)的凸缘部22-l、 22-2上卡合导 线30、 30的一端30A、 30A部分,在第二线轴20(2)的凸缘部22-l、 22-2 上卡合导线30、 30的另一端30B、 30B部分的导线端部分卡扣工序,接着 进行使第一线轴20 (1)旋转,将导线30、 30的靠近一端30A、 30A的部 分缠绕在第一线轴20 (1)的巻芯部21上,与此同时使第二线轴20 (2) 向与第一线轴20 (1)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导线30、 30的靠近另一端 30B、 30B的部分缠绕在第二线轴20 (2)的巻芯部21上的导线缠绕工序。 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度縮短缠绕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轴20 (1)、第二线轴20 (2)分别在 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时缠绕导线30、 30,但也可以不同时缠绕。
此外,制造装置1001的齿轮1011,在图8的下方侧与齿轮23D啮合, 但也可以在制造装置上设置从图8的上方侧啮合在齿轮23D上的齿轮,大 致从上下方向使其啮合在齿轮23D,使齿轮23D旋转。这样一来,能够以 更大的转矩使齿轮23D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制造装置不移动地固定线 轴20及芯体10。
此外,通过使齿轮23D旋转缠绕导线30,但也可以不采用齿轮23D, 用手动使线轴20旋转,将导线30缠绕在巻芯部21上。
本发明有效利用于具有带4个边部的大致"口 "字形状的芯体和由该边 部可旋转地支承的用于缠绕导线的线轴,在绝缘底座上固定芯体及线轴的共 模滤波器的技术领域。此外,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可用作线路滤波器。
1权利要求
1. 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芯体,其由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状,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其分别环状安装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具有缠绕导线的卷芯部,且所述卷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在所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的卷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绝缘壁,所述绝缘壁分别沿轴向二分割所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相关于所述绝缘壁,分别将所述第一线轴、所述第二线轴的轴向一侧设为一次侧,将另一侧设为二次侧;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分别设置1根导线,所述导线各自的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上,将所述导线各自的靠近另一端的部分向与将所述靠近一端的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二线轴上,架设在所述第一线轴和所述第二线轴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轴及所述第二线轴能够分别以所述对置的一对边部为旋转 轴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边部上;在所述绝缘壁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所述第 二线轴的巻芯部分别形成同轴的位置关系。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架设在所述第 一线轴和所述第二线轴上的各个所述导线部分与所述绝缘壁相邻配置。
4. 一种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准备规定长度的导线的工序;第一线轴缠绕工序,其在以分别环状安装由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状 的芯体的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的方式设置,分别具有缠绕所述导线的巻芯部 且所述巻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的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所述第一线轴的 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一端部分,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一线 轴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线轴 及第二线轴在所述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设有将所述巻芯部分别沿轴向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壁;第二线轴缠绕工序,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另一端 部分,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二线轴向与所述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 方向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线轴的巻芯部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第一线轴缠绕工序或所述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或者在所述第一线轴缠绕工 序及所述第二线轴缠绕工序中,分别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同时缠绕所 述导线。
6. —种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准备规定长度的导线的工序;导线端部分卡扣工序,其在以分别环状安装由4个边部形成大致口字形 状的芯体的对置的一对所述边部的方式设置,分别具有缠绕所述导线的巻芯 部且所述巻芯部的轴向大致平行的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中的所述第一线轴 的凸缘部上,卡扣所述导线的一端部分,将所述导线的另一端部分卡扣在所 述第二线轴的凸缘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线轴及第二线轴在所述轴向的两端 分别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巻芯部的轴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设有将所述巻芯部 分别沿轴向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壁-,导线缠绕工序,其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一线轴旋转,将所述 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轴的巻芯部上,同时以所述边部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 二线轴向与所述第一线轴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将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 线轴的巻芯部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模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导线缠绕工序中分别在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同时缠绕所述导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良好的直流重叠特性的共模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中间凸缘部(23)分别将第一线轴(20(1))、第二线轴(20(2))沿轴向二分割成一次侧和二次侧,导线(30)分别各一根合计2根缠绕在一次侧、二次侧。导线(30)的一端(30A)侧被缠绕在第一线轴(20(1))的卷芯部(21)上,另一端(30B)侧被缠绕在第二线轴(20(2))的卷芯部(21)上,中间部分架设在第一线轴(20(1))和第二线轴(20(2))上。
文档编号H01F5/02GK101499363SQ20081016679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国塚光祐, 小林一三, 须田慎吾 申请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