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025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安装于旋转连接器上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 造方法,上述旋转连接器被安装于汽车转向装置上并将配置在转子侧的电 气装置和配置在定子侧的电气装置进行电连接。
背景技术
这种旋转连接器主要包括固定侧外壳以及可动侧外壳,以同心状配 置并相对旋转自如地相连接在一起;挠性电缆,收容在形成于该一对外壳 之间的空间内;以及引线块,被安装在各外壳的指定位置上。如果以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动侧外壳,挠性电缆就在上述空间内绕紧或退绕。
在这里,以往的引线块为在绝缘性基体上保持以指定形状加工的多个 带状金属片(端子群)的块体,这些带状金属片群分别具有与挠性电缆的 导体部相连接的第1端子和与外部连接器或外部引线相连接的第2端子。 即,挠性电缆的一侧端部与被安装在固定侧外壳上的引线块的第l端子群 相连接,而挠性电缆的另一侧端部与被安装在可动侧外壳上的引线块的第 1端子群相连接。还有,从外部电路被引出来的外部连接器或者外部引线 分别连接在这两个引线块的第2端子群上。
具有上述大致结构的旋转连接器,在转向装置的转向柱上固定固定侧 外壳,并且在转向盘上固定可动侧外壳,并且在被安装于各外壳上的引线 块上连接外部连接器或外部引线,从而能够将配置于车身侧的电气装置和 配置于转向盘侧的电气装置进行电连接。因此,上述旋转连接器可做为气 囊系统和喇叭系统电路等的电连接手段来使用。
最近的汽车转向装置逐渐多功能化,随之电路数也会增多。但是,如 果是与外部连接器或外部引线相连接的连接端子群以1排排列的引线块, 当多电路化得以发展时,长度尺寸就变得过大,因此在外壳上进行安装时 会出现不便。于是过去为了实现引线块的紧凑化曾提出过一种引线块,该引线块通 过组合多个独立的小型引线块来实现一体化,从而将连接外部连接器的多
个连接端子(端子群)排列成2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还有,作 为其它以往例还曾提出过一种引线块,该引线块通过将引线块分割成本体 部和延伸部,把连接双方的指定带状金属片(导体延伸部)弯曲成U字状 来在本体部上层叠延伸部,从而将连接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群排列成2 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3-455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0-323253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引线块因组合多个小型引线块而成为一体的 情况下,那么必须分别对这些小型引线块进行在模具内插入端子群来使绝 缘性基体成型的镶嵌成型加工,而且还必须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来连接两个 不同的小型引线块的端子。因此,制造所要求的引线块的工序增多,出现 了模具费等费用变高的问题。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在引线块的本体部和延伸部通过U字状 带状金属片相连接的情况下,虽然可一并进行本体部和延伸部的镶嵌成型 加工,但是在镶嵌成型之后要将带状金属片弯曲成U字状并把延伸部正确 地配置在本体部上的指定位置就不容易,因此不仅弯曲工序复杂,而且还 存在很难高精度地决定引线块的连接端子群的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实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可实现紧凑化并以少的工序简单、廉价地制造尺寸精度高的旋转连接器用 引线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作为一种用于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
方法,该旋转连接器为,具备固定侧外壳以及可动侧外壳,以同心状配
置并相对旋转自如地相连接在一起;挠性电缆,可绕紧、可退绕地收容在 形成于该一对外壳之间的空间内;以及被安装在上述外壳的指定位置上的 引线块,而且上述引线块由在绝缘性基体上保持多个连接端子的块体形 成,上述连接端子群分别具有与上述挠性电缆的导体部相连接的第1连接端子部和与外部连接器以及/或者外部引线相连接的第2连接端子部。上述 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使沿着平 行平面排列了上述第2连接端子部群的上述连接端子群形成通过连接部相 连接的连接端子连接体;然后通过进行在上述基体上埋设至少除了上述连 接部、上述第l以及第2连接端子部群之外的上述连接端子连接体的镶嵌 成型加工,形成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上述基体;最后,去掉上述连接部的 指定部位,使上述连接端子群互相电独立。
如上所述,如果事先形成具备连接端子群和连接部的连接端子连接 体,该连接端子群具有指定形状,沿平行的平面排列了第2连接端子群, 而该连接部连接各连接端子,那么将该连接端子连接体插入模具内使由绝 缘性树脂形成的基体成型之后,只去掉连接部的指定部位,就能够制造所 要求的引线块。这样得到的引线块尺寸精度高,并且因为沿平行的平面排 列第2连接端子部群,所以容易实现紧凑化。而且,因为工序少还可以将 零部件数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所以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引线块。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如果在进行冲压加工之前对上述金属板的一部分 进行镀金处理并以经镀金处理的部分形成第2连接端子,那么就能够提高 第2连接端子与外部连接器(阴连接器)或外部引线之间的导通可靠性。 此外,连接端子连接体的剩余部分通过超声波焊接等与挠性电缆或外部引 线相连接,或者被埋设在基体内,因此不需要镀金处理,从而因不需要进 行多余的镀金处理而能够降低材料费。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因为事先形成具备连 接端子群和连接部的连接端子连接体,该连接端子群具有指定形状,沿平 行的平面排列第2连接端子群,而该连接部连接各连接端子,然后将该连 接端子连接体插入模具内使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基体成型之后去掉连接 部的指定部位,所以能够容易的制造尺寸精度高且易于实现紧凑化的所要 求的引线块。此外,因工序少还能够将零部件数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所以 可降低引线块的制造成本。


图1为具备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
5块的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l所示引线块的立体图。 图3为构成图2所示引线块的连接端子群的立体图。 图4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5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6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7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为表示 完成状态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9为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10为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11为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为表 示完成状态的正视图。
图中
1固定侧外壳,4可动侧外壳,8挠性电缆,9、 10、 17引线块, 11连接端子,Ua连接端子部(第1连接端子部),llb、 llc连接端 子部(第2连接端子部),
lld L字形状部,12基体,13、 18引线块坯件(连接端子连 接体),14至16连接部,20金属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具备了本发明的 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旋转连接器俯视图;图 2为图1所示引线块的立体图;图3为构成图2所示引线块的连接端子立 体图;图4至图7为图2所示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如图l所示,具备了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具备旋转连接器用引线 块的旋转连接器主要包括固定侧外壳l,具有外筒部2和底壁3等;可 动侧外壳4,具有内筒部5和顶板6等;挠性电缆8,可绕紧、可退绕地收容在形成于该两外壳1、 4之间的圆环状空间7内;移动体,配置为在
该空间7内可周向移动并引导挠性电缆8的绕紧动作和退绕动作,附图中 没有显示;引线块9,被安装于固定侧外壳l上;以及引线块IO,被安装 于可动侧外壳4的顶板6上。
以同心状配置固定侧外壳1和可动侧外壳4,且该两个外壳1、 4相对 旋转自如地连接在一起。挠性电缆8为,用2片绝缘性薄膜覆盖相互平行 地排列的多根引线(导体部)而形成的带状体。但是导体部在挠性电缆8 的两端部露出,而且其中一侧端部与固定侧外壳1侧的引线块9相连接, 而另一侧端部与可动侧外壳4侧的引线块IO相连接。因为两个引线块9、 10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所以下面只说明被安装在可动侧外壳4上的引 线块10。
如图2所示,引线块10为加工成指定形状的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7根)连接端子11 (连接端子11群)被保持在绝缘性基体12上而形成 的块体,呈图2所示的外观。将下述的图6引线块坯件(连接端子连接体) 13插入模具内并埋设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基体而成型之后,用冲压等方 式去掉连接部14 16,由此形成连接端子11群。在引线块10上将引线块 坯件13插入模具内使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基体12成型。此外,如图3所 示,在各连接端子11上形成第1连接端子部lla、第2连接端子部lib和 第2连接端子部llc,该第1连接端子部lla与挠性电缆8的导体部连接, 该第2连接端子部llb呈针状,与附图中无显示的外部连接器连接,该第 2连接端子部llc与附图中无显示的外部引线连接。
下面参照图4至图7说明引线块10的制造方纟去。图4 (a)、图5 (a) 以及图6 (a)为俯视图;图4 (b)、图5 (b)、图6 (b)以及图7为正 视图。另外,因为引线块9的制造方法与引线块10的制造方法基本上相 同,所以省略对引线块9的说明。
首先,如图4 (b)所示,对以线圈状巻绕的金属板20的一侧部(阴 影部分)进行镀金处理,然后对该金属板20进行冲压加工(press加工) 而形成大致平板状的引线块坯件13。可把该引线块坯件13分为7根连接 端子11和连接部14 16,各连接端子11的一侧端部成为第1连接端子部 lla,另一侧端部成为第2连接端子部llb、 llc。此外,通过连接部16连接各连接端子11的第1连接端子部lla彼此之间,并通过连接部15将在 针状的3根第2连接端子部llb当中的、图中左端的2根连接,并且通过 连接部14将剩余的4根第2连接端子部llc彼此相连。另外,针状的3 根第2连接端子部lib形成在金属板20的被镀金处理的部分。而且,在 图4所示的制造阶段,因为还没有对通过连接部15连接的图中左端的2 根连接端子11实施所要求的弯曲加工,所以连接端子U群还没有形成图 3所示的立体形状。
接着,如图5 (a)所示,在连接部15附近(图中以箭头A、 B表示 的地方)对具有第2连接端子部lib的图中左端的2根连接端子11进行 第l次弯曲加工,然后如图6(a)所示,通过进一步进行第2次弯曲加工, 将引线块坯件13加工成立体形状。目卩,通过第1次弯曲加工,在上述2 根连接端子11的连接部15附近(图中以箭头A、 B表示的地方)分别形 成在板厚方向上折弯的L字形状部lld,接着通过第2次弯曲加工,使上 述2根第2连接端子部lib和剩余的1根第2连接端子部lib沿平行的平 面排列成2排。另外,图4 (b)所示的各第2连接端子部lib的尺寸和形 状被设定为,通过第1次弯曲加工以及第2次弯曲加工使3根第2连接端 子部llb沿平行的平面排列成2排,并且使它们的顶端具有同样高度。这 样,为了沿着平行的平面排列多根第2连接端子部llb,就应根据图6所 示引线块坯件13的第2连接端子部lib的配置、排列间隔以及顶端部的 高度尺寸,适当地设定图4 (b)所示的平板状连接端子连接体13的尺寸 和形状。
然后,在模具内插入图6所示的引线块坯件13,使由绝缘性树脂构成 的基体12成型。这时,进行镶嵌成型将除了连接端子U群的各连接端子 部11a llc、宽幅部lie以及连接部14 16之外的引线块坯件13埋设到 基体12内。
最后,切除连接部14,并且切除露出到图7所示基体12的穿孔12a 中的连接部15,并且通过冲压加工等方法去掉露出到基体12的穿孔12b 中的连接部16,使连接端子11相互电独立。通过以上工序,完成共具有 7根连接端子11、以2排排列了经镀金处理的针状的3根第2连接端子部 llb的引线块lO (参照图2以及图7)。
8通过超声波焊接等使引线块9、 10的第1连接端子lla群分别与挠性 电缆8的两侧端部(导体部)连接,并将第2连接端子部llc群分别与外 部引线连接,如上制造出来的引线块9、 10被安装在固定侧外壳1和可动 侧外壳4的指定位置上。然后,在转向装置的转向柱上固定固定侧外壳l, 并且在转向盘上固定可动侧外壳4。以这种方式把旋转连接器安装在转向 装置上之后,通过把外部连接器(阴连接器)插入两个引线块9、 10的第 2连接端子部llb群上予以连接,能够将位于转向柱侧的电气装置和位于 转向盘侧的电气装置进行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 法中,不仅引线块9、 IO具有紧凑形状并容易制造,而且容易提高其尺寸 精度。即,事先形成具备连接端子11群和连接部14 16的引线块坯件13, 该连接端子11群具有指定形状,沿平行的平面以2排排列了 3根针状的 第2连接端子部llb,而该连接部14 16将各连接端子11彼此相连,接 着在模具内插入该引线块坯件13使基体12成型,然后只通过利用冲压等 方法去掉连接部14 16的指定部位,就能制造出所要求的引线块9、 10, 因此引线块9、 IO的尺寸精度高且容易实现紧凑化。此外,因工序少可把 零部件数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所以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引线块9、 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在对金属板20进行冲压加工得到引线块 坯件13之前,先对该金属板20的一个侧部进行镀金处理,然后以该经镀 金处理的部分形成与外部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连接端子部lib群,因此能 够容易提高外部连接器(阴连接器)和/或外部引线与针状的第2连接端子 部1b之间的导通可靠性。还有,因引线块坯件13的剩余部分,或者通 过超声波焊接与挠性电缆8和/或外部引线相连接,或者被埋设在基体12 内,所以不需要进行镀金处理,因此没必要进行多余的镀金处理而可降低 材料费。
图8 11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引线块的制造工序说明 图,因为在与图4 6相对应的部分上附上了相同符号,所以省略重复说 明。图8 (a)、图9 (a)以及图10 (a)为俯视图,'图8 (b)、图9 (b)、 图10 (b)以及图11为正视图。
图11所示的引线块17共具有8根连接端子11,其中4根连接端子11具有与外部连接器连接的针状第2连接端子部llb,这一点与上述第1 实施方式例不同。
该引线块17的制造方法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首先,对 事先在一个侧部上进行了镀金处理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press加工),形 成图8所示的大致平板状的引线块坯件18。然后,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 15的附近(图中箭头C、 D)对具有第2连接端子部11b的图示左端的2 根连接端子11进行第1次弯曲加工,而形成L字形状部lld,而且还如图 IO所示,通过进行第2次弯曲加工,使上述2根第2连接端子部llb和剩 余2根第2连接端子部lib沿平行的平面排列成2排,使引线块坯件18 形成立体形状。接着,在模具内插入图IO所示的引线块坯件18,使由绝 缘性树脂构成的基体12成型,这时,通过镶嵌成型加工,将除了连接端 子11群的各连接端子部11a llc、宽幅部lie以及连接部14 16之外的 引线块坯件18埋设在基体12内。最后,通过去掉连接部14和/或露出到 图11所示基体12的穿透孔12a、 12b中的连接部15、 16,使连接端子11 互相电独立。通过以上工序,将完成共具有8根连接端子11、沿平行的平 面以2排排列了经镀金处理的4根针状第2连接端子部lib的引线块坯件 17 (参照图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说明了多根连接端子ll群的一部分与外部连 接器相连接而另一部分与外部引线相连接的情况,但是即使这些多根连接 端子ll群全部与外部连接器相连接,也可以通过适用本发明来实现引线块 的紧凑化,而且能够以少的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尺寸精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该旋转连接器具备固定侧外壳以及可动侧外壳,以同心状配置并相对旋转自如地相连接在一起;挠性电缆,可绕紧、可退绕地收容在形成于该一对外壳之间的空间内;以及被安装于上述外壳的指定位置上的引线块,而且上述引线块由在绝缘性基体上保持了多根连接端子的块体形成,并且上述连接端子群分别具有第1连接端子部和第2连接端子部,该第1连接端子部与上述挠性电缆的导体部相连接,该第2连接端子部与外部连接器及/或外部引线相连接,该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使沿平行平面排列上述第2连接端子部群的上述连接端子群形成通过连接部相连接的连接端子连接体,然后,通过进行将至少除了上述连接部和上述第1以及第2连接端子部群之外的上述连接端子连接体埋设在上述基体内的镶嵌成型加工,形成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上述基体,最后,去掉上述连接部的指定部位,使上述连接端子群相互电独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上述冲压加工之前事先对上述金属板的一部分进行镀金处理, 然后由该经镀金处理的部分形成上述第2连接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用引线块的制造方法,可实现紧凑化,并且能够以少的工序容易而廉价地制造尺寸精度高的引线块。首先,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大致平板状的引线块坯件,然后,通过在连接部的附近对具有针状的第2连接端子部的指定根数连接端子进行弯曲加工,使引线块坯件形成立体形状。接着,往模具内插入该引线块坯件使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基体成型,这时进行镶嵌成型加工将除了连接端子群的各连接端子部和连接部之外的引线块坯件埋设在基体内。最后,通过去掉连接部的指定部位,使多根连接端子相互电独立,从而完成引线。
文档编号H01R43/00GK101471524SQ200810182178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矢岛功一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