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6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头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电连接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开关的插头插座组 合部件。
背景技术
可控制开关的插头插座组件是一种一端为插头,另一端为插座的插头插 座组合产品,(参见图l)其结构主要由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组成,插座组 件装在扣合的上盖与下盖内,插头组件上部与下盖安装口相对固定连接(图
中未示出上下盖),参见图2、图3,插头组件的插头座(2)内上部固定有 对着插座组件插孔座(1)内插孔(la)的N极电极夹片(8)和L极电极夹片 (9),下部固定有两向下伸出插头座底面的N极插柱(4)禾nL极插柱 (3) , N极电极片(8)通过导电连接件直接与下方的N极插柱(4)电连接, 形成输入输出共用的零线;通常这类插头插座组件设有三根引线, 一根是与 L极电极夹片(9)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引线(5), 一根是与L极插柱(3)电连 接的第二控制引线(7),还有一根与N极电极夹片(8)电连接的零线引线 (6);安装时,将第一控制引线(5)和第二控制引线(7)分别与外接开 关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将输入输出共用的零线引出线(6)与外 接开关控制电路的零线电连接,构成控制回路。开关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控制 引线(5)和第二控制引线(7)控制L极电极夹片(9)与L极插柱(3)的接 通与关断。
现有这类产品三根引线与插头插座组件电极夹片和插柱的连结结构是 参见图4、图5,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分别与L极电极接线片 (13) 、 N极电极接线片(12)铆接连接,两接线片(12) 、 (13)又分别 通过紫铜铆钉(14)与L极电极夹片(9)和N极电极夹片(8)紧固铆接,第 二控制引线(7)是与L极插柱接线片(11)铆接,L极插柱接线片(11)再与L极插柱(3)上端紧固铆接,这种连接结构不仅使用部件多,而且铆接结
构容易因部件之间的接触不良弓I起温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防止因接触不 良引起温升现象出现的可控制开关的插头插座组件。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设有组合在一起的插头 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头组件的插头座(2)内上部固定有对着插座组件内插
孔(la)的N极电极夹片(8)禾t1L极电极夹片(9),下部固定有两向下伸出 插头座底面的N极插柱(4)和L极插柱(3) , N极电极片(8)与下方的N极插 柱(4)电连接;并设有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和N极电极夹片(8)电连接 的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以及通过L极插柱接线片(11)与L 极插柱(3)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引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引 线(5)和零线引线(6)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禾nN极电极夹片(8)焊接 连接,所述的第二控制引线(7)同与L极插柱电连接的L极插柱接线片 (11)焊接连接。
进一步方案是在所述第一控制引线(5)与L极电极夹片(9)的焊接 部位、零线引线(6)与N极电极夹片(8)的焊接部位,以及第二控制引线 (7)与L极插柱接线片(11)的焊接部位,分别套有热縮导管(15)。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与两电极夹片连接的接线片,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 而且三根引线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N、 L极电极夹片和L极插柱电连接,可减
少因部件之间接触不良引起的温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在焊接部位分别套有热縮导管,可将引线焊接部 位去掉绝缘层的多股裸线束缚在一起包在里面,防止未被点焊到的裸线触到 其它部件引发安全问题。

图1、带开关的插头插座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上盖和下盖) 图2、图1所示的插头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图1组件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现有产品三根引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图4所示部件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根引线与相关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图6三根引线与相关部件连接部位去掉热縮导管15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6所示部件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I- 插孔座2-插头座3-L极插柱4-N极插柱5-第一控制引线6-零线引线 7-第二控制引线8-N极电极夹片9-L极电极夹片10-金属接地片
II- L极插柱接线片12-N极电极接线片13- L极电极接线片14-铆钉 15-热縮导管
具体实施方案
本例设有组合在一起的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插座组件装在扣合的上盖 与下盖内,插头组件上部与下盖安装口相对固定连接(图中未示出上下 盖),组件内设有U形金属接地片IO,参见图2、图3,插头组件的插头座2内 上部固定有对着插座组件插孔座l内插孔la的N极电极夹片8和L极电极夹片 9,下部固定有两向下伸出插头座底面的N极插柱4和L极插柱3。
见图6、 7、 8, N极电极片8设有向下的弯折部分8a,用于同与下方N极插 柱4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件连接,从插头座2内引出三根引线第一、第二控制 引线5、 7和零线引线6,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和N 极电极夹片8点焊连接,第二控制引线7同与L极插柱3电连接的L极插柱接线 片ll点焊连接,所述的焊接部位均套有热縮导管15,参见图7、图8,在L极 电极夹片9、 N极电极夹片8和L极插柱接线片11被热縮导管15套住的部位,分 别设有向外突出的翼片9b、 8b、 llb,可以起到防止热縮导管脱落的作用。
L极插柱接线片11下端的弯折片上设有与L极插柱5铆接的铆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插座组件,设有组合在一起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头组件的插头座(2)内上部固定有对着插座组件内插孔(1a)的N极电极夹片(8)和L极电极夹片(9),下部固定有两向下伸出插头座底面的N极插柱(4)和L极插柱(3),N极电极片(8)与下方的N极插柱(4)电连接;并设有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和N极电极夹片(8)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以及通过L极插柱接线片(11)与L极插柱(3)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引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和N极电极夹片(8)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控制引线(7)同与L极插柱电连接的L极插柱接线片(11)焊接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头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 引线(5)与L极电极夹片(9)的焊接部位、零线引线(6)与N极电极夹片(8)的焊接部位,以及第二控制引线(7)与L极插柱接线片(11)的焊接 部位,分别套有热縮导管(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极电极 夹片(9) 、 N极电极夹片(8)禾卩L极插柱接线片(11)被热縮导管(15)套 住的部位,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翼片(%、 8b、 lib)。
专利摘要一种插头插座组件,设有组合在一起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头组件的插头座(2)内上部固定有N极电极夹片(8)和L极电极夹片(9),下部固定有N极插柱(4)和L极插柱(3),N极电极片(8)与下方的N极插柱电连接,并设有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9)和N极电极夹片(8)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引线(5)和零线引线(6),以及通过L极插柱接线片(11)与L极插柱(3)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引线(7),所述第一控制引线和零线引线分别与L极电极夹片和N极电极夹片焊接连接,第二控制引线同与L极插柱电连接的L极插柱接线片(11)焊接连接。本组件可降低产品成本,并可减少因部件之间接触不良引起的温升。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138714SQ2008200015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日
发明者陈耀华 申请人:陈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