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65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 通过弹性带形变所提供的弹力和活动电极,适应不同外形和大小的电 池的电极。方便对电池电力的引出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所使用的数码产品也日益增多,诸如
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mp3,mp4等等设备,为人 们的生活娱乐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由于这些设备所采用的电池尺寸规 格互不相同,电池的电极片位置也是由厂商自由定义,以至于相同厂 商所生产的同一类产品所采用的电池规格电极也各不相同,用户在外 出时除要携带各种数码产品外,不得已还要携带这些设备的充电器。 即使在家中,也要面对众多充电器造成的困扰,如果不慎丢掉充电器 而找不到相同型号充电器时,该设备就可能无法再继续使用。充电电 池电极的不标准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资源浪费。
由于现有的便携数码产品大多使用的都是以锂电池或者镍氢类 电池为标准的充电电池,其充电电压很多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只要有 能输出符合其充电电压的充电器,其输出引脚在能够适应电池电极 时,就可以给大多数电池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源引脚,该电源引脚由 一个或数个可拉伸变形产生弹力的弹性材料做成的弹性环带, 一个或数个可与弹性环带组合的带有屏蔽防护的电极触点,与触点连接的电 源和数据引线,控制弹性环带弹性的弹力控制器组成。本实用新型提 供的技术方案是,电极触点一端可以通过接口连接到充电器和设备 上。另一端可以套在弹性环带上自由移动。弹性环带可套在电池外壳 上,调节套在弹性环带上的电极触点移动到电池的电极对应位置或者 对应数据位,借助弹性环带所产生的弹力使得触点和电池电极接触在 一起。连接金属触点的引线将电力或数据信息传递给所需要的设备。 弹力控制器可套在弹性环带上控制松紧力大小。通过弹性环带和电极 触点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不受电池的大小和规格限制,适应任意的 电极和数据位的尺寸和间距。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源引脚所使用的弹性环带可以由具有拉 伸变形时可以产生弹力的弹性材料做成。弹性环带可以是一个闭合的 圆环,也可以由两端具有挂钩或者连接器件的弹性带两端互连形成闭 合环带。可根据所连接电池的形状更换为不同长度和宽度的弹性环 带。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套在弹性环带上的弹力控制器,是一个套 在弹性环带两侧上的,控制器内部有向一侧倾斜的锯齿状突起,可以 控制弹性环带向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在环带上形成两个闭合环带,通 过限制闭合环带的周长长度来控制松紧力的大小。通过弹力控制器的 连接槽可以实现控制器和弹性环带间的分离组合。弹力控制器可以根 据使用需要选择是否连接在弹性环带上。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极触点上除同电池电极接触一面有导电 体之外,其余各面均由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成。电极触点内的导电体 同电源引线相连,根据所连接电的形状可更换为不同外形和大小的电极触点,电源引线可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极触点上为防止各电极触点上的导电体 相互接触形成短路,各电极触点上的导电体外沿都带有屏蔽罩。屏蔽 罩使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形变恢复能力。屏蔽罩高度高于导电体, 对应导电体的一面保持开放状态。在弹性环带形成的压力下产生形变 以保证导电体和电池电极间的接触,撤去弹力后还原成初始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极触点上还设有连接槽,可以将弹性环带 套在电极触点的连接槽上,套上后电极触点可以在弹性带上自由滑 动,通过电极触点上的连接槽实现电极触点和弹性环带间的相互组合 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极触点上的导电体可以为金属制成的触 点或探针以及金属体,也可以是具有导电能力的高分子导电材料或其 他导电体制成。 一个电极触点上也可以有多个导电体,每个导电体各 自连接导线引出。每个导电体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在电极触点上 的位置以适应电池电极。
本实用新型除可以由数个具有单导电体的电极触点配合等量的 弹性带一一对应在电池的电极上进行连接外,具有多个导电体的单电 极触点可以根据电池上的电极间距调整各导电体的间距,再结合单个 弹性环带连接到电池对应电极处。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电 池的电极间距和电极,还可以作为数据引线和设备间的连接传递数据 信息时使用。
相较于现有电源引脚和数据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弹性环带
和电极触点的灵活搭配可以适应任何类型和体积的电池的电极间距, 解决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电池之间因为设计的电极间距和电极大小不同而导致的不相兼容的问题,此实用新型应用在充电器上可以用单 个充电器对应多种类型规格的充电电池为其进行充电,减少了充电器 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图l为第一种弹性带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弹性带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弹性带示意图; 图4为所述弹力控制器的侧视图; 图5为所述弹力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弹力控制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所述电极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连接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电极触点和弹性带连接电池电极示意图; 图10为带有多个可调节导电体的电极触点和单个弹性带组合示 意图11为带有多个固定导电体的电极触点和单个弹性带组合示意
图12为带有多个导电体的电极触点和单弹性带连接电池电极示 意图13为图12中电极触点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 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l、 2、 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弹性环带示例,所使用的弹性环带可以是如图3中所示的使用由具有拉伸变形时可以产生弹力 的弹性材料做成的闭合环带14,也可以是由图2中的弹性材料做成 的两端带有挂钩11的开放弹性带12,两端相互勾连在一起形成图1 中的环带13。
附图4、 5、 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控制弹性环带弹力的弹 力控制器示意图,弹性环带23通过弹力控制器21上面的连接槽24 嵌入控制器21中。连接槽24在控制器上形成一个窄于控制器内部空 间的空缝27,弹性环带可以在拉伸宽度变窄后进入空缝27,撤去外 力恢复宽度后嵌入电极触点内部空缝27,跟控制器结合在一起。控 制器21的侧面示意如图4所示,控制器两面构造相同,可以分别嵌 入弹性环带23,从而在闭合环带上形成两个闭合环带,控制器两面 的内壁遍布由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齿状凸起22构成,可以控制弹性 环带只能向齿状凸起倾斜的同一个方向运动,反方向运动时将收到齿 状凸起的阻碍。通过减小增加闭合弹性环带的周长来控制弹力的大 小。26为弹性环带连接弹力控制器的示意图。弹力控制器可以根据 使用需要选择是否连接在弹性环带上。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极触点示意图电极触点31整 体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电极触点上的连接槽30将弹性环带与电极 触点结合在一起。连接槽30在电极触点上面形成一个带有窄于电极 触点内部空缝37的间隙32,弹性环带可以在拉伸宽度变窄后通过该 间隙32进入空缝37,撤去外力恢复宽度后嵌入电极触点内部空缝37 , 跟控制器结合在一起。电极触点底部有导电体35,和电源导线33相 连接传递电力或数据信号,导电体周围有半开放绝缘柔性屏蔽罩34, 半开放绝缘柔性屏蔽罩34使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形变恢复能力。屏蔽罩高度高于导电体,对应导电体的一面保持开放状态。在弹性环 带形成的压力下产生形变以保证导电体和电池电极间的接触,撤去弹 力后还原成初始形状。
附图图9为数个分别连接有电源触点44的弹性环带43套在电池 42电极上的示意图,通过电源触点44上的电源导线41引出到充电 器或者所需设备上。
附图10为带有多个固定导电体的电极触点50和单个弹性带57 的组合示意图,弹性带57穿过电极触点50上的连接槽和电极触点结 合在一起,导电体53可以在滑槽52中水平滑动调整,导电体之间通 过隔离槽54之间相互隔离,多个导电体53分别通过导线55连接到 可插拔的电源接口 56上。通过各导电体53在滑槽52上的水平移动 调整对应电池上的电极和数据位,实现电源和数据的传输。
附图11带有多个固定导电体的电极触点和单个弹性带组合示意 图,弹性带63穿过电极触点61上的连接槽66和电极触点63结合在 一起,各个导电体62是固定在电极触点上不能移动的,多个导电体 62分别通过导线55连接到可插拔的电源接口 64上。通过弹性带连 接到特定电池的电极和数据位上,实现电源和数据的传输。
附图12为带有多个导电体的电极触点72和单弹性带连接电池71 电极示意图,图13为带有多个导电体的电极触点72连接电池电极端 的放大示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 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 电源引脚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 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
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 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 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或数个可拉伸变形产生弹力的弹性材料做成的弹性环带、一个或数个与弹性环带组合的带有屏蔽防护的活动电极触点、与触点连接的电源和数据引线、控制弹性环带弹性的弹力控制器组成,电极触点在弹性环带上自由活动,弹性环带套在电池外壳上,调节弹性环带上的电极触点移动到电池的电极对应位置或者对应数据位,借助弹性环带所产生的弹力使得触点和电池电极接触在一起,连接金属触点的引线将电力或数据信息传递给所需要的设备,弹力控制器套在弹性环带上控制松紧力大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环带,由具有拉伸变形时可以产生 弹力的弹性材料做成,弹性环带是一个闭合的圆环,或由两端具有挂 钩或者连接器件的弹性带两端互连形成闭合环带,根据所连接电池的 形状更换为不同长度和宽度的弹性环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 源引脚,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者数个弹性环带可以任意套在电池外壳 的电极上,为电极触点和电池电极间的连接提供弹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 源引脚,其特征在于可套在弹性环带上的弹力控制器,是一个套在 弹性环带两侧上的,控制器内部有向一侧倾斜的锯齿状突起,可以控制弹性环带向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在环带上形成两个闭合环带,通过 限制闭合环带的周长长度来控制松紧力的大小,通过弹力控制器的连 接槽可以实现控制器和弹性环带间的分离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带有屏蔽防护的电极触点,电极触点上除同电 池电极接触一面有导电体之外,其余各面均由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 成。电极触点内的导电体同电源引线相连,根据所连接电池的形状可 更换为不同外形和大小的电极触点,电源引线可更换,导电体可以为 金属制成的触点或探针以及金属体,也可以是具有导电能力的高分子 导电材料或其他导电体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各电极触点上的导电体相互接触形成短 路,各电极触点上的导电体外沿都带有屏蔽罩,屏蔽罩使用柔性材料 制成,具有形变恢复能力,屏蔽罩高度高于导电体,对应导电体的一 面保持开放状态,在弹性环带形成的压力下产生形变以保证导电体和 电池电极间的接触,撤去弹力后还原成初始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电极触点上有连接槽,将弹性环带套在电极触 点的连接槽上,套上后电极触点可以在弹性带上自由滑动,通过电极 触点上的连接槽实现电极触点和弹性环带间的相互组合分离。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 源引脚,其特征在于 一个电极触点上有多个导电体,每个导电体各自连接导线引出,每个导电体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在电极触点上 的位置以适应电池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除由数个具有单导电体的电极触点配合等量的 弹性带一一对应在电池的电极上进行连接外,具有多个导电体的单电 极触点可以根据电池上的电极间距调整各导电体的间距,再结合单个 弹性环带连接到电池对应电极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 源引脚,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引脚既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电池的电极间 距和电极,还可以作为数据引线和设备间的连接传递数据信息时使 用,电源引脚可以应用在各种类型的电池充电器和电力转换器以及电 子设备上,电源引脚所能适应的充电电池类型可以是各种便携数码设 备的专用或通用一次或二次电池,也可以是各种标准型号或非标准型 号的一次或二次充电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弹性环带和活动触点所构成的电源引脚,通过弹性带形变所提供的弹力和活动电极,由一个或数个可拉伸变形产生弹力的弹性材料做成的弹性环带、一个或数个与弹性环带组合的带有屏蔽防护的活动电极触点、与触点连接的电源和数据引线、控制弹性环带弹性的弹力控制器组成,电极触点在弹性环带上自由活动,弹性环带套在电池外壳上,调节弹性环带上的电极触点移动到电池的电极对应位置或者对应数据位,借助弹性环带所产生的弹力使得触点和电池电极接触在一起,连接金属触点的引线将电力或数据信息传递给所需要的设备,弹力控制器套在弹性环带上控制松紧力大小,适应不同外形和大小的电池的电极。方便对电池电力的引出使用。
文档编号H01R33/97GK201149905SQ20082000150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日
发明者明 李 申请人:明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