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011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时收容记忆 卡和识别卡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讯产品己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通讯产品设置有可
与识别卡(如SIM卡和UIM卡等)连接的识别卡连接器。随着电 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通讯产品已具有拍照、存储其它影像数据 等功能。由于受通讯产品自身存储容量的限制, 一般需增加一记忆 卡存储数据,相应地还需在通讯产品内再设置一记忆卡连接器。
但是,随着通讯产品的日益小型化和多功能化,通讯产品要求 内部的卡连接器占用空间尽量小,所以设计一个体积小且能同时连 接识别卡和记忆卡的卡连接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占用空间小且能收容识别卡和记忆卡的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具有一基座、若干记忆 卡连接端子及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该基座上开设有一记忆卡收容 槽及一与记忆卡收容槽层叠设置的识别卡收容槽,且记忆卡收容槽 与识别卡收容槽之间形成一隔板;记忆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 干记忆卡端子槽,识别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识别卡连接端 子槽;所述记忆卡连接端子收容在基座的记忆卡连接端子槽内,识 别卡连接端子收容在基座的识别卡连接端子槽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通过基座的记忆卡收容槽及识 别卡收容槽的层叠设置,使得卡连接器可以同时收容识别卡和记忆卡,并且占用空间小,满足了通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此外记忆卡 收容槽与识别卡收容槽之间的隔板,使得识别卡和记忆卡各自正常
工作,不会互相干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与记忆卡及识别卡 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基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卡连接器胡基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卡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卡连接器i、 r 、 r ,
基座10、 10,
上表面100下表面101
前端部102后端部103
左侧壁104a右侧壁104b
凸块1041记忆卡收容槽11、 11,
记忆卡连接端子槽111、 111,
识别卡收容槽12、 12,
识别卡连接端子槽121长端子槽121a
短端子槽121b隔板13
屏蔽外壳20、 20'遮蔽板21
卡合部211卡合片212
焊脚213卡孔214
第一卡合部215第二卡合部216记忆卡连接端子30、 3(T第一支持部31
第一接触部32第一焊接部33
识别卡连接端子40第二支持部41
添 镞 城42第二焊接部43
长端子44长固持部441
长接触部442长焊接部443
短端子45短固持部451
短接触部452短焊接部453
退卡机构50弹性件51
滑动块52滑动杆53
记忆卡CI识别卡C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 及效果,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 器1,该卡连接器1具有一基座10、 一屏蔽外壳20、若干记忆卡 连接端子30、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40和一退卡机构50。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基座10具有上表面100、下表面101、 前端部102、后端部103、连接前端部102和后端部103的左侧壁 104a及右侧壁104b。基座IO上自上表面IOO向内开设有一贯穿基 座10的前端部102的记忆卡收容槽11。记忆卡收容槽11的底壁 上开设有若干并列的记忆卡连接端子槽111,该若干记忆卡连接端 子槽111都贯穿基座10的后端部103。基座10在记忆卡收容槽11 的下方开设有一贯穿基座10的前端部102及后端部103的识别卡 收容槽12,且基座IO在记忆卡收容槽11与识别卡收容槽12之间 形成'隔板13,该隔板13将记忆卡收容槽11与识别卡收容槽12 隔开。识别卡收容槽12的底壁上开设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槽121, 该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槽121都贯穿至基座10的下表面101。基 座IO的左侧壁104a及右侧壁104b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041。
记忆卡连接端子30具有一呈条状的第一支持部31;该第一支持部31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一呈弧形的第一接触部32,另一端 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焊接部33。记忆卡连接端子30收容在基座10 的记忆卡连接端子槽111内,第一支持部31固持在记忆卡连接端 子槽111内,第一焊接部33伸出基座10的后端部103,以焊接在 一电路板(图中未示)上。
识别卡连接端子40具有一大致呈矩形框状的第二支持部41, 该第二支持部41的一内侧缘延伸有一弧形的第二接触部42,第二 支持部41的外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与第二接触部42的方向 相反的第二焊接部43。识别卡连接端子40收容在基座10的识别 卡连接端子槽121内,第二支持部41固持在识别卡连接端子槽121 内,第二焊接部43伸出基座10的下表面101,以焊接在电路板上。
所述退卡机构50收容在基座10的左侧壁104a上,用以使记 忆卡Cl从基座IO上退出。该退卡机构50包括一弹性件51、 一滑 动块52及一滑动杆53。该退卡机构50已为本领域人员熟知,在 此不加赘述。
所述屏蔽外壳20具有一片状的遮蔽板21,该遮蔽板21的左、 右两侧边缘中部都垂直向下延伸有一卡合部211,并且遮蔽板21 之侧边缘在卡合部211的前、后两侧都垂直向下延伸有一卡合片 212,卡合片212末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焊脚213,并且卡合片 212上开设有一卡孔214。屏蔽外壳20盖合在基座10的上表面100 上,并且屏蔽外壳20的两卡合部211分别包覆基座10的左侧壁 104a及右侧壁104b,屏蔽外壳20的卡孔214与基座IO的凸块1041 卡固。
请再结合图1,记忆卡Cl可从基座10的前端部102插入记忆 卡收容槽11内并与记忆卡连接端子30的第一接触部32电性连接, 识别卡C2可从基座10的前端部102插入第二收容槽12并与识别 卡连接端子40的第二接触部42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5及图7,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卡连接 器r,该卡连接器l'包括一基座10'、 一屏蔽外壳20'、若干记忆 卡连接端子30、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和一退卡机构50。
该基座IO,具有与基座IO相应的上表面100、下表面101、前端部102、后端部103、连接前端部102和后端部103的左侧壁104a 及右侧壁104b。基座10'从下表面101向内开设一贯穿基座10'的
右侧壁i04b的记忆卡收容槽ir。该记忆卡收容槽ir的底壁上开 设有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槽iir,所述记忆卡连接端子槽iir贯
穿基座IO'的左侧壁104a。自基座10'的前端部102向后开设一贯 穿基座10'的上表面100的识别卡收容槽12',该识别卡收容槽12' 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长端子槽121a及若干短端子槽121b,该若干 长端子槽121a与短端子槽121b依次间隔设置。退卡机构50设置 在基座IO,的后端部103上。
所述识别卡连接端子有两种较长的长端子44及较短的短端 子45。长端子44具有较长的长固持部441;长固持部441的一端 弯折延伸形成一长接触部442,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弧形的长焊 接部443。短端子45具有较短的短固持部451,短固持部451的一 端弯折延伸形成一短接触部452,另一端弯折延伸一弧形的短焊接 部453。识别卡连接端子的长端子44及短端子45分别对应收容在 基座10'的识别卡收容槽12'的长端子槽121a及短端子槽121b内。 记忆卡连接端子30收容在记忆卡连接端子槽lll'内。
屏蔽外壳20,与屏蔽外壳20的不同之处在于遮蔽板21的左、 右两侧边缘中部垂直向下延伸一第一卡合部215,遮蔽板21的一 边缘垂直向下延伸一第二卡合部216,并且第二卡合部216的长度 比第一卡合部215的长。屏蔽外壳20,盖合在基座IO,的上表面100 上,屏蔽外壳20的两第一卡合部215分别包覆在基座10'的左侧 壁104a和右侧壁104b上,所述ll,的右端靠右侧的第一卡合部215 下方与外部连通。屏蔽外壳20'的第二卡合部216包覆在基座10' 的后端部103上。并且屏蔽外壳20'的卡孔214与基座10'的凸块 1041卡合。
记忆卡Cl从基座10'的右侧壁104b插入记忆卡收容槽U'内 并与记忆卡连接端子30的第一接触部32电性连接。识别卡C2从 基座10'的前端部102插入识别卡收容槽12'内并与识别卡连接端 子的长接触部442及短接触部452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卡连接器r,与第二实施例卡连接器r结构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该 卡连接器r,中,记忆卡收容槽ir自基座io'的下表面ioi向上开
设并贯穿基座IO,的左侧壁104a,且记忆卡收容槽ir底壁上开设的
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槽iir都贯穿基座io'的右侧壁104b。记忆卡
Cl自基座IO,的左侧壁104a插入并收容在基座IO,的记忆卡收容 槽ll'内并与记忆卡连接端子30的第一接触部32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通过基座10、10'的记忆卡收
容槽ii、 ir与识别卡收容槽12、 12'的层叠设置结构,使得该卡
连接器可以同时收容记忆卡Cl与识别卡C2,而且该卡连接器体积 小、为通讯产品节省了空间,满足了通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此外, 记忆卡收容槽11、 ll'与识别卡收容槽12、 12'之间具有隔板13,
使得识别卡和记忆卡不会互相干扰。
权利要求1.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一基座、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及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该基座上开设有一记忆卡收容槽及一识别卡收容槽,记忆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槽,识别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槽;记忆卡连接端子收容在基座的记忆卡连接端子槽内,识别卡连接端子收容在基座的识别卡连接端子槽内,其特征是该记忆卡收容槽与识别卡收容槽层叠设置,并且记忆卡收容槽与识别卡收容槽之间形成一隔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具有 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后端部、连接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左侧壁 及右侧壁,所述记忆卡收容槽自基座的上表面向内开设并贯穿基座 的前端部,并且记忆卡连接端子槽都贯穿基座的后端部;所述识别 ^收容槽在记忆卡收容槽的下方并贯穿基座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并且识别卡连接端子槽都贯穿至基座的下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记忆卡连 接端子具有一第一支持部;该第一支持部的一端延伸有一第一接触 部,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焊接部;记忆卡连接端子的第一支 持部固持在记忆卡连接端子槽内,第一焊接部伸出基座的后端部; 识别 一连接端子具有第二支持部,第二支持部呈矩形框状,第二支 持部的一内侧缘弯折延伸形成有一第二接触部,第二支持部的一外 侧缘向外弯折延伸一第二焊接部;识别卡连接端子的第二支持部固 持在识别卡连接端子槽内,第二焊接部伸出基座的下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具有 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后端部、连接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左侧壁 及右侧壁;所述记忆卡收容槽自基座的下表面向内开设并贯穿基座 的左侧壁,记忆卡连接端子槽贯穿基座的右侧壁;所述识别卡收容 槽自基座的前端部向后开设并贯穿基座的上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前端、后端、连接前端和后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 所述记忆卡收容槽自基座的下表面向上幵设并贯穿基座的右侧壁, 记忆卡连接端子槽贯穿基座的左侧壁;所述识别卡收容槽自基座的 前端向后开设并贯穿基座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识别 卡连接端子槽分为长端子槽及短端子槽两种,其中长端子槽与短端 子槽间隔设置;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分为长端子及短端子两种,其 中长端子具有较长的长固持部;长固持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长 接触部,另一端弯折延伸一弧形的长焊接部;短端子具有较短的短 固持部;短固持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短接触部,另一端弯折延 伸一弧形的短焊接部;所述长端子及短端子分别对应收容在所述第 二收容槽的长端子槽及短端子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具有一基座、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及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该基座上开设有一记忆卡收容槽及一与记忆卡收容槽层叠设置的识别卡收容槽,且记忆卡收容槽与识别卡收容槽之间形成一隔板;记忆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记忆卡连接端子槽,识别卡收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识别卡连接端子槽。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通过基座的记忆卡收容槽及识别卡收容槽的层叠设置,使得卡连接器可以同时收容识别卡和记忆卡,并且占用空间小,满足了通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1247885SQ200820051419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洪培樵, 黄仲信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