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012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附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吸附盖结构。
技术背景
习知,由于电连接器之对插面有很大的沟槽,不利于自动化上板 之要求,因而在电连接器加工中,对连接器主体移动时需要配有一吸 附盖,而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固持关系是否稳定会影响到生产进程, 乃至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持稳定,不易松脱的吸附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再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的吸 附盖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吸附盖结构,有一吸附部,于吸附部之背侧伸出数根支脚,支脚
之间组对形成夹口,分别夹持连接器之对应槽壁,以此提起连接器者。 于上述支脚的夹持面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槽壁紧连接。加强
筋顺沿支脚伸出的方向设置,可设一根或多根加强筋。于吸附部之背侧还凸设有定位脚,该定位脚正对连接器之缺口插 入,且定位脚紧贴缺口之对应的内侧面,与前述之一支脚形成左右限 位者。
本实用新型采用夹持形式实现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的连接,操作 简单,且在夹持部位增设有加强筋,相对增加接触力,使两者不易松 脱,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保证生产操作。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 性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附图2为图1之结构侧视附图3为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组装示意附图4为图3之侧视附图5为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组合后示意附图6A、 6B为图5之组合结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附盖,系为用于辅助连 接器自动化上板操作之治具,具有一吸附部10,呈平板形,供机器
吸附作用。于吸附部10之背侧伸出数根支脚20,支脚20之间组对 形成夹口,分别夹持连接器之对应槽壁,以此提起连接器者。参阅图3、 4、 5、 6A、 6B所示,使用时,支脚20插入连接器主 体,分别夹持连接器之对应槽壁,形成面与面的紧贴,获得足够的夹 持力,以便机器吸附吸附盖时,可提起连接器并移动上板操作,即满 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于支脚20的夹持面上设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 与连接器的槽壁(包括连接器之内外壁)紧连接,可增强摩擦,增加 夹持力。每一支脚20上有一根或多根加强筋21,加强筋21顺沿支 脚20伸出的方向设置,这样可方便插入连接,获得更佳的夹持效果。
参阅图1、 2所示,在吸附部10之背侧还凸设有定位脚30,该 定位脚30正对连接器之缺口 40插入,且定位脚30紧贴缺口 40之对 应的内侧面,与前述之一支脚20形成左右限位者。参阅图5、 6A、 6B所示,在连接器主体的沟槽内有一缺口 40,而在连接器主体外侧 壁上有一台缘50,吸附盖组装时,定位脚30正对连接器之缺口 40 插入,且紧靠于缺口40左侧的内壁上,而吸附盖之一支脚20则靠着 台缘50的侧边插入,该支脚20夹持连接器之外壁时,还与台缘50 形成右限位,配合定位脚30的左限位,使得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左 右限定,不会偏离,便于吸附上板操作。
权利要求1、吸附盖结构,系为用于辅助连接器自动化上板操作之治具,有一吸附部(10),其特征在于于吸附部(10)之背侧伸出数根支脚(20),支脚(20)之间组对形成夹口,分别夹持连接器之对应槽壁,以此提起连接器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支脚(20) 的夹持面上设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与槽壁紧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脚 (20)上有一根或多根加强筋(21),加强筋(21)顺沿支脚(20)伸出的方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吸附部 (10)之背侧还凸设有定位脚(30),该定位脚(30)正对连接器之缺口 (40)插入,且定位脚(30)紧贴缺口 (40)之对应的内侧面, 与前述之一支脚(20)形成左右限位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吸附盖结构。具有一吸附部,于吸附部之背侧伸出数根支脚,支脚之间组对形成夹口,分别夹持连接器之对应槽壁,以此提起连接器者。采用夹持形式实现吸附盖与连接器主体的连接,操作简单,且在夹持部位增设有加强筋,相对增加接触力,使两者不易松脱,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保证生产操作。
文档编号H01R13/00GK201252213SQ20082005144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重志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