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528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属于电器自动开关保护装置类制 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其中低压断路器 又称自动开关,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 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 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 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 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两侧的固定架(A)和之 间的连杆机构,手动工作时,把手(B)转动,通过与把手(B)连接的连杆(C)带动 中间连杆(D),该中间连杆(D)与作动杆(E)连接,该作动杆(E)通过一轴固定在 两侧的固定架(A)上,连杆动作必然引起作动杆(E)绕轴转动,上述动作过程中, 中间杆其中一端还同时抵触在复归杆(F) —动作面,而作动杆另端通过作动弹簧 (G)与固定架(A)—侧连接,此时,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各个部 件受力平衡,连杆机构的自由度为零。当电路处于失压、欠压、过载或短路等 异常情况时,复归杆(F)就会受到一跳脱力作用,使中间连杆(D)脱离复归杆(F) 动作面,连杆机构失去平衡,作动杆(E)在作动弹簧力(G)作用下反方向转动, 而使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如图1。然,这种断路器在实际使用中有如下缺点
1、由于与复归杆作用的中间连杆与另外两个连杆铰接在一起,在机构闭合过程中,中间连杆由断开状态运动至闭合状态,由于零件间的装配间隙及轨迹 误差,使致其与复归杆接触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中间连杆与复归杆之间的挂金
距离均不稳定;
2、该断路器机构的作动弹簧力较大,而其受力零件又小,所以该机构零件 容易产生疲劳失效甚至断裂;同时该机构连杆是单边固定,长时间使用会有变 形,导致挂金距离等机构参数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断路器机构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结构合理、 操作方便的断路器的改进结构,能有效保证复归杆的跳脱力及挂金距离保持不 变,从而提高断路器跳脱特性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的固定架、把手、连杆机构、复归杆及作动杆,其中 把手、复归杆和作动杆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把手一端与连杆机构
连接,作动杆一端连接一作动弹簧,作动弹簧的另端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架上,
其中
连杆机构,其上一连杆在断路器闭合或断开时与复归杆上设有的一卡槽接 合或脱离,并且该连杆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架上。
所述的连杆机构,是由第一连杆、滑槽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的一 端与把手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其连接处在滑槽杆的滑槽内滑动,滑 槽杆中间部位通过一 固定轴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滑槽杆的另 一端与复归杆 上的卡槽配合。
所述的把手与第一连杆是通过一圆柱杆相连接,该圓柱杆在一侧固定架上 的弧形槽滑动,把手的转轴上设有一把手弹簧。所述复归杆的中心轴上套有一复位弹簧,复归杆向一侧的固定架延伸一圓柱,该圆柱在固定架的一弧形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滑槽杆与复归杆均是通过轴铰接在上下固定架上,其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在导槽杆与复归杆形成挂金后,在机构闭合过程中,导槽杆始终静止不动,所以在每次断路器闭合时,导槽杆与复归杆之间的挂金距离及挂金压力是恒定不变的,从而保证了断路器的跳脱荷重及跳脱行程恒定不变,极大地提升了断路器的跳脱特性稳定性能。
2、 本实用新型中的受力零部件均为双边固定,避免了零件单边受力现象,极大提高了机构零件运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本实用新型将作动弹簧力分配至导槽杆,把手等零件的四个支点承受,相对于现有机构中的三支点承受其每个零件分担的压力明显减小。所以较大地改善了零件的受力条件,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图1是现有断路器off状态侧视图;图2是现有断路器on状态侧一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off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on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off状态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on状态侧视其中,A、固定架,B、把手,C、连杆,D、中间连杆,E、作动杆,F、复归杆,G、作动弹簧,
1、固定架,101、孤形槽,2、把手,3、第一连杆,4、滑槽杆,401、滑槽,5、第二连杆,6、复归杆,7、作动杆,8、作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的固定架1、把手2、连杆机构、复归杆6及作动杆7,把手2、复归杆6和作动杆7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l上,把手2—端与连杆机构连接,作动杆7—端连接一作动弹簧8,作动弹簧8的另端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架上1,其中
连杆机构,其上一连杆在断路器闭合或断开时与复归杆6上设有的一卡槽接合或脱离,并且该连杆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架1上。
连杆机构,是由第一连杆3、滑槽杆4和第二连杆5组成,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把手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连接,其连接处在滑槽杆4的滑槽401内滑动,滑槽杆4中间部位通过一固定轴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1上,滑槽杆4的另端与复归杆6上的卡槽配合。
把手2与第一连杆3是通过一圆柱杆相连接,该圓柱杆在一侧固定架上的弧形槽101滑动,把手2的转轴上设有一把手弹簧。
复归杆6的中心轴上套有一复位弹簧,复归杆向一侧的固定架延伸一转动柱,该转动柱在固定架1的一弧形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转动把手2,通过与把手连接的第一连杆3带动第二连杆4和滑槽杆5,由于第二连杆4与作动杆7连接,第一连杆3动作必然引起作动杆7绕轴转动,上述动作过程中,滑槽杆5—端还同时卡合复归杆6的滑槽内,而作动杆7另端通过作动弹簧8与固定架一侧连接,此时,如图4或图6所示,断路器处于on状态,各个部件受力平衡,连杆的自由度为零。当电路处于欠压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复归杆6就会受到一跳脱力作用,使滑槽杆4脱离复归杆的卡槽,连杆机构失去平衡,作动杆在作动弹簧力作用下反方向转动,
如图3所示,而使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保护了正常运行的电器。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未创作所为^: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的固定架、把手、连杆机构、复归杆及作动杆,把手、复归杆和作动杆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把手一端与连杆机构连接,作动杆一端连接一作动弹簧,作动弹簧的另端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其上一连杆在断路器闭合或断开时与复归杆上设有的一卡槽接合或脱离,并且该连杆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 杆机构,是由第一连杆、滑槽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把手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其连接处在滑槽杆的滑槽内滑动,滑槽杆中间部位通 过一 固定轴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滑槽杆的另端与复归杆上的卡槽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 手与第 一连杆是通过一 圓柱杆相连接,该圆柱杆在一侧固定架上的弧形槽滑动, 把手的转轴上设有一把手弹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归 杆的中心轴上套有一复位弹簧,复归杆向一侧的固定架延伸一圆柱,该圓柱在 固定架的一弧形槽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的固定架、把手、连杆机构、复归杆及作动杆,把手、复归杆和作动杆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把手一端与连杆机构连接,作动杆一端连接一作动弹簧,作动弹簧的另端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架上,其中连杆机构,其上一连杆在断路器闭合或断开时与复归杆上设有的一卡槽接合或脱离,并且该连杆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在每次断路器闭合时,滑槽杆与复归杆的接合的位置是固定的,即挂金距离保持不变;同时滑槽杆与复归杆卡槽结构的设置,使复归杆的跳脱力恒定;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H71/52GK201311896SQ20082014572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周燕海, 张超洪, 林颖泉, 王慧德, 黄雪霞 申请人: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