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108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与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相关的现有技术的示例,专利文献1
公开并提出了一种DC/DC升压方法,其中根据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导出的反馈电压,来反馈控制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驱动电压。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本申请的申请人公开并提出了一种发光 设备,该发光设备对流过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 制(以下称为PWM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专利文献l: JP-A-2004-22929
专利文献2: JP-A-2002-1117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确实,使用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现有技术,通过消除对馈送至发 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提供的不必要的余量,可以减小功耗。同样,使 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确实可以自由地控制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亮度。
然而,使用上述现有技术的简单结合,非常难以执行对馈送至发 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 PWM控制,这是由于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导出的反馈电压随驱动电 流的PWM控制而剧烈变化,这导致了非常不稳定的驱动电压反馈控 制。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
4能够执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和对馈送至发光 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PWM控制。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 动设备包括驱动电压产生部,用于产生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 驱动电压;驱动电流控制部,用于对流过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 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以及监控电压产生部,用于监控所述驱动电
压,并通过在用作标准的基准电压上叠加与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 间段中出现在所述驱动电压中的变化相对应的电压,来在所述截止时 间段中产生监控电压。这里,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在所述驱动电流的 导通时间段中执行所述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从所述发光二极管 的阴极导出的反馈电压等于所述基准电压,并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 时间段中执行所述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所述监控电压等于所述 基准电压(第一结构)。
在具有上述第一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中,优选地,所述驱 动电压产生部执行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所述反馈电压与所述监 控电压中较低的一个等于所述基准电压,以及,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 止时间段中,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将所述反馈电压上拉至比所述监控 电压高的电平(第二结构)。
在具有上述第一或第二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中,优选地,
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包括调节器,用于从输入电压中产生中间电压, 使得所述反馈电压或所述监控电压等于所述基准电压;以及电荷泵, 用于通过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升压来产生所述驱动电压(第三结构)。 在具有上述第一、第二或第三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中,优 选地,所述监控电压产生部包括电阻器,所述驱动电压施加至其第 一端,所述监控电压从其第二端导出;运算放大器,产生所述监控电 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误差电压;采样-保持电路(sample-hold circuit),在所述驱动电流导通时间段中对误差电压进行采样,并在所 述驱动电流截止时间段中,保持紧接在所述驱动电流截止之前所采样 的误差电压的值;以及电流源,根据所述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产生
5流过所述电阻器的电流(第四结构)。
在具有上述第四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中,优选地,所述驱 动电流控制部执行的PWM控制、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执行的反馈路 径开关控制以及所述监控电压产生部执行的采样-保持控制都是基于 公共控制信号的(第五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能够执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 动电压的反馈控制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PWM控制, 从而可以减小发光二极管的功耗,并自由地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 度。


图1是示出了在实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本发明的LED驱
动设备的结构的框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LED驱动设备的操作示例的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LED驱动设备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框以及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的过度升压防止效果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
11驱动电压产生部
lla串联调节器
lib电荷泵
12驱动电流控制部
13监控电压产生部
14、 15开关部
Pl 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Nl 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AMP1、 AMP2运算放大器El DC电压源
Rl电阻器
Cl、 Cex电容器
IR、 IG、 IB、 IW1、 IW2、 IW3恒定电流源 SWa、 SWb、 SWc开关
R红色发光二极管 G绿色发光二极管 B蓝色发光二极管 Wl、 W2、 W3白色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是示出了在实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压终端)中 使用的本发明的LED驱动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IO (以下称为LED (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IO)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所谓的LED驱 动器IC),其具有(以集成为集成电路的形式)驱动电压产生部ll、驱 动电流控制部12、监控电压产生部13、第一开关部14和第二开关部15, 并控制用作电阻器的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是互相并联的红色 LED "R"、绿色LED "G"、蓝色LED "B"以及白色发光二极管W1、 W2和W3,它们的阳极连接至公共端子)的操作。
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二极管"R"、 "G"和"B"用作电 子设备的指示灯。例如,白色发光二极管W1、 W2和W3用作背光,用 于从背后将光照射至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
驱动电压产生部ll产生馈送至发光二极管"R"、 "G"和"B"以 及W1、 W2和W3的驱动电压Vout,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压产生部ll 包括串联调节器lla,对输入电压Vin进行降压以产生中间电压Vin'; 以及电荷泵llb,对中间电压Vin'进行升压以产生驱动电压Vout。
调节器lla包括输出晶体管Pl (在本实施例中是P沟道场效应晶体 管),运算放大器AMP1和DC电压源E1。晶体管P1的源极连接至施加 了输入电压Vin的输入电压Vin施加端。晶体管P1的漏极连接至电荷泵
7llb的输入端。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至运算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
运算放大器AMP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DC电压源E1的正极 端(施加了基准电压Vref的基准电压Verf拖加端)。DC电压源E1的负极 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MP1具有多个非反相输入端(+ ),其中,第一 非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施加了反馈电压VR的反馈电压VR施加端,该反 馈电压VR是从红色发光二极管"R"的阴极导出的。第二非反相输入 端连接至施加了反馈电压VG的反馈电压VG施加端,该反馈电压VG是 从绿色发光二极管"G"的阴极导出的。第三非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施 加了反馈电压VB的反馈电压VB施加端,该反馈电压VB是从蓝色发光 二极管"B"的阴极导出的。第四非反相输入端经由第一开关部14连 接至施加了反馈电压VW1的反馈电压VW1施加端,该反馈电压VW1 是从白色发光二极管W1的阴极导出的。第五非反相输入端经由第一开 关部14连接至施加了反馈电压VW2的反馈电压VW2施加端,该反馈电 压VW2是从白色发光二极管W2的阴极导出的。第六非反相输入端经 由第一开关部14连接至施加了反馈电压VW3的反馈电压VW3施加端, 该反馈电压VW3是从白色发光二极管W3的阴极导出的。第七非反相 输入端经由第二开关部15连接至监控电压产生部13的输出端(施加了 监控电压Vm的监控电压Vm施加端)。
电荷泵llb是通过使用电荷转移开关(未示出)和电荷转移电容 器,对调节器lla产生的中间电压Vin'进行升压,以产生馈送至发光二 极管的阳极的驱动电压Vout的装置。本实施例的电荷泵llb被构造为使 得以多个步长可变地控制其升压比(例如,升压比为1.0的X1.0升压状 态、升压比为1.5的X1.5升压状态以及升压比为2.0的X2.0升压状态)。 电容器从外部连接至驱动电压Vout导出端(从中导出驱动电压Vcmt), 以平滑驱动电压Vout。
驱动电流控制部12是通过使用恒定电流源IR、 IG、 IB、 IW1、 IW2 和IW3分别对发光二极管"R"、 "G"、 "B"、 Wl、 W2和W3的控制驱 动电流iR、 iG、 iB、 iWl、 iW2和iW3进行单独控制的装置。恒定电流 源IW1、 IW2和IW3被具体构造为,根据从设备外部馈送的PWM信号, 分别对流过白色发光二极管W1、 W2和W3的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
8执行PWM控制(占空比控制(on-duty control))。在本实施例中,在 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将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保持为导通, 在PWM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中将它们保持为截止。这样的PWM控制 使得可以可变地控制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视在值(均值),从 而自由地控制白色发光二极管W1、 W2和W3的发光亮度。
监控电压产生部13是用于监控驱动电压Vout,并通过在用作标准 的基准电压Vref上叠加与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截止时间段中 出现在驱动电压Vout中的变化(紧接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止 之前和之后的驱动电压Vout中的变化)相对应的电压,来在该截止时 间段中产生监控电压Vm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电压产生部 13包括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N1、电阻器R1、电容器C1、运算放大器 AMP2和开关SWc。
电阻器Rl的一端连接至驱动电压Vout导出端(从其导出驱动电压 Vout)。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至晶体管N1的漏极。晶体管N1的源极 接地。运算放大器AMP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晶体管N1的漏极(驱动 电压Vm施加端)。运算放大器AMP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DC电压源 El的正极端(基准电压Vre爐加端)。运算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经由 开关SWc连接至晶体管Nl的栅极并连接至电容器Cl的一端。电容器Cl 的另一端接地。开关SWc根据上述PWM信号来接通/断开,在本示例 中,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保持其接通,在PWM信号的低电
平时间段中保持其断开。
这就是说,监控电压产生部13包括电阻器R1,其一端被施加驱 动电压Vout,并从其另一端导出监控电压Vm;运算放大器AMP2,产 生监控电压Vm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误差电压;采样-保持电路(由 开关SWc和电容器Cl形成),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导通时间 段中对误差电压进行采样,并保持紧接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 止之前所采样的误差电压的值;以及电流源(晶体管N1),根据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产生流过电阻器R1的电流"im"。
第一开关部14包括开关SWa,开关SWa之中的一个连接在运算放 大器AMP1的第四非反相输入端与施加了基准电压VW1的基准电压VW1施加端之间,该基准电压VW1是从白色发光二极管W1的阴极导 出的;开关SWa之中的另一个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MPl的第五非反相 输入端与施加了基准电压VW2的基准电压VW2施加端之间,该基准电 压VW2是从白色发光二极管W2的阴极导出的;以及,幵关SWa之中的 另外一个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MP1的第六非反相输入端与施加了基准 电压VW3的基准电压VW3施加端之间,该基准电压VW3是从白色发光 二极管W3的阴极导出的。开关SWa根据上述PWM信号来接通/断开, 在本示例中,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保持它们接通,在PWM 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中保持它们断开。
第二开关部15包括开关SWb,开关SWb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MPl 的第七非反相输入端与监控电压Vm施加端之间。开关SWb根据上述 PWM信号,与开关SWa和SWc交替、互补地接通/断开。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SWb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保持断开,在PWM信号的低
电平时间段中保持接通。
接下来,参照图2,给出如上所述而构造的LED驱动设备10的操
作的详细描述。
图2是示意了LED驱动设备10的操作示例的图。图2示出了 (从纸 张顶部开始)PWM信号的逻辑状态、开关SWa、 SWb和SWc的接通/ 断开状态、驱动电压产生部ll的反馈路径开关状态、驱动电压Vout的 电压波形以及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电流波形。在图2中,使用 实线来指示本发明的驱动电压Vout和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行
为,而使用虚线来指示传统示例中的行为。
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驱动电流iWl至iW3的导通时间 段),开关SWa保持接通,开关SWb保持断开。由此,作为组成调节器 lla的运算放大器AMPl的反馈路径,除了始终连接的反馈电压VR、 VG和VB的反馈路径之外,还连接了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反 馈路径,而监控电压Vm的反馈路径断开。
在这种状态下,运算放大器AMP1产生输出晶体管P1的栅极电压, 使得反馈电压VR、 VG、 VB、 VW1、 VW2和VW3中最低的一个等于 基准电压Vref。更具体地,当上述反馈电压中最低的一个高于基准电压Vref时, 运算放大器AMP1增大输出晶体管P1的栅极电压的电平,以更高程度 将输出晶体管截止;相反,当上述反馈电压中最低的一个低于基准电 压Vre埘,运算放大器AMP1减小输出晶体管P1的栅极电压的电平,以
更高程度将输出晶体管导通。
由于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前向电压降一般大于彩色发光晶体管,因 此,当白色发光二极管W1、 W2、 W3保持导通时,产生输出晶体管P1 的栅极电压,使得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中最低的一个等于基准 电压Vref。
不论连接的LED "R"、 "G"、 "B"中的哪一个具有要安全驱动 的最大的前向电压降,这都允许在对其最有利的电平上实时产生驱动 电压Vout。由此,可以减小对驱动电压Vout提供的不必要的余量以提 高效率,而且,这有助于实现降低使用LED驱动设备10的电子设备的 功耗。
特别地,当用作由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如PDA (个人数字/数据 助理)和移动电话终端)中结合的LED驱动设备时,本发明的LED驱 动设备10不仅有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电池寿命,而且有助于使电子设 备轻薄紧凑。
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中,开关SWc保持接通。因此,PWM 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与采样-保持电路(由开关SWc和电容器Cl形成) 的采样时间段相对应,而且,在监控电压产生部13中,根据运算放大 器AMP2所产生的误差电压,来执行晶体管Nl的导通/截止控制(对流 过电阻器R1的电流"im"的电流值的控制),使得监控电压Vm等于基 准电压Vref。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开关SWb保持断开,在PWM信号 的高电平时间段中,监控电压Vm永不会反馈至组成调节器lla的运算 放大器AMP1。
另一方面,当PWM信号从高电平转换至低电平时(驱动电流iWl、 iW2禾tHW3的截止时间段),开关SWc断开。因此,PWM信号的低电平 时间段与采样-保持电路(由开关SWc和电容器Cl形成)的保持时间段 相对应,而且,晶体管Nl的栅-源电压维持在紧接在驱动电流iWl、iW2和iW3截止之前所釆样的值。
由此,监控电压产生部13继续从驱动电压Vout导出端汲取与紧接 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止之前相同的电流"im",因此,保持 了电阻器R1两端的电压降的量,从电阻器R1的另一端导出了通过在作 为标准的基准电压上叠加与在截止时间段中驱动电压Vout中出现的变 化相对应的电压而产生的监控电压Vm (换言之,是用于将驱动电压 Vout维持在紧接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止之前的值的电压信 号)。
在PWM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中,开关SWa断开、开关SWb接通。 因此,在组成调节器lla的运算放大器AMPl的反馈路径中,监控电压 Vm的反馈路径连接,而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反馈路径断开, 因此,在运算放大器AMP1中,产生输出晶体管P1的栅极电压,使得 反馈电压VR、 VG和VB以及监控电压Vm中的最低的一个(这里是监 控电压Vm)等于基准电压Vref。
由此,在驱动电压产生部ll中,执行基于监控电压Vm的反馈控 制,以将驱动电压Vout维持在紧接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止之 前的值,因此,驱动电压Vout不会随着驱动电流iWl、iW2和iW3的PWM 控制而剧烈变化;这有助于防止从外部连接至LED驱动设备10的电容 器Cex的音鸣。
使用本实施例的LED驱动设备IO,由于驱动电压Vout不降低,即 使在PWM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截止时 间段)中,也能够维持电荷泵llb的升压比。因此,即使当PWM信号 从低电平转换到高电平时,不需要时间来恢复驱动电压Vout,此外, 可以无延迟地导通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LED驱动设备10中,驱动电压产生部ll 执行驱动电压Vout的反馈控制,使得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驱 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导通时间段)中,无论反馈电压VW1、 VW2 和VW3中的哪一个具有最低值,都使其等于基准电压Vref;并且,使 得在PWM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截止时 间段)中,监控电压Vm等于基准电压Vref。
12这允许执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和对驱 动电流的PWM控制,因此,可以降低发光二极管的功耗,也可以自由 地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LED驱动设备10中,驱动电流控制部12 执行的PWM控制、驱动电压产生部ll执行的反馈路径开关控制(开关 SWa和SWb的接通/断开控制)以及监控电压产生部13执行的采样-保持 控制(开关SWc的接通/断开控制)都根据公共的PWM信号来执行。 这允许所有上述控制的定时互相紧密联系,而无需增加控制信号的数 目。
在图1中,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将用作用于连接/断开反馈电 压VW1、 VW2和VW3的反馈路径的装置的第一开关部14 (开关SWa)
示意为一个独立模块,但是这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结构;作 为对第一开关部14的替代,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为运算放大器AMP1 的多个非反相输入端(+ )中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非反相输入端(基 准电压VW1、 VW2和VW3施加端)中的每一个提供上拉电路,使得在 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的截止时间段中将反馈电压VWl、 VW2和 VW3上拉至高于监控电压Vm。使用这种结构,由于在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反馈路径中不存在电阻分量,因此可以实现对驱动电压 Vout的更精确的反馈控制。
在图2中,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将PWM信号的逻辑转换定时 和开关SWa、 SWb和SWc的接通/断开转换定时示意为完全同步,但是 这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例如,可以设置开关SWa和SWb均接 通的时间段,使得当PWM信号转变为高电平时,在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反馈路径完全连接之后断开监控电压Vm的反馈路径, 另一方面,当PWM信号转变为低电平时,在监控电压Vm的反馈路径 完全连接之后断开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反馈路径。使用这种 结构,所有上述反馈路径都断开的状态永不出现,这有助于实现对驱 动电压Vout的稳定的反馈控制。
如图3所示,用于执行对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的反馈控 制和对驱动电流的PWM控制的另一种可能结构是如下结构,具有采
13样-保持电路16,在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段(驱动电流iWl、 iW2和 iW3的导通时间段)中对每个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进行采样, 并在PWM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中保持紧接在驱动电流截止之前所采 样的每个反馈电压VW1、 VW2和VW3的值。
然而,与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需要提供与反馈路径相同数目的 采样-保持电路16)相反,图l所示的结构对任何数目的反馈路径而言 仅需要一个采样-保持电路(即监控电压产生部13),因此,对于实现 较小的电路规模,图l所示的结构是优选的。
在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在驱动电压Vout处于上升时 (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执行保持操作,则反馈电压VW1 、 VW2和VW3 中的每一个都被保持在低于基准电压Vref的值,从而即使在PWM信号 的低电平时间段中,驱动电压Vout也保持上升;相反,在图l所示的结 构中,对驱动电压Vout进行监控,对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进行反 馈控制,以将驱动电压Vout维持在紧接在驱动电流iWl、 iW2和iW3截 止之前的值,因此,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驱动电压Vout不会上升过多。 因此,对于实现设备的安全性,优选采用图l所示的结构。
同样,在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反馈电压VW1、 VW2 和VW3的反馈路径中存在电阻分量和电容分量,因此,对于实现更高 精度的反馈控制,优选采用图l所示的结构。
可以以上述作为实施例具体描述的方式之外的任何方式来执行 本发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可以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型。
例如,上述实施例涉及使用串联调节器lla和电荷泵llb作为驱动 电压产生部ll的结构,但是这不应限制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使用升压 类型的开关调节器。同样,根据如输入电压的电压电平和发光二极管 的种类之类的因素,用作升压装置的电荷泵llb可以省略。
同样,上述实施例涉及用于驱动6个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的结 构,但这不应限制本发明的结构,互相并联或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的数 目可以依所需而改变。
工业实用性例如,本发明的LED驱动设备可以用作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的背 光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包括驱动电压产生部,用于产生馈送至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驱动电压;驱动电流控制部,用于对流过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以及监控电压产生部,用于监控所述驱动电压,并通过在用作标准的基准电压上叠加与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间段中出现在所述驱动电压中的变化相对应的电压,来在所述截止时间段中产生监控电压;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在所述驱动电流的导通时间段中执行所述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导出的反馈电压等于所述基准电压,并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间段中执行所述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所述监控电压等于所述基准电压。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其中, 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执行所述驱动电压的反馈控制,使得所述反馈电压与所述监控电压中较低的一个等于所述基准电压,以及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间段中,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将所述反 馈电压上拉至比所述监控电压高的电平。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其中, 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包括:调节器,用于从输入电压中产生中间电压,使得所述反馈电 压或所述监控电压等于所述基准电压;以及电荷泵,用于通过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升压来产生所述驱动 电压。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其中, 所述监控电压产生部包括电阻器,所述驱动电压施加至该电阻器的第一端,并且所述 监控电压从该电阻器的第二端导出;运算放大器,产生所述监控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误差电压;采样-保持电路,在所述驱动电流的导通时间段中对所述误差 电压进行采样,并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间段中,保持紧接在所述驱动电流被截止之前所采样的所述误差电压的值;以及电流源,根据所述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产生流过所述电阻 器的电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其中, 由所述驱动电流控制部执行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由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执行的反馈路径开关控制以及由所述监控电压产生部执行的采样-保持控制都是基于公共控制信号的。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10)包括驱动电压产生部(11),用于产生LED的驱动电压(Vout);驱动电流控制部(12),用于对流过LED的驱动电流(iW1至iW3)执行PWM控制;以及监控电压产生部(13),监控所述驱动电压(Vout),并通过在用作标准的预定基准电压(Vref)上叠加与在驱动电流截止时间段中出现在驱动电压(Vout)中的变化相对应的电压,在截止时间段中产生监控电压(Vm)。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11)在所述驱动电流的导通时间段中执行驱动电压(Vout)的反馈控制,使得反馈电压(VW1至VW3)等于所述基准电压,所述驱动电压产生部(11)在所述驱动电流的截止时间段中执行驱动电压(Vout)的反馈控制,使得所述监控电压(Vm)等于所述基准电压(Vref)。
文档编号H01L33/00GK101569025SQ20088000129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小宫邦裕, 泽田纮司 申请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